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省达州市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 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
气瓶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

气瓶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近年来,气瓶事故频发,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
气瓶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气瓶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气瓶事故的案例,探讨如何应对这些事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2019年江苏宿迁气瓶事故2019年7月,江苏宿迁发生了一起重大气瓶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气瓶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追尾,导致气瓶受损并发生泄漏,引发爆炸。
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严格执行运输规定:加强对气瓶运输车辆的监管,确保车辆安全,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气瓶质量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气瓶质量监控标准,加强对气瓶的质量把关,严禁使用低质量或过期气瓶。
3.提高气瓶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气瓶使用者的安全教育,提供正确的使用指南,促使使用者认识到气瓶的潜在危险,加强事故预防意识。
案例二:2016年甘肃兰州气瓶事故2016年9月,甘肃兰州发生了一起气瓶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该事故是由于一家火锅店瓦斯气瓶泄漏引发爆炸,导致附近民房受损严重。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气瓶安全管理:火锅店等地方应建立健全的气瓶存放和使用规定,定期检查气瓶的使用情况,确保气瓶的安全性。
2.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在火锅店等具有气瓶使用场所,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一旦检测到气体泄漏情况,及时报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火灾防范措施:对于使用气瓶的场所,应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和灭火器维护,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案例三:2017年北京气瓶事故2017年12月,北京发生了一起贮存液化石油气的气瓶泄漏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故导致气瓶自燃,使整个小区被迫疏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液化石油气存储管理:对于液化石油气的存储,应设定专门的存储区域,避免与可燃物质接触。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引言: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是指在充装二氧化碳气瓶时发生的爆炸事故。
这种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讲述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案例描述:2024年市发生了一起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
当时,一名经验丰富的工人正在对一批二氧化碳气瓶进行充装作业。
在他对气瓶进行连接过程中,由于连接不良,导致连接处泄漏出少量气体。
工人并未留意到这一点,继续将气体注入气瓶。
突然,气瓶爆炸,导致工人当场身亡,同时引发大火,燃烧了周围的设备和仓库。
事故分析:1.连接不良导致泄漏:案例中,工人未能确保气瓶与充装设备连接牢固,导致连接处泄漏。
这种泄漏会导致气压不稳定,进而增加气瓶发生爆炸的风险。
2.着火点引发爆炸:连接处泄漏的气体逐渐积聚并扩散,直到遇到明火、高温或火花引发爆炸。
在本案例中,气体积聚后遇到明火,引发爆炸事故。
3.爆炸危害:二氧化碳气瓶爆炸后,产生大量的高温和压力,造成周围设备、仓库等财产损失。
对于工人来说,爆炸的冲击和火焰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此外,爆炸还可能引发附近的火灾,并对环境和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事故预防措施:1.设立合理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的安全要求、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培训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2.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充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连接部位和阀门处没有泄漏现象。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更新,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安全设施与装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设置灭火器、砂桶、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确保这些设施易于使用和维护。
此外,为了保护工人免受爆炸和火灾的伤害,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耐火服、防爆眼镜等。
结论:。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 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氧气瓶爆炸是指由于氧气瓶内高压氧气与外界其中一种能源的接触而引起的爆炸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此类事故的认识和防范。
案例1:工地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工地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钢结构焊接作业,其中一名工人不慎将焊炬的火焰接触到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瞬间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
首先,氧气瓶与明火接触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将氧气瓶与火源相隔一定距离。
其次,焊接作业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这名工人可能缺乏必要的焊接技术和安全意识。
预防措施:在工地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危险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规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禁止将明火与氧气瓶接触。
在工地设置专门的存放氧气瓶的地方,隔离火源。
案例2:医院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医院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医院正在进行手术,手术室内一名护士不慎将氧气瓶与患者体内的电灼、激光手术器或电刀等高温设备相接触,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医护人员和患者受伤。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和设备管理不善。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手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与氧气瓶的安全距离。
其次,医院应加强对手术设备和氧气瓶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氧气瓶的安全存放。
预防措施:针对手术操作和设备管理不善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3:工业氧气瓶爆炸2024年工业区企业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金属切割作业,其中一名工人在切割过程中不慎将火花引燃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导致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严重烧伤。
典型气瓶相关事故案例展示

