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监控系统
通信基站监控系统及图像监控方案探讨

为信 息网络 云建 设提 供 日渐成 熟 的集成 和应 用开 发支 持 。
其次 ,云计算技术符合 国家无线电管理信息技术发展战
略 ,强 调 信 息 系统 建 设 应 以 无 线 电 监测 网为 基 础 ,逐 步 完 善 频 谱 、设 备 、天线 、监 测 、检 测和 地 理 等 基 础 数 据库 ,构 建
通信基站监控系统及图像监控方案探讨
张 国宁
摘
要 :讨论 了通 信 基站 动环 监 控系 统的 主 要结 构和 三种 图 像监 控方 案 ,根 据这 三 种 图像监
控方 案的 功能 特点 推荐 了各 自的 应用 场景 。
关键 词 :通 信基 站
监控 系统
图像监 控
近年来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中国电信 、中 国联通 、中国移动三家运营商基站的数量越来越多 ,大量的
全局畅通的信息数据链 ,实现跨系统共享多线程 、可重用的
业务 服 务 响应 ,并 充 分预 留 系统 整 体 的扩 展性 。 最后 ,前 期开 展 的 无 线 电管 理 信 息 技术 建 设 为下 一 步 云 网 络 系统 提 供 了 重 要 的物 质 基 础 和 技 术 储备 :全 国 无线 电管 理 机 构 内 网 已经 运 行 多 年 ;地 方 无 线 电 管理 机 构 已 具 备较 好 的l T基 础 设 施 ;近 年来 全 国推 广 建设 的 小 型无 线 电监 测 站也 与 云 计 算 的 技 术架 构 思 想 比 较契 合 ;大 批技 术人 员 积 累 了 丰 富的 规 划 设 计 和工 程 管 理 经 验 。这 些 基 础 都 增加 了 建 设 无 线 电管 理云 的 现 实可 行 性 。 虽 然 ,云 计 算 改 造 无线 电管 理 工 作平 台 的 规 划 、设 计 和
监控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

监控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监控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监控系统可以用于各种场所,如家庭、商业区和公共场所等。
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监控系统更加灵活和便捷。
本文将探讨监控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及其优势。
一、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传统通信方式监控系统通常由摄像头、传感器、监控设备和通信设备等组成。
传统的监控系统通常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即使用电缆将摄像头和监控设备相连。
这种传统通信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存在一些不便之处,比如需要布线、受限于布线距离和易受到破坏等。
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传统通信方式的缺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的应用:1. Wi-Fi技术Wi-Fi技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通过Wi-Fi技术,摄像头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监控设备进行通信。
这样,就不再需要布线,摄像头可以被放置在更加隐蔽和合理的位置,提高监控效果。
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监控系统中。
通过蓝牙技术,监控设备可以与手机或其他蓝牙设备进行通信。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监控画面,实现远程监控。
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结合了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监控系统的自动化。
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比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等。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地将数据传输到监控设备,实现对环境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三、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有线通信方式相比,无线通信技术在监控系统中具有以下优势:1. 灵活性无线通信技术消除了对布线的需求,使得监控设备可以更加灵活地布置。
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安装在更合适的位置,提高监控的效果和覆盖范围。
2. 扩展性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和升级。
如果监控区域发生变化或需要增加监控点位,只需在新的位置放置摄像头或传感器,并通过无线通信与现有系统连接,无需重新布线。
3. 易用性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监控设备可以与手机、电脑等设备直接连接。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组成通信电源集中监控就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分布在不同地域的通信电源设备(包括空调设备和环境条件)合理设置必要的监控点,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从而实现电源设备的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和集中维护。
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实行遥信、遥测和遥控。
遥信:就是将正在运行的通信电源设备的各种状态,反映到监控中心。
遥测:就是根据遥信所获得的资料,去判断所发生的情况或定期测试一些必要的技术数据,以便分析故障时参考。
遥控:就是远距离操作。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技术的应用,标志着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从人工值守式管理模式向集中监控管理模式转换,其目的在于:①与通信技术发展相适应,提高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
①提高通信电源供电质量,使供电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①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使电源设备的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①实现通信电源设备少人值守、无人值守。
①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1、集中监控的内容根据通信系统对电源的要求以及目前我国国内的技术水平,系统的监控对象和内容如下:(1)高压配电设备遥信:开关状态、跳闸报警、过温报警和瓦斯报警等,实时了解高压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其故障作出快速诊断和定位。
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实时、定量记录用电情况。
(2)低压配电设备遥信:开关状态、缺相、过压和欠压状态等,实时了解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其故障作出快速诊断和定位。
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和功率因数等,随时了解供电质量。
遥控:重要配电柜开关的分、合闸。
(3)整流设备遥信:整流器工作在浮充或均充状态、整流器故障、直流输出过压和欠压及熔体断路等状态,实时了解整流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准确地对其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
遥测:交流输入电压和电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各整流器输出电流及各个整流器模块输出电流等,实时定量记录电压、电流值,观测整流设备运行状况。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数据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为智能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而通信电源,作为通信网络的“心脏”,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通信基站中设备的运行情况。
