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实务:上市公司收入“大玄机”

合集下载

企业收入波动较大的原因

企业收入波动较大的原因

企业收入波动较大的原因
企业收入波动较大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市场需求波动:企业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其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受到经济周期、季节变化、消费者偏好、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收入就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2. 行业特点:某些行业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收入波动性。

例如,零售业可能受到季节性消费和促销活动的影响,而旅游业则容易受到季节、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3. 供应链问题:企业的供应链是否稳定,原材料价格、供应商的可靠性以及物流环节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收入波动。

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或供应延迟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4. 竞争压力: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动可能对企业的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新进入者、价格战、产品创新等都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变化和收入的波动。

5. 内部管理问题: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收入波动。

例如,生产效率低下、库存管理不善、销售策略不合理等都可能影响企业的销售和收入。

6.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因素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都会对企业的收入产生影响。

经济衰退或不稳定时期,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企业的销售和收入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为了降低收入波动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多元化产品或市场、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灵活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等。

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宏观经济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收入波动带来的挑战。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1. 引言在进行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时,盈利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指标以供参考。

2. 盈利指标2.1 净利润净利润是上市公司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盈利,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我们将分析公司的历史净利润情况,并结合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2.2 每股盈利每股盈利是将净利润除以总股本得出的一个指标。

我们将分析公司的每股盈利情况,并比较其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

3. 盈利水平与行业比较3.1 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我们将调研并获得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数据,并与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以评估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3.2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我们将分析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并将其与公司的盈利能力联系起来,以评估其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4. 成本效益分析4.1 总成本状况分析公司的总成本结构,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比例,并评估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4.2 边际利润率边际利润率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获得的额外利润。

我们将计算公司的边际利润率,并比较其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

5. 盈利能力的趋势分析5.1 近期盈利能力的趋势分析公司近几年的盈利能力变化趋势,包括净利润和每股盈利。

我们将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持续增长或下降。

5.2 长期盈利能力的趋势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长期趋势,包括净利润和每股盈利。

我们将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稳定或波动较大。

6.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将得出关于公司盈利能力的结论,并针对投资者提供相应的建议。

附件:附件1:公司历史财务数据表格附件2: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数据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盈利能力:指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盈利能力。

2. 净利润:指公司在一定期间内减去各种费用后剩余的利润。

3. 每股盈利:指每股普通股权益所对应的盈利。

4. 成本效益:指在实现预期收益的同时,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来获得更高的效益。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分析和防范对策摘要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会计信息真实性饱受困扰。

不少知名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曝光,也让我们意识到财务舞弊手段的多样性,其危害也在进一步加深。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而且破坏证券市场秩序,影响证券市场的成熟发展,扭曲了资本市场向市场化的进一步迈进,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严惩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治理造假之举已迫在眉睫。

国内外专家对财务舞弊的动因、手段等已有相关研究,本文在总结舞弊动因的条件下,从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同业务过程入手,研究归纳上市公司可能容易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和表现特征,基于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的处罚公告,对现阶段的舞弊手段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最后,从企业人员、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外部审计监督四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问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财务舞弊舞弊手段防范对策A Research on financial fraud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isted companiesAbstract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rea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s authenticity.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financial fraud after another, troubled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exposure of many well-known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problem let us realize that the means of financial fraud have become diversified, and the harm being further deepened.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behavior not only blows to investor confidence, but also destroys the order of securities market.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unish, prevent and resolve the financial fraud.Based on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do som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means and countermeasures.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different business cycles of a company’s business activities,and reveals different financial fraud methods that listed companies would take and the signs that their fraudactivities display.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frau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based on punishment announcement of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on listed companies.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relate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from the accounting personnel,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as well as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audit.Keywords: financial fraud, fraud mean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fraud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步入21 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市公司盈利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分析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注重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

毕竟,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探讨其对投资者的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盈利能力的重要性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反映了公司经营的质量和竞争力。

稳定的盈利能力意味着公司具备了持续盈利的能力,给予投资者更多的信心。

而相反,持续亏损的公司可能面临业务不稳定、管理问题等多种风险。

二、盈利能力的指标1. 净利润:净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最直接指标。

净利润越高,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2. 毛利率:毛利率反映了公司商品销售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毛利率越高,说明公司在销售商品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空间。

