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9: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9: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1课时作业9: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六一汉”群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5/6作为地租交给债主,保留收成的1/6。“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2.(2017·清远高二检测)梭伦“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其自身利益的看守者”,于是,“依靠同意的统治取代了依靠强迫的统治,倒立的金字塔被颠倒了过来”。这表明梭伦改革() A.使民主因素进入城邦

B.意在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C.完成了颠覆性的革命

D.依靠法律解决社会矛盾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其自身利益的看守者”“依靠同意的统治取代了依靠强迫的统治,倒立的金字塔被颠倒了过来”可以得出使民主因素进入城邦,故A项正确。3.(2017·如皋调研)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时,“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主要得益于()

A.实行财产等级制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实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四百人会议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权威的根基”表明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根据梭伦改革内容,实行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的提高,故A项正确。

4.下图展示的是古代雅典的轻装步兵,该兵种是当时雅典军队的三大兵种之一。轻装步兵装束简单,手持简易的武器。在梭伦执政时期,轻装步兵主要来源于第四等级,主要是因为该等级()

A.政治地位较高,很少参与作战

B.交纳赋税太多,无力参与作战

C.拥有财产较少,所尽义务较小

D.拥有财产较多,所尽义务较小

『答案』 C

『解析』根据财产等级制度,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和所尽的义务也越大;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和所尽的义务也越小。第四等级拥有的财产较少,享有的政治权利较少,在军队中主要是充当轻装步兵和一般水手。

5.(2017·内江高二检测)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这一全新的因素”主要来源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建立“四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

『答案』 B

『解析』由“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分析: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氏族贵族的血缘纽带和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故B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6.梭伦改革“第一次准许没有财产的平民参加公民大会,还规定富裕商人可担任执政官,设立新的、更受欢迎的陪审法庭来代替贵族最高法院的一部分权力”。这说明()

A.梭伦是雅典平民利益的代言人

B.贵族专权的局面已开始改变

C.改革是雅典工商业发展的产物

D.改革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答案』 B

『解析』材料说明部分平民、富裕商人已经进入统治阶层,故B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题24分,第8题15分,第9题22分,第10题15分,共76分)

7.梭伦在位时期采取了多项旨在建立和发展民主政治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执政官梭伦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政治革命开始改革,到义无反顾地飘然出走,为雅典城邦修筑了一条通向稳定、民主、繁荣的大道。

——《试论梭伦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材料二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里的几场议事会和大集会中,从未有过一次投票。但到了史料确凿的梭伦改革时代(公元前6世纪早期),投票显然已经出现了。梭伦将法官的选举从雅典石山的最高法院庭选转变为群众集会的形式。在群众集会上,投票应该是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来进行的。——摘编自邓肯《社会测量笔记》

材料三他(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的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材料一中“侵犯财产所有权的政治革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

“义无反顾地飘然出走”有何意义。(10分)

(2)据材料二,梭伦改革时代法官的选举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意义?(6分)

(3)材料三中梭伦制定这项特别法律的意图何在?你认为这一措施的实行会有何作用?(8分) 『答案』(1)具体内容: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卖身为奴的农民一律释放,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赎回。

意义:有利于政局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延续与发展。

(2)变化:由最高法院庭选转变为群众集会举手表决。

意义:法官的选举更加公开、透明、公正,扩大了民主的范围和程度,有利于凝聚民心。(3)意图:鼓励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

作用: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城邦政治活动和城邦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

8.(2018·泉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规定)每年收获500麦斗以上者为第一等级;300麦斗以上者为第二等级;达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其余公民列为第四等级……属于前三个等级的公民有权出任国家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但不允许担任官职……每个等级的公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前两个等级提供骑兵(装备自备),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最后一个等级的公民或提供轻装步兵或在海军中服役。——张强《雅典春秋——古典文明的繁荣与衰落》材料二他(克利斯提尼)既成为大众领袖,首先便把所有居民划为十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四个部落……其次,他把议事会的成员由四百人改为五百人,每部落出五十人……他又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个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他称这些区为三一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又规定所有住在同一村社里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使他们不用祖上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社名字相呼。——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其遵循的原则。(9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共同作用。(6分)