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构建智能化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是保障通信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通信电源的监控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功能:(1)对设备可以实现分散供电,并采用智能化集中管理;(2)系统可以实现遥感、遥测、遥视、遥控等功能,可以有效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定位,并远程发出操作命令,由现场执行机构进行操作;(3)电源运行数据可以实现实时采集,实时传送,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能力。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可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场合中,但是,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大多数的监控系统都是由电源厂家适配的,存在着与其他电源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2)系统配置不够灵活,底层的数据采集的通信方式大多采用CAN总线形式,一方面,不利于系统的变动和扩展;另一方面,也不能适应用户个性化的要求;(3)故障检测的可靠性不高,告警失误率高。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文利用WLAN来构建通信电源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上下两层网络结构,中间由嵌入式系统来担任网关,形成了一个运行稳定可靠,配置灵活,通用性强、个性化设计简单方便的监控系统。
1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分析通信局站主要分为分散式电源系统和集中式电源系统,具体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
从图中可知,不论是哪种结构,通信电源系统都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蓄电池组、油机发电机组组成。
通信电源系统的工作过程分为三种情况[1]:(1)市电正常,交流输入一部分经交流配电分配组机房照明、空调及各种交流负载,另一部分分配给整流模块,整流模块和各个蓄电池组的输出经直流配电单元分配后供给通信基站或交换机等通信设备使用。
同时,监控单元实时监控交流输入、蓄电池、整流模块的状态;(2)市电异常,备用的油机发电机组开始工作,工作过程同市电输入的情况,提供给通信设备稳定的电能;(3)市电和油机发电机组同时出现异常,系统的在线备用蓄电池开始工作,供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通信综合监控系统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

编号:110kV梅林站遥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广水供电公司调度所1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通信综合监控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部分)DL/T 5025-93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电力通信网检测系统技术规范调通管【1991】159号电力通信网检测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调通管【1991】159号电力通信网监测系统数据采集层传输规约调通管【1991】159号DL/T630-1997《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GB/T16435.1-1996《远动设备及系统接口电气特性》ECM-INMS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技术说明书南京南瑞集团公司通信系统分公司ECM-INMS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服务器安装手册南京南瑞集团公司通信系统分公司ECM-INMS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后台软件安装手册南京南瑞集团公司通信系统分公司ECM-INMS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后台应用安装手册南京南瑞集团公司通信系统分公司ECM-INMS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数据采集分站产品说明书南京南瑞集团公司通信系统分公司3作业前准备3.1准备工作安排3.2人员要求3.3工器具3.4材料3.5危险点分析3.6安全措施3.7人员分工4通信综合监控系统安装、调试流程图5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5.1开工5.2检修电源的使用5.3作业内容和工艺标准5.4竣工5.5状态检查6验收记录7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2024年通信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通信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机房作为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重要环节,其安全与稳定性对整个通信网络的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对通信机房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智能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2024年通信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市场概述通信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通信网络规模扩大: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通信机房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对智能监控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安全与稳定性的重要性:通信机房作为通信网络的核心设施,其安全与稳定性对于维护网络运行的持续性至关重要。
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保障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节能与环保需求:通信机房的设备耗能较大,因此节能与环保成为通信运营商及政府部门的关注重点。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对通信机房设备的能源消耗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实现能耗的优化与降低。
3. 市场发展情况3.1 主要参与者通信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服务提供商。
其中,设备供应商负责提供监控设备和相关传感器,系统集成商负责将设备和传感器进行集成,搭建完整的监控系统,服务提供商则为用户提供系统的运维和技术支持。
3.2 技术发展趋势通信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市场在技术方面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创新:•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通信机房内各种设备状态的实时感知,例如温度、湿度、电压等,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基础。
•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通过将监测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进行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为运营商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和识别设备故障,并进行预测性维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通信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是基于5G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它通过将传感器、智能设备和通信网络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家居中的各种设备和功能。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和安全性,以及推动智能家居产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中各个设备和功能的实时监控。
