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似无情 芳心显心志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1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译文及注释译文高阁上的游人早已远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曲折的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扫去满地落花;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
注释客竞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tiáo)递(dì):高远貌。
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鉴赏“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首联是说,高阁上的游客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已经随风飘零纷纷乱飞。
诗一开始便写落花景象,前人称赞它发端“超忽”。
其实,“小园花乱飞”一句不过是人皆可道之景,手法平平,并不新奇;妙就妙在首联两句之间的联系。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人来去本无必然的联系,但诗人却说花是因为客人去了才“乱飞”,这样一来,连落花也看作有情的了。
这种因果关系的描写颇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
落花虽然早有,客人在时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孤独惆怅之情袭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绿花,而且生出同病相怜的情思。
两句诗不单写花,也兼写人,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颔联是说,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三四两句承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参差”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结曲陌;“迢递”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
诗人是立于高阁向下俯视,所以园内景象尽收眼底。
这两句对落花的本身描绘显得很客观,但对“斜晖”的点染却透露出作者的内心并不平静。
李商隐《落花》赏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

李商隐《落花》赏析: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李商隐的《落花》是一首深刻而感伤的咏物诗,通过描绘落花的情景,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凄婉和感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诗人辞职回乡守丧。
在闲居永乐(今山西芮城县)的这段时间,诗人栽植了不少花草,创作了不少咏物诗,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因令狐楚拔擢得中进士,他的婚姻却使他无形中站到了牛党的对立面,于是备受令狐绚的诽谤压抑,说他“诡薄无行”、“放利偷合”。
李商隐的处境极不如意,于是,便借园中的落花抒发自己忧伤身世之感。
一、作品原文落花李商隐〔唐代〕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高阁上的游人早已远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曲折的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扫去满地落花;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
2、注释竟:完毕;终了。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tiáo)递(dì):迢递:遥远的样子。
指花飞得很远,或远处亦有花在飞。
斜晖:西斜的太阳。
肠断:形容心情极度悲伤。
眼穿:同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归:一作“稀”。
芳心:花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三、创作背景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入秘书省不久,母亲去世,诗人辞职回乡守丧。
在闲居永乐(今山西芮城县)的这段时间,诗人栽植了不少花草,创作了不少咏物诗,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因令狐楚拔擢得中进士,他的婚姻却使他无形中站到了牛党的对立面,于是备受令狐绚的诽谤压抑,说他“诡薄无行”、“放利偷合”。
古诗落花·高阁客竟去翻译赏析

古诗落花·高阁客竟去翻译赏析《落花·高阁客竟去》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前言】《落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通过对花叶飘落表达了诗人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
【注释】⑴客竞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⑵参差:错落不起的样子。
⑶曲陌:曲折的小径。
⑷迢(tiáo)递(dì):高远貌。
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⑸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⑹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⑺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翻译】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痛惜这如雨的落花,不忍将落红扫去。
我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却又匆匆归去。
赏花的心意也随着春天的归去而消失,春去花谢,只留下我泪湿衣裳。
【赏析】《落花》这首咏物诗是诗人于唐武宗会昌六年闲居永乐期间所作。
当时以牛信孺为首和李德裕的一群的朋党互相倾轧,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构怨于牛党的令狐鹗,因而境况很不如意。
于是,便借园中的落花抒发自己忧伤身世之感。
首联上句写的是客去楼空,下旬写小园花飞。
诗人成功地发挥了联想的技巧,运用“客竞去”写留人不住,用“花乱飞”写留春不住的艺术手法,从“竞”和“乱”中让人品味出怨有情之人却无情,恼无情之花却有情的感觉。
诗里行间表达出主人在客去楼空之后对春去花落的一种怅然之感,从而使花、情、意融为一体,达到了以情致动人的目的。
颔联写离去之人由园内到园外远去的步履。
上句从地理“参差”遘路崎岖不平,到“曲陌”蜿蜒曲折,一“连”字,写尽道路难行。
下旬从时间着眼,“迢递”为遥远之处,送斜晖写主人长时间伫立在楼上,呆呆地瞩目远方,仿佛在送别夕阳落山,实际上是在目送不断远去的客人。
形容爱情的词

