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60分钟完成)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II 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请用黑色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上内容填写完整。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国际体坛赛事中,当中国运动员在《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声中伴随着冉冉开起的五星红旗的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忍不住欢呼、跳跃。
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是在()A.开国大典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共同纲领》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一个旧时代终结的标志。
下面属丁新中国成立意义的是()A.中国大陆实现了基本统一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对派赖以发动内战的主要军事力量C.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3.他乡埋忠骨,悲壮留青史。
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志愿军在韩遗骸上午回园,下列事实与这场战争没有直接联系的是()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西藏和平解放C.上甘岭战役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4.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北修信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
上升为国家意志。
实践这一照租的会议()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③④②D. ②④①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1992年初;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②符合题意,故选C。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A.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建立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摒弃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狭隘、陈旧的观念,突破了“两个等于”的思想束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A. 乡镇企业B. 国有企业C. 私营企业D. 中外合资企业【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等等。
故选B。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1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抗日战争胜利 C .解放战争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2.2004年2月24日,美国太平洋的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 抵达上海,开始为期5天的访问。
那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哪 次战争和美国第七舰队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吗? 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D .抗美援朝战争3.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下列人物属于抗美援朝时期英雄的是 :①董存瑞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刘胡兰A .①②③④B .②③C .①④D .①②③4.为什么新中国成立时把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呢?用一成语来表达的是:A .知耻后勇B .居安思危C .义无返顾D .勇往直前5.右图中这个面带喜悦的农民,肩膀上扛着一个地界牌,上面写着 :贫农王贵元分到十一亩田地。
这个情景说明当时中国实行的是: A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 .农民土地所有制 C .集体土地所有制D .国家土地所有制6、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郑州黄河大桥 D .胜利黄河大桥7、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始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大跃进”运动之后8、2006年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实施 周年。
A .49 B .50 C .51 D .529.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有: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 10、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A .户籍改革B .加强城市建设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 .国有企业的改革11、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 .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12、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至此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应包括: ① 马克思列宁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 A .②③④ B .①②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3.美丽的凤尾竹、婀娜的孔雀舞、欢畅的泼水节、全国第二大橡胶产地,这是对( )的描述。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不采用机读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的空格内;非选择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秦代调动地方军队须以虎符为信。
图1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写有:“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秦之郡名)”。
该铜制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①君主专制主义②小篆书法艺术③民族关系和谐④冶金铸造水平高超A.①②③ B.②③④图1 C.①②④ D.①③④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3.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4.“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A.公元前3世纪B.公元7世纪C.公元14世纪D.公元17世纪晚期5. 读图2,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A. 丝织业兴起B. 规定商人入市籍C. 出现铁犁牛耕D. 推行均田制6.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9课对外开放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座城市市政府楼前的雕塑,这座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海南【答案】A【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短短几年内,深圳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
BCD不符合题意,选择答案A。
2.细读下图的题词,关于这一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好B. 特区主要“特”在经济领域C. 特区引进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D. 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答案】A【解析】获取图片题词的关键信息“深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深圳是经济特区,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长江三角洲属于A. 经济特区B. 沿海开放区C. 沿海开放城市D. 内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和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是在1984年之后。
故ACD不符合题意,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我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⑤【答案】C【解析】1980年我国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018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一、中考真题1.(2017黑龙江龙东)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2.(2016山东德州)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
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3.(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国家B.人民民主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民族自治国家4.(2017福建)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2017湖北孝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2017湖北黄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
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这些成就( )A.推进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7.(2016山东德州)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
【试题】2017-2018学年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含答案)

【试题】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下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中,哪一项直接对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3.“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大变局”是指()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D.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4.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5.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A. 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B. 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C. 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D. 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6.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右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
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A.《南京条约》期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8.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1.(3分)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A.开天辟地B.当家作主C.胜利曙光D.重返联合国2.(3分)“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三大改造的胜利3.(3分)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集中力量发展以下哪一产业?()A.农业B.手工业C.轻工业D.重工业4.(3分)1964年,为改变河南省兰考县面貌因劳累而病逝的,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是()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孔繁森5.(3分)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烙印。
下列流行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抗美援朝B.“大跃进”C.停课“闹革命”D.公私合营6.(3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的提出者是()A.朱德B.陈毅C.毛泽东D.周恩来7.(3分)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这里指的是()A.中美关系改善B.万隆会议召开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建交8.(3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沿海地区B.城市C.西部地区D.农村9.(3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发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10.(3分)“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Mucau”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施()A.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3分)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12.(3分)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3.(3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人民公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 第1页,共2页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生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
A .宪法
B .刑法
C .民法
D .经济法 2.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四项基本原则
D .邓小平理论
3.被许多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始祖的南方古猿生活在(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4.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波斯
D.古代巴比伦 5.四个同学就造成人类种族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辩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进化早晚不同 B .饮食习惯不同
C .自然环境不同
D .生活习俗不同
6.有这样一本书,相传它的作者是一位盲诗人,它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这部长篇叙事诗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安提戈涅》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荷马史诗》
7. 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 A .《神曲》 B .《天方夜谭》 C .《荷马史诗》 D .《古兰经》 8.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 A.象形文字 金字塔
B.种姓制度 佛教
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 基督教
9.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是( ) A.君权 B.军队 C.天主教会 D.学校 10.“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树……”与其相关的宗教是( ) A.拜火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11.参看图,在中古的西欧,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誉是( ) A.成为贵族 B.成为绅士 C.成为武士 D.成为骑士 12.灭亡拜占廷帝国的是( )
A.阿拉伯
B.土耳其人 B.印度人 D.希腊人
13.在今天的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的国旗上,都有一轮弯弯的新月,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这些国家都信仰基督教
B.这些国家都信仰佛教
C.这些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
D.这些国家都认为新月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14.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是( )
A.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15. 世界各国流传的民间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源自下列哪部著作( ) A .《古兰经》 B .《天方夜谭》 C .《伊索寓言》 D .《格林童话》 16.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的是( )
A.喜剧
B.话剧
C.悲剧
D.音乐剧 17.“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名言豪迈地表达出科学家对科学的巨大威力的信心。
这位科学家是( )
A.欧几里德
B.亚里士多德
C.阿基米德
D.毕达哥拉斯 18.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
A .种姓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阿拉伯数字
D .佛教
19.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从分散隔绝走向整体融合的。
以下属于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 )
①专制集权 ②和平交往 ③暴力冲突 ④民主政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什么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
A.苏美尔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中国人
座次号
八年级历史 第2页,共2 页
二、识图题: 21、识图回答:(20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⑴图一的建筑是什么?它位于哪个流域?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6分)
⑵图二上的石柱上刻的是哪一文明成果?该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它位于哪个流域?(8分) (3)图中人物是谁?他是古希腊哪个城邦的执政官?他当政时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什么?(6分)
三、材料分析题 22、(20分)
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成为国人们最热门的话题。
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
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
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材料二: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 —— 1984年《中英会谈纪要》
(1)材料一网民的诗“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2分)
(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谁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6分)
(3)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分别在什么时间解决了哪些问题?(8分)
(4)是什么?(4分)
23、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 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20分) 步骤一【收集资料】
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文化知识是更为重要的。
(1) 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以上资料?(4分)
步骤二【分析资料】
(2) (2)依据你收集的资料,说说古代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有哪两种?(
4
并各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4分)
古代文明的两种主要交往方式中,哪种方式对人类文明发展更有利?为什么 (4分)
步骤三【认识感悟】
(4)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交往更密切,文明的交往中,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