例如,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家庭的安全状况,如家庭入侵警报、火灾和燃气泄漏等。
此外,也可以实时监控家庭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如电力、水和燃气的使用量,从而为家庭提供更加智能和高效的能源管理。
其次,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5G技术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的特点,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作和控制。
例如,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家庭中的电视、空调、照明和安防设备等。
这个功能不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还能使用户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获得对家庭的全面掌控。
此外,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还可以为家庭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和体验。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远程监控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家庭成员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的智能监测和提醒。
例如,系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日常活动和睡眠习惯,提供相应的健康建议和预警,从而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另外,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还对城市和社区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连接不同的家庭,可以形成一个庞大而智能的社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例如,当社区内有紧急情况发生时,系统可以实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和求助信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也为相关产业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商、智能设备厂商、传感器技术提供商等在内的相关产业链将获得新的市场需求和商机。
同时,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将为5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实践和验证,推动5G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介绍

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通信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成为确保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作用、原理和实施等方面。
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是一种通过监测和分析通信网络中的异常现象,预测和预警通信故障,从而采取及时措施进行维修和恢复正常运行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通信设备、传输链路和网络拓扑等参数,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种传感器数据来确定潜在故障,并提供预警信息以便于及时维修和管理。
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对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网络运营商提前发现通信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修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通信中断的时间。
预警系统还能够对通信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提供通信网络运行的关键指标,帮助运营商进行网络规划和优化,提高网络效率和质量。
最重要的是,该系统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通信故障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升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主要基于三个原理进行实施:传感器监测原理、数据采集原理和分析处理原理。
传感器监测原理指的是通过布置在通信设备和传输链路上的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和链路负载情况。
这些传感器可以收集温度、湿度、振动、电流、电压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采集设备中。
数据采集原理是将传感器收集到的各种参数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以备后续分析与处理。
分析处理原理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通过使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或专家规则等方法,确定潜在故障的类型、位置和程度,并生成相应的预警信息。
实施通信技术的故障预警与监控系统需要一系列步骤和过程。
需要进行网络规划和布局,确定监测点和传感器的布置位置。
需要选取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部署和集成。
需要调试和测试整个系统,确保各个组件正常运行并能够实时获取和处理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通信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通信网本身随着基础技术和系统技术的发展走向更高的层次,相应地对电源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信事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通信设备的自动化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为通信系统的集中监控管理提供了可行性。
通信电源设备的迅速分散,大量电源设备和空调设备分散在各个模块局内,通过集中监控系统,维护人员可以发现设备故障,如果有必要,可以派人到现场处理,从而使通信局站不必配备一定的维护人员昼夜值守在机房内,进行巡视、抄表等日常维护工作和必要的设备维修、故障处理等。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电源监控的各项知识,包括集中监控的设计原则、集中监控的监控内容、集中监控的结构组成及硬件的功能,详细论述了监控设备的网络结构。
关键词: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grow quickly. Based on the progress in the basic and systematic technology,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is also improving to a higher level. Accordingly, thereare more requirements on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Furthermore,moreautoma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s provide more possibilities ofcentral monitoring system. A great deal of power supply devices and air conditioningdevices are distributed in separate modules. Usi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themaintenance staff can find the malfunction and then send workers to solve the problemson site if it is necessary. Consequently the communication office doesn't need to keepcertain maintenance workers in the computer room whole day and whole night to patrol,take note, repair and correct failure.