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

俗语八字没一撇拔根汗毛比腰粗白披一张人皮半斤对八两半路上出家饱汉不知饿汉饥背着抱着一般沉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笨鸟儿先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死人多口气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兵败如山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急乱投医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不打不相识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费吹灰之力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真佛不烧香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不可同日而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怕慢,就怕站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五岳归来不看山,意思是五岳是我国山里最美的。
从五岳回来后,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
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黄山比五岳更美丽,从黄山回来,五岳也不要看了。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天上有天堂,人间有苏杭。
形容苏州、杭州的美丽、繁荣与富庶。
桂林的山水是天下最美丽的,而阳朔山水又是桂林的山水中最美丽的!!从古至今,要爬上华山就只有一条路,说明华山的艰险。
暗指别的方法不行,只能有一种办法。
人参指东北产的野山参,貂皮是东北的水貂皮,乌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东北冬天很冷在旧社会貂皮和人参可以换钱,乌拉草可以拿来做草鞋,保暖。
穷人只要有了这些,就可以舒服的过冬了,所以称为东北三宝。
形容雁门关外天气变化特别大,从早到晚温差大[生旦净丑]:生指男子;旦指女子;净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通称花脸;丑指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称小丑,小花脸。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多含贬义)。
[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
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
通常被称为“四功”。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

1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是赞美黄山的美丽.
从五岳(指泰山、华山、松山、衡山、恒山)回来
就被五岳的景色所吸引而不再去看别的山的景色了
而从黄山回来
更会被黄山的气势美丽的景色所折服
因此不会在关注五岳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赞美苏杭的美丽的,与天堂相提并论. 就是说苏杭像天堂一样天上有天堂人间有苏杭表示对苏杭的赞美把苏杭比做天堂夸张的手法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桂林山水像人间仙镜一样.每一个游客到这里都会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桂林山水是自然的美,是纯天然的美.甲等是最好的,桂林山水这么美,当属全天下第一.
桂林的山水是天下最美丽的,而阳朔山水又是桂林的山水中最美丽的!
华山自古一条道.
从古至今,要爬上华山就只有一条路,说明华山的艰险,要走就走这条,没有别的选择,也不要存在侥幸、期待观望的心理.
东北有三宝:人参、豹皮、乌拉草.
在东北冬天很冷在旧社会貂皮和人参可以换钱,乌拉草可以拿来做草鞋,保暖.穷人只要有了这些,就可以舒服的过冬了,所以称为东北三宝.
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形容雁门关外天气变化特别大,从早到晚温差大.新疆的瓜果资源极其丰富,样丰富的瓜果资源,不仅夏季吃瓜果是常事,而且到了数九寒天吃西瓜也不觉稀罕.。
黄山归来不看岳上一句是什么

黄山归来不看岳上一句是什么
黄山归来不看岳上一句是:五岳归来不看山。
这两句是说五岳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过五岳就相当于看过天下所有的山。
而黄山兼具五岳的特性。
一座山就包涵了天下的山。
1黄山归来不看岳出处出自徐霞客游黄山写下了七言古诗《漫游黄山仙境》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说五岳包涵了天下山河的特性,看
过五岳就相当于看过天下所有的山。
而黄山兼具五岳的特性。
一座山就包涵了天下的山。
由此来说明黄山的美丽和独特。
“五岳”是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并非是徐霞客诗中的原句,而是
后人概括出来的。
因为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原文这样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一句话
道出了黄山无出其右者,人们本来对五岳评价就极高,黄山比五岳还巍峨秀丽,就无需再看了。
1《漫游黄山仙境》全诗[明]徐霞客
徽之黄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区中。
秦时别称号黟山,相传黄帝修身地。
崇信道学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
大小奇峰七十二,三瀑二湖廿四溪。
奇险峻壁似华山,雄伟壮丽如泰岱。
峰峦清秀胜峨嵋,白练飞瀑比匡庐。
深谷巧石像雁荡,缥缈烟云赛衡岳。
三奇四绝冠于世,更有彩池碧如玉。
十大风景留青史,世界遗产名录存。
行路漫步南大门,人间仙境入画屏。
嵩游记文言文翻译古云

