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大班教案

家乡的桥大班教案家乡的桥大班教案5篇家乡的桥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家乡的桥、并用新材料以及擦的方法渲染效果。
2、欣赏家乡的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幻灯片、范画。
炫彩棒、铅画纸、餐巾纸、粉笔等。
活动过程:一、欣赏实景图片,引导幼儿发现桥的特征1、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呀?2、介绍家乡的桥:xxx桥是什么样子的?那这一座呢?有什么不一样?这座桥看起来怎么样?这座桥很特别的,特别在什么地方?这座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二、欣赏大师的画,寻找画桥的方法1、出示两张图片,有的是拱拱的桥身,高高的桥洞;有的是平平的桥身,每座桥的造型都不一样。
2、再出示两张图片,有的桥是用一块一块的砖和石头造起来。
在桥的上面还有人,有草,桥边有房子、有树,桥的下面有小船。
三、示范讲解桥的画法。
1、你们想不想来画一画桥?今天我给你们准备的材料有一些不一样哦!2、念儿歌示范:一条弧线画桥身,下面半圆是桥洞,再画短线是栏杆,横横竖竖画石头,一座小桥真牢固。
3、介绍纸巾的用法:怎样让桥看起来更古老一些呢?4、出示完整范画进行小结。
桥画好了,还可以用点画的方法画上桥上的人、草、花,在桥边上种上树、造上房子。
介绍新材料:粉笔,添上背景。
幼儿绘画,教师个别指导5、相互欣赏并评价。
师: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会了画家乡的桥,下次我们再来画一画其他东西,好吗?家乡的桥大班教案2活动意图:5-6岁的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开始有了较稳定的态度和情感。
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仍然是零碎、粗浅的。
以幼儿生活附近的桥为主题与幼儿共同关注桥的演变。
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对家乡桥的具体印象,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1、了解桥的演变。
大班语言家乡的桥教案及反思

大班语言家乡的桥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及历史背景,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激发幼儿对桥梁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及历史背景。
2.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理解桥梁建筑艺术的美学价值。
2.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桥梁。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家乡的桥梁图片及介绍。
2.视频资料:桥梁建设过程及家乡桥梁的纪录片。
3.教学道具:桥梁模型、桥梁图纸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讲解家乡桥梁的特点及历史背景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家乡桥梁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
3.观察与分析教师组织幼儿参观桥梁模型,引导幼儿从外观、结构等方面观察桥梁,并尝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座桥梁美在哪里?它为什么这么美?4.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桥梁图纸,要求幼儿合作设计一座桥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分享与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简要介绍设计理念。
教师对每组的设计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邀请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认识到家乡桥梁的价值。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设计等环节,让幼儿对家乡的桥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小组讨论环节,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意识,能够积极参与设计活动,提高了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5.今后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家乡的文化教育,让幼儿深入了解家乡,培养他们的家乡情怀。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家乡的桥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桥梁建筑艺术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家乡的文化教育,为幼儿提供更多了解家乡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的桥梁为何被建筑2、学习桥梁的种类及其区分3、感悟桥梁的紧要性和功能4、了解如何保护和维护桥梁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资料2、桥梁模型或实物3、教具:涂色笔、装饰物4、幼儿园环境:建筑桥梁的区域三、教学过程第一节:活动引导1、导入:和孩子们聊聊什么是“桥梁”?2、话题启程:实行引导方式,让孩子们叙述本身所经过过的桥梁;3、了解孩子们家乡的桥梁,通过呈现图片和资料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各种桥梁。
第二节:学习桥梁种类1、引导:向孩子们呈现不同类型的桥梁,例如:悬索桥、钢筋混凝土桥、浮桥等等。
2、讲解:讲解各种桥梁的特点、区分及建筑方式。
第三节:感悟桥梁的紧要性1、引导:让孩子们感知家乡桥梁的有何职责,引导孩子们探讨桥梁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紧要性。
2、活动:通过游戏和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模拟桥梁的建设和维护过程。
第四节:了解如何保护和维护桥梁1、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幼儿们了解桥梁的损坏,明白如何保护和保养。
2、讲解:通过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护和维护桥梁。
第五节:实践操作1、分组活动:依据分组调配的任务,让孩子们实际操作,随时察看幼儿们的注意力,确保安全执行。
2、总结:让孩子们语音表达经过实践活动有何感受和一些认知变化。
四、反思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桥梁的特点,并且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把握桥梁的学问和技巧的紧要性。
同时,我们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到如何保护和维护桥梁,为实现持续进展做出贡献。
其中一些针对提高孩子们学习动力的想法、如何规范课程的拓展等都可以从这次经过中获得。
通过教学活动的布置,孩子们了解了桥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紧要性及其存在的方式。
尽管教学活动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让孩子们理解不同类型的桥梁和如何维护桥梁等概念,但通过组织游戏和模拟的方式,并搭配实际操作,我们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大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桥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桥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和知道桥的基本结构特征以及功能。
2. 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桥的图片,视频,以及桥的模型。
2.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桥的图片,视频,以及桥的模型。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桥的名字和特征。
2. 探索桥的结构和功能:教师通过展示桥的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桥的结构,并解释桥的功能。
3. 了解家乡的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关于家乡的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桥的名字和特征。
4. 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家乡的桥,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桥的知识,并强调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观察家乡的桥,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教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些关于桥的图片,视频,以及桥的模型,让幼儿随时观察和学习。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桥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分组讨论中的观察和发现,了解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情况。
3. 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桥的知识的学习情况。
六、活动内容:1. 桥的种类: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桥,如梁桥、拱桥、吊桥等。
2. 桥的建筑材料:教师向幼儿介绍桥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石材、钢铁等。
3. 桥的设计和建造:教师向幼儿介绍桥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承重、稳定性等。
七、活动过程:1. 观察和描述: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桥的图片或模型,并让幼儿描述桥的特征和结构。
2. 制作小桥: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尝试制作自己设计的小桥,并介绍自己小桥的设计理念和功能。
3. 参观实地桥梁: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桥梁,让幼儿亲身体验桥的功能和重要性。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

