紫金矿业集团财务分析案例共72页

合集下载

紫金矿业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紫金矿业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紫金矿业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紫金矿业2018年资产总额为11,287,930.3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3,044,868.82万元,主要分布在存货、货币资金、其他流动资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41.61%、33.14%和8.22%。

非流动资产为8,243,061.56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41.42%、27.31%。

资产构成表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1.61%,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35.72%,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这种应变能力主要是由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来支持的,应当对偿债风险给予关注。

流动资产构成表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8年总资产为11,287,930.38万元,与2017年的8,931,526.36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6.38%。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无形资产增加1,260,675.42万元,货币资金增加415,382.41万元,固定资产增加400,826.53万元,在建工程增加168,487.95万元,存货增加157,983.99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123,913.39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78,713.44万元,工程物资增加37,435.78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23,913.28万元,预付款项增加7,502.14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4,945.8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4,466.76万元,应收利息增加2,337.68万元,共计增加2,686,584.59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长期待摊费用减少12,744.32万元,商誉减少14,944.81万元,长期投资减少27,611.48万元,应收账款减少28,299.34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102,400.26万元,应收票据减少151,937.55万元,共计减少337,937.76万元。

紫金矿业案例分析

紫金矿业案例分析

紫金矿业“环保门”案例研究国际商务班2011201803杨一然“中国第一大金矿”福建上杭紫金矿业集团多年来非法排放废水污染汀江流域,造成水质变差,大规模鱼类死亡,沿岸居民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紫金深陷利益冲突的漩涡。

紫金矿业通过低品位矿石的低开采成本以及废水排放的低成本获取利润,给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紫金“环保门”事件引发了对企业衡量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的新思考。

紫金矿业案例中主要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政府与社会。

股东的利益在于利润与股价。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加体现企业当期效应,因此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利润是股东价值的来源。

所以紫金矿业采取对低品位矿开采和高污染排放的手段尽可能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

其次,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关注股价上升的企业,所以紫金矿业通过低成本高效益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股价也是其利益;对于政府而言,因为紫金矿业对于到底财政收入贡献率高达60%,作为纳税大户为当地创造了GDP。

此外,除了GDP与税收外,官员在紫金矿业挂职,甚至得到紫金矿业的股份的寻租行为,使得政府与紫金矿业的利益更加紧密结合;对于社会而言,紫金矿业损坏了当地人的财产与健康利益。

财产上紫金矿业随意排放污染危机当地渔民利益,当地居民每年要花费巨资买水。

并且排放污水危及环境,危害当地人健康。

紫金矿业“环保门”的利益冲突在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兼顾当地政府利益,而完全忽略了污水处理、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而冲突产生的原因,直接原因是渔民的鱼大规模死亡,紫金矿业随意排放污水的行为被反映到相关政府部门,而深层次原因,首先是紫金矿业财务管理目标短视化,将利润最大化当作其目标,但是利润最大化不能反映未来盈利能力,使决策带有短期行为倾向。

其次,政府管理缺位。

政府为了政绩以及一些官员谋取私利的寻租行为,也导致了利益冲突。

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紫金矿业应该做到各方利益兼顾,而不是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要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这就进一步要求紫金矿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紫金矿业案例

紫金矿业案例

紫金矿业“环保门”7月4日,福建上杭县下都乡渔民发现大批死鱼出现,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紫金山又在排毒水”。

“毒水”是渔民对紫金矿业采矿过程中所产生废水的称呼。

汀江渔民经常因为“毒水”遭遇死鱼现象, 只是紫金矿业从不承认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此大规模的死鱼出现引起了渔民的愤慨, 问题当即被反映至当地政府。

7月12日,紫金矿业废水污染汀江流域的消息被证实,仅汀江流域棉花滩库区死鱼和中毒鱼即达378万斤;同日紫金矿业紧急停牌,公告了9 天前的废水泄漏事故——紫金山铜矿湿法厂9100 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进入汀江。

