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词类活用整理

高中词类活用整理

词类活用孔雀东南飞(一)名词作状语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5.明日..来迎汝(明日,在明天)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三)动词作名词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四)形容词作动词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五)使动用法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六)意动用法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赤壁赋》(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兰亭集序》【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阿房宫赋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2、朝歌夜弦 (奏乐)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5、楚人一炬 (火把)6、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二)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着辇车)(三)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五)名词意动用法。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

一、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第一类: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报仇雪耻(“使……昭雪”)、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等。

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什么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

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三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名词放在副词(主要是“不”)的后面而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不胫而走(长腿),不翼而飞(长翅膀),不稂不莠(长狼尾草、长狗尾草),密云不雨(下雨),不毛之地(长草木),不情之请(近人情),莫名其妙(说出),华而不实(结果实),不衫不履(穿上衣、穿鞋子),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等。

(2)两个名词形成主谓或动宾结构时,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一诺千金(一个许诺下来就价值千金);洞烛其(照亮),计日程功(计量、考核),韩信将兵(带领),平步青云(行走,这里指走上)等。

第二类: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时间名词作状语。

A、日、月、年等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可译为“日日(每日)”、“月月(每月)”、“年年(每年)”。

例如:日理万机、日新月异。

B、日、月放在表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一天天地”。

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

C、“朝”“暮”“晨”“夕”等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朝不虑夕、朝闻夕改。

2、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方位和处所。

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面);筑室道(在路上)谋;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风餐露宿;风雨飘摇;管窥蠡测(从竹管孔里);道不拾遗等。

B、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

课文《劝学》词类活用资料整理

课文《劝学》词类活用资料整理

课文《劝学》词类活用资料整理在文言文的句子中,有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这就具有了另一类词的功能。

这就是词类活用。

在《劝学》这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很多,大概可以分为八类,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以及使动用法。

下面详细介绍《劝学》中的八类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水”。

这句话的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水。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句中的“日”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意思是“每天”。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句中的“上”“下”是名词活用作状语,意思是“向上”“向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

三、动词活用作名词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句中的“流”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河流”。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汇聚细小的河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句中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善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

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句中的“高”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高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如登上高处看的范围广。

3.其曲中规。

句中的“曲”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曲度,弧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

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

句中的“直”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变直、取直”。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

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句中的“利”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走得快”,句中的“利足”意思是“使脚走得快”。

这句话的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

七、动词的使动用法輮以为轮。

句中的“輮”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弯曲”。

这句话是意思是:(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

词类活用常见类型

词类活用常见类型

词类活用常见类型:1.名词活用为动词(1)(名词+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副词作状语+名词)例如: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3)(能源动词+名词):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4)(名词+补语)例如:今王鼓乐于此。

《孟子·梁惠王下》(5)(所+名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的组成部分之一)例如: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1)楚左伊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例如:(1)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4.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1)(表示比喻),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祀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3)(表示处所)例如: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指南录》后序(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5.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如名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名词用等。

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

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关知识,一起来了解下。

词类活用,是高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一般来讲,高中生应该掌握下面几种词类活用:【知识梳理】◎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

(驻军)《烛之武退秦师》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口技》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

(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衣冠而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⑤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攻下;向东进军)(《前赤壁赋》)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例: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使……下)《李济雪夜入蔡州》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做宾客)《伤仲永》例: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把……当做仇人)《大铁锥传》4.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很少见。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当于“于” 形容词词尾,…… •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人称代词,它 指示代词,这,这些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人称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句子的独立性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助词,相当于“的” 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到……去

介词,从: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向 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介词,被 不拘于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词,在

• • • • •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用法相 当于“于”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 相当于呢,吗 语气词,表感叹,相当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啊” 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 其皆出于此乎? 相当于呢,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用法相
•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 人。 • 2吾从而师之 古,“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 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 3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今,大家,很多人。 • 4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基础 教育的学校。 •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 6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古,把„„做成;今,认为。 • 6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器具;今,黄金。 •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地学习;今,知识、学问渊 博。 •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爪子和牙齿(引申为帮手;武 士);今,党羽、帮凶。 • 9用心一也 古,因为,心思;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 10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藏身;今,托付。 • 11凌万顷之茫然 古,浩荡渺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 子。

