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黄河颂》中的是()A. 奔腾不息B. 惊涛骇浪C. 一泻千里D. 气壮山河2. 《土地的誓言》中,作者发出的誓言是()A. 要为祖国的繁荣而努力B. 要为保卫土地而战斗C. 要为家乡的富强而奋斗D. 要为人民的幸福而拼搏3. 下列诗句中,出自《木兰诗》的是()A.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邓稼先》一文中,下列关于邓稼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他为我国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B. 他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C.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D. 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B.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C. 鸟儿在树上唱歌D. 阳光照耀着大地6.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主要性格特点是()A. 冷酷无情B. 热爱自由C. 狡猾多变D. 残忍凶狠7. 下列成语中,出自《卖油翁》的是()A. 推陈出新B. 破釜沉舟C. 磨杵成针D. 破镜重圆8. 《骆驼祥子》中,祥子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原因不包括()A. 生活所迫B. 社会黑暗C. 自身性格缺陷D. 朋友背叛9.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贪生怕死B. 勇往直前C. 胆小如鼠D. 狡兔三窟10.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对《山海经》的态度是()A. 厌恶B. 喜爱C. 无所谓D. 反感二、判断题:1. 《黄河颂》是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
()2. 《土地的誓言》中,作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木兰诗》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4. 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5. 拟人修辞手法是将非人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
()6.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训练题及答案七年级下册基础与阅读训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拗过去(ào) 和蔼(i)渊博(yuān)腊梅(là) B.锡箔(báo) 后窍(qiòo) 缠络(luò) 覆盆子(fù) C.绅士(shēn) 戒尺(jiè)收敛(lin) 鸣蝉(chán) D.白颊(xiá) 蜈蚣(gōng) 闰土(rùn) 宿儒(sù) 2.选出加点词的释义全对的一项()(2分) A.菜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确凿(明确、真实)轻捷(快、迅速)敛在盒子里(收拢)B.鉴赏(欣赏)人迹单至(足迹、脚印)秕谷(不饱满)方正(正直)C. 宿儒(老的)人声鼎沸(铜铸的锅)缠络(缠绕)博学(丰富) D.渊薄(广)倜傥(潇洒、不拘束)琳漓(形容畅快)质朴(品质) 3.选词填空(4分) (1)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A.机密 B.机谋 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A.欣赏 B.鉴别 C.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
(3)叫我名字的(A.陌生 B.生疏 C.生僻)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4)其中似乎(A.确实 B.确凿 C.的确)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15分)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批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们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课文同步练习+综合性学习 单元合集(含答案解析)

1 邓稼先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57年他与李政道教授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获得Rumford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
这是美国奖学金额最高的科学奖,杨振宁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物理学家。
背景资料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
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100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岐王府第里经常看见您,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听到您的歌声。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落花的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可歌可泣.( qì )鲜.( xiǎn )为人知鞠躬尽瘁.( cuì )热泪盈眶.( kuàng ) 马革裹.( guǒ )尸风悲日曛.( xūn )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B )A.鞠躬爆炸宰割家喻户晓B.崇高坦诚仰慕锋芒必露C.大厦蓬草萦绕马革裹尸 D.颤抖焦虑筹划死而后已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A.武松打虎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
B.作者通过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C.小明是我们班的班长,他每天都要处理班级的事务,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D.在我国文学史上,鲁迅、郭沫若、茅盾都是当之无愧....的大作家。
4.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我省广大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奋力抗旱。
B.今年,我市将投入230亿元打造“幸福武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综合性学习漫漫旅程,因为真情相伴而充满快乐。
下面是晓东同学利用小假期进行的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现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如果你是车站的播音员,请通知乘客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检票上车。
通知:________。
(2)晓东在车站捡到车票一张(见上图),现在晓东写了一个启事,寻找失主,但是启事中有两处错误,请你帮忙修改寻物启事本人在车站捡到由池州开往南京南的车票一张,车票的开车时间是4月16日上午7点24分,请失主速来认领。
晓东2019年4月5日①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在内容上缺少重要信息,应交待清楚________。
(3)旅游归来,晓东写了一则感悟,感悟中有几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
①本次出游,让我感到人性的美和社会的和谐。
②当别人需要我帮忙时,我会鼎力相助。
③当我处于困境时,我会向乘客和乘警们求助,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让我万分感动。
④上下火车时,乘客们有秩序地排队,让我感到国民的高素质和社会的和谐。
⑤我对国人的信心增长了一半。
A.第②句中“________”运用不得体,可以改为“________”。
B.第⑤句应改为“________”。
【答案】(1)各位旅客,由池州开往南京南的G7150次列车即将到站,请乘坐此次列车的乘客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一楼2候车室等候检票上车,本次列车将于7:24由池州出发。
(2)寻物启事;招领启事;认领的地点和认领的联系方式(3)鼎力相助;尽力帮忙(或:竭尽全力);我对国人的信心增长了一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认真观察下面的车票,获取出发地、目的地、车次、候车室、出发时间等重要信息,然后以车站播音员的身份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旅客,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告知旅客上述信息,还要注意题干给出的信息,提醒旅客携带好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三单元《海底两万里》中的生词是()A. 瑰宝B. 璀璨C. 漩涡D. 惬意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海水清澈见底,仿佛能触摸到海底的每一粒沙子。
B. 鱼儿在珊瑚丛中穿梭,好像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
C. 海底的植物随着水流轻轻摇曳,如同在向过往的游客挥手。
D. 巨大的鲸鱼在海面上翻腾,引起一片惊呼。