这正是汀江死鱼及水质变绿的原因, 也是紫金矿业第一次公开承认污染问题。

政府部门紧急介入,环保部、福建省环保局、福建省证监局等调查组随即赶到。

环保部会同福建环保厅、龙岩市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最后认定, 此次事件是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事因在于, “企业污水池防渗膜破裂, 导致污水大量渗漏后通过人为设置的非法通道溢流至汀江”。

这种人为设置的非法通道, 就是紫金矿业人为非法打通的排洪洞。

紫金矿业湿法炼铜的循环利用和环保设施系统并不能利用所有废水, 如果按环保标准对这些污染水进行处理, 是需要付出高成本的。

紫金矿业找到了一个低成本的处理方法, 那就是不定期通过排洪道排泄废水。

而在此前,居住当地的上杭人,已10余年不敢喝自来水(水源来自汀江紫金山下游)。

多年来, 上杭人仅买水一项费用累计支出便在亿元以上,因环境污染转产的下都乡渔民每年损失2000 万元以上。

肇事铜矿位于紫金山脉一隅, 是紫金山金铜矿的主体组成部分, 也是紫金矿业的主要经营资产。

紫金山“上金下铜” ,伴随着金矿逐渐枯竭的风险, 铜矿逐渐成为紫金矿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2009年紫金矿业集团产铜8.48 万吨, 与上一年相比增长38%;铜矿业务收入占比10.75%, 利润占比已达21.52%。

当时全球铜市场震荡下行,紫金矿业铜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0%以上, 但对集团利润贡献并无影响。

紫金矿业财务报表分析

紫金矿业财务报表分析

目录一、背景介绍 (2)(一)公司情况介绍。

(2)(二)公司主营业务分析和政策分析 (3)(三)控股情况 (4)(四)企业的发展历程 (4)(五)审计意见: (5)二、财务比率分析 (6)(一)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6)(二)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7)(三)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 (8)(四)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 (9)三、对四张报表进行分析项目质量和整体质量分析 (10)(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1)(二)利润表及利润质量的分析 (16)(三)对企业现金流量表分析 (21)(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22)四、对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分析 (23)(一)资产负债表: (23)(二)利润表 (24)(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24)五.对企业财务状况质量的总体评价 (25)六、附注 (26)(一)利润表 (26)(二)资产负债表 (27)紫金矿业2010年度报表分析题记:最近黄金板块受到热捧,而紫金矿业处在市盈率被低估的状态,更为主要的是本小组成员购买了紫金矿业的股票,有更加浓厚的兴趣,迫切希望能通过全方位的分析对该只股票有更加全面的掌握。

我们对该公司从背景介绍,比率分析,报表分析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如下:一、背景介绍(一)公司情况介绍。

紫金矿业主要从事以黄金为主导产业的矿产资源的勘探、采矿、冶炼及矿产品销售。

按2007年黄金产量排名,公司在世界主要黄金矿业公司中位居第10位。

除黄金外,公司还拓展了铜、锌等其他有色金属领域,其子公司阿舍勒铜业已经成为中国第5大铜精矿生产商。

截至2007年紫金矿业的黄金、铜、锌和铁储量分别为638.19吨、937万吨、319万吨和1.68亿吨。

2008年4月,公司在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面值为0.1元的A股,发行价为7.13元,较其同日H股价格溢价4%,市盈率高达40倍,甚至高出截至发行日沪市二级市场平均37.45倍的市盈率,如此高的发行价并没有削弱投资者对其股票的热捧,首日上市交易最高股价一度达到21.6元,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黄金第一股”。

