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词类划分及其用法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后有宾语或补语“朝服衣冠”。
服,穿戴。
“沛公军霸上”“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一觞一咏”。
觞,喝酒。
“映带左右”。
带,环绕“二月草已芽”。
芽,发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
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
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面山而居”,面,面对着。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风,吹拂。
雨,滋润。
5.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用眼睛看。
6.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
前,走上前。
二、名词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
分,按照道理。
“其势必不敢留君”。
势,按照那情势。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译为“在、从、向、往……”“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
廷,在朝廷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译为“在、当、每……”“时公兵不满百万”。
时,当时。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
日,“天天”、“每天”的意思。
三、形容词作动词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1.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1(一)使动用法:动、形、名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所具有的动作行为、具有形容词的性状或成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
1、动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发出动作,一般限于不及物动词。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君将哀而生之乎”“项伯-,臣活之”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会盟而谋弱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名词的使动用法:宾语成为名词代表的事物。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动用法的译法是:(1)动+宾=使+宾+动(2)形+宾=使+宾+形(3)名+宾=名+宾+为+名,有时也可以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
如活,救活检测: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穿丧服。
名为动。
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完。
形为动。
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名为状。
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名为状。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凄凉。
使动(二)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名动形后面带有宾语,含“以…为…”“主语主观上认为…怎么样”、“把…当作…”1、形容词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成以其小,劣之”2、名词意动用法:“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动词意动用法:“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以恶衣恶食为耻“且庸人尚羞之”(三)此外,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六王毕,四海一”高一年级语文词类活用21、请勾践-于王,大夫-于大夫,士-于士。
词性分类和用法-短语类型及用法

词性分类和用法-短语类型及用法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词性一、实词: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鲁迅、学生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长江、高原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政治、文化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星期六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美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里、外(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如“不”和“很”,“不中国”×),而受形容词修饰(如“美丽中国”)。
②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例如: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鸟飞上了高高的柳树。
B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说、打、开始、进行eg:听课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eg:发生地震,有.钱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喜欢、希望、担心、怕eg:恨他表示使令:叫、让eg:老师叫你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eg:我会了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eg:来一下表示判断(判断词):是eg:我是学生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很喜欢”)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eg:雨一直下着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
eg:我能算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eg:你走来○7语法用法:作谓语例如:他正在听课。
小王对他的表弟说了几句话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大、小eg:高高的树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丑陋、疏松、干净eg:漂亮的衣服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eg:走得慢慢的蜗牛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很丑”),能带“的”(“高的”)②语法用法:作谓语和定语例如:(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作谓语)。
这棵树太大了(作谓语)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三分之一、5、三万、6倍表概数(约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2.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①籍吏民;封府库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欲+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代+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敌:攻击④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以+名;名词活用为动词仇:报复⑤大喜;笼归;举家庆贺笼:用笼子装⑥大楚兴;陈胜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王:称王⑦日将暮;取儿稿葬将+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暮:落山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能+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水:游泳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原:推究3.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4.