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模板 1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模板 1.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2014年12月3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课程设计题目:一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船型方案主尺度的设计2.应完成的项目:(1)总体设计方案构思(2)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确定(3)典型横剖面面积的确定(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船舶设计原理》顾敏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2)《船舶设计实用手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4.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对设计技术任务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新船的设计方案必须有一个方案构思,提出设想和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2)对选用的母型船资料和各种估算方法应分析其合理性和适用性。
(3)在选择新船主要要素过程中,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以外,必须考虑到新船的经济性,例如造价、营运成本等因素。
本课程设计中,不要求对新船的经济性指标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但是在新船的主尺度选择中必须考虑经济性因素,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4)应勾画总布置草图,区划主船体舱室等,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校核布置地位和舱容。
(5)空船重量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或计算要求可靠和准确;初稳性计算至少应包括两种装载情况。
(6)型线设计要求设计横剖面面积曲线、满载设计水线和典型(0、肿、20号站)横剖面型线。
(7)课程设计说明书应能反映设计思想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每一部分都应有必要的说明和小结,应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排版工整,要求用计算机打字成文。
5.本课程设计任务书于2014年12月9日发出,应于2014年12月23日前完成。
目录第一章绪论51.1 概述51.2 研究意义 51.3国内外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 61.4 课程设计技术任务书 61.5 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71.6方案构思 81.7 母型船资料 8第二章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的初步估算102.1确定主尺度应考虑的因素102.2主尺度选择的一般步骤 112.3 主尺度的确定方法 112.3.1根据统计资料和近似计算公式来确定船长范围 112.3.2船宽的初步估算 122.3.3型深D和吃水d的确定 122.3.4方形系数的估算 122.3.5 其它船型系数的确定 122.3.6 船舶重量估算及载重量的估算 132.3.7 船舶重量估算 132.4 小结 13第三章性能平衡及校核143.1 舱容及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 143.1.1舱容校核 143.1.2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 153.2 初稳性校核 163.2.1初稳性高度及横摇周期估算163.3自由航速校核 173.3.1计算有效马力曲线 173.3.2总推进系数计算 18 3.4 干舷校核 20 3.5 本章小结 21第四章主尺度方案的确定22第五章船体形状的确定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22第一章绪论1.1 概述本课程设计是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船舶设计原理》课程配套的实践性课程。
轮船原理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轮船作为海洋运输的主要工具,其原理和设计对于航运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轮船的基本原理、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为今后从事船舶设计、管理和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2.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轮船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轮船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1. 课程内容(1)轮船发展史及现状;(2)轮船基本结构及功能;(3)轮船主要部件设计原理;(4)轮船性能分析;(5)轮船设计实例分析;(6)轮船维修与保养。
#### 2. 课程安排(1)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2)教学进度安排:- 第1-4周:轮船发展史及现状、轮船基本结构及功能;- 第5-8周:轮船主要部件设计原理;- 第9-12周:轮船性能分析;- 第13-16周:轮船设计实例分析;- 第17-20周:轮船维修与保养;- 第21-24周:课程设计及答辩。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轮船原理及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轮船设计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轮船设计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轮船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轮船结构、原理和设计实例;(2)实物模型:展示轮船主要部件的实物模型,使学生直观了解其结构;(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 四、课程考核#### 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占20%,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论;(3)课程设计:占40%,包括设计方案、计算和答辩;(4)期末考试:占20%,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华科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等关键概念;2. 学习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3. 