紫金矿业事故调查报告

紫金矿业事故调查报告

福建汀江·
最远污染至汕头
紫金矿业处理事故过程
7月4日—7月13日 披露废水泄露重大污染事件 存在9天的时间差
内部管理人员的解释:
最初只是以为发生了局部渗漏,“我们判断出现了失误”。 想在发布公告前对社会和股民有一个负责任的表达,并集中精力先处理事故”。 7号下午抽水完成后,初步分析出渗漏的原因。 到了9号,相关专家也基本认定了事故原因。 但当时已是周末,考虑到即使当天将公告传到上交所,因周末休市,公告也要到下周一才 能公布,所以就拖至12号才公布。
紫金矿业事故调查报告
311宿舍
紫金矿向全球的,以黄金及其它有色金属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主的大型矿业集团。2003年12 月成功登陆香港股票市场
紫金矿业介绍

紫金矿业是一家从上杭紫金山金矿开发 起步,走向全国、面向全球的,以黄金 及其它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为 主的大型矿业集团。 紫金矿业在成立到现在的十几年时间里, 经济效益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资产、 销售、利润三大指标年均增长68%以上。

原因2:成本最低化
紫金矿业低成本,高污染开发根源 1.陈景河大胆采用氰化钠溶液提炼黄金 采用堆浸系统,做不到全封闭、无污染 尤其是循环利用系统不能消化所有废 而如果按环保标准对这些污染水进行处 理需要付出高成本
紫金矿业 董事长 有色金属的李四光
2.紫金减少对污水处理的成本 进行高污 染排放 破坏性生产 形成成本优势
如果你是紫金矿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你会采用何种措 施?案例给你了什么启示
1.增强企业的透明度。企业应与媒体加强沟通,在事 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并保持企业在公众面前勇于承担责任的的良好形象。 2.对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企业应具备紧急事件应急 处理机制,事发时立即拿出方案处理废水废物,减 小各方的损失。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勇于 承担责任,与政府做好沟通给相关受害人以合理的 赔偿。 3.企业应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保效益。例如 设立环保基金,建设环保项目,尤其是做好污水处 理工作。引进新科技,环保生产。

紫金矿业案例

紫金矿业案例

紫金矿业案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紫金矿业“环保门”根据《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8月3日改编7月4日,福建上杭县下都乡渔民发现大批死鱼出现,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紫金山又在排毒水”。

“毒水”是渔民对紫金矿业采矿过程中所产生废水的称呼。

汀江渔民经常因为“毒水”遭遇死鱼现象,只是紫金矿业从不承认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此大规模的死鱼出现引起了渔民的愤慨,问题当即被反映至当地政府。

7月12日,紫金矿业废水污染汀江流域的消息被证实,仅汀江流域棉花滩库区死鱼和中毒鱼即达378万斤;同日紫金矿业紧急停牌,公告了9天前的废水泄漏事故——紫金山铜矿湿法厂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进入汀江。

这正是汀江死鱼及水质变绿的原因,也是紫金矿业第一次公开承认污染问题。

政府部门紧急介入,环保部、福建省环保局、福建省证监局等调查组随即赶到。

环保部会同福建环保厅、龙岩市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最后认定,此次事件是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事因在于,“企业污水池防渗膜破裂,导致污水大量渗漏后通过人为设置的非法通道溢流至汀江”。

这种人为设置的非法通道,就是紫金矿业人为非法打通的排洪洞。

紫金矿业湿法炼铜的循环利用和环保设施系统并不能利用所有废水,如果按环保标准对这些污染水进行处理,是需要付出高成本的。

紫金矿业找到了一个低成本的处理方法,那就是不定期通过排洪道排泄废水。

而在此前,居住当地的上杭人,已10余年不敢喝自来水(水源来自汀江紫金山下游)。

多年来,上杭人仅买水一项费用累计支出便在亿元以上,因环境污染转产的下都乡渔民每年损失2000万元以上。

肇事铜矿位于紫金山脉一隅,是紫金山金铜矿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紫金矿业的主要经营资产。