『答案』(1)措施:按财产划分等级;按等级享有不同政治权利;承担相应的兵役(责任)。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

(2)作用: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扩大了雅典国家的统治基础;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增强公民的城邦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促进雅典的繁荣。(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第(1)问“措施”据材料“每年收获500麦斗以上者为第一等级……其余公民列为第四等级”“属于前三个等级的公民有权出任国家官职;第四等级的公民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等综合分析作答;“原则”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作答。第(2)问“作用”据这些措施的作用分析作答。

9.(2017·常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雅典公民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年分为十段时间,每个议员团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这种职务包括:筹备公民大会的开会,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 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

材料二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员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他们必须完全握有这个最后的权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们高兴,他们就是支配政府一切行动的主人。——『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三孟德斯鸠主张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他指出:不但三个权力不应该结合在一起,就是两个权力也不应集中在同一机构中。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同一个机构手中的话……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他还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尽管三个权力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妨碍,但是三者还是可以协调运行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6分)

(2)材料二中“选出的代表”是指什么人?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关于公民权力的主张有何

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10分) (3)据材料一、三,说明雅典和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权力的规定或主张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积极意义。(6分)

『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轮番而治。

(2)选出的代表是指资产阶级议员。变化:由直接民主变为公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间接行使权力(或间接民主)。

原因: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社会;直接民主可能会导致政治腐败(或权力的滥用、误用)、社会动荡;直接民主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

(3)变化:材料一: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属于公民大会;材料三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离。意义:分权可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可以减少权力的腐败。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为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9分)

(2)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6分)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包括第四等级在内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2)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的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一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出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第(2)问梭伦

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历经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达到顶峰。

人教版物理【选修3-4】13-3《光的干涉》课时作业及答案

1.以下光源可作为相干光源的是( ) A.两个相同亮度的烛焰 B.两个相同规格的灯泡 C.双丝灯泡 D.出自一个光源的两束光 【解析】相干光的条件,必须是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故只有D正确. 【答案】 D 2.(多选)(2018·青岛检测)对两列光波在空中叠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的色光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B.不同的色光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C.光的强度不同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D.光的强度不同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解析】两列光波叠加是否发生干涉现象关键看两列光波是否是相干光,即是否满足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条件,不同的色光频率不同,所以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故B项正确;光的强度不同,但仍有可能满足相干条件,也就是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故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BC 3.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产生彩色条纹,若在两个缝上分别安装红色和绿色滤光片,则屏上将出现( )

C .黑、白相间的条纹 D .无干涉条纹 【解析】 在两缝上分别安装红色和绿色滤光片后,到达屏上的两束光分别是红光和绿光,由于红光和绿光频率不同,不是相干光,不会出现干涉条纹,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4.(多选)(2018·洛阳检测)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 A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B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为n λ的点形成明条纹 C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为n λ2 的点形成明条纹 D .在距双缝的光程差为(n +12 )λ的点形成暗条纹 【解析】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某处距双缝距离之差Δδ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δ=n λ,n =0、1、2、3…这点为加强点,该处出现明条纹;当距离之差Δδ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即Δδ=(2n +1) λ2 ,n =0、1、2、3…这点为减弱点,该处出现暗条纹.B 、D 正确. 【答案】 BD 5.(2018·上海高考)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 ) A .传播速度不同 B .强度不同 C .振动方向不同 D .频率不同 【解析】 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D 选项正确. 【答案】 D

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

第二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改革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解负令的内容,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方法、标准、权利与义务,以及梭伦改革在发展工商业方面的措施理解梭伦改革应对贵族反对的策略及现实性,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以及公民权利提高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分析解负令颁布对雅典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探究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外的内容,从多角度认识,解释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表格观察图片,运用比较的方法正确评价财产等级制度 通过学生表演课本剧,再现梭伦改革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加深学生的改革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顺应潮流,实事