3. 下列关于《黄河颂》的描述,错误的是()A. 《黄河颂》是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
B.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
C.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D. 《黄河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4. 在《台阶》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台阶的变迁,反映了()A. 乡村生活的变化B. 人际关系的变迁C. 社会风气的转变D. 城市发展的历程5. 下列成语中,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A. 青出于蓝B. 温故知新C. 水滴石穿D. 画龙点睛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
B. 他跑得快,跳得高,力气大。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D. 她勤奋好学,热爱集体,关心同学。
7. 下列作品中,属于民间传说的是()A. 《孟姜女哭长城》B. 《愚公移山》C. 《白蛇传》D. 《牛郎织女》8. 下列关于《阿长与<山海经>》的描述,正确的是()A. 阿长是一个善良、勤劳、富有智慧的人。
B. 《山海经》是一部地理著作。
C. 文章主要讲述了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
D.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散文作品。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是()A. 这道题怎么做?我想了好久也没想出来。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C. 他为什么生气?是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事?D. 这部电影好不好看?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10. 下列关于《卖油翁》的描述,错误的是()A. 《卖油翁》是一篇寓言故事。
新人教版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九华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山腰那曲折险峻的实木栈道,如缕缕飘带缠绕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一道旖旎的风景;幽深的峡谷中氤氲的山气,如神奇的轻纱帷幔,绘成了一幅山水画卷。
粗犷的山峦,敦实的栈道,别样的情趣,人在景中走,景随人流动。
及至山diān,俯瞰栈道蜿蜒曲折,远眺山气撩绕缥缈,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
真可谓人在天庭走,胸生万里云。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敦________实②山diān________③俯瞰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粗犷的山峦”中,“犷”的意思是________(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________。
【答案】(1)dūn;巅;kàn(2)“撩绕”;“缭绕”(3)粗野(4)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以及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多音字。
注意“俯瞰”的读音。
(2)撩绕——缭绕。
“缭绕”意思是一圈圈向上飘起。
(3)“粗犷”的意思是豪放,豪壮;“犷”的意思是粗野。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心中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改成反问句: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故答案为:⑴dūn;巅;kàn⑵“撩绕”;“缭绕⑶粗野⑷心中怎能不荡漾着回归的欢乐?【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
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⑵此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阅读短文,根据语镜、词义判断一些易错的汉字,仔细辨析即可。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含答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①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②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
年画喜闻乐见的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③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孕育吉祥喜庆的意义。
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④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文段中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鲜明B.喜闻乐见C.孕育D.盛行(2)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C【解析】【分析】(1)喜闻乐见:喜欢听,喜欢看。
形容很受大众欢迎。
把“喜闻乐见”改为“丰富多彩”。
故答案为C。
(2)③处,省略号和“等”在表达列举未完时,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C;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
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
②“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不容易的。
③________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为第③句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1单元基础测试卷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1单元·A基础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分)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奠.基(diàn)选聘.(pìn)气冲斗.牛(dǒu)B.挚.友(zhì)迭.起(dié)咳嗽(..sou)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ó)校.对(xiào)薪.金(xīn)深恶痛绝(wù)D.硕.果(shuò)草率.(shuài)悠.然(yōu)潜.心贯注(qiǎn)2.(3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彷徨深宵秩序契而不舍B.调羹呜咽绞肉马革裹尸C.镐头昼夜草率妇儒皆知D.独裁吩咐典藉目不窥园3.(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的主人公是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4.(3分)对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记叙)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描写)C.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议论、抒情)叙)5.(3分)下文的三处空缺,用哪一项填充,才能分别与前边的语句构成最佳的对偶句()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和平可期,,杀人者终必覆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题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确凿()2、菜畦()3、臃肿()4、收敛()5、蝉蜕()6、脑髓()7、讪笑()8、澎湃()9、狂澜() 10、踱步() 11、懊悔() 12、斑斓()13、谰语() 14、污秽() 15、雏鸟() 16、钥匙()17、彷徨() 18、赫然() 19、踌躇() 20、磐石()21、深邃() 22、潺潺() 23、撺掇() 24、归省()25、蓦然() 26、烧灼() 27、晦暗() 28、冗杂()29、惬意() 30、蘸() 31、颦蹙() 32、嗔视()33、粲然() 34、吞噬() 35、羸弱() 36、告罄()37、沮丧() 38、斫痕() 39、履践() 40、阴霾()41、孜孜() 42、甜腻() 43、恍惚() 44、沟壑()45、羈绊()46、畸形() 47、阔绰() 48、荫庇() 49、遒劲()二、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1、确凿:2、轻捷:3、收敛:4、攒:5、鉴赏:6、人迹罕至:7、人声鼎沸: 8、炽痛: 9、谰语:10、污秽: 11、弥高: 12、锲而不舍:。
13、兀兀穷年: 14、迥乎不同: 15、气冲斗牛:。
16、杂乱无章: 17、踌躇: 18、义愤填膺:。
19、惮: 20、自失: 21、弥散: 22、依稀:。
23、缥缈: 24、亢奋: 25、晦暗: 26、羈绊:27、蓦然: 28、冗杂: 29、戛然而止: 30、颦蹙:31、粲然: 32、嗔视: 33、毛骨悚然: 34、拽:35、怏怏不乐: 36、吞噬: 37语无伦次:38、羸弱: 39、冻饿之虞 40、斫: 41、不毛之地:42、崔巍: 43、进退维谷: 44、略胜一筹:45、悲怆: 46、石破天惊: 47、相得益彰:48、面面相觑: 49、慷慨以赴: 50、窥伺:三、修辞。