古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余闻之,心向往之。
嵩山者,天下名山也,位于河南登封,为五岳之中岳。
余遂决意一游,以寻访其胜景。
癸卯年仲夏,余携友数人,骑马登山。
沿途山峦起伏,云雾缭绕,风景如画。
行至半山腰,已见峰回路转,奇石怪树,令人叹为观止。
沿途所见,皆是古松翠柏,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恍若仙境。
一日,余等至中岳庙。
庙宇雄伟,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庙内供奉着中岳大帝,两侧壁画琳琅满目,讲述着中岳的历史传说。
余等瞻仰神像,虔诚祈祷,以求得平安吉祥。
翌日,余等继续登山。
沿途奇峰异石,形态各异,如飞龙、卧虎、观音、济公等。
更有名者,为“南天门”,门洞高耸,气势磅礴。
余等步履艰难,攀爬而上,终于到达南天门。
放眼望去,群山环绕,云海茫茫,恍若置身仙境。
午后,余等至嵩山寺。
寺内古木参天,梵音缭绕,香烟袅袅。
寺内有一座高大的佛塔,名为“嵩岳寺塔”。
塔内供奉着佛像,香客络绎不绝。
余等瞻仰佛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次日,余等游览了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乃中国武术发源地,寺内古树参天,砖瓦飞檐,气势恢宏。
寺内有一座千年古塔,名为“塔林”。
塔林内埋葬着历代少林寺高僧,是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余等参观塔林,感慨万千,对我国佛教文化肃然起敬。
游罢少林寺,余等继续登山。
沿途风景更加秀丽,奇峰异石层出不穷。
终于,余等到达嵩山之巅——峻极峰。
峰顶之上,有一座古建筑,名为“峻极宫”。
宫内供奉着道教神像,香烟袅袅。
余等瞻仰神像,虔诚祈祷,以求得平安吉祥。
游览完毕,余等依依不舍地离开嵩山。
回首望去,嵩山巍峨壮丽,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此次嵩山之行,使余等领略了五岳之中岳的壮美景色,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余等感慨万分,愿将此次游览之情,铭记于心,传颂于世。
翻译:古语有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听闻此言,心中向往。
嵩山,乃天下名山,位于河南登封,为五岳之中岳。
我于是决定一游,以探寻其胜景。
癸卯年仲夏,我携友数人,骑马登山。
【中国名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中国名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中国名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是赞美黄山的美丽的。
岳是山的意思,五岳是我国的五座名山,泰山,华山,嵩山等。
五岳归来不看山,意思是五岳是我国山里最美的。
从五岳回来后,其他的山都不要看了。
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黄山比五岳更美丽,从黄山回来,五岳也不要看了,。
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
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之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现的妩媚之美,亦或是阳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纷飞的严冬处处银妆素裹下的圣洁之美。
1616年的隆冬时节,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人们将这句话演绎成至今都被世人奉为经典的一句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恒山之烟云、浪静时,云海一铺万顷,波平如镜,映出山影如画,远处天高海阔,峰头似扁舟轻摇,近处仿佛触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来感受它的温柔质感。
忽而,风起云涌,波涛滚滚,奔涌如潮,浩浩荡荡,更有飞流直泻,白浪排空,惊涛拍岸,似千军万马席卷群峰。
待到微风轻拂,四方云慢,涓涓细流,从群峰之间穿隙而过;云海渐散,清淡处,一线阳光洒金绘彩,浓重处,升腾跌宕稍纵即逝。
云海日出,日落云海,万道霞光,绚丽缤纷。
黄山十大名松迎客松十大名松之一的迎客松是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该树地处海拔1680米处,树高10.1米,胸径65.6厘米,枝下高2.5米。
探海松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
树龄约500年。
竖琴松竖琴松位于卧云峰侧北坡的竖琴松以形取胜,它主干挺直,顶状如伞,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
徐霞客最经典的一句诗