教案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课时:5课时年龄段:5-6岁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桥梁建筑,知道桥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桥(一)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桥梁名称。
2. 基本概念:教师讲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如桥墩、桥面、桥栏等。
3. 家乡桥梁介绍:教师介绍家乡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夫子庙秦淮河上的桥等。
4. 幼儿分享:让幼儿谈谈自己见过的桥梁,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特点。
第二课时:家乡的桥(二)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桥梁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探究活动:教师出示各种桥梁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桥梁的名称和特点。
3. 家乡桥梁介绍:教师继续介绍家乡的其他桥梁,如苏州拙政园的桥、无锡太湖大桥等。
4. 幼儿分享: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引导幼儿关注桥梁的美感。
第三课时:家乡的桥(三)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桥梁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美感。
2. 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桥梁,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桥梁的美。
3. 家乡桥梁介绍: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家乡桥梁的建设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4. 幼儿分享:让幼儿谈谈自己观察到的桥梁,引导幼儿关注桥梁的功能和故事。
第四课时:家乡的桥(四)1. 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说出桥梁的基本结构、特点、美感、功能和故事。
2. 创作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分组创作关于家乡桥梁的绘画作品,可以是桥梁的立面图、平面图或故事画。
3.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4. 幼儿分享: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引导幼儿关注桥梁的文化价值。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

一、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家乡的桥》含反思二、活动目标:1. 了解自己家乡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幼儿对桥梁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 收集家乡桥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画纸、画笔、彩泥、搭建材料等。
3. 音乐、故事等相关教学资源。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激发幼儿对家乡桥梁的兴趣。
2. 基本部分:a.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桥梁的特点和功能,引导幼儿了解桥梁的历史文化。
b.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让幼儿自主发现和描述桥梁的形状、结构、材料等特点。
c. 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桥梁的设计和建造原理,引导幼儿思考桥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作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彩泥、搭建材料等表达自己对家乡桥梁的认识和感受。
3. 结束部分: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和启发,让幼儿在观察、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3. 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桥梁的特点和意义。
4.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六、活动准备:1. 收集各种桥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桥梁。
2. 准备画纸、画笔、彩泥、搭建材料、剪刀、胶水等创作工具。
3. 准备音乐、故事、PPT等相关教学资源。
4. 准备展示用的白板或展板,以及幼儿作品展示空间。
七、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桥梁的歌曲,或者讲述一个桥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桥梁的兴趣。
2. 基本部分:a. 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桥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桥梁的外形、结构、材料等特点。
大班社会课教案《家乡的桥》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家乡的桥》一、教学目标:1. 了解桥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知道桥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家乡桥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基本特征:桥的定义、结构、功能等。
2. 我家乡的桥:介绍家乡的桥梁,了解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3. 桥的种类:梁桥、拱桥、吊桥等。
4. 桥的文化:桥的故事、传说、诗歌等。
5. 桥的未来:探讨桥的发展趋势,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各种桥的图片,包括梁桥、拱桥、吊桥等。
2. 视频素材:家乡桥梁的宣传片或相关桥梁建设的视频。
3. 教学卡片:制作桥的认知卡片,包括桥的名称、特点等。
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桥的名称,简单介绍桥的功能。
2. 主体活动一:观看家乡桥梁的宣传片,让幼儿了解家乡桥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 主体活动二: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桥的故事、传说等。
4. 主体活动三:教师出示各种桥的卡片,让幼儿认知桥的名称和特点。
5.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桥的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心中的桥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桥的认知和热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动手能力。
3. 收集幼儿对桥的提问和建议,了解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思考能力。
4. 综合评价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桥的基本特征、功能以及家乡桥梁的特点。
难点:帮助幼儿认知不同种类的桥,并探讨桥的未来发展趋势。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让幼儿认识桥的特征。
2. 讨论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桥的故事、传说等。
3. 认知法:教师出示桥的卡片,让幼儿认知桥的名称和特点。
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桥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桥教案