求是,改革就能成功。 通过对改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行一场社会变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联系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同样如此。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梭伦改革的内容 2,难点:梭伦改革的评价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新课时间:2011-2-22 教学方法: 采用开放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中心观,注重师生的交往,树立师生互动的平等观,构建传统经验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新型历史教学模式。

课堂小结与练习: 1、梭伦改革措施有(“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 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它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作业布置: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相伴而生。梭伦当选雅典执政官后,为化解社会矛盾进行了改革。说说梭伦改革怎样为雅典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板书设计: 一,改革背景: 1:贵族(平原派)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山地派)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2、工商业奴隶主(海岸派)对旧贵族专权越来越不满。他们要求

高中历史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颁布“解负令”是梭伦采取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这一法令 ( )。 A.满足了平民的所有要求 B.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 C.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D.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实力 解析A项错在“所有”上;B项是梭伦政治改革的结果,与“解负令”没 有直接的关系;“解负令”解决的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与工商业奴隶主 无关,因此D项也不正确。根据“解负令”,债务奴隶制被取消,这就保护 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答案 C 2.某位雅典公民因欠债而被债主卖往外邦并沦为奴隶,梭伦改革后,他不仅回到了雅典,而且获得了人身自由。其获得自由的方式最有可能是通过( )。 A.所属家族出资赎回B.所属部落出资赎回 C.由城邦出资赎回D.由原债主出资赎回 解析根据梭伦立法,因为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一律由城邦拨 款赎回。

答案 C 3.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有一块古雅典公共帐目碑,它上面刻录有管理 雅典卫城祭祀活动的十名司库官组织节庆所支出的款项。根据梭伦 的立法,有权担任司库官职的是( )。 ①第一等级②第二等级③第三等级④第四等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根据财产等级制度,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可 担任除司 库以外的一切官职。因此,只有第一等级才能担任司库官职。 答案 A 4.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 )。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创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遭到排斥”及“氏族制 度”“失败”等关键词语。财产等级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 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 答案 B 5.雅典执政官梭伦非常重视发挥公民大会的作用。下列有关梭伦执政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B.是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 C.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D.能决定战争等国家大事 解析在梭伦执政时期,城邦的最高司法机关是公民陪审法庭。 答案 B 6.梭伦通过改革而确定的实际执掌国家最高统治权的是 ( )。 A.公民大会B.“四百人会议” C.公民陪审法庭D.贵族长老会议 解析“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 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时作业及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3·济宁高二检测)16世纪初,德国有一句谚语说:“德国是教皇的奶 牛。”右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A.罗马教皇对德国搜刮掠夺 B.罗马教皇对德国的重视 C.德国的畜牧业发达 D.德国与教皇的关系密切 2.(2013·昆明高二检测)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 D.否定教皇地位 3.面对教皇和教会组织的围剿,路德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这最能表明他() A.对天主教会的教义、做法不满 B.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坚持斗争 C.痛心于天主教分崩离析的局面,积极挽救 D.得到了德国人民和部分封建主的支持 4.(2013·潍坊高二检测)“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他主张“从头到脚改良教会”。上述观点主要反映马丁·路德的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天主教徒不应盲从教会说教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虔诚信仰并与上帝直接对话 5.(2012·广东文综)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6.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文章中,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特别受到诸侯的欣赏() 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C.减少教堂和修道院 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 7.(2013·南京高二检测)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掀起者,他的宗教观点具有极高的价值。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宗教观点反映了欧洲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 B.其宗教观点用宗教语言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主张 C.其宗教观点是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的新主张 D.其宗教观点从根本上触犯了德国封建集团的利益 8.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高中物理选修3-3课时作业3:7.5 内能

题组一分子动能 1.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分子总动能越大,因而物体温度也越高 C.一个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大,该分子的温度越高 D.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答案 D 解析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而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变大,故A错.物体宏观运动的速度对应的是机械能(动能),与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无关,与物体的温度无关,B错;温度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是统计、平均的概念,对单个分子无意义,C错.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相同,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 B.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定向运动具有的能 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 答案 A 解析温度相同,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故A正确;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而具有的能,B错误;物体内能是对大量分子而言的,对于10个分子无意义,故C错误;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大(相同物质),但具体的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是不确定的,可能大于平均运动速率,也可能等于平均运动速率,也可能小于平均运动速率,故D错误. 题组二分子势能 3.关于分子势能和物体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势能必定增大 B.当物体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大 C.当物体体积减小时,其分子势能必定减小

