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花木兰》说课稿
《花木兰》说课稿

《《花木兰》说课稿.doc》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六年级学生学习“南腔北调”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shuokegao/2355889.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花木兰》教案

《花木兰》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材分析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了解音乐各部分的情绪;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看大戏》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
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1、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 B 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花木兰》人教新课标(2023秋)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木兰》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基本技能和情感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花木兰》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但部分学生在演唱时仍然难以把握歌曲的情感。这让我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歌曲,表达出花木兰勇敢、孝顺的精神。
4.增加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创造性地运用音乐元素,发展个性表达和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学唱:《花木兰》主题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演唱,并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举例:歌曲中的特定旋律、节奏型,如“5 5 6 1 2 3 2 1”等,以及歌词中表达的花木兰勇敢、孝顺的精神。
(2)民族乐器认识:了解二胡、笛子、琵琶等民族乐器的特点,辨识它们在歌曲中的音色及表现作用。
举例:区分二胡的悠扬音色与琵琶的清脆音色,理解它们在表现花木兰形象时的不同作用。
(3)音乐节奏与音高训练:通过学习歌曲,加强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训练,提高音乐表现力。
举例:练习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基本节奏,以及简单的音程跳跃,如“do-re-mi-fa-sol”。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音乐实验操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配合不默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三单元花木兰音乐∣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解释:
-针对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和音高变化,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教学、反复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在音乐鉴赏方面,教师可以提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分析音乐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为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协调与配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花木兰》音乐的基本概念。《花木兰》音乐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家国情怀。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花木兰》主题曲,分析其旋律、节奏和歌词。这个案例展示了音乐在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5.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次教学中,我特别强调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通过分解练习、慢速示范等方法,学生们对这些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复杂的节奏和音高变化掌握不够熟练,我将在课后加强针对性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6.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但从教学效果来看,仍有改进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花木兰》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聆听、积极讨论,课堂氛围活跃。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关于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勇敢例子,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讲授环节:在讲解《花木兰》音乐的基本概念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将音乐与文化背景相结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花木兰》教案2(重点资料).doc

8.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板书设计
欣赏《花木兰》
教后小结
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4分钟)
二、教学新课
(15分钟)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
(2分钟)
四、小结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3.小组介绍:豫剧
(1)发展历史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
6.小组介绍:河北梆子
(1)发展历史(2)艺术特点
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3)音乐特点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
(2)艺术特点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3)音乐特点
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在豫剧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大致以真声为主,假声为辅。后来又逐渐出现了真假声并用。所谓并用,一种是在中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另一种则是真声唱字,假声行腔,俗称“阴阳腔”。再就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称作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这种唱法根据唱腔与演员个人的条件灵活使用真假声。不同的唱法也与豫剧音乐的地区、流派、行当有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木兰》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民间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感受到她的勇敢和坚强。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学生进行音乐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对于一些民间故事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理解她的勇敢和坚强。
2.学会歌曲《花木兰》,并能够进行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花木兰的故事,感受她的勇敢和坚强。
2.学会歌曲《花木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花木兰的故事,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花木兰》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花木兰的故事课件。
3.准备音乐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花木兰》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花木兰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她的勇敢和坚强。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音乐元素,如歌曲的节奏、旋律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花木兰》,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花木兰的歌曲,如《木兰辞》、《花木兰从军》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歌曲风格,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五年级音乐下册《花木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故乡是北京》,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欣赏乐曲《花木兰》《故乡是北京》,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看大戏》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
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二、欣赏乐曲《花木兰》1.简介花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B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花木兰》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花木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欣赏曲:花木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花木兰为题材,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勇敢战斗、不畏艰险的英勇事迹。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花木兰的感人故事,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曲:花木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花木兰的勇敢、坚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了解花木兰的感人故事,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欣赏曲:花木兰》,理解歌曲的内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花木兰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的情境。
2.聆听:学生认真聆听《欣赏曲:花木兰》,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学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学生跟唱,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等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实践活动: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如合唱、舞蹈等,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花木兰》说课稿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六年级学生学习“南腔北调”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学唱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戏曲,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十一册“仓台七台——棒”中的豫剧部分,承接第十册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此时欣赏、了解、学习我国的戏曲是非常恰当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学、想学、乐学、爱学。
2、教学目标:
1)学唱豫剧《花木兰》选段,丰富学生的戏曲演唱经验,理解伴奏乐器对风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2)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豫剧的基础知识,体验豫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豫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
初步认识豫剧的艺术特征,知道豫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伴奏乐器和一些名家名剧。
3、教学重点、难点:学唱豫剧《花木兰》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享受音乐。
四、说教法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豫剧的机会较少,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豫剧特点特点与乐曲的学习,掌握豫剧的风格,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对于豫剧,学生不那么了解。
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豫剧,我运用电脑软件制作了课件,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2、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感性到理性、音乐律动等方法。
音乐家修海林认为“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这一课,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学唱《花木兰》同时,学习花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五、说教学程序
(一)、感受豫剧(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1、播放豫剧《花木兰》
(学生听着音乐走进教室就坐)
2、师生问好。
(二)、了解豫剧
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片段属于戏曲当中的哪个剧种?(生:豫剧)豫剧是流行我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在剧情的节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你对它又了解多少呢?
2、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并请几位学生起来发言。
(生:……)
3、老师对学生的发言作总结和归纳:(多媒体出示文字介绍)
a. 豫剧的由来——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
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
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
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
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b.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
性格大棱大角。
c.豫剧的角色行当,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
4、了解豫剧的名家名剧:
名家:常香玉周海水陈素真马金凤崔蓝田阎立品
名剧:《秦雪梅》《三上桥》《程婴救孤》《杜兰朵》(三)、学唱豫剧《花木兰》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豫剧《花木兰》(出示图片)
2、欣赏前简介《花木兰》的剧情: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
终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戎.出征前老父赠木兰以宝剑一把,冀女儿于沙场上旗开得胜.时军中遭逢内忧外患,军官张奎,刘康等人为夺主管军官之职,争持不下,竟大打出手。
木兰出言劝阻,众人不听,木兰乃施展奇功,把混战将士打得东歪西倒,教一众俯首听命。
内忧虽息,然而外患未绝,某夜入黑,胡笳战鼓齐鸣,木兰机警,唤醒营中军士。
可是士兵刚从睡梦惊醒,阵脚大乱.最后,靠木兰偕主将柳元庆统领军队,才成功击退敌军.木兰从军十二载,战功彪炳,衣锦还乡之日,卸下戎装,其女儿之身始告揭穿。
3、播放豫剧《花木兰》小学教学设计网 Www.xx jx
Sj,cn
4、分析人物性格,学习花木兰的精神和品格
师:你觉得花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生:……)
5、出示歌词,感受唱腔。
师:大家看,这些唱词字斟句酌、句句精练,深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6、再听乐段,感受唱腔。
7、模唱歌曲,解决难点。
8、结合听赏感受,加入打击乐进行演唱。
(分小组进行练习、展示)
9、师生点评,进行表扬。
四、课堂小结:豫剧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的博大精深不是我们一天两天能挖掘的,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中,与它走的更近……
五、边唱边演,随豫剧《花木兰》音乐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