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 -14.2生态系统的组成-3学习任务单

合集下载

初二生物学(北京版)-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14.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教案

初二生物学(北京版)-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14.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教案
通过多种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实例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小结
通过图示方式,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从而为生态系统的概念做铺垫。
总结本节内容,并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拓展
进化与适应观:生物与环境不是孤立的存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内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外有自然选择的压力,通过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导致进化。
2.适应的普遍性:通过仙人掌、睡莲、狮子、斑马的例子说明适应的普遍性。
适应的相对性:以桦尺蛾的例子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3.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以蚯蚓、草原野鼠、植物、人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垃圾分类:一起行动,为绿水青山贡献我们的力量。
4.以地衣为例,总结生物与环境关系,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通过实例分析,逐步提升获取图文信息能力以及分析、推理与判断的能力。
4.进一步领悟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不同适应类型:
(1)保护色:蜘蛛、猎豹、避役以保护色以避免被其他生物发现,从而利于逃避天敌或捕猎。
(2)警戒色:毒蝇鹅膏、银环蛇、黄蜂以鲜艳的色彩和斑纹警示敌害,从而保护自己。
(3)拟态:食蚜蝇、真树螽、蜂兰、兰花螳螂、拟态蟑螂、蛛尾拟角蝰以拟态从而警示敌害、躲避天敌、利于捕食甚至帮助植物传粉。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3(2024版新教材)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3(2024版新教材)
鸟Leabharlann 捕食虫捕食

生物与环境是一 个统一的整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 成的统一的整体。
一片森林
一片草原
一片海洋
一个池塘
一滴水
在确定某一空间范围后 生态系统=生物+环境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捕食

捕食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 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 中,往往有很 多条食物链, 它们彼此交错 连接,形成了 食物网(food web)。 草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 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苹果腐烂的过程
1、苹果为什么会腐烂?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界干 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
《的中自华然人保民护共区和。草国原草原荒法漠》,化并且建立了有关
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2、它最终会被分解成什么?
从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
细菌和真菌常常 被称为生态系统 中的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之间是 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的关系。
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 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的数量会由于食 物充足而大量增加。兔的数量会不会 无限制地增加呢? 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会由于牧草的 不断生长面基本维持原状。但是,如果 放养的牲畜太多了,草场会发生哪些变 化呢?

七年级生物第二节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第二节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第二节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
系统
$number {01}
目 录
• 生态系统概述 •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 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生态系统平衡与保护
01
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的定义
01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 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功能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维持生态平衡。
能量流动
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 者,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信息传递
生物之间通过化学物质、声音、姿态等方式传 递信息,维持种群稳定。
02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生产者
定义
生产者是指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 有机物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意义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的再利用和能量的高效传递, 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同时,物质循环还对全球气候和环境质量产生重要 影响,如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关系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态系统中,能 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而物质的循环则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能量流动驱动着物质循环 ,而物质循环又反过来影响着能量流动。
推广可持续发展
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和方法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
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 污染问题。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 性,维护生态平衡。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学期

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学期
如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 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遭破坏
生态系统遭破坏结果
观察与思考 将它们用箭头连接 起来,以表示生物 之间吃与被吃的关 系(箭头指向取食 者或捕食者)。
【讨论】 ①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 相关的吗?
•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 素就叫做生态因素。
• 4、生态因素的分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 环境并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 )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 水分、矿物质等。
(2)生产者:自养型生物。
兔的数量是不会无限度增加的。 当兔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为要受草木和 天敌数量的限制,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草原上适度放牧,草原 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维 持原状,但是,如果放养的 牲畜太多了,草原会发生哪 些变化呢?

(3)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
围,生态系统就 可能遭到破坏。( √ )
2. 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D )
A . 阳光→草→牛→虎 B . 鼠→蛇→鹰 C . 鹰→蛇→青蛙→昆虫 D . 草→鹰→兔
3.下列属于生产者的是(D
A、蘑菇 B、食虫鸟
A.A→B→C→D→E B. C→E→B→A→D C.D→A→B→C→E
生态系统组成图解
植物——生产者
生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课件
↑ 微小水生植物
(5)垃圾分类,分出有害物质。为什么?
管理有害垃圾 降低安全风险
3 生态系统怎样维持稳定和平衡?
(1)在环境恶劣时, 生态系统会变得脆弱
(2)环境良好时,生态系统会欣欣向荣
雨量丰沛 气候适宜
↓ 草木生长茂盛
↓ 兔的数量大大增加
(3)变化有一定限度,能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 有一定变化,变化有一 定限度。
树桩分解成碎片
(4)什么角色会使遗体残骸消失?
大量细菌和真菌等 使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 为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使果蔬腐烂
(5)垃圾分类,集中餐厨垃圾。为什么?
利用分解者 获取有机肥 减少污染
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 生物成分
生物 离不开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阳光 空气 ……
(1)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什么结构?