D.当物体体积不变时,其分子势能一定不变 答案BD 解析物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不是单值对应的关系,分子势能相同,体积不一定相同,而体积不变,分子势能一定不变. 4.下列分子势能一定减小的情况是()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 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且分子间距离增大时 C.分子动能增大时 D.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时 答案 B 解析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所以分子势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A错误;当分子间表现为斥力且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正确;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没有关系,C错误;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D错误. 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分子间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答案 B 解析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r增大,分子势能E p增大;当r=r0时,分子力为零,此时分子势能最小.故选项B正确. 6.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2017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皇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 2.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是() A.德国宗教改革B.英国的清教运动 C.瑞士宗教改革D.尼德兰宗教改革 解析:选D。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尼德兰人民进行了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卡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 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度、基本教义和宗教仪式 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 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比较能力。④是相同点,可排除A、C、D三项。 4.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 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中“思想解放”信息,可首先排除B,因为B属于经济方面;A中“摧毁性”表述有误,排除;D应是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

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 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2: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促使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1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2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第(1)问从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方面作答。第(2)、(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 (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中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材料2:……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卡尔文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

高中物理选修3-3课时作业第七章第1作业第七章第1节31

1.把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形成油酸薄膜,我们认为薄膜是由________油酸分子组成的,并把油酸分子简化成________.油膜的________认为是油膜分子的直径d,测出油膜的面积S和体积V,则分子直径d=________. 2.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________m,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一般为________ kg. 3.1 mol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___粒子数,这个数量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它的数值通常取N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粗略计算可取N A=________________,它是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的桥梁,它把摩尔质量、摩尔体积这些宏观物理量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微观物理量联系起来. 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是球形的,就像我们平时的乒乓球有弹性,只不过分子非常非常小 B.所有分子的直径都相同 C.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 D.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只有油膜法一种方法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小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 m 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只包含了化学中的分子,不包括原子和离子 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0 kg 6.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材料科学中纳米技术的应用使材料科学日新月异,在1 nm 的长度上可以排列的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 m)个数最接近于() A.1个B.10个 C.100个D.1 000个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下列哪些假设是实验的前提() A.该油膜是单分子油膜 B.可以认为油膜的厚度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C.油酸分子是球形 D.在油膜中油酸分子是紧密排列的,分子间无间隙 2.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上述溶液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 cm,试求:

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

目录 第一章静电场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75 2库仑定律76 3电场强度78 4电势能和电势80 5电势差81 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83 7静电现象的应用84 8电容器的电容86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88 第二章恒定电流 1电源和电流90 2电动势90 3欧姆定律91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92 5焦耳定律94 6导体的电阻95 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96 8多用电表的原理98 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98 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99 11简单的逻辑电路101 第三章磁场 1磁现象和磁场103 2磁感应强度104 3几种常见的磁场105 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107 5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109 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11 综合检测 第一章综合检测113 第二章综合检测115 第三章综合检测117 期末综合检测119

物理选修3-1配新课标人教版课时作业 第一章静电场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机的玻璃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这是灰尘的自然堆积 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 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 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2.导体球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球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球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导体球B的带电荷量为() A.-Q B.Q C.2Q D.4Q 3.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分布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如图K1-1-1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金属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图K1-1-1 A.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向A端移动 D.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B端移动,正电荷向A端移动 二、双项选择题 5.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K1-1-2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图K1-1-2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6.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了电子和质子 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可能是因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产生的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 7.如图K1-1-3所示,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检测(一)梭伦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单元质量检测(一)梭伦改革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右图是顾銮斋教授所著《如歌岁月》书影,该书对古希腊文 明的勃兴进行了系统释读和探秘。影响古希腊文明勃兴最重要的客 观条件是( ) A.大河流域 B.延绵大陆 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D.亚非文明影响 解析:选C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是孕育古希腊文明,尤其是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这里的“双方”指( ) A.奴隶和奴隶主 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C.平民和贵族 D.改革派和保守派 解析:选C 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梭伦本人是“改革派”,故D项错误。 3.梭伦改革中,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判死刑的部分,还制订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这些改革措施( ) A.具有一些人文主义色彩 B.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 C.援引罗马自然法的精神 D.体现梭伦改革中庸主张 解析:选 A 材料中关键信息“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体现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4.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其中,“稳定了