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用法; 把……当作宾客..②鱼肉缙绅鱼肉:意动用法; 以……为鱼肉③孟尝君客我客:意动用法; 把……当作门客④君子病无能焉病:意动用法; 以……为病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 以……为鉴5. 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动词作名词产品、收入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收获、心得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作、制:动词作名词措施、制度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动词作名词诬陷、嘲讽的话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动词作名词;搜捕活动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动词作名词;饮料、汤食6.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屈:使……弯腰③以夭梅病梅为业夭、夭:使……弯曲;病;使……生病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⑤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7.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 为……哭泣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动用法; 为……而死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哀:为动用法; 为……哀悼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哀:为动用法; 为……哀叹8. 形容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②晓看红湿处红:红花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⑤险以远;则至者少“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天下的人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高处9. 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穷:看尽②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穷:揭穿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美:赞美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高:升高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多:推崇;赞许10. 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高;抬高③昂其直;居为奇货昂: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高昂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削弱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笨11. 形容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②予怪而问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怪③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④贵货而易土易: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容易⑤患志之不立患: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忧患12.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一”; 数词用作动词; 统一..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数词用作副词; 全、满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③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 背离④二三其德二三:数词用作形容词; 不专一;不忠诚。
高一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在句子中,名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成分。
常见的名词有:人名、地名、物名、抽象名词等。
二、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的词语,可以用来代替人或物。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和不定代词等。
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
动词在句中可以作为谓语或补语等成分。
常见的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形容词可以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别的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副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等。
六、连词连词是用于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的词语。
连词包括并列连词、选择连词、对比连词、因果连词等。
七、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之间关系的词语。
介词通常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目的、原因等。
八、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语气的词语。
常见的语气助词有呢、吧、呀、啊等。
九、叹词叹词是用来表示强烈感情或表示意外、惊奇等心情的词语。
常见的叹词有哎呀、唉、嗯等。
十、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语气的词语。
常见的语气词有:真、太、非常、极、很、挺、还、简直等。
以上是高一语文中常见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文水平。
语法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正确表达思想,提升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灵活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高中必修课本常见词类活用归类

高中必修课本常见词类活用归类必修一一、名词的活用一)活用为动词: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2、越国以鄙远鄙:当作边邑3、与郑人盟盟:结盟4、沛公军霸上军:驻扎5、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做王6、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7、范曾数目项王目:使眼色8、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施刑9、道芷阳间行道:取道二)作状语:1、既东封郑东:在东边2、函封之函:用匣子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4、吾得兄事之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或像对待兄弟一样5、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用翅膀一样6、头发上指上:向上7、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三)使动用法:1、既东封郑封:使。
成为疆界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
称王,做王二、动词的活用一)使动用法:1、秦将王翦破赵破:使。
破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
活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
跟从4、拔剑撞而破之破:使。
破碎二)意动用法: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以。