词类活用整理版

词类活用整理版

练习
• • • • • • • • • •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吏民, ②沛公欲王关中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大楚兴, ⑥大楚兴,陈胜王 范增数目项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质于秦。 ⑨质于秦。 • • • • • • • • • 籍:登记 王:统治 敌:攻击 函: 用匣子装 缟素: 缟素:穿孝服 王:称王 目:示眼色 原:推究 质: 做人质
E.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表示动作、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叩石垦壤, (用箕畚) 用箕畚)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用船) 3、惠等哭,舆归营。 惠等哭,舆归营。 (用车示事物的发展变化
• 1.日削月割。 《六国论》 日削月割。 六国论》 ——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 (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每天 每天) (天——每天) •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天——一天天地) ——一天天地) 一天天地
• 5.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 (翅膀——像翅膀一样) 翅膀——像翅膀一样) ——像翅膀一样 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 6.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奴隶——像对奴隶一样) 奴隶——像对奴隶一样) ——像对奴隶一样 • 7.廊腰缦回。 (《阿房宫赋》) 廊腰缦回。 阿房宫赋》 ——像腰一样 像腰一样) (腰——像腰一样) 8.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 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 (蜂窝——像蜂窝一样) 蜂窝——像蜂窝一样) ——像蜂窝一样 水涡——像水涡一样) ——像水涡一样 (水涡——像水涡一样)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词类活用整理1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词类活用整理1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词类活用整理1.概念: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固有的语法属性;2.词类活用的类别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性动词、使动、意动、为动)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3.使动用法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种动作行为,亦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V.+O.=使+O.+V.(v是使动词)(1)动词的使动用法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用作使动时,就可带宾语了,可以说是活用做及物动词。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那么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是后面带上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宾语前面的这个用作谓语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4)方位词的使动用法方位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代表的方位行动。

西南其户。

4.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V+O=以+O+为+O (v是意动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谓语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时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一致的。

时充国七十余,上老之。

(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5.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如动词,包括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但这里只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这在名词里比较普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整理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木兰诗》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桃花源记》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桃花源记》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唐雎不辱使命》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唐雎不辱使命》32、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恵子相梁》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曹刿论战》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曹刿论战》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曹刿论战》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童趣》38、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马说》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伤仲永》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核舟记》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雪》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湖心亭看雪》49、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50、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5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名词用作动词,做太守。

《岳阳楼记》(二)名词作状语1、吾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论语〉十则》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隆中对》4、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内:名词作状语,对内。

《隆中对》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小石潭记》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9、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14、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夸父逐日》15、道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夸父逐日》17、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18、复前行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19、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核舟记》20、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名词作状语,像玉城一样。

雪岭:名词作状语,像雪岭一样。

《观潮》22、手自笔录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伤仲永》24、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

《陈涉世家》25、四面竹树环合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三)名词作形容词:1、宜乎众矣众:名词作形容词,很多,多。

《爱莲说》2、其色墨墨:名词作形容词,黑色。

《核舟记》动词活用(一)动词作名词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三峡》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

《与朱元思书》3、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

《隆中对》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动词用作名词,战马。

《木兰诗》5、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则》6、选贤与能能:动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大道之行也》7、照无眠无眠:动词用作名词,无眠的人。

《水调歌头》8、入则无法家拂土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动词用作名词,国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止增笑耳笑: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狼》(二)动词作副词:寻病终寻:动词作副词,不久。

《桃花源记》(三)动词作状语:忽啼求之啼:动词作状语,哭着。

《伤仲永》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一)使动用法1、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

《陈涉世家》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陈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疲劳。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邹忌讽齐王纳谏》8、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爱莲说》9、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与朱元思书》10、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尽。

《马说》11、凄神寒骨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

寒: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寒透。

《小石潭记》12、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唐雎不辱使命》13、因屏人曰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退避。

《隆中对》(二)意动用法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伤仲永》2、父利其然也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伤仲永》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伤仲永》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

《大道之行也》5、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

《大道之行也》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醉翁亭记》7、先主器之器: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

《隆中对》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9、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轻视,小看。

《唐雎不辱使命》10、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11、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智子疑邻》12、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一)形容词作名词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

《陈涉世家》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2、此皆良实良: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

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忠实的人。

《出师表》3、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

《<论语>十则》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知识。

4、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口技》5、二男新战死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

《石壕吏》6、亲旧知其如此旧: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

《五柳先生传》7、百废俱兴废:形容词用作名词,废弃的事。

《岳阳楼记》9、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愚公移山》10、义不杀少而杀众义: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众:形容词用作名词,多少人。

《公输》(二)形容词作动词1、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伤仲永》2、造饮辄3、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

《小石潭记》4、日光下澈澈:形容词用作动词,透射。

《小石潭记》5、吾义固不杀人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按道义(行事),坚持道义。

《公输》6、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公输》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

《出师表》9、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

《出师表》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邹忌讽齐王纳谏》1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口技》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陋室铭》16、惟言德馨馨:形容词用作动词,香气远播,美名远扬。

《陋室铭》17、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尽。

《桃花源记》18、明月别枝惊鹊惊:形容词用作动词,惊动。

《西江月》19、香远益清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清: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香。

《爱莲说》20、既而渐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逼近。

《观潮》21、互相轩邈轩: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伸展。

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与朱元思书》22、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与朱元思书》23、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用作动词,清楚的知道。

《五柳先生传》24、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光,吃尽。

《马说》27、波色乍明明:形容词用作动词,发出亮光。

《满井游记》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

《陈涉世家》29、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用作动词,为……所苦。

《陈涉世家》30、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

《陈涉世家》31、人恒过过:形容词用作动词,犯过失,犯错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形容词作状语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形容词作状语,在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