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推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解析:选A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公民的基础,与材料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相符,故A项正确。 5.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这一全新的因素”主要来源于( )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建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发展工商业 解析:选B 由“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分析: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氏族贵族的血缘纽带和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6.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 A.赋予公民国家主人的地位 B.引导公民切实关心国事 C.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 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解析:选 B “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应当参与政治活动,故本题选B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7.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他将其制定的法律刻画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同时要求所有公民与官员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梭伦确立雅典居民平等公正原则 B.梭伦以法律来保障所有人利益 C.城邦法律是西方各国的立法蓝本 D.城邦法律是民主制度的重要保障 解析:选D 梭伦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民主固定下来,为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

人教版物理选修-课时作业:- 单摆

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MN为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部分,把小球A放在MN的圆心处,再把另一小球B放在MN上离最低点C很近的B处,今使两球同时自由释放,则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有(A) A.A球先到达C点 B.B球先到达C点 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到达C点 解析:由单摆周期公式可求B球到达C点的时间:t1=T 4= 1 4×2π R g =π 2 R g,对A球,据R= 1 2gt 2得t2= 2R g,t1>t2,故A先到达C点,A 正确. 2.将秒摆(周期为2 s)的周期变为1 s,下列措施可行的是(D) A.将摆球的质量减半B.振幅减半 C.摆长减半 D.摆长减为原来的1 4 3.一个单摆,在第一个行星上的周期为T1,在第二个行星上的周期为T2,若这两个行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4∶1,半径之比R1∶R2=2∶1,则周期比:(A) A.T1∶T2=1∶1 B.T1∶T2=4∶1 C.T1∶T2=2∶1 D.T1∶T2=1∶2 解析:由g=GM R2知 g1 g2= M1R22 M2R21=1,而T=2π l g,

故T 1∶T 2=1∶1,所以选项A 正确. 4.一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 4.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后,此钟分针行走一整圈 所经历的时间实际上是( C ) A.14 h B.12 h C .2 h D .4 h 解析:由题意知重力加速度g ′=1 4g ,根据T =2π l g 可知T ′=2T , C 正确. 5.一绳长为L 的单摆,在平衡位置正上方(L -L ′)的P 处有一个钉子,如图所示,这个摆的周期是( D ) A .T =2πL g B .T =2πL ′g C .T =2π L g +L ′g D .T =π? ?? ?? L g + L ′g 解析:这个摆的周期可由摆长分别为L 和L ′的两个单摆的半个周期相加,D 正确. 二、多选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6.如图所示,三根细线于O 点处打结,A 、B 两端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距为L 的两点上,使AOB 成直角三角形,∠BAO =30°.已知OC 线长

高二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

高二历史选修1 梭伦改革 【课标及教学要求】 【知识结构】 一、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内忧: 1、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⑴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 ①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检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做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⑵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走向政治对立 ①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前提、表现、影响) ②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展开反对贵族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⑵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矛盾尖锐导致了社会动荡,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外患: 雅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梅加腊甚至夺取萨拉米斯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三)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 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

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 二、梭伦改革的目的: 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三、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历史作用 四、梭伦改革的结果 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后来,梭伦不得不出走,雅典出现僭主政治,但梭伦改革成果并没有被废除。 五、梭伦改革的评价: 1、性质: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2、历史意义: ①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人教版选修一:梭伦改革