最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1、比喻:其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具体。
2、拟人:、形象,同时还能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情感态度。
3、排比: 其表达效果是加强语势,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丰富。
4、夸张:其表达效果是,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更突出、更鲜明、更生动。
5、对偶:其表达效果是使句子更富节奏、更有概括力。
6、设问:其表达效果是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
7、反问:其表达效果是加强语气,能更强烈地表达感情。
8、反复:其表达效果是加强节奏感、强调感情。
A、典型题例: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表达效果。
1、每一个汉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本书都是满篇锦绣。
()2、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
()5、沙丘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6、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7、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8、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摸着眼睛。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0、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1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1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修改句子的划线部分,使它和未划线部分形成对偶。
1、石间细流脉脉,如丝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半山之间的袅袅炊烟,如细丝盘绕,又似织女的缕缕青现;江中帆影点点,如诗如画。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体知识。
A、记叙文:1、记叙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和事情的结果。
2、记叙的线索:是记叙文中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穿起来形成一有机整体。
3、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常用第一人称。
4、记叙文中的描写:①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得准确、恰当,人物形象生动、鲜明)②事件描写主要采用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③环境描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5、记叙文中的议论的作用:点明文章主旨,深化文章主题(画龙点睛)。
6、记叙文中的抒情:一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情,二是寓情于人、寓情于事、寓情于物。
因此阅读时应注意作者的感情与事件如何结合,情景如何交融。
B、小说: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2、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小说按长短分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C、说明文:1、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和事理说明文。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摹状貌、画图表。
3、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说明文按说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D、四大文学体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诗词。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
()2、父异焉。
()3、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4、传一秀才观之。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6、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7、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8、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9、卒之为众人。
() 10、且为众人。
() 11、固众人()12、愿为市鞍马。
() 13、东市买骏马。
()14、万里赴戎机。
() 15、朔气传金柝。
() 16 、赏赐百千强。
() 17、著我旧时裳。
() 18、对镜帖花黄。
()19、出门看火伴。
() 20、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1出郭相扶将。
() 22、权谓吕蒙曰。
()23、蒙辞以军中多务。
()2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6、孰若孤?()27、自以为大有所益。
()28、蒙乃始就学。
()29、及鲁肃过寻阳。
()()30、卿今者才略。
()3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3、京中有善口技者。
()34、会宾客大宴。
()()35施八尺屏障。
()36、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
() 37、满坐寂然。
()38、妇扶儿乳。
()39、儿含乳啼()40、妇拍而呜之。
()41、当是时。
()42、众妙毕备()43、以为妙绝。
()4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7、不能名其一处也。
()48、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9、问其故。
() 50、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51、及日中则如盘盂。
()52、孔子不能决也。
()53、孰为汝多知乎?()()54、止有剩骨。
()55、缀行甚远。
()56、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57、恐前后受其敌。
()58、顾野有麦场。
()59、苫蔽成丘。
()60、屠乃奔倚其下。
()61、弛担持刀。
()6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63、目似瞑,意暇甚。
()6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6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6、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67、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68、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秀才观之。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5、彼其受制天也,如此其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见事之晚乎!11、京中有善口技者。
1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7、孰为汝多知乎?18、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9、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0、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三、背诵默写。
1、写木兰出征前忙碌准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兰诗》中写战地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木兰诗》中写木兰不慕名来、热爱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木兰诗》中写木兰思念家中情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木兰诗》中的一个是___________,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狼》一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积累(4分)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语文复习训练题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色的桑树;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付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带,就有无限期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有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