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万能模板范文(6篇)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万能模板范文(6篇)

实验报告总结通用万能模板范文(6篇)实验报告总结通用万能模板范文1一个长学期的电路原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此刻的略懂一二。

在学习知识上面,开始的时候完全是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感觉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跟理论也没什么差距。

但是之后就觉得越来越麻烦了。

从最开始的误差分析,实验报告写了很多,但是真正掌握的确不多,到最后的回转器,负阻,感觉都是理论没有很好的跟上实践,很多状况下是在实验出现象以后在去想理论。

在实验这门课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必须要先弄清楚原理,在做实验,这样又快又好。

在养成习惯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做实验都是没有什么条理,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比如说测量三相电,有很多种状况,有中线,无中线,三角形接线法还是Y形接线法,在这个实验中,如果选取恰当的顺序就能够减少很多接线,做实验就应要有良好的习惯,就应在做实验之前想好这个实验要求什么,有几个步骤,就应怎样安排才最合理,其实这也映射到做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就应都要想想目的和过程,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

电原实验开始的几周上课时间不是很固定,实验报告也累计了很多,第一次感觉有那么多实验报告要写,在交实验报告的前一天很多同学都通宵了的,这说明我们都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我就应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就应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学期做的一些实验都需要严谨的态度。

在负阻的实验中,我和同组的同学连了两三次才把负阻链接好,又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在这个实验中,有很多线,很容易插错,所以要个性仔细。

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

完整的做出了一个红外测量角度的仪器,虽然不是个性准确。

我和我组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模块。

我负责的是单片机,和数码显示电路。

这两块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数码显示个性需要细致,由于我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所以数码管我检查了很多遍,做了很多无用功。

总结:电路原理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的学习态度。

实验报告模板(推荐18篇)

实验报告模板(推荐18篇)

实验报告模板(推荐18篇)实验报告模板(推荐18篇)实验报告模板篇1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__)。

3) 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与结论本实验主要通过整个表格和单元格颜色的差异来衬托出实验效果,间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现这种颜色差异。

表格的背景颜色和单元格的背景颜色容易混淆,在实验中要认真判断,一旦操作错误则得不到实验的效果。

“表格宽度”文本框右侧的表格的宽度单位,包括“像素”和“百分比”两种,容易混淆,要充分地理解这两种单位表示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进行选择,否则就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设置错误就会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报告模板篇2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三篇】
实验名称:XXX
实验步骤:
1、 XXX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XXX等结论,从而得出XXX的结论。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XXX。

为此,我们安排了如下实验:
1、通过XXX实验,以验证XXX原理及其参数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XXX的情况下,XXX现象的参数符合XXX的原则;在XXX的情况下,XXX的特性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更容易的理解XXX的发展规律,并为它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讨XXX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XXX法,验证了XXX 所需要的参数;之后,我们以XXX实验,验证了XXX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最后,我们观察了XXX对XXX的影响,以检验XXX在实际应用中所能实现的效果。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XXX过程中,XXX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它能够有效地模拟不同情况下的XXX现象;另外,它能够为不同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XXX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为不同的研究领域提供宝贵的信息,以使其更加准确有效。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3篇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3篇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氢气的制备及其气体组成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氢气是最轻的元素,其密度低于空气,具有强的还原性和易燃性。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锌和稀酸反应制备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其中,锌是还原剂,酸起催化剂的作用。

制氢反应的化学平衡方程式为:Zn(s) + 2H+(aq) → Zn2+(aq) + H2(g)根据达尔顿分压定律,在一个混合气体中,各气体分子的压强与它们在该混合气体的分压相等。

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在气体组成已知的情况下,测定混合气体中某一气体的分压,从而求出该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摩尔分数。

为测定被测气体分压,可以采用玻璃封管法。

三、实验步骤1.制氢:取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硫酸溶液中,观察气体的产生;2.调节气体流量:调节洗气瓶的开口,使氢气进入U形玻璃管中;3.混合气体的制备:将U形玻璃管两端的橡皮塞取出,用吸管分别向两端通入待测气体和氢气,恢复橡皮塞密封;4.混合气体的压力调整:拆下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和进口管,通入大气压强的空气,使混合气体的总体积调整到一个固定值;5.测定氢气的体积:将U形玻璃管倒置,立即打开紫色橡皮塞,放出混合气体。

测定氢气的体积,记录氢气的温度和压强;6.由测得氢气的体积计算出混合气体中的被测气体的摩尔分数。

四、实验结果1.制氢:在实验中,通过锌和稀酸反应制备氢气,反应过程如下:Zn + 2HCl → ZnCl2 + H2↑2.混合气体的制备:将待测气体和氢气混合,制备出混合气体。

3.测定氢气的体积:通过拆下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和进口管的方式,将空气通入混合气体中,调整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将U形玻璃管倒置,打开紫色橡皮塞,将混合气体放出,通过读出氢气的体积,计算出混合气体中的被测气体的摩尔分数。

实验数据如下:被测气体的名称氢气体积 / mL 温度/℃ 压强 / kPa摩尔分数氧气 25.0 22.0 101.3 0.21氮气 25.0 22.0 101.3 0.78五、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测定的结果可知,制备出的氢气体积均为25.0mL,温度为22.0℃,压强为101.3kPa。

完整实验报告模板

完整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材料五、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七、实验结果与讨论八、实验结论九、实验注意事项一、实验名称(此处填写实验名称,例如: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二、实验目的(此处填写实验目的,例如:通过本实验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三、实验原理(此处填写实验原理,例如: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不同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四、实验仪器与材料(此处填写实验仪器与材料,例如:实验仪器:培养皿、光照箱、尺子、温度计、电子秤等;实验材料:植物种子、土壤、肥料等)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植物种子洗净,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