掌握船舶设计流程和规范,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初步的船舶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能在设计项目中发挥个人特长;3. 培养学生运用船舶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船舶设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华科船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船舶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但对船舶设计实践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船舶设计方面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浮力、稳性、阻力的概念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讲解船舶的排水量、船体形状、船体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设计基本原理2. 船舶结构、材料及动力系统:介绍船舶的构造、主要材料及动力系统的类型和选型原则;分析不同结构、材料和动力系统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结构与材料和第三章 船舶动力系统3.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法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规范进行船舶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船舶设计流程与规范4. 船舶设计软件应用:教授船舶设计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CAD、CAE 等;指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船舶设计实践。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船舶工程专业也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船舶设计原理也是其中极为关键的部分。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将以船舶设计原理为主题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1.理解船舶设计原理和基本概念;2.掌握船舶设计方法和流程;3.熟悉船舶结构和材料;4.能够自主设计和优化船舶结构。
三、课程设计内容1. 船舶设计原理基础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包括船体的水动力、气动力、结构设计原理、船舶性能分析、计算方法等方面。
本章将介绍船舶设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船舶设计方法和流程船舶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规格制定、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等环节。
本章将介绍船舶各设计阶段的方法和流程,以及船舶设计中的风浪、平稳性、操纵性、装备、发动机、承载等相关设计要点。
3. 船舶结构和材料船舶的主要结构包括船体、底部、船首、船尾、设备舱和船舱等。
本章将介绍船舶的主要结构和材料,并讲解材料力学知识和应力应变分析。
4. 船舶优化设计船舶设计中的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与船舶性能、载货能力等关系密切,还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方面相关。
本章将介绍船舶设计中的优化问题,并帮助学生掌握优化设计方法。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从网上或书本上查找一些船型的基本数据和设计参数;2.学生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应用;3.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一艘满足基本要求的船舶。
五、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船舶设计原理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学习了船舶设计原理,掌握了船舶结构和材料的基本知识,也了解了船舶设计中的流程和方法,并且通过自己的设计经历,体会到了设计的复杂性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同时,本次课程设计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终稿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学院第一章绪论概述课程设计技术任务书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方案构思1.课程设计题目:一艘78000吨巴拿马散货船的船型方案主尺度的设计2.应完成的项目:(见文件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2)(1)总体设计方案构思(2)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确定(3)船舶性能和平衡校核确定(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母型船:76000DWT 散货船续航力和油耗:续航力为23000nmile (C.S.O.航速下)油耗为(C.S.O.航速下)主机功率转速和航速:S.M.C.R. 8833 kW 105 r/min 16.0 knC.S.O. 7950 kW 101.4 r/min要求:78000DWT散货船,设计航速14.5Kn,续航力23000nmile(C.S.O.航速下)定员:25人,国际航线主机油耗:31.2t/d(C.S.O.航速下).根据大三学习的关于《船舶设计原理》的知识,先估算出船舶的主尺度,然后在进行核实各方面数据是否能满足船舶的安全航行标准。
第二章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的初步估算船长船宽型深D和吃水d 方形系数其它船型系数的确定船舶重量估算及载重量的估算船舶重量估算1、船长船宽型深D和吃水d母型船排水量△=Lw+Dw=12067.81+76000=88067.81T 我们先根据《船舶设计原理》这本书第70页的统计公式确定载重量系数:ηDW =DW/△=76000/88067.81=0.86297由70页的图3.4.1可知,由于新船与母型船相差2000吨,对于ηDW的影响不大,假定两船载重量系数相等,再根据载重量系数估算出:船舶排水量△=DW/ηDW=78000/0.86297=90385.5T那么船舶的自身船重Lw=△-载重量=90385.5-78000=12385.5TLpp0=217m,L=225m船长L=L0(△/△)1/3=227m,垂线间长Lpp=219mB 0=32.260m, d=12.2m,D=19.6m计算出型宽:B=B0(△/△)1/3=32.54m由于巴拿马运河对船舶主尺度的限制,船宽取其允许最大值32.31m。