人教版选修一:梭伦改革 1、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 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 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2、“海岸派”和“山地派”的共同的政治目标是 A.反对债务奴隶制 B、削弱长老会议的权力 C、反对贵族专权 D、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3、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面临挑战,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 4、梭伦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最主要的原因是 A、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B、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 D、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 5、公元前8~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 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债务奴隶 6、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 A、奴隶主和奴隶 B、贵族和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 D、农民和手工业者 7、下列关于雅典城邦国家形成雏形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大约在“荷马时代”B.部落逐渐统一 C.设立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D.氏族成员包括贵族和平民 8、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正确的是①占据首席执政官的地位 ②执政官一直是终身任职③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形同虚设④贵族把持了最高决策机关长老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9、下列对工商业奴隶主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工商业奴隶主出现于8世纪以后②经常使用奴隶劳动③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④靠放高利贷、收地租和奴役债务奴隶来牟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 10、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设民众法庭 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 D、按财产划分公民的等级 11、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废除“六一汉”制度 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 12、梭伦改革的“解负令”反映了改革前 A.君主制与民主制的矛盾 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君主与平民的矛盾 13、梭伦改革中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打下牢固阶级基础的改革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废除债务奴隶 C.鼓励发展工商业 D.划分公民等级 14、在梭伦的宪法中,最具有民主特色的是:①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②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③向陪审法院申诉的权利④500人会议的设立

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1雅典往何处去人民版选修1

课时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淄博一中试题)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元老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答案 A 解析公元前8~前7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元老院。B、C、D三项都是对雅典当时社会状况的准确表述。故选A项。 2.(2019·沈阳市试题)下列关于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贵族政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最高行政长官——执政官从所有公民中选举产生 B.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C.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等 D.与君主制相比是一种进步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贵族政治的特征。B、C两项符合史实;从贵族制否定个人独裁等方面可看出这是一种进步,D项正确。执政官是从贵族中选出的,A项错误,符合题意。3.(2019·苏州试题)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进行盘剥的结果 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通过放高利

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被称为“六一汉”,由此可见B项正确。4.(2019·洛阳市试题)公元前7世纪,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对工商业奴隶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上富裕B.与贵族同居统治地位 C.政治上无权D.在政治立场上与平民一致 答案 B 解析工商业奴隶主大多出身平民阶层,虽然经济上富裕,但政治上无权,与平民共同反对贵族专权。故选B项。 5.(2019·南京市试题)基伦企图建立僭主政治的暴动失败,说明( ) A.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 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经消失 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 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变革 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伦企图通过暴动建立专制的僭主政治,其失败说明当时雅典人对彻底改变旧制并不认同,故选C项。A项错在“彻底”;B项错在“已经消失”;D项说法本身错误。 6.(2019·金华十校试题)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将雅典的民主推向新阶段 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法律依据 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答案 D 解析由于贵族的专横与压榨致使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了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统治者为缓和矛盾,制定法律来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故选D项。7.(2019·山西市试题)历史学家指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更非强权者的恩赐、赏予”的主要原因是( ) A.执政官们的坚决改革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课时作业第二章 恒定电流 2.1电源和电流 word版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选修3-1课时作业第二章恒定电流电源和电流 一、选择题 1.关于电源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不断地搬运到正极,从而使两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B.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正极不断地搬运到负极,从而使两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势差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电源实质上也是一个用电器,也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无电流的原因是其内部的自由电荷停止了运动 B.同一个金属导体接在不同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往往不同,电流大说明那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大 C.由于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比电荷定向移动速率大得多,故电荷做无规则热运动形成的电流也就大得多 D.电流的传导速率就是导体内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 3.(多选)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源供电的外部电路中,电流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 B.电源内部,电流是从高电势一端流向低电势一端 C.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同 D.电容器充电时,电流从负极板流出,流入正极板 4.电解池的主要应用是工业制纯度高的金属,它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如图所示,某电解池接入电路后,在t时间内有n1个一价正离子和n2个二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截面S,设e为元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A指向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是从B指向A B.当n1=2n2时,电流大小为零 C.电流I=(n1+n2)e t D.电流I=(n1+2n2)e t

