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届高二理科生物6月5日作业资料答案——选修一第二章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知识点填空 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1页)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点(1页)

生物选修1知识点整理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概念: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需加入凝固剂琼脂),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3、成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四类物质。

4、注意: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条件;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二)无菌技术消毒: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对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常用需要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用灼烧灭菌法灭菌;而对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则用酒精消毒二、实验操作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纯化大肠杆菌: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3、培养、观察: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12h和24h 后,分别观察并记录结果。

(菌落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基础知识(一)筛选菌株1、实验室中微生物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选修1专题2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选修1专题2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选修1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按物理性质分)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二、无菌技术1.获取纯净培养物的方法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具体操作如下: (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消毒和灭菌 (1)概念:[填表]1.培养基中需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2.消毒的目的是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灭菌则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3.实验室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使用紫外线或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等。

4.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5.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6.长期保存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法。

(2)常用方法:[连线]三、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倒平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正确的倒平板操作流程:丙→乙→甲→丁。

②甲、乙、丙中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

③丁中的操作需要等待平板冷却凝固才能进行。

2.纯化大肠杆菌(1)纯化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

(2)接种方法: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㈠.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 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d后无菌落生 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㈡.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 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 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 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 ㈢.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 培养12h与24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 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他一 些细微的变化。
3.溶化:牛肉膏、称量牛纸肉膏、少5量g 水加热溶解 →取纸 →蛋白胨、蛋N白aC胨l→琼10脂g →补水定容
调pH、分装、封口N:acl 5g 4.灭菌:培养基、H培2O养皿定容至1000ml 5.倒平板:
约50℃
倒平板
灼烧灭菌, 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㈠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㈡纯化大肠杆菌:
10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 琼脂20.0g 牛肉膏 5g
蛋白胨 10g Nacl 5g H2O 定容至1000ml
分析营养构成?
5. 配制原则
生产 科研
⑴目的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选择原料
自养型:不加碳源(CO2碳源) 异养型:有机碳源
⑵营养全面、浓度适宜、比例恰当
⑶适宜的pH值:加入缓冲剂 细菌偏碱,真菌偏酸
例2:下面对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防止杂菌污染 B.消灭杂菌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解析:灭菌是微生物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A说的是灭菌 的目的,因为发酵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整个发酵 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杂菌),所以是正确的;B是错误 的,因为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但实际操作中不可能 只消灭杂菌,而是消灭全部微生物。C是正确的,因为与发酵 有关的所有设备和物质都要灭菌;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灭菌 后专门接种的,灭菌必须在接种前,如果接种后再灭菌就会 把所接菌种也杀死。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梳理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梳理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梳理一、微生物的营养1.碳源2.氮源【注意】①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既可利用无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

②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

③铵盐、硝酸盐等既可作为微生物最常用的氮源,也可作为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④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靠能否以CO2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的碳源,而不是由氮源决定。

3.水水是微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种重要物质。

4.无机盐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有: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作为酶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的激活剂;调节和维持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pH;某些无机盐具有特殊功能,如化能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NH4+等。

5.生长因子6.其他条件培养微生物时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二、培养基1.培养基的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适合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配制原则目的要明确;营养要协调;pH要适宜;要经济节约。

3.培养基的类型(1)按物理性质分:(2)按化学性质分:(3)按功能分:①全程要求无菌操作,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地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②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当感觉到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

操作时应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③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若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④在倒平板的过程中,不能将培养基溅到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三、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1.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 )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C.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D.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解析: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是蛋白质,因此可给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能源。

答案:D2.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解析: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通过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牛奶可采用巴氏消毒法,使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答案: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基质的是固体培养基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解析: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不同,可将培养基分成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

答案:D4.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

培养36 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培养皿培养基成分菌落数Ⅰ琼脂、葡萄糖35Ⅱ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250Ⅲ琼脂、生长因子0A.该实验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B.该实验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C.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D.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解析:培养基中均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Ⅰ组和Ⅲ组存在两个变量,不能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是否需要生长因子;Ⅱ组和Ⅲ组对照,自变量是葡萄糖的有无,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

高中生物选修一 第2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高中生物选修一  第2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未将接种环灭菌 _______________。 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稀释倍数或每次划新区
域前先将接种环灭菌。
[系统认知]
1.消毒和灭菌比较
项目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化学药剂 消毒法 灼烧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应用范围
日常用品 不耐高温 的液体 用酒精擦拭 双手,用氯 气消毒水源 接种工具 玻璃器皿、金 属工具 培养基及容器
① (NH4)2SO4 0.4 g
② ③ ④ ⑤ KH2PO4 FeSO4 CaCl2 H2O 4.0 g 0.5 g 0.5 g 100 mL
(1)此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属于 液体 培养基,因为没有 凝固剂(如琼脂);按功能划分属于选择 培养基,因为没有 碳源,只有 自养型 微生物才能生长(利用空气中的 CO2)。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 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 目 的 菌 ” 生 长 所 需 的 氮 源 和 碳 源 来 自 培 养 基 中 的 ________________。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 由此推测“目的菌”的 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 在上 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 纯净 “ 目 的 菌 ” 的关 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 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 操作时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 法。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 10-4、 10-5、10-6 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 3 个培养 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二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背诵