船舶课件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船舶设计原理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使学生掌握船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使学生熟悉船舶的总体方案构思和型线设计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船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船舶设计。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船舶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船舶事业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船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船舶的总体方案构思和型线设计方法。
2. 教学难点:(1)船舶型线设计中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分析。
(2)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船舶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船舶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1)讲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船型特征、总体方案构思等。
(2)介绍船舶设计的流程,包括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建造和试验等。
2. 船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讲解船舶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船体、机舱、甲板等。
(2)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 船舶的总体方案构思(1)讲解船舶总体方案构思的方法和步骤。
(2)分析不同类型船舶的总体方案构思。
4. 船舶型线设计(1)讲解型线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分析型线设计中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分析。
(3)介绍型线设计方法,如母型改造法、船模系列资料法等。
5. 船舶动力装置(1)讲解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分析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部件,如主发动机、推进器、传动设备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艘船舶的设计方案。
2.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船舶型线设计练习。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船舶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请填写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请填写课程代码]3. 所属专业:[请填写所属专业]4. 授课对象:[请填写授课对象,如:本科生、研究生等]5. 课程性质:[请填写课程性质,如: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6. 学时安排:理论学时[请填写学时];实验学时[请填写学时];实践学时[请填写学时]7. 学分:[请填写学分]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请填写具体知识点];- 理解[请填写具体概念];- 熟悉[请填写具体技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请填写具体能力];- 提高学生[请填写具体能力];- 锻炼学生[请填写具体能力]。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请填写具体素质];- 培养学生[请填写具体素质];- 提高学生[请填写具体素质]。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 [请填写课程内容大纲,可按章节划分]2. 教学方法:- 讲授法:针对理论性强、概念性知识,采用讲授法;- 讨论法:针对实践性强、综合性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技能;-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动交流;-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企业、船舶等,增加感性认识。
四、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请填写比例];- 实验成绩:[请填写比例];- 实践成绩:[请填写比例];- 期末考试:[请填写比例]。
2. 考核内容:- 理论考核: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考核:考察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实践考核:考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进行,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请填写教材名称及作者]2. 参考书籍:- [请填写参考书籍名称及作者]3. 网络资源:- [请填写网络资源名称及网址]4. 实践基地:- [请填写实践基地名称及地点]六、教学进度安排1. 理论教学进度安排:- [请填写理论教学进度安排,可按章节划分]2. 实验、实践进度安排:- [请填写实验、实践进度安排,可按章节划分]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 [请填写学生评价方式,如:问卷调查、座谈会等]2. 同行评价:- [请填写同行评价方式,如:听课、教学观摩等]3. 教学反思:- [请填写教学反思内容,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不足及改进措施等]八、预期成果1. 学生掌握[请填写具体知识点]2. 学生具备[请填写具体能力]3. 学生提高[请填写具体素质]九、备注[请填写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大工23春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大工23春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摘要:一、引言二、课程设计概述1.课程设计背景2.课程设计目的3.课程设计内容三、船舶设计原理1.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2.船舶性能参数3.船舶结构设计4.船舶舾装设计四、船舶设计流程1.设计前期准备2.初步设计3.详细设计4.施工图设计五、船舶设计软件的应用1.船舶设计软件的发展2.船舶设计软件的功能3.船舶设计软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六、船舶设计案例分析1.案例介绍2.设计过程详解3.设计成果展示七、课程设计的总结与反思1.设计过程中的收获2.设计过程中的不足3.对未来船舶设计的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船舶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船舶设计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大工23 春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正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培养学生具备船舶设计的专业素质。