3. 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衡量了公司利润与净资产的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公司利用资产的效率越高。

4.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指公司每股普通股票所获得的净利润。

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好。

三、盈利能力分析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该公司在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中呈现了以下指标变化:1. 净利润:2018年为5000万元,2019年为6000万元,2020年为5500万元。

从数据来看,该公司的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在2020年出现了小幅回落。

2. 毛利率:2018年为30%,2019年为32%,2020年为28%。

毛利率在三年内出现了波动,其中2020年的下降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有关。

3. 净资产收益率:2018年为15%,2019年为16%,2020年为14%。

净资产收益率在三年内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4. 每股收益:2018年为1.5元,2019年为1.8元,2020年为1.6元。

每股收益在三年内有所增长,但在2020年有所回落。

综合以上数据,该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整体较好,但在某些指标上出现了波动或回落的情况。

四、盈利能力对投资者的影响盈利能力对投资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价值评估:投资者可以通过盈利能力来评估公司的价值,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透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透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透析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财务报告舞弊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指的是管理层或相关人员为了达到个人或公司利益,通过虚构、篡改或隐瞒财务数据来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本文将从原因、手段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透析。

首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盈利压力、治理结构薄弱和监管机制不完善等。

上市公司需要保持持续增长,满足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期望,否则股价可能会受到打击。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公司管理层可能会通过财务报告舞弊来虚增盈利,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另外,一些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薄弱,监管机制不完善,给了管理层或相关人员更多的操作空间,容易产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其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主要包括收入和成本虚增、资产负债表篡改、虚假披露和现金流量造假等。

收入和成本虚增是一种常见的手段,公司可能会通过虚构销售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来夸大业绩。

同时,也会通过将部分费用记入资本支出或其他非运营成本来虚减成本。

资产负债表篡改主要是通过虚构或隐瞒资产或负债来改变公司的财务状况,比如通过虚构应收账款或隐瞒坏账等。

虚假披露则是通过不按规定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来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现金流量造假则是通过篡改现金流量表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

最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会给公司、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于公司而言,财务报告舞弊可能导致其形象受损,信誉降低,甚至可能面临诉讼和罚款。

对于投资者而言,财务报告舞弊会误导他们对公司的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损失。

对于市场而言,财务报告舞弊会破坏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影响市场信心,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为了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强化公司治理,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质量。

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惩罚。

同时,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和内部审计机制。

营收缩水300亿背后有玄机上市公司收入确认难有“两全法”

营收缩水300亿背后有玄机上市公司收入确认难有“两全法”

营收缩水300亿背后有玄机上市公司收入确认难有“两全法”“从上市公司去年年报审计工作来看,我们和同行遇到了多个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进行收入确认的案例。

在拆解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对部分收入确认方式提出异议,有的公司最终因收入确认方式调整导致营业收入调降。

”北京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李欣(化名)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总额法和净额法,是会计准则关于公司收入确认的两种方式,区分的核心是判断交易者身份到底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

上市公司确认同类业务收入时,只能“二选一”。

从记者对上市公司的采访情况来看,不少公司偏好总额法,背后往往指向做大营收规模;偏好净额法的公司则有提升毛利率等考量。

不过,上市公司并不能随意选择确认方式。

今年以来,多家A股公司从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并对前期业绩预告进行了更正。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所出售商品是否具有实际控制性质,是判定总额法和净额法两种确认收入方法的核心。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规范上市公司业务收入确认方式,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须共同提升判断能力、职业操守,才能保证会计处理合理性、合规性。

国联股份今年4月底,国联股份披露一份《2023年年度业绩预增更正公告》,公司去年起将部分自营交易额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3年营业收入由739.63亿元调整为402.69亿元。

根据1月份披露的业绩预告,由于网上商品交易收入增长,国联股份预计2023年营收726.5亿元~734亿元,同比增长95%~97%;预计净利润11.2亿元~11.35亿元,增幅93.63%~96.23%。

但这纸更正公告,使公司营收缩水超300亿元,翻倍预期落空。

国联股份此次营收调减具有突发性。

在今年1月披露业绩预告时,公司所采用的是按总额法确认收入。

在此后的数月间,与注册会计师沟通后,对部分营业收入进行了净额法调整,进而带来业绩更正。

由于市场此前对国联股份财务问题存在质疑,这份营收数据的变化,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同样对前期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更正的还有西部创业。