5.在显像管的电子枪中,从炽热的金属丝不断放出的电子进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设其初速度为零,经加速后形成横截面积为S、电流为I的电子束。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则在刚射出加速电场时,一小段长为Δl的电子束内的电子个数是() A.IΔl eS √m 2eU B.IΔl e √m 2eU C.I eS √m 2eU D.ISΔl e √m 2eU 6.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的横截面积是S,导体单位长度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自由电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速率为v0,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I,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0 B.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I neS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真空中的光速c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I ne 7.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通过电流为I。已经知道铜的密度为ρ,铜的摩尔质量为M,电子电荷量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设每个铜原子只提供一个自由电子,则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A.MI ρN A Se B.MIN A ρSe C.IN A MρSe D.IN A Se Mρ 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长为240 m的近似圆形轨道,当环中的电流为10 mA时,若电子的速率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则在整个环中运行的电子数目为() A.5×1011个 B.5×1019个 C.1.0×1013个 D.1.0×103个 9.如图所示,电解池内有一价的电解液,t时间内沿相反方向通过溶液内某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为e,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n1=n2时电流大小为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3课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标要求]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商鞅之死和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之死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下令捕杀了商鞅。 2.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商鞅变法的作用 ①改革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②改革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③改革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表现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并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名师点拨]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商鞅死后仍遭“车裂”。但新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因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二、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改革启示] 法家推行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我们反省。一是改革手段以严峻著称,不尊重他人生命,动辄采用过激的流血手段,用血腥手段镇压改革的人。人为地激化了改革的矛盾与斗争。二是为改革不择手段的做法和牺牲式的改革精神不值得提倡。改革者不仅要长于推进改革,而且还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性命,珍爱上天给予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改革需要义无反顾,但也不需要献身。 主题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对秦国而言,使秦国受到富国强兵之效,为后来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 2.消极影响: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对后世而言,商鞅用法过峻,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2)材料二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答案(1)变法使秦国富强。 (2)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否定。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商鞅变法顺应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恒定电流课时作业123欧姆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1

课时作业(十二) 一、选择题(1、2、4、6、7、8为多项选择题,其余为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B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发生变化,但是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对这段导体来说是一个恒量 C .只有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才是直线 D .欧姆定律也适用于非线性元件 解析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不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越小,由公式I =U R 知,电流大小还与电 压有关,A 项错误;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与是否通电无关,与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无关,故B 项正确;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都是直线,C 项错误;欧姆定律也适用于非线性元件,如小灯泡,故D 项正确. 答案 BD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由R =U I 知,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 .由R =U I 知,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 .由I =U R 知,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 .由I =U R 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所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 、B 两项错误;当R 一定时,才有I∝U,故D 项正确,而由欧姆定律知,C 项正确. 答案 CD 3.两电阻R 1、R 2的电流I 和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两电阻R 1:R 2等于( ) A .1∶3 B .3∶1 C .1∶ 3 D.3∶1 解析 在I-U 图象中直线斜率的倒数等于该导体的电阻,因此两个电阻之比等于斜率的倒数之比:R 1R 2=tan30°tan60°=13,故A 项正确. 答案 A

选修1梭伦改革测试题

选修1梭伦改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9分) 1.梭伦改革的目的是 A.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B.给予平民足够的政治权利 C、削弱贵?族势力 D、消除氏族制度的残余 2.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这里的双方最准确的表述应为 A?山地派与平原派B.奴隶主和平民C.贵族奴隶主和海岸派D?海岸派和平原派 3?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半抑制你们贪婪的心他压制它, 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 4.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婆來自干 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 A、①@ B.②③ C.①(§)D、①<3) 5.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 B.城邦独立自主,賦予了古希腊“多中心”的特点 C.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D ?城邦之间以平原植被与河流为自然边界 6.梭伦十选为执政官的主要条件是 A?萨拉米斯岛之战的胜利树立了崇高威望B. “疯诗人爭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总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D.梭伦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7.梭伦王在十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占老的地方, 竞至陷干绝境”。梭论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C.丄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8?梭伦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债务问题②土地问题③就业问題④海外市场9?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書「这表明梭伦改革 A. (D? B.③④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