二、课程设计概述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涵盖了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船舶性能参数、船舶结构设计、船舶舾装设计等方面内容,旨在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船舶设计的全过程。
1.课程设计背景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船舶设计的专业素质。
2.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船舶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船舶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涵盖了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船舶性能参数、船舶结构设计、船舶舾装设计等方面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船舶设计的全过程。
三、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原理包括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船舶性能参数、船舶结构设计、船舶舾装设计等方面内容。
1.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使用要求、保证船舶性能、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等方面。
2.船舶性能参数船舶性能参数包括船舶的航行性能、载重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
3.船舶结构设计船舶结构设计包括船体结构设计、船舶舾装设备设计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船舶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2014年12月3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课程设计题目:一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船型方案主尺度的设计2.应完成的项目:(1)总体设计方案构思(2)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确定(3)典型横剖面面积的确定(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船舶设计原理》顾敏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 (2)《船舶设计实用手册》,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编,中国交通科技出版社,20074.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对设计技术任务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新船的设计方案必须有一个方案构思,提出设想和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2)对选用的母型船资料和各种估算方法应分析其合理性和适用性。
(3)在选择新船主要要素过程中,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以外,必须考虑到新船的经济性,例如造价、营运成本等因素。
本课程设计中,不要求对新船的经济性指标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但是在新船的主尺度选择中必须考虑经济性因素,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4)应勾画总布置草图,区划主船体舱室等,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校核布置地位和舱容。
(5)空船重量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或计算要求可靠和准确;初稳性计算至少应包括两种装载情况。
(6)型线设计要求设计横剖面面积曲线、满载设计水线和典型(0、肿、20号站)横剖面型线。
(7)课程设计说明书应能反映设计思想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每一部分都应有必要的说明和小结,应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排版工整,要求用计算机打字成文。
5.本课程设计任务书于2014年12月9日发出,应于2014年12月23日前完成。
目录第一章绪论51.1 概述51.2 研究意义 51.3国内外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 61.4 课程设计技术任务书 61.5 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71.6方案构思 81.7 母型船资料 8第二章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的初步估算102.1确定主尺度应考虑的因素102.2主尺度选择的一般步骤 112.3 主尺度的确定方法 112.3.1根据统计资料和近似计算公式来确定船长范围 112.3.2船宽的初步估算 122.3.3型深D和吃水d的确定 122.3.4方形系数的估算 122.3.5 其它船型系数的确定 122.3.6 船舶重量估算及载重量的估算 132.3.7 船舶重量估算 132.4 小结 13第三章性能平衡及校核143.1 舱容及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 143.1.1舱容校核 143.1.2重力与浮力平衡校核 153.2 初稳性校核 163.2.1初稳性高度及横摇周期估算163.3自由航速校核 173.3.1计算有效马力曲线 173.3.2总推进系数计算 18 3.4 干舷校核 20 3.5 本章小结 21第四章主尺度方案的确定22第五章船体形状的确定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22第一章绪论1.1 概述本课程设计是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船舶设计原理》课程配套的实践性课程。
它的任务是通过课程设计来加深对船舶设计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设计要求按照技术任务书,完成一艘多用途工作船的船型方案主尺度的设计。
本课程设计是在船舶设计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一学期所学内容,综合分析计算出所要求的船只。
因为知识和时间的限制,本计算是较粗略的,在excel表格中计算只是大体满足了基本的要求。
主尺度计算主要是通过母型船的公式,估算和校核基本依照书本所给的公式。
通过最后调试和校核,最后得到是满足所给主机功率的各项数值。
因为学识所限,感觉纯在着许多漏洞,希望老师在批改的时候能指正。
1.2 研究意义随着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工程的迅速发展,为海上工程提供各种服务的特种工作船舶,已成为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主要用途是:1)作为钻井、采油、修井作业等各类平台或海上其他大型漂浮物远距离拖航的主拖船,执行拖带等作业任务;2)执行钻井、采油、修井等各类平台或海上其他大型构筑物的安全守护、抢险救助任务;3)执行钻井、采油、修井等各类平台供应燃油、淡水、钻井水、钻采器具、液态泥浆、水泥等物资;4)为钻井、采油、修井等各类平台、浮吊进行起抛锚、移位、就位等生产施工作业。