2. 将浸泡好的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培养皿中,每皿播种一定数量的种子。

3. 将培养皿放入光照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例如:100%、80%、60%、40%、20%。

4. 将培养皿放置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5.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

6. 每隔一定时间(例如:一周)重复以上步骤,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7.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此处填写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例如:记录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七、实验结果与讨论(此处填写实验结果与讨论,例如: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这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实验还发现,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最快。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八、实验结论(此处填写实验结论,例如:本实验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适宜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九、实验注意事项(此处填写实验注意事项,例如: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温度恒定;2. 在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时,要注意记录准确的数据;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实验报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具体目的)。

二、实验原理。

(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

三、实验材料。

1. 实验仪器,(列举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2. 实验试剂,(列举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或其他材料)。

四、实验步骤。

1.(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设置、试剂的配制、实验过程的操作要点等)。

2.(继续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确保步骤清晰、具体)。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将实验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2.(继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验原理进行深入解释)。

六、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列举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技巧等)。

2.(继续列举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实验过程安全、顺利)。

八、实验范文。

(根据以上模板,撰写实验报告的范文,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数据分析、结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范文:(这里以实验报告的范文为例,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究……(具体目的)。

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我们使用了……(实验仪器和试剂),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操作,首先……(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

随后,我们进行了……(继续描述实验操作步骤),最终得到了如下数据,(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总结实验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列举实验注意事项),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总结,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总结实验结论)。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指出改进方向),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实验报告的模板及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总结报告模板(精选18篇)

实验总结报告模板(精选18篇)
实验总结报告 篇4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训已经结束几天了。实训期间,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网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本事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除此以外,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我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我的观点。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几天中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
对于团队协作与待人处事方面,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导我们以谦虚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队友,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验的积极的讨论,理性的争辩,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实验中应注意的有几点。
一、一定要先弄清楚原理
这样在做实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把实验做好做细。一开始,实验比较简单,可能会不注重此方面,但当实验到后期,需要思考和理解的东西增多,个人能力拓展的方面占一定比重时,如果还是没有很好的做好预习和远离学习工作,那么实验大部分会做的很不尽人意。
实验总结报告 篇2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学期的学习中,能够说得是苦多于甜,累,可是能够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不仅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在实验操作与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颇多,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也好不懂的也好,都要动手去用,仅有自我操作了,才会真正明白其中的用处,其次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总是一个人在那捣鼓,同学间应当互相的帮忙,有时候向别人学习,会比自我一个人在哪儿毫无头绪的摸索更好。
这次实训我们收获很大,对于刚入门的我们一切都是大么的陌生在此期间教师给我们点起了一盏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这样的情景下我们也会面度许许多多的困难,这个时候我们感受到了团体力量的伟大,我们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了实训工作。我们在虚拟机上装系统进行双机互联,我们一齐装系统一齐互相学习,我们一齐感受成功的欢乐,这一刻我们共同成长。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Experimental report template编订:JinTai College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实验报告范文模板2、篇章2: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章3:实验报告范文模板篇章1:实验报告范文模板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 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学生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专业班级: 学 号: 实验台号: 成 绩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的基极电流I 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输入电阻:R = F B1 // R B2 //[r b e +(1+ 3 )R F1] 输出电阻:皆F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 12V电源、调节R W使H= 2.0V,测量U B、H、U C、氐值。

记入表1.2.1
表1.2.1 U E= 2.0V
测量值计算值
U B (V)U E (V)UC (V)R B2 (K Q)U B E ( V)U C E (V) 1 c (mA
2.665 2.07.8530.865 5.2 2.0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 B E = U B- U E =0.665V , U C E= U C-U E =5.8V,I C~ I E=U E/R E=2心.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U B
R B1
U cc
U B岀£
R E R F1 CE
= U C—I c( R:+ R FI + R E) 电压放大倍数:
R c // R L
r be (1 ) R F1
其中r be= 200+26 (1+ 3 )/1 E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R B1
输入信号
U i 为1KHz, U 10mV 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 U O 波形,在
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
L b 值,并观察u 与U 。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1.2.2 。

3.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 C = 2.4K Q, R-=^, U i = 0,调节F W 使L E = 2.0V ,测出L C E 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 使输出电压U o 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
R W 使波形出现饱
和和截止失真,绘出 u o 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
L C E 值。

L E (V)
L C E (V)
U o 波形 失真情况
管子工作状态
增大R W
1.27
7.79
U
°J
截止失真 截止区
2.0
5. 8
Uo

不失真
放大区
减小R W
3.11
1.372
Lloj

饱和失真 饱和区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R W 减小时,L B 增大,I B 增大,I C 增大,V 减小,静态工作点沿着交 流负载线上移,靠近饱和区,输出会出现饱和失真;
R W 增大时,减小 Ub,静态工作点沿着交流
负载线下移,靠近截止区,输出会出现截止失真。

4.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置R C = 2.4K Q, F L = 2.4K Q,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
R W 使L b 最大且不失真,
测量L bpp 及L b 值,记入表1.2.4。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
5(mV) LOn(V) L bpp (V) 240
2.4
6.78
表 1.2.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放大器的最大不失真电压为有效值为
2.4V ,峰峰值为 6.78V 。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选择的合适,使放大电路工作在放大区。

2、放大电路的负载不同,电压放大倍数也不同,负载越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由u i 与U。

的波形可知,输出和输入的相位相反,说明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具有反相的作用
3、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可以影响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静态工作点偏低,会导致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会导致饱和失真。

增大和减小R,会改变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4、放大电路电压增益有一定的工作范围。

必要的数据处理过程:
理论值和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六、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1、出现的问题
2、改进意见
3、心得体会
实验原始记录
1.调试静态工作点
2.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指导教师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