徐霞客最经典的一句诗《徐霞客最经典的一句诗》徐霞客,那可是咱中国古代了不起的旅行家。
他一生游历四方,见过的山山水水无数,也留下了不少文字。
他的诗就像散落在岁月长河里的明珠,每一颗都有着独特的光彩。
徐霞客写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一句诗,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就好比你去品尝美食,尝过了天下五种最好吃的肉菜,觉得那就是人间至味了,可当你吃到一道绝世的素菜时,才发现以前那些肉菜的好都被这素菜给比下去了。
五岳的山,各有各的雄伟、秀丽、险峻、奇特,在很多人心中那就是山的极致了。
可是徐霞客从黄山回来,就说看了黄山,五岳都不算啥了。
这黄山到底有啥魅力呢?我想象着徐霞客登上黄山的情景。
他一路攀登,看到那奇松,就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精灵,在悬崖峭壁上伸展着身姿。
有的松树枝干弯曲得像个老人在弯腰作揖,有的则像年轻人在舒展筋骨。
那些怪石呢,更是千奇百怪。
有的像猴子蹲在那里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有的像乌龟在慢慢爬行,好像要爬到山的那一头去。
再看那云海,白茫茫的一片,像大海里的波涛汹涌澎湃,山峰就像大海里的孤岛。
徐霞客置身其中,被这景色震撼得不行,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一句话还像一种旅行家之间的悄悄话。
徐霞客就像一个找到了宝藏的孩子,兴奋地告诉其他爱旅行的人,黄山这个地方,那可是比五岳都要厉害。
要是有个旅行的圈子,他这话就像是圈子里的一个重磅消息,让那些还没去过黄山的人心里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就启程前往。
从这一句诗里,也能看出徐霞客对黄山的偏爱。
就好像一个收藏家,他的藏品里有很多珍贵的玩意儿,可总有那么一件是他最珍视的。
五岳就像是他收藏里很不错的宝贝,可黄山就是他最爱的那一个。
这种偏爱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是他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丈量,用自己的眼睛一帧帧看过之后得出的结论。
还有啊,这一句诗也像是给黄山的一个超级大广告。
在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传播慢的情况下,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黄山的美。
徐霞客这么一说,就好像在大家面前打开了一扇通往黄山仙境的大门。
五岳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

五岳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说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唠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
你想想啊,那五岳,那可是相当有名气的,泰山雄伟、华山险峻、衡山秀丽、恒山奇特、嵩山峻峭,各有各的厉害之处。
好多人爬完五岳后,就觉得自己可了不起啦,见过大世面了呢。
但等他们去了黄山,哎呀妈呀,直接傻眼了!黄山那景色,简直绝了呀!那山峰奇形怪状的,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活灵活现的。
那云海啊,就跟棉花糖似的,在山间飘来飘去,仿佛置身仙境。
还有那奇松,歪歪扭扭地长在悬崖峭壁上,生命力那叫一个顽强。
去了黄山之后才知道,之前看过的山和它一比,好像都逊色了不少呢。
就好像你吃过了山珍海味,再回头看那些普通菜肴,就觉得没啥吸引力了。
这就是为啥说“五岳归来不看山”,因为五岳虽然厉害,但和黄山比起来,还是稍微差点儿意思。
等从黄山回来,那眼里心里就全是黄山的美啦,其他的山都入不了眼咯。
就像你谈了一场超级浪漫甜蜜的恋爱,再看其他人都觉得没那么好了。
哈哈,这黄山就是这么有魅力呀!所以说呀,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它是那些去过五岳和黄山的人,发自内心的感慨呀。
他们见识过了五岳的壮观,也领略了黄山的独特魅力,然后才有了这样的总结。
我觉得呀,咱们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体验体验,别光听别人说。
自己去爬爬山,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到时候你就会知道,这句话真的是太贴切啦!好啦,今天就唠到这儿吧,希望大家都能有机会去看看那些美丽的山,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
等你们回来,肯定也会和我一样,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哟!拜拜啦!。
黄山景色名句