上市公司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构成

上市公司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构成

标题:深度解析上市公司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构成一、引言上市公司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构成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直接关系到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度探讨上市公司收入的确认原则和构成,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上市公司收入的确认原则1. 收入的确认原则概述收入的确认原则是指在何时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的准则。

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收入的确认原则都具有相似性,主要包括成交实现和服务完毕两种方法。

- 成交实现方法:指当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即可确认相关收入。

这通常发生在销售或交付产品的时候。

- 服务完毕方法:指在完成服务并向客户提供相应的报酬后,才能确认相关收入。

这适用于提供长期服务或长期合同的情况。

2. 收入确认的例外情况除了成交实现和服务完毕方法外,US GAAP和IFRS还规定了一些例外情况,如收入逐步确认、合同方式确认和特殊行业的收入确认规定等。

在实际操作中,公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收入确认原则,并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三、上市公司收入的构成1. 收入的构成概述上市公司的收入构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投资收益、租赁收入等。

在财务报表中,公司需要对每种收入进行细致地分类和披露,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情况。

2.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指公司销售产品所产生的收入,通常是公司主要的经营活动之一。

公司需要根据成交实现或服务完毕原则确认销售收入,并及时处理与销售相关的坏账准备和销售退货等事项。

3. 服务收入服务收入是指公司向客户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包括技术服务、沟通服务、运输服务等。

公司需要根据服务完毕原则确认服务收入,并保证所提供的服务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标准。

4.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公司通过投资股票、债券、期权等金融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公司需要根据投资收益的类型和性质进行分类,并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确认投资收益。

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财税分析

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财税分析

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财税分析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是财税分析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收入的方法。

收入总额法是根据营业收入减去非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进行计算得出的收入总额,而净额法是根据营业收入减去销售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和所得税费用得出的净收入。

收入总额法是指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基础计算收入总额的方法。

营业收入包括公司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非营业收入包括股利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其他收入包括政府补贴、补偿收入等。

通过计算营业收入减去非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得出的金额即为收入总额。

这个方法较为简单,容易理解,适用于对收入进行整体性评估的情况。

净额法是指以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去各类费用和税费计算净收入的方法。

销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包装成本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公司在营业过程中需要缴纳的各种税金和费用。

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包括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费用,如广告费用、人力资源费用、行政费用等。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费用和汇兑损益。

资产减值损失发生在公司资产价值下降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计提。

所得税费用是指公司需要缴纳的税金。

通过计算营业收入减去上述费用,得出的金额即为净收入。

净额法更精确、客观,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经营活动对净收入的影响。

财税分析中,对上市公司的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常常进行比较分析。

收入总额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包含了所有的收入项目,为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视角。

而净额法则更注重净利润,净利润是公司真正获得的利润金额,更能体现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通过比较收入总额和净收入,可以得出公司的营业费用和费用率等细节信息,从而分析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

综上所述,收入总额法和净额法是上市公司财税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收入总额法能够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而净额法更注重净利润,能够准确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收入“大玄机”
上市公司收入造假手段
 (1)虚构客户,虚拟销售
 上市公司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对并不存在的销售业务,按正常销售程序进行模拟运转,包括伪造顾客订单、伪造发运凭证、伪造销售合同、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

由于客户和交易是虚拟的,所以顾客订单、发运凭证、销售合同是虚假的,所用的客户印章是伪造的,但销售发票一般是真实的。

虽然开具发票会多缴纳税金,但是为了达到增加利润这一更高的目标,上市公司认为多缴纳一些税金也是值得的。

 (2)以真实客户为基础,虚拟销售
 上市公司对某些客户有一定的销售业务,为了粉饰业绩,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虚构销售业务,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得上市公司在该客户名下确认的收入远远大于实际销售收入。

 (3)利用与某些上市公司的特殊关系制造销售收入
 例如上市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与其没有关联关系的第三方,然后再由其子上市公司将产品从第三方购回,这样既可以增加销售收入,又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内部销售收入的抵销。

该第三方与上市公司虽没有法律上的关联关系,但往往与上市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