简单的说,就是物资载运、拖带、供油、供水、供水泥、消防等。
这要求船舶有较好的操纵性,能够适合在各种风浪、流条件下靠离平台,适合在复杂海况下拖带平台就位。
该类船上除了具备通用的拖轮设备外,安装的专用设备主要有:导管式或喷水式推进器、全回转螺旋浆、首侧推装置、大功率的消防炮、泡沫消防系统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多用途工作船具有很多的功能,并要求具有处理海上突发性事故的能力。
1.3 国内外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趋势多用途工作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
以胜利石油管理局的多用途工作船为例,船总长 46.23 米,型宽9.80 米,型深3.20 米,总吨 496吨,净吨149 吨,吃水 1.40 米,主机功率 370KW×2,仅具有一定的物资供应能力和小型拖带能力,不具备拖带现有平台的能力。
对钻井平台一口井位的物资供应需要多个航次,且拉运水泥需要装载水泥的专用车辆,不具备对外消防能力;而 10000HP 多用途工作船是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十五”期间海洋石油生产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建造是为提高油田应对海域及周边海区突发性事件的紧急救助能力,减少因恶劣天气和海况对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
该船具有拖力大、功能强、用途多、设备先进的特点,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马力、具有动力定位功能和强大消防功能的多用途工作船。
随着能源产业和海洋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多用途工作船也根据海上作业需要不断发展,船舶性能逐渐改善,船舶功能逐步完善,能够满足多种海上作业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用途工作船。
1.4 课程设计技术任务书1)船型及用途本船为双机、双桨海洋多用途拖轮,主要用于拖带、消防、港口作业等多种用途,航行于近海海域。
2)船级及规范本船入中国船级社,设计建造应满足中国船级社现行规范、规则及有关公约的要求。
3)稳性与干舷本船稳性与干舷应满足中国海事局 2004 年颁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对近海航区拖轮的要求。
4)船体结构本船为全焊接钢质拖轮,骨架形式按结构设计要求选用横骨架式,结构构件的尺寸按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进行设计。
5)船员本船定员为14 人。
6)航速、拖力航速:在风力不超过蒲氏风标 3 级、主机以额定转速运转时,拖轮在满载状态静水中航行时的自由航速大于 13.0 节,拖带航速 6 节。
系柱拖力:~400kN。
7)主机、齿轮箱主机:型号 6320ZCd-6型柴油机(或自选)额定功率 1470kW×2额定转速 525 转/分齿轮箱:型号 GWC45·49转速范围:400~900 转/分减速比:2.4671:18)续航力本船续航力为 3000 浬,能携带燃料油~500 吨,轻柴油~35 吨,滑油~9 吨,淡水~320吨。
9)自持力本船自持力为30 天。
1.5 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1.5.1 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1)总体设计方案构思;2)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确定;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5.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对设计技术任务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新船的设计方案必须有一个方案构思,提出设想和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2)对选用的母型船资料和各种估算方法应分析其合理性和适用性。
3)在选择新船主要要素过程中,除了考虑技术因素以外,必须考虑到新船的经济性,例如造价、营运成本等因素。
本课程设计中,不要求对新船的经济性指标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但是在新船的主尺度选择中必须考虑经济性因素,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4)应勾画总布置草图,区划主船体舱室等,以便能较为准确地校核布置地位和舱容。
5)空船重量和主要性能的估算或计算要求可靠和准确;初稳性计算至少应包括两种装载情况。
6)课程设计说明书应能反映设计思想和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每一部分都应有必要的说明和小结,应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排版工整,要求用计算机打字成文。
1.6 方案构思按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船为海洋多用途拖轮,应具备以下特点:1)较高的自由航速;2)保证优良的操纵性;3)具备较大的系柱拖力;4)足够的稳性和适航性;5)海洋多用途拖轮应有的其他性能和设备。
根据以上的特点,本船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1)本船采用双机双桨,以获得较高的自由航速,快速到达作业海域。
2)为保证本船优良的操纵性,应力求减小船长。
3)为提高本船的推进效率,增加拖力,应加大尾吃水,以增大螺旋桨的直径。
4)在保证足够稳性和适航性的情况下,型深不应过大,以免引起重心升高和受风面积的增大。
5)本船应需配备以下主要设备:大功率的自动拖缆机,相应能力的起吊设备和对外消防设备等。
1.7 母型船资料一、概述本船是航行于沿海航区的2940KW 的海洋多用途拖轮。
钢质结构,单连续甲板,长首楼,双机,双桨,双舵船舶,主要任务是营救遇难船舶,拖带搁浅、触礁以及失去机动能力的船舶返回安全地区。
二、主尺度及主要要素船长LOA57.62m垂线间长LPP49.40m型宽B12.00m型深 D 5.00m设计吃水d 4.20m满载排水量Δ1852.1t方形系数CB0.723棱形系数CP0.794舯剖面系数CM 0.911水线面系数CW0.900浮心纵向位置XB-2.122m自由航速V12kn三、主机型号6320ZCd-6型柴油机额定功率1470kW×2额定转速525 转/分齿轮箱减速比 2.4671:1四、螺旋桨采用四叶外旋定螺距螺旋桨 2 个,材料为镍铝青铜。
第二章船舶主尺度及排水量的初步估算2.1确定主尺度应考虑的因素1、船长对于各类不同用途的拖轮,其船长的选择是不同的,如对于内河浅水拖轮,由于吃水过小,为了得到一定的排水量不得不加大船长,对于港作拖轮则应尽量减小船长以得到港内自身回转的灵活性,而对于长途航行的拖轮及海洋拖轮,要考虑到减小阻力以及对风浪的抵抗能力,则应适当的增加船长。
本船的基本考虑因素有以下几点:(1)满足布置要求。
主甲板以下要布置机舱、淡水舱、重油舱及首尾尖舱等,这些舱室应分布合理,使拖轮在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尾部吃水变化较小,以保持车叶和舵的良好性能,必要时需考虑设置压载舱,船长应能满足以上布置的要求。
(2)航道限制。
内河拖轮,特别是运河和浅水急流航道的拖轮要考虑航道的最小曲率半径对船长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