形容爱情的词负心负情含情歌墟国风花心湖畔情敌情死情肠情田情天情爱情根情变情海情诗秋胡情杂绮诗情种情缘情焰情囚诺龙絶缴海涅褵帨浪蕊恋诗恋歌恋情老井奁体情书情火紫钗记郑六一叶艳情媚曲艳题艳诗艳史一生爱神爱河亵渎崭新快乐殉情仙郎挥椒童恋王娇同车私情同灰泰勒跳槽神矢上鬼神夸张蚕马初恋常用春水痴情沉沦法海多情定情二月情话情歌鹊影琼瑶瘦身闪婚久远相恋久久思念坚定照顾不变天仙浪漫完满相依情意痴忘连枝共冢地老天荒儿女情长雨意云情人琴俱亡刻骨铭心含情脉脉一生一世坚贞不渝耳鬓厮磨恋恋不舍风花雪月花前月下丝恩发怨从一而终一往情深厚貌深情如醉如痴谈情说爱感情用事花好月圆山盟海誓暗送秋波情比金坚两小无猜一见钟情心有灵犀触景生情一见如故柔情密意倩女离魂不分彼此海枯石烂如胶似漆魂牵梦萦一厢情愿以胶投漆云心水性情天泪海与子偕老生死不渝两心相悦男欢女爱千回百转喜新厌旧悲欢离合笃新怠旧恋新忘旧窈窕淑女海誓山盟水乳交融执子之手夫唱妇随郎才女貌两厢情愿心心相印忠贞不渝天地长久志同道合恩恩爱爱惊鸿一瞥青梅竹马始终如一两相情愿珠联璧合断雨残云同心同德暮翠朝红矢志不渝至死靡它眉目传情流水桃花成双成对举案齐眉情根爱胎情意绵绵天作之合白头相守一见倾心离魂倩女形影不离花成蜜就碧海青天心有灵犀一点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兴奋、快乐、喜悦、愉快、畅快、欢畅、欢喜、欢腾、悠扬、惊讶、洒脱、清纯、亲亲、美好、爱恋、恬豁乐观、开朗、忻乐、乐呵、悠然、宝贝、美好、宠乐、乐怀、悠闲、放心、惬意、温馨、妩媚、浪漫、温馨、愉悦、比翼、连理、并蒂、合欢、良缘、天合、地设、同心、鸳鸯、意合、璧合、吉祥、白首、齐眉、良宵、甘甜、甜美、甘美、浪漫、舒服、开心、欣忭、怡悦、乐意、欢跃、欣喜、懊恼、快活、高兴、芳心,喜悦、温存、温暖、温和、微笑、欢笑、嬉笑、欢颜、思念、春草、婵娟、心悦、幸福美满、美好、调皮、美丽、思春、思韵、开怀、笑颜、笑容、喜笑、欢声、笑语、眉开、留恋、爱恋、思乡、假戏真做、恬淡、宽敞、恬荡、恬雅、恬适、恬旷、恬逸、安然、坦然、祥和、甜润、甜适、甜爽、闺蜜、心系、唯爱、独钟、美滋、贝弗利、心爱、心慕、亲爱、密爱、喜爱、如意、如愿、飘逸、逸致、疼爱、信仰、背离、执念、不得志、痛悲、憧憬、允诺、缠绵、苦楚、徘徊、错爱、淡忘、琼浆、触电、相遇、迷朦、堕人、期盼、癫狂、深爱着、挚爱、独恋、钟爱、守护、至爱、魂牵、珍惜、相依、相守、坚持、忍耐、宽容、思念、重归于好、认知、宽慰、相爱、照料、陪伴、相思、思念、相恋、相知、相识、相思、相恋、心想、心诚、可怜、心动【恋新忘旧】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古文美好爱情经典诗句

古文美好爱情经典诗句古文美好爱情经典诗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文美好爱情经典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文美好爱情经典诗句1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卓文君《白头吟》2、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上邪》3、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11、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唐——李煜《更漏子金雀钗》1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玉楼春》13、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晏殊《蝶恋花》14、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宋——张生《千秋岁》1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宋——苏轼《江城子》1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7、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宋——秦观《鹊桥仙》18、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清——黄増《集杭州俗语诗》1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20、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2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最新)

《落花》原文及翻译赏析落花(朱淑真)宋朝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落花》译文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
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落花》注释连理枝:两棵树连生在—起,枝叶交缠。
诗人常以之比喻夫妻恩爱。
催:催促。
愿:希望。
青帝:传说中的春神,主管春季节令。
莫遣:不要让。
点翠苔;指花瓣飘落,点缀在翠绿的苔藓之上。
《落花》赏析惜春和怜花的情感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珍惜,而且包含着一种自怜、对人生短促的叹惜、对生命不能圆满的茫然。
也就是所谓的写景以自况,借花以自怜。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怜花、葬花最明显也最强烈地表现了这种心态。
这首诗直露惜花之情,并借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
前两句写象征邪恶力量的横雨狂风侵袭着象征美好事物的花;后两句写呼唤青帝为落花做主,莫让风雨欺凌花,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
诗写得含蓄而深情。
唐代的孟浩然曾写过一首有名的“惜花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在春眠中被欢快的鸟啼惊醒,想来当时还并未完全从梦中清醒,却唯独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和遭风雨的花。
怜花之情写得很是生动。
而这首朱淑真的诗,惜花之情却写得更是直露。
起首两句,展开的似乎是一种搏斗的场面,一方面是正在开的弱花,另一方则是满怀妒意的横雨狂风,作者用“正”和“便”两个字突出了其间时间的紧迫,有搏击的紧张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花开正好,风雨何急,但是在作者眼里,横雨狂风夹着妒意向落花袭来时,已经成为人间暴虐力量的化身,而那正当新鲜、美好而又娇嫩的花枝则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作者眼中不仅仅只有落花,还有落花般不幸的人生、世事:人之无力掌握捉弄人的命运,而人间暴虐的力量往往占上风。
这两句实际上是对人世生活的一种概括。
诗人无力改变残酷的现实和苦难重重的人生,只能从内心发出呼唤:“愿教青帝常为主,莫教纷纷点翠苔。
描写花开花落的诗词