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二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背诵

选修一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培养基1、概念?种类?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2、琼脂的来源?本质?特性?(P14最左侧)3、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哪些成分?4、培养基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的哪些要求?培养乳酸菌时需要添加?培养霉菌是需要将PH调至?培养细菌是需将PH调至?考点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2、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3、消毒的概念?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4、灭菌的概念?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三种?5、灼烧灭菌的对象A: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灼烧B:在接种过程中,?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灼烧来灭菌6、干热灭菌的条件?对象?干热灭菌过程中灭菌对象要用?包裹严密(附录4)灭菌物品为什么不能与干热灭菌箱内壁的铁板接触?(附录4)7、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过程?(附录4)对象:如培养基8、除了消毒和灭菌,实验室里还可以用?方法进行消毒考点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步骤?2、灭菌过程中用什么方法?3、倒平板时的温度是?过程?倒平板后平板倒置的原因?(即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考点四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有?2、菌落的概念?3、平板划线法的概念?操作过程?用的工具?(接种环)4、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概念?过程?用的工具?(涂布器)5、大肠杆菌的培养温度?是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P20最上)对照组有菌落生长说明什么?6、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方法。

具体过程?此方法的缺点?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方法。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精选讲义:专题二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精选讲义:专题二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Word版含答案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按照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划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3.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二、无菌技术1.无菌操作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具体操作如下:(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消毒和灭菌(1)消毒①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②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

(2)灭菌①概念: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②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三、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1.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步骤计算溶化→倒平板 2.纯化大肠杆菌微生物接种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四、菌种保存(阅读教材P20)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1.培养基下面是察氏培养基(培养霉菌所用)的主要成分,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的作用是什么?根据形态分为哪几种?其营养成分有哪些?2.区分消毒和灭菌,掌握不同物品的灭菌方法。

3.如何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4.什么是平板划线法,如何操作? 5.什么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如何操作? 6.菌种保藏有哪些方法?该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划分应是固体培养基,原因是该培养基中加入了凝固剂琼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平板了。
2、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
1
使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地挥发。 4、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P18 1、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 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 ,接种环上残留 的菌种,使下一 次划线时,接种环 上的菌种直接来 源于上次划线 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 数的增加,使每 次划线时菌种的 数目逐渐减少,以 便得到菌落。划 线结束后灼烧 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 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P19 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 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答案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
1、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
2、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确保无处不在的其他微生物无繁殖
2.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水
3、多糖 98 44 固态 固体 凝固
4、 碳源 氮源 PH 特殊营养物质 氧气 维生素 酸性 中性 微碱性 无氧
4、70% 菌液 8-10S 培养皿
5、未接种 37℃恒温箱 不同
(三)
(1)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 合适的 菌落 4℃ 3-6 新鲜 频繁使用 不长 污染
(2)甘油管藏法 3 1 灭菌 1 充分混匀 -20℃
P15 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P16 灭菌 消毒
P17 1、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
2
物体表面 空气 灼烧灭菌 接种环 金属 干热灭菌 160-170 1-2 耐高温 需保持干燥 玻璃器皿
金属 高压蒸汽灭菌 100 121 15-30
四、(一)
1.配方
2.粘稠 称量纸 迅速 盖上瓶盖
3.牛肉膏 加热 称量纸 蛋白胨 氯化钠 琼脂 琼脂糊底 烧杯破裂 琼脂 PH
4、高压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
5、动物原料 糖 维生素 有机氮
三、
1.外来杂菌
2、如何避免杂菌 空间 手 消毒 接种用具 培养基 灭菌 酒精灯火焰 周围的物品
3、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的微生物污染 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4.温和 表面或内部 芽孢和孢子 强烈 内外所有 芽孢和孢子
5.煮沸消毒 100 5-6 巴氏 70-75 30 80 15 化学药剂 酒精 氯气 石碳酸 煤酚皂
5、50 酒精灯火焰
(二)
1.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法 斜面接种 穿刺接种 杂菌的污染 培养物的纯度
琼脂固体 连续划线 稀释
菌液 梯度稀释 稀释度 分离 数次 稀释度
足够高 一个细胞 菌落
2.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
3、灭菌 试管口 移液管 1-2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