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power supply control system,such as design principle, content, composition, hardware function and networking structure.Key words: communication power concentrates themonitoring system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概述 (5)1.1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简介 (5)1.2 监控系统的网络构成 (6)1.2.1监控系统组成 (6)1.2.2监控中心(SC)组成 (7)1.2.3现场局站监控中心(SS)组成 (8)1.2.4监控单元(SU)组成 (8)1.2.5模块监控(SM)组成 (10)1.3 主要研究内容 (11)第二章模块监控总体方案设计 (12)2.1 AC/DC电源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12)2.2 模块监控结构 (13)第三章模块监控硬件设计 (15)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5)3.2 时间记忆电路设计 (16)3.3 模块地址定义 (18)3.4 V/F变换电路的设计 (19)3.5 光隔器件的选择 (21)3.6 报警电路设计 (21)3.7 通信电路的设计 (22)3.8 电压归一化设计 (25)3.9 多路模拟量通道设计 (26)第四章模块监控软件设计 (28)4.1 编程语言选择 (28)4.2 程序总体设计 (28)4.3 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30)4.3.1 各通信命令处理定义 (30)4.3.2 系统控制字初始化,T0关中断,通信开始接收 (31)4.3.3 读开关量 (32)4.3.4 采样中断计数 (33)4.3.5 测频计时 (33)4.3.6 计算采样值 (34)4.3.7 读模块状态量 (35)4.3.8 数据刷新函数 (36)第五章通信协议设计 (39)5.1 通信协议概述 (39)5.2 物理接口设计 (40)5.3 通信方式设计 (40)5.3.1 基本过程 (40)5.3.2 转发命令过程 (41)5.3.3 查询命令过程 (42)5.3.4 广播过程 (44)5.3.5 信息类型及格式 (44)5.3.6 信息格式 (45)结论 (51)第一章概述1.1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简介通信电源是电信通信网络的心脏,是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源动力”。
只有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电源,才能确保整个通信的畅通,通信电源的监控系统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通过对通信电源设备及机房环境进行遥测、遥信、遥调和遥控,以提高设备维护质量,降低运行维护费用,同时保证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提高通信质量及电源系统的管理水平。
由于新技术、新工艺及高质量的器件在通信设备的生产制造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使其可靠性、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开关电源设备,UPS,柴油发电机等智能设备以及目前普遍使用的阀控蓄电池组等非智能设备,它们都有较高的可靠性,这对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管理,以实现通信电源设备少人、无人值守的目的是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而作为维护管理和新型工具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也同样至关重要。
因为监控系统可靠性问题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通信电源设备现代维护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影响到能否提高通信电源设备维护管理水平、提高通信电源供电质量、实现少人无人值守的目的。
因此在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实时网络系统,其可靠性一般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监控系统的构成。
考虑到监控系统的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体的正常运行,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
在局站、区域分布网络的接点处,采用其监控主机备用方式能提高监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但因技术相对复杂,成本过高,在实际工程中很少采用。
2.监控软件的性能。
监控是一个要求实时性很强网络系统,特别强调在监控系统设计满容量的情况下,保证其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要求,这就要求监控软件要采用适合大型的实时网络系统的软件平台,在应用软件的设计上采用更先进的手段,应具有更为先进的监控系统的开发使用环境。
3.监控系统的通信于数据传输。
通信和数据传输是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通信和传输出现问题,与此相关的部分就将失控,严重影响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依靠的是电信网,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选择较为安全的传输手段,同时也可考虑增设备用传输通道的方法来提高其可靠性,但这样会增加监控系统的传输成本。
另外,在通信机制中要充分考虑在通信过程中来自外界的各种干扰和误码的影响,如数字滤波、通信重发、安区可靠的数码校验方式等。
4.电磁干扰。
数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电磁污染也日益严重。
特别是监控系统的前端采集部分,置于电源设备的现场,更易受到影响。
一般监控系统受到的电磁干扰分计算机内部和来自计算机外部的干扰,计算机内部干扰有信号反射、高频电路辐射、元器件噪声。
来自计算机外部的干扰包括有电器设备的干扰如工频干扰、开关冲击、电磁辐射干扰、电器设备的放电干扰、自然方面的干扰如雷电、电磁脉冲以及静电干扰等,所以抗干扰也是监控系统的重要课题,监控系统的计算机抗干扰通常采取如下措施:1)计算机内部电路板的制作考虑元器件、布线的合理布置,并采用隔离、分离、定向的办法减少内部电路的干扰。
2)处理好电源馈线、机内贯穿导线的走向,合理设计地线系统及各部分间的电连接来消除和抑制电磁及静电干扰。
3)滤波器防止或减少对电路的干扰。
4)采用屏蔽隔离手段防止或减少电磁的直接干扰。
5)良好的接地方式防止或减少电磁或雷电的干扰。
6)软件数字滤波可防止或减少电磁辐射、电磁脉冲等对通道的干扰。
7)软硬件看门狗可防止由于电磁干扰而产生的程序走飞情况。
监控系统中通过监控主机软件、维护台软件和配置软件,将不同局站的不同情况,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来配置采集数据和较直观的人机界面。
利用声光或紧急呼叫进行告警,对于不同的告警可以在维护台上设置,并能抑制无关的告警。
以及对操作权限的设置,都具有完善的管理和维护功能,符合电信的维护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
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实现对各端局监控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查询及故障分析,掌握各种运维情况。
维护人员还可以根据系统的自诊断功能及时发现监控系统本身的故障,保证系统的完整和正常。
1.2 监控系统的网络构成1.2.1监控系统组成监控系统一般是有监控中心(SC)、现场局站监控中心(SS)、监控单元(SU)和模块监控(SM)构成,如图1.1所示。
以DDN、PSTN或Internet为传输资源,实现对各端局动力和环境设备的集中监控。
图 1.1系统监控站网络示意图电源监控管理中心SC是通信局站电源系统中以人工维护管理服务为目的的区域性监控中心。
SC监控中心可通过DDN、PSTN或Internet实现与所辖范围内的各现场局站监控中心SS的联网,也可通过电话拨号实现上述功能,使得区域监控中心SC可以实时获取各局站的监控参数。
1.2.2监控中心(SC)组成SC一般组成如下:2台区域主监控管理节点机(互为备用),1台热备的历史数据存储用文件服务器Server(可选),1台工程师站监控管理节点,2台针式打印机。
为了解决区域网络监控管理中心负担过重的问题,一般采用多监控计算机组成局域网的方式,各监控计算机可分别监测不同局站或不同性质的监控量,也可同时并发地监控相同的内容或局站,完成对监控系统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等功能。
区域监控管理中心SC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功能。
系统具有系统口令、操作口令、关键功能口令等三级安全管理功能,未经认可,任何操作都将被置于系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