为迟三、形容词的活用一)活用作名词:1、越国以鄙远远:边远的地方2、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3、沛公今事有急急:危急的事二)活用作动词1、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必修二一、名词的活用一)活用作动词1、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2、驰椒丘且焉止兮椒:长着椒树3、仕宦于台阁仕宦:做官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荫:遮蔽5、何敢助妇语语:说话6、交广市鲑珍市:采办、买7、歌窈窕之章歌:吟诵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打鱼砍柴9、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10、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白二)名词作状语1、夙兴夜寐夙、夜:在早上,在晚上2、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3、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5、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从旁边三)使动用法1、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
步行2、以此下心意下:使。
委屈四)意动用法1、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
为伴侣,以。
为朋友二、动词的活用一)活用为名词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流传的文字二)使动用法1、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
高中语文词类划分及其用法

现代汉语词类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以语法功能为主要的划分依据,以意义、形态为参照依据。
我们将能够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具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词,划分为实词;将不能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划分为虚词。
实词表虚词表词类具体介绍一、实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时间、处所、方位的词称为名词。
名词的语法功能有:1、名词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宾语。
如:中国欣欣向荣、提高生产力。
2、名词经常充当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
如:电梯按钮、早晨的太阳。
3、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数量词,受数量词的修饰限制。
如:一群人、两个黄鹂。
4、名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副词。
不能说“不黄河”、“不学生”。
也不能加“了”。
5、名词不能用重叠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形态的功能变化。
6、有的名词后能够加“们”来表示群体。
如:“我”变为“我们”,“他”变为“他们”。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地词称为动词。
动词的语法功能有:1、动词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
如:我们热爱家乡、学习语文。
2、动词前能够加“不”修饰,多数动词不能加程度副词修饰,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一部分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不说、不做、很高兴、很喜欢、很愿意、很应该。
3、动词多数可以后加“着”、“了”、“过”等表示各种不同的动态。
例如:他站着、他走了、他说过。
4、部分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短暂的动作、幅度较小的行为及动作行为的连续性。
例如:“走”可以重叠为“走走”,“讨论”可以重叠为“讨论讨论”。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称为形容词。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有:1、形容词能充当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多数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环境清静”、“环境非常清静”、“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等。
2、表示性质的少数形容词可以修饰动词,充当状语。
例如:“慢走”、“快说”、“高兴地举起了标语牌”、“轻轻地叹了口气”、“呆呆地望着天空”、“愉快地笑了”等。
高中语文-汉语词性

(二)介词——用在词或词组前面,组成“介词(宾)结构”。 例如:在河边、为了你、按照路线等
表时间:从、自从、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
汉语词性
定义:最小的能自由(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词
语词性分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成分,在 一定语言环境里可以独立成句的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成分 (如:和、了、的等)而主要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 和语法意义的词。
实词——名、动、形、 数、量、代 虚词——副、介、连、助、叹、拟
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
找动词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 ,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母亲送 出来 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 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 出了 桥。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数量等的词。 例如:
找数量词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 的流里,没有些声音,也没有丝影子。
(六)代词——有代替、指示等作用的词。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 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 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 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五)叹词——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 ①哈哈!我猜着了。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③哦,我想起来了。 ④喂!现在开会了。 ⑤嗯!我马上就去。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⑤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词类
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以语法功能为主要的划分依据,以意义、形态为参照依据。
我们将能够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具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词,划分为实词;将不能充当句子主要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划分为虚词。
实词表
虚词表
词类具体介绍
一、实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等,包括时间、处所、方位的词称为名词。
名词的语法功能有:
1、名词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宾语。
如:中国欣欣向荣、提高生产力。
2、名词经常充当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
如:电梯按钮、早晨的太阳。
3、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数量词,受数量词的修饰限制。
如:一群人、两个黄鹂。
4、名词前面一般不能加副词。
不能说“不黄河”、“不学生”。
也不能加“了”。
5、名词不能用重叠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形态的功能变化。
6、有的名词后能够加“们”来表示群体。
如:“我”变为“我们”,“他”变为“他们”。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地词称为动词。
动词的语法功能有:
1、动词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
如:我们热爱家
乡、学习语文。
2、动词前能够加“不”修饰,多数动词不能加程度副词修饰,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