紫金山“上金下铜”,伴随着金矿逐渐枯竭的风险,铜矿逐渐成为紫金矿业的主要利润来源。

2009年紫金矿业集团产铜8.48万吨,与上一年相比增长38%;铜矿业务收入占比10.75%,利润占比已达21.52%。

紫金矿业分析-73页精选文档

紫金矿业分析-73页精选文档
首先,公司旗舰矿产紫金山矿目前剩余储量已不多, 根据目前的产量,现有储量理论上仅够维持七到八年 的生产。同时,露天矿在开采后期往往成本会上涨, 我们认为紫金山矿不会例外。由于公司缺乏规模优势 且现有其他金矿的开采成本并不具备竞争力,我们认 为一旦紫金山矿资源枯竭,公司将受到极大影响。
紫金矿业集团财务分析案例
2019级会计硕士第一组
公司简介
紫金矿业为一家大型的从事黄金,铜以及其他 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的企业。公司旗下黄金储 备达到1043 吨,年产黄金约30 吨。目前紫金 矿业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生产商。除黄金以外, 公司还生产铜和锌,年产量分别达到8.2 万吨 和22.27 万吨,分别列国内第三和第六。2019 年公司黄金生产成本估计为每盎司360-380 美 元,为全世界成本最低的黄金生产商之一。
公司简介பைடு நூலகம்—热点事件
污水渗漏事故:2019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 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 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 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环保门”事件 引起巨大影响。 2019年5月3日,紫金矿业发布 公告,公司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于2019年 7月发生污水渗漏事故一案审理终结,公司紫 金山金铜矿被判罚金3000万元。
宏观分析
利好: 除非美国失业率显著改善,美联储持续的量化宽松
政策将提振金价。 预计2019 年到2019 年间公司旗下锌矿(三贵口,乌
拉根,图瓦,多宝山矿)和铜矿业务的产出将有可能 以较快速度增长。 政府已经批准,环境污染事件下被暂停运营的紫金 山铜矿冶炼厂恢复运营,这有助降低电解铜的生产成 本
竞争战略分析——利润动因
(3)冶炼业务方面,黄金和铜需求的上涨, 以及我国政府双位数的GDP 增长目标将迫使 公司扩张其冶炼产能。 尽管从盈利能力和原 材料自给率来看紫金矿业为中国金矿企业中最 佳,但是扩张冶炼产能可能会导致公司投资回 报率下滑。

紫金矿业案例分析final version

紫金矿业案例分析final version

紫金矿业案例分析2014级贸易经济班 2014201378 吴双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2010年7月3日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7月12日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

紫金矿业,当初是靠压低成本提炼“低品位”金矿发家而闻名,然而伴随它一路的却是多次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紫金“环保门”事件引发了对企业衡量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的新思考。

“环保门”事件背后的利益冲突在于紫金矿业公司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且与当地政府官商勾结,兼顾当地政府的利益,而放弃了承担污水处理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这种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紫金矿业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

从案例来看,紫金矿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目标,这一目标有许多缺点:它不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不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并且往往会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这使得企业可能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另外一个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政府的失职,对紫金矿业的监管不到位。

由于紫金矿业对当地财政的巨大贡献,在该企业多次的环境污染事故中,政府都选择袒护或者视而不见,甚至一政府为了些官员谋取私利而在该企业中挂职,我们很难去相信这样的官商关系中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正是政府的管理缺位,才会使得紫金矿业屡教不改,最后导致严重的污染事件。

紫金矿业中主要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政府、社会与环境。

股东的利益在于利润和股价: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利润是股东价值的来源,也是企业财富增长的来源。

因此紫金矿业采取对低品味矿开采和高污染技术的手段尽可能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

而依靠低成本高收益迅速壮大的紫金矿业,也吸引了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的关注;政府的利益在于税收和GDP:案例告诉我们紫金矿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率高达60%,为当地创造了GDP,政府对于这样的企业当然是不忍割舍。

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在紫金矿业挂职,甚至有人取得了很大一部分股份,这使得政府与资金矿业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捆绑了起来;对于社会来说,其利益在于公众的健康与财产,而资金矿业的污染无疑会严重损害这些利益;最后,环境的利益在于环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