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代文学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的得名源于曹丕《典论·论文》,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祯七位文人。他们的创作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昂,人生短苦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以及浓郁的悲剧色彩是他们的总体创作特色。

2、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时期,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周围集中王粲、刘桢等一批文学家,在创作上形成了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等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3、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是以记述鬼神怪异之事为主要内容,包括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也有野史逸闻、民间传说等等。艺术上带有传奇色彩和超现实的表现。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其它有托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旧题曹丕的《列异传》、

等。

4、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它的产生和汉末至魏晋的人物品评和清谈风气有直接的关系。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此外还有邯郸淳的《笑林》、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等。

5、永明体

新体诗又称“永明体”,是与古诗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它是古诗向律诗过渡的重要一环。因为这种诗体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所以又称“永明体”。它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创作“永明体”诗歌的主要作家有谢朓、沈约、周颙、王融等,而最杰出的代表诗人是谢朓。

6、宫体诗

就内容而言,宫体诗是用永明新体诗来描写宫廷生活,尤其是以描写女性题材为主,也有咏物的题材等。其突出的艺术特征是:讲究声律、对偶;辞藻华艳,风格轻靡柔弱。但宫体诗在诗的艺术技巧、形式、格律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贡献。宫体诗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初唐。主要作家有梁武帝萧衍和其子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以及宫廷诗人庾肩吾、庾信、徐陵、徐摛和陈后主陈书宝等。

7、长吉体

李贺因其诗歌创作中在继承前人风格的基础上有独特的创新,形成了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构思不拘常法、意想之间的跳跃性很大、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等特色,创造出神秘幽奇、冷艳凄迷艺术境界。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形成了“长吉体”的风格。

8、大历十才子

“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是指唐代宗大历时期活跃于诗坛的十位才子型诗人。他们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他们的诗歌有着比较一致的特色,诗多是唱和应制,写生活琐事、自然风物和羁旅之思,抒发寂寞凄清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诗歌风格清雅淡远,意境清幽。

9、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时期,由于社会安定,佛道盛行等原因,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代表诗人孟浩然诗歌风格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王维的诗歌风格具有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等特点。其他代表诗人还有裴迪、储光羲、常建等。

10、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抒发离愁别绪,抒发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11、韩孟诗派

韩愈和孟郊是诗派的领袖,此外还有张籍、李贺、李翱、皇浦湜等。他们共同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是“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并且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他们的创作特点是以文为诗,以丑为美,重视主观。这一套诗歌创作理论由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转向重视抒情特质,内心的展露和艺术创造力的发挥,在诗歌理论上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12、元白诗派

是指中唐元和时期活跃于诗坛,以元稹、白居易为首,包括张籍、王建、李绅等在内的一个诗歌创作群体。他们继承了盛唐杜甫以及中唐早期元结、顾况等人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在诗歌内容上,揭露社会现实生活的各种弊端,表现人民生活的疾苦,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艺术上,他们力求平易、通俗、浅显,形成了尚实、尚俗的美学特征。这一诗派的创作在当时与后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与论述

1、谈谈高适与岑参边塞诗创作的异同?

高适与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他们在边塞诗歌创作上有很多异同之处。同:

一是二人在题材上均以边塞诗而著称,如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塞下曲》、《蓟中作》等,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经火山》《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都是描写战争的艰苦,边塞的风光及征人思妇的愁绪。

二是二人风格都有豪迈雄壮的特点,如高适的《燕歌行》把雄奇的边塞风光与将士的征战生活写得苍凉悲壮。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以一种雄浑慷慨的语调写出了边塞的壮阔之景。

三是体裁上均以七言歌行见长。如高适的《燕歌行》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中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云:“(岑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使人慷慨怀感。”异:

一是高适诗雄浑悲壮,而岑诗则雄奇壮丽。高适的风格雄浑悲壮,气势奔放畅达。如《塞下曲》中“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写得慷慨的豪情,骨气端翔。岑参则以雄奇壮丽著称,岑诗多奇景,如大雪的奇寒和火山的奇热。诗人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花比作梨花,形象生动。

二是高诗写法上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而岑诗则长于写景多寓情于景。高适诗歌多慷慨豪迈,善于直接抒发感情,如在《塞下曲》中,他直言道“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豪言壮语。而岑参的诗多寓情于景,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增加了形象性和表现的张力。

陈绎曾《吟谱》云:“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2、韩愈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

韩柳领导的古文理论的主张是

1、“志道”、“明道”和反对形式主义。“文以明道”是古文理论主张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儒家道统,用“道”来充实文的内容,使文成为参预现实政治的强有力的舆论工具。

2、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在《答李翊书》中提到了“养其根”指的就是道德修养。认为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