词、一部分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不说、不做、很高兴、很喜欢、很愿意、很应该。
3、动词多数可以后加“着”、“了”、“过”等表示各种不同的动态。
例如:他站着、他
走了、他说过。
4、部分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短暂的动作、幅度较小的行为及动作行为的连续性。
例如:“走”可以重叠为“走走”,“讨论”可以重叠为“讨论讨论”。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称为形容词。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有:
1、形容词能充当谓语、谓语中心语、定语,多数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环
境清静”、“环境非常清静”、“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等。
2、表示性质的少数形容词可以修饰动词,充当状语。
例如:“慢走”、“快说”、“高兴地
举起了标语牌”、“轻轻地叹了口气”、“呆呆地望着天空”、“愉快地笑了”等。
3、有一部分形容词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充当补语。
例如:“说清楚”、“写得工工整整”、
“打扫得干干净净”。
4、表示性质的形容词绝大部分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很复杂”、“太长”、“非常可
爱”。
表示性质的形容词重叠后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干干净净”、“非常明明白白”。
表示状态、情态的形容词,本身已具有某种程度意义,也不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雪白、火红、笔直、通红等。
5、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有些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用时能带宾语。
如:巩固政权、
繁荣经济、明确目标、方便群众等。
6、形容词与名称兼类。
能受副词、程度副词等修饰时是形容词,不能是是名词。
7、部分表示性质的形容词,单音节的可以重叠为AA,如“长”可以重叠为“长长”。
双音节的形容词可以重叠为AABB,如“高兴”可以重叠为“高高兴兴”。
(四)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称为数词。
数词的语法功能有:
1、数词一般要跟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例如“一”要
和“趟”组合起来,才能去补充说明动词,“送一趟”、“跑一趟”。
2、数词与名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定语。
如:“万里长城”。
3、数词与动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如:“吓了一跳”。
4、数词与名量词组合起来,组合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状语。
如:“一把推开”。
5、数词一般不直接与名词组合,但由于古汉语中数词与名词可以直接组合,所以现代
汉语中保留了古汉语的某些说法。
如:“一马”、“两手”、“五壮士”。
6、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组成专用名词,中间不用量词。
如:“第一
志愿”、“第三大队”等。
(五)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称为量词。
量词的语法功能有:
1、量词出现在数词之后,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可以充当定语。
如:三辆车、六个学
生等。
2、量词与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可以充当状语。
如:一下推开、三天打鱼、四季兴旺
等。
3、量词与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如:走一趟、拍六下。
4、有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如“个”、“件”、“座”、“条”、“阵”、“张”等,重
叠后表示多、许多、每一的意思,可以充当定语、主语、谓语、状语等。
例如:“座座青山皆有情”、“清风阵阵”等。
5、由量词和数词组成的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如“年”可以重叠为“一年年”、“一年
一年”等。
6、量词、数量短语用在指示代词后,构成指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如:这个、那年、
这一个、那一年等。
7、什么名词与什么量词相匹配,是由特定的话语体系所规定的。
(六)代词:具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称为代词。
代词的语法功能有:
1、代词主要能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代词所代替的词能充
当什么句子成分,代词也就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2、代词还能够指示代替语言单位中的某个部分,被指示代替的这个部分以指示代词的
面目出现在句子中的时候,常常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
二、虚词
(一)副词: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副词的语法功能有:
1、从组合能力看,副词能够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
有时,时间名词
或方位名词也能受副词修饰。
如:今天才星期二、最前面等。
2、从造句功能看,副词主要是充当状语。
3、部分副词还能其关联作用,如:“说了又说”、“再说也没用”、“无论谁说都没用”。
(二)介词
介词的语法功能有:
1、介词经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修饰
限制语。
如:“跟小王说话”,其中“跟小王”从对象上限制“说话”。
2、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
(三)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某种关系的词。
连词的语法功能有:1、连词具有纯连接性,只有连接作用,没有修饰限制作用。
凡是有修饰限制作用的词
都不是连词。
2、连词总是关涉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
(四)助词:助词是附在词或短语上,不是附加意义的虚词,大部分念轻声(所、第除外)。
助词的语法功能有:助词具有高度的附着性,帮助词语或句子表达某种语法意义。
(五)语气词:语气词经常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普通话里最常用的语气词有六个:啊、了、的、吧、呢、吗,分别表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中
的一种或几种。
1、“了”:既是语气词,又是动态助词,助词“了”前边一定是动词;语气词“了”常用在句子末尾,前面是名词;如果“了”在句尾,它前面又是动词,这个“了”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
2、“的”: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确认的语气。
语气词“的”去掉后,句子仍然完整。
3、“呢”: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一种却热语气稍带夸张意味,如“他是高材生呢”;用在疑问句,与疑问代词配合,表示特指问,如“这怎么办呢”,也可以不用疑问代词,表示选择问或正反问,如“是你去还是他去呢?”“他去不去呢?”。
4、“吗”:常用在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回答的是非问句尾。
如:“这是你的吗?”。
用疑问形式表示肯定的反问句也可以用“吗”,如“难道这样做错了吗?”。
5、“吧”: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估计、猜测的语气,“你十五岁了吧?”;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商量的语气,“再等一下吧!”;用在祈使句末尾,有请求、禁止、催促等意思,“快走吧!”。
6、“啊”:主要表示感叹语气,“多么好看啊!”;用在祈使句的末尾,表示禁止、劝勉、催促等意思,“不要吵啊!”;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谁啊”;还可以表示句中停顿,以引起听者注意下面的话,“他呀,聪明极了!”。
(六)叹词和拟声词
1、叹词: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应的词,如表示感叹的有:啊、唉、哼、哦、啊呀等;表示呼应的有:喂、嗯、唔、嘿等。
其语法功能有:没有词汇意义,也没有帮助实词造句的能力,但却可表达某种情绪或应答的声音,能独立成句,如“嗯?”;叹词不和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二十独立于句子之外。
2、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叮当、哗啦、咚咚、叽叽喳喳等。
其语法功能有:具有独立性,基本功能是充当独立语或独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