描写花开花落的诗词1. 《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北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代)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落花》宋祁(宋代)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5. 《落花》李商隐(唐代)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6. 《落花》朱淑真(宋代)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7.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宋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五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代)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0. 《花非花》白居易(唐代)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古代诗歌意象的解读——落花

古代诗歌意象的解读——落花古代诗歌落花意象解读花是大自然美丽的馈赠,然而再娇艳的花朵也终会凋零飘落,这种自然现象在古代诗歌中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意象。
落花意象常常引发人们美好消逝的忧愁,承载着诗人多样的情感与思考。
一、生命盛衰的象征从花开到花落,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与人的生命演变、生涯浮沉规律相契合,从而成为生命盛衰的象征,蕴含了世道沧桑、荣枯无常、盛者易衰、过美易败的哲理意味。
例如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通过感伤落花抒发了人生短暂、红颜易老的感慨。
花的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流逝,美好的青春和容颜也如落花般转瞬即逝。
再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借对落花的无可奈何,表达了春光易逝、美好短暂的哀愁。
诗人面对落花的飘逝,感到无力挽回,只能无奈地接受时光的变迁。
二、伤春的代名词春天是花的季节,当春天结束,花也随之凋谢,这常常引发诗人对时光易逝的哀怨惆怅。
这种伤春之情包括了“美人迟暮”的哀怨、“时不我待”的无奈、“相聚短暂”的不舍、“物是人非”的凄凉等。
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便是借落花飘零的景象表达了年华老去、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
此时的李清照经历了丈夫赵明诚的病逝,独自漂泊他乡。
风停花谢,尘土中仍留花香,而她却已无心梳妆,就像那凋零的花一样不再年轻美丽。
想要倾诉心中的愁苦,未开口泪先流。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想去泛舟却又怕勾起更多的回忆与忧愁。
三、繁华时代落幕的悲伤春意阑珊、落花飘零的景象会让处于动乱环境中的诗人联想到国家的衰败和时代的飘摇。
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借花落春去感慨国破家亡,昔日繁华一去不复返。
曾经的帝王如今沦为阶下囚,国家的命运如落花般凋零,这种落差让人倍感凄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似无情芳心显心志
暮春时节,烟雨迷蒙,落花缤纷,往往引起人们的遐思,而更易引发古代文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师《落花》就表达了其素心难就,壮志难酬的感慨。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诗人起笔直接写落花,“小园花乱飞”,一个“乱”字,写出了落花飞舞的情景,更能写体现诗人此时的心情。
落花早已有,然而,由于客人的存在缺浑然不觉,而客人一旦离去,则楼空园寂,诗人的估计惆怅之情便有人而生。
接着,诗人从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角度写落花的情状。
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连绵不断,无止无休。
一个“斜晖”点染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使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郁黯淡的色调之中,透露出了诗人的伤感和悲哀。
接下来,诗人则直抒胸臆,春去花落,“肠断未忍扫”,这里不仅仅是表达一般的惜花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悲伤之情又加伤感。
尾联诗人以“芳心”一词,语意双关,点明自己的悲伤之因。
“芳心”一指落花之心,二层指诗人之心志。
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所以诗人言之“所得时沾衣”,犹如“芳心”以生命点染春天一样,只落得“泪沾衣”,此处诗人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然而,同样是咏“落花”,而宋朝诗人宋祁却在哀伤之中,流露出淡淡的“昂扬”之气。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望。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宋祁这首诗写的是绿暗红稀时节,烟雨凄迷的光景。
首句,诗人便直接写到“坠素翻红各自伤”,不仅人会惜花,花也会自惜,由于花“各自伤”,故而,人也就更“忍相望”了。
这就形成了一种伤感的基调,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调子。
颔联诗人反常规而喻,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的残妆形容花之委地。
这正是诗人的匠心独运之处。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句还喻指一个在建安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因而,更为后人所推崇。
颈联则化用李商隐的《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写出沧海客归,章台人去,游客聚散无常,只留“骨遗香”的伤感之情。
尾联诗人写花已经过蜜蜂采酿,“芳心”已成蜜,而入蜂房,即使想再招引蝴蝶,也已不可能了。
进一步暗示了标题中的“落”字。
然而,此诗中的“芳心”也如同李商隐一诗中的“芳心”一样,具有双关之意。
李商隐一诗中的“芳心”寓指诗人的素怀壮志就像花儿用生命装点春天之后却落得个凋零、沾衣的结局一样,只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低回凄凉、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
宋祁诗则指落花已经不能吸引“蝴蝶”,但是,却把“芳心”凝聚于蜂蜜之中了,悲叹中凝聚了诗人昂扬的心志。
这两首抒发的感情基调是相同的,都以咏“落花”的凋零为情感基础,咏物伤己,以物
喻己,睹物伤情,抒发诗人的伤感和悲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