被吃
昆虫


昆虫幼虫
被吃

啄木鸟
食物的传递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由于被吃与吃的关系 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2)怎样规范书写食物链? 树→昆虫幼虫→啄木鸟 ✔
阳光→树→昆虫幼虫→啄木鸟 ✘ 昆虫幼虫→啄木鸟 ✘ 树←昆虫幼虫←啄木鸟 ✘ 树→昆虫幼虫 ✘
(3)生态系统的 营养 结构怎样?
1. 什么是生态系统?
(1)怎样防止鸟吃草 籽儿?
把草罩起来。
草原上的部分生物
(2)把草罩起来, 能保护草吗?
罩网区, 草几乎被虫吃光。 天然区, 草生长良好。
试验探究
试验目的
试验探究分析表
把草保护起来防止鸟吃草籽
思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教学课件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阳光、空气、水等
课时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生物 部分
非生物 部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 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课时1 生态系统的组成
针对训练
1. 生态系统是指( C ) A.一种生物 C.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所有生物总和 D.生物生存的环境
三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随堂检测
1.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 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越 多 。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 和 所占的比例 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的 自动调节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的 。 3.生态系统的成分越 复杂 ,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 强 。
生态系统的组成
真菌、细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分解者
真菌和细菌使苹果腐烂
长在树干上的蘑菇
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课时1 生态系统的组成
讨论
生态系统的组成
如果地球上没有分解者,人类会面临什么样的情景?
课时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和真菌
2、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
形成食物网。
假如蛇的数量减少,哪些生物的 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变和化能?量就是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 量减少,鹰的数量会减少,鼠的 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课件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ppt课件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保护土壤和水 资源。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
公众参与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 同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如森林中树种的传播和繁殖需要依赖鸟类的传播。
意义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 需要通过信息传递来寻找食物、避免危险和繁殖后代。同时,信息传递也是生态系统平
衡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06
CHAPTER
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低。
能量流动的过程与途径
过程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作用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消费者通过摄食 获得能量,分解者通过分解有机物获 得能量。
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途径,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 于摄食关系形成的结构,食物网是由 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结构 。
途径
信息传递的途径包括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 直接传递是指信息发送者直接将信息传递给 接收者,如声音、肢体语言等;间接传递是 指信息发送者通过中介体将信息传递给接收
者,如通过蜜蜂传递花粉的信息。
信息传递的作用与意义
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信息传递有助于生物体适应 环境,如蜜蜂通过采集花粉获得食物来源的信息;其次,信息传递有助于调节种间关系 ,如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相互调节;最后,信息传递还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相互关系.ppt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相互关系.ppt
物, 鹿 、 豹 等动物和肉 眼不易看见的微生物 ,以
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在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中, 树和草 等各种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把来自太阳的能量转化成食物,是生态系 统中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所以称其为生产
者; 鹿和豹 等各种动物需要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作 为食物,所以称为消费者;自然界中的各种 微生物 ,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成分
上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12))图蜘中蛛有和青__蛙5__的条关食系物是链_。_____捕__食__与__竞__争_______。
(3)为避免植食鸟类吃农作物,有人用细网将农作物罩上,其结果 是:鹰、植食鸟和食虫鸟失去食物而离去,蛇无天敌而增加,
食物链与食物网
练习
1、上海青浦的淀山湖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鱼类、
水、微生物分别属于( B )
A.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分解 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分解者、生产者、消费 者
2、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 C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蚱蜢以 为食物,它又是
植物 的食物。
青鸟蛙、以蜥蜴、青为蛙食物,它又是 、
的食物。蚱蜢
蛇鹰
图中如果缺失了蚱蜢,会危及小鸟吗?
那它会影响哪些动物的生存?
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者 (各种水草)
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相互影响 相互关联 消费者
水、泥土)
(动物)
分解者 (微生物)
三、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及相互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举例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3、根据生态系统组成,正确书写出食物链,计算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数量
4、认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课前预习任务】
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生态球,并回答。