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桥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欣赏桥梁的美。
2. 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活动,培养幼儿对桥梁的探究兴趣。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三、主题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培养幼儿对桥梁的探究兴趣。
2.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四、主题活动准备:1. 调查收集有关家乡桥梁的资料、图片。
2. 手工制作材料。
3. 邀请有关桥梁知识的专家或家长来园讲述有关桥梁的知识。
五、主题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让幼儿观赏家乡的桥梁图片,引起幼儿对桥梁的兴趣。
2. 活动展开:a. 让幼儿谈谈对家乡桥梁的了解。
b. 组织幼儿进行参观、调查,了解桥梁的特点。
c. 邀请专家或家长来园为幼儿讲述有关桥梁的知识。
d. 组织幼儿进行桥梁模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e. 组织幼儿进行桥梁知识竞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3. 活动总结:让幼儿谈谈在本活动中的收获,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4. 活动延伸:让幼儿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桥梁模型,增进亲子关系。
六、活动六:参观桥梁博物馆1. 活动目标:1.1 了解桥梁的历史和文化。
1.2 学习桥梁的结构和功能。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活动准备:预约桥梁博物馆的参观,准备交通工具。
3. 活动过程:3.1 乘坐交通工具前往桥梁博物馆。
3.2 参观博物馆,了解桥梁的历史和文化。
3.3 观察桥梁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简单记录。
3.4 回到教室,分享参观的所见所闻。
七、活动七:桥梁拼图比赛1. 活动目标:1.1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1.2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激发幼儿对桥梁的兴趣。
2. 活动准备:准备桥梁拼图材料。
3. 活动过程:3.1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桥梁拼图。
3.2 讲解比赛规则,开始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桥的演变。
家乡桥在城市中的大概分布位置。
2.能力目标:学习记录、统计,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3.萌发幼儿亲近家乡,喜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寻找熟悉的家乡桥在城市地图上的大概位置(通过教学辅助课件
和教师引导完成)。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
通过收集我家附近的桥。
了解自己熟悉
的桥座落在城市的具体位置。
2.能力准备:具备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心理准备:乐群、乐学。
4.材料准备:①桥的谜语课件;桥的演变课件;有代表性的桥在
城市中的分布位置课件②画桥、做桥材料③统计表、家乡桥梁图片、
自绘城市地图
活动过程:
1.播放"桥"的谜语课件引入主题
谜面:驼背公公,力大无穷,驼的什么?车水马龙!幼儿猜谜底。
2.闭眼快速画"桥"(粉笔画)了解自己头脑里储存的桥的印象。
3.讲述"桥的演变"故事"课件演示"
师:很久、很久以前河上没有桥。
被风吹倒的大树正好横搭在河
两岸,人们从上面走过去很方便,这就成了最早的桥。
接着人们试着
用藤条、木板来做桥,于是有了悬在河上的吊桥。
人们还试着用石头
垒成桥洞,石头被挤成桥洞很牢固,这就成了石拱桥。
后来人们又试
着在河面上立桥墩铺石板搭桥,于是在很宽的河面上也能搭桥了。
现
在人们已经会造各式各样的桥啦。
有联结交通要道的石桥、铁桥、钢
索桥;有缓解交通的立交桥、人行天桥;有休闲娱乐的风雨桥、凉亭桥、吊桥
4.讨论家乡的桥
师:我们家乡恩施也有各式各样的桥
问题一:你知道我们恩施有哪些桥?你最熟悉的是哪座桥?你家
附近有什么桥?
问题二:寻找熟悉的典型的桥的位置。
先找幼儿园附近桥的位置,再找幼儿最熟悉的桥在城市地图中的具体位置。
猜测自己不熟悉的桥
可能在城市的什么位置。
课件一一验证,并通过把自己熟悉的桥贴到
城市地图相应的位置,记录、提升幼儿对家乡桥的整体认识。
问题三:分小组统计"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桥",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5.谈话"家乡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结家乡是中国健康旅游基地。
家乡山高、水好、神奇美丽,为了给来恩施旅游的人带来方便我
们还会新建、改建许多桥。
6.一起动手做桥吧!
途径:
①用身体搭桥
②用画纸设计桥
③选择材料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