黄山景色名句黄山被誉为中国的“五岳之首”,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
黄山景色的美不仅体现在山的高耸、云的绕行,更体现在那些经典的名句中。
下面介绍一些黄山景色的名句,帮助读者对黄山的美景有更深入的认识。
1.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名句,形象地描述了黄山独特的美景,使得黄山成为中国山岳中的瑰宝。
黄山之美超越了其他山脉,使得黄山成为了五岳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山。
2. “嵯峨九十度,翠柏凌霄雁。
”这是清代文学家杨慎之的名句,形容了黄山的险峻和高耸。
九十度的嵯峨意味着陡峭,翠柏凌霄雁则形容了山顶松柏的茂盛,给人一种挺拔而壮丽的感觉。
3. “云破月来花弄影,风悄雷隐石含烟。
”这是明代文学家徐载斐的名句,描绘了黄山独特的云海、晚霞和奇岩怪石等景观。
云破月来花弄影形容了云海的浩渺,风悄雷隐石含烟则表现出山间的神秘氛围。
4. “蓮石虎睛明,偃松雪弓媚。
”这是明代文学家高启的名句,描绘了黄山上的奇石和峰峦。
莲石虎睛明形容了奇石的独特形状和清晰的纹理,偃松雪弓媚则形容了山顶松柏的姿态优美。
5. “有天山之雄放,无尘土之塵埃。
”这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的名句,形容了黄山的高耸和清幽。
天山之雄放意味着黄山的壮丽和威严,无尘土之尘埃则表现了黄山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受。
6. “碧竹铜萝宇宙间,寒山雪屿境无边。
”这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名句,描绘了黄山的清凉和雪山的壮丽。
碧竹铜萝宇宙间形容了山间的竹林和枯藤的奇特景象,寒山雪屿则形容了山顶的雪山和冰川,给人一种清爽和清新的感觉。
综上所述,黄山景色的名句描绘了黄山独特的美景和壮丽的氛围。
这些名句使人们对黄山的景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对黄山的向往和神往。
这些名句不仅是文学家对黄山之美的赞美,更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赏之情的表达。
无论是登上黄山的山顶欣赏云海,还是漫步于山间的奇石之间,都能感受到这些名句所描述的黄山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岳归来不看山”。
五岳称华夏名山之首,有景观和文化双重意义。
五岳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
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山”,被视为崇高、神圣的象征,故有“五岳独尊”之说。
“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载流传。
“重于泰山”、“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实已经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积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
深山藏宝,如著名的“悬空寺”便隐匿其中。
相传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
秦时“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恒山。
横卧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黄祖源,三代都地。
嵩阳书院乃儒家文化圣地;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驰名中外。
嵩山不同于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自然景色奇丽,奥妙无穷。
太室如龙眠,少室似凤舞,三十六峰雄浑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质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汇聚一处,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西岳华山,五帝时称“太华”,夏商时称“西岳”,雅称“华岳”。
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夏”、“中华”皆藉华山而得名。
“自古华山一条路”,险居五岳之首。
五岳之中,唯独衡山雄踞南方。
《述异记》称南岳系盘古左臂变成的。
南岳称为衡山,因它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玑衡”,像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轻重,能够“铨德钧物”,所以定名叫“衡山”。
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星”,这颗星主管人间寿命。
而衡山古属长沙。
借名伸义,所以衡山
有“寿岳”之称。
后人祝寿,时常称颂为“寿比南山”,其来源就是从这儿借喻的。
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
传说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从此以后三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说、戏曲、笔记中经常出现,然而它是传说,不存在的。
后人为了延续三山五岳的美丽神话,就在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间选择新的三山,广为流传的三山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
东、西、中三岳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
《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山处于南方,相对于中原稍远,继五岳之后成名,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南向扩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
名山不但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见证,自身也融入其中不可分割,被中国人视为家园的重要部分。
三山五岳对于我们,不但有最高的知名度,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就像说到泰山则“情满于山”,说到“南迦巴瓦峰”,国人可能会不知所云――这就是中华名山的魅力。
三山五岳sān shān wǔ yuè
近名山大川、天南地北
反不毛之地
【出自】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
【解释】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泛指名山或各地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范围大
【例子】茅盾《我们这文坛》:“~的好汉们各引着同宗同派,摆开了阵势,拚一个你死我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