1、你制作的生态球里有什么?
2、你制作的生态球里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记录你制作的生态球持续了多长时间?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生态球不能持续下去?
【课上学习任务】
任务一:
判断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上的羊
B.黄河中的鲤鱼
C.昆明湖中的生物
D.大兴安岭林区
任务二: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
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①请问“桑基鱼塘”属于生态系统吗?
②请你写出“桑基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

任务三:
1.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

(1)此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__,消费者中草食性动物
是_________,肉食性动物是___________
(2)此图中食物链有___条
(3)此图中最长的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还有_________
2.某内陆小岛上,阳光灿烂,水富土肥,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草丛内鼠窜、蛇行、蛙鸣,加上各种昆虫的唧唧声,显得生机盎然;花木中,各种食虫鸟在花枝间嬉戏玩耍,勘称鸟语花香,猫头鹰会以各种小鸟、鼠和蛇为食,而各种朽木与动物尸体会被
被真菌和其他菌类分解。

(1)这个小岛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者是________, 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_条食物链,
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
B.一座小山
C.一株大柳树
D.一丘农田
2.雁栖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雁栖湖的叙述正确的是()A.雁栖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B.生活在雁栖湖中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雁栖湖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
D.雁栖湖中存在食物链:太阳→浮游植物→小鱼→大鱼
3.如图是一食物网的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和Y一定是植食性动物
B.X、Y和Z一定都是消费者
C.Y和蝗虫既是竞争关系又是捕食关系
D.图示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
4.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走,这是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中()A.生产者过多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
5.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考察校园周边某生态系统时,记录到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该包括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如果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鹰
C.此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和分解者一起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D.图中包含蛇的食物链共有3条
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位于内蒙古的库布齐,是中国第七大沙漠。

早在约3000年前,库布齐树木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

后来,气候变得干冷多风,沙源裸露,加之这里战乱不断,无节制的开垦放牧,沙漠渐渐形成,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最终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1988年库布齐启动生态恢复项目,当地人民利用“甘草固氮治沙改土”技术种植甘草,改善土壤效果明显。

甘草固氮量大,一棵甘草就是一个固氮工厂。

因为在甘草的根部生活着根瘤菌,根瘤菌从甘草的根中吸取有机营养以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为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增加了土壤肥力,把大面积沙漠变成有机土壤。

在土壤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开始种植多种不同植物,如肉苁蓉等中草药以及花棒、杨柴等牧草,在沙漠中形成了一道道绿色长廊。

牧草为散养的绵羊和土鸡提供饲料,禽畜的粪便能够进一步改良土壤,又促进牧草生长,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初步建立。

经过科学治理,如今成片的胡杨林、沙柳、梭梭树给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衣。

除了鼠、蝗虫等原有动物,绝迹多年的狼、狐狸、山鸡、野兔、苍鹰等野生动物也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

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库布齐沙漠中原有的七星湖变得更加秀美,已经成为天鹅迁徙的必经之地。

2013年夏天,消失千年的丹顶鹤也出现在库布齐。

库布齐沙漠生态的修复,开启了荒漠的“绿时代”,也是人们治理沙漠的成功案例。

(1)从文中可知,生态治理之前,库布齐生物种类的逐渐减少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干冷多风的环境因素,又包括______等人为干扰。

(2)在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种植甘草的意义较大。

甘草不仅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还因为根瘤菌与甘草的
______关系,使土壤肥力得到改良。

文中提到的肉苁蓉,其种子在沙土之下的
梭梭树根上安营扎寨,长出吸盘,从梭梭树的根部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由此可见肉苁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

(3)修复后的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形成了较复杂的食物网(如下图)。

请写出其中含有苍鹰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4)从荒漠的形成到人类的修复治理、环境改善,纵观库布齐30年前后的变化,你对此的感受是____。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C
6.
(1)无节制的开垦放牧、战乱不断
(2)生产者;共生;消费者
(3)牧草→蝗虫→山鸡→苍鹰
(4)类的活动可以影响与改变生态系统的成分,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