重庆潼南氧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06年8月6日上午,位于重 庆潼南县城的一家临街气体经营部发生 氧气瓶爆炸事故,致5人死亡、1人重伤 。氧气钢瓶爆炸碎片震飞近20米,存放 气瓶的库房中间隔墙被炸开一个大洞。
事故原因:在对氧气瓶进行测压时使用 了含有油脂的测压表,高压氧气接触油 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导致形成瞬间高温, 进而造成气瓶闪爆事故。氧气瓶已过报 废年限是事故的第二原因。
气瓶事故案例:
福建南安五金厂氮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07年7月6日,福建省南安 市水头镇一五金厂发生氮气气瓶爆炸事 故,至2人死亡、2人重伤。当时该厂锌 合金压铸机需检修和补氮,在维修工检 查设备时,氮气瓶突然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氮气瓶曾受到过局部猛烈撞 击已至瓶身存在内应力缺陷,在事故当 日氮气瓶经长时间太阳,又受压铸机周 围局部高温环境影响,最终引发气瓶超 压爆炸。
安全提示:1、氩气属惰性气体,虽不燃烧不爆炸也无毒,但吸入过量会导致缺氧窒 息。氩气密度比空气重,氩气一旦发生泄漏会集聚于低洼处,在坑道地形使用氩气应 作好通风工作,并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流程,作好必要安全措施。2、液氩储罐不 得设立于坑、井、池当中或者附近,液氩泄漏易造成低洼处氧浓度过低,构成窒息危 险。
气瓶事故案例:
西安六村堡黑作坊氩气泄漏事故
事故概况:2016年5月8日,西安市未央 区曹家堡村一黑化工厂发生氩气泄漏事 故,至2人死亡。现场一处5m³液氩储罐 设置于坑道内,2名工人在坑道内作业因 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为氩气泄漏导致有 限空间形成缺氧环境,而操作人员在未 进行任何安全防护的条件下违规进入有 限空间作业导致窒息死亡。黑化工厂违 法违规经营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诱因。
气瓶事故典型案例

●2007年1月31日20时10分,山东省聊城市 东昌府区聊城蓝天气体厂发生一起气瓶爆 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发当日20时左右,该厂在充装1只氧气 瓶过程中发生爆炸,1名操作工被炸死。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 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 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1 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车间北侧墙壁破开宽约1. 瓶体完全撕裂,厂房玻璃震碎,操作区的保暖隔断完全破坏。
●20体厂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发时,该公司工人从1只二氧化碳气瓶向4个空瓶倒装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瓶爆炸,该人当场死亡。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在准备更换新气瓶时,气瓶突然发生爆炸,该人当场死亡,另1名职工受轻伤。 ●2007年8月22日7时40分,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氧气供应站发生一起气瓶爆炸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2007年4月4日11时00分,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中山市凯盟灯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重伤,经济损失6万 元。
氧气瓶爆炸碎片8块,最远飞出约35米。 5米的缺口,车间屋顶破开约1×6米的缺口。 事发当日20时左右,该厂在充装1只氧气瓶过程中发生爆炸,1名操作工被炸死。 5米的缺口,车间屋顶破开约1×6米的缺口。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在准备更换新气瓶时,气瓶突然发生爆炸,该人当场死亡,另1名职工受轻伤。 ●2007年4月4日11时00分,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中山市凯盟灯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重伤,经济损失6万 元。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 1】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事故经过: *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主要原因分析: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事故责任划分:〔1〕搬运氧气瓶时,要防止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案例 2】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月初五〕20 时 30 分,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将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市楚州施河镇的居民惊呆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发现,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入口处的一间 15 平方米的乙炔气焊门市部,随着这声巨响被夷为平地,门市部路对面西侧一堵围墙也被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门市部的一幢二层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的许多建造物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得粉碎,满街都是震落下来的碎玻璃片。
施河镇顾王村村民、年过半百的公司主顾××、××夫妇和同村年仅 27 岁的农用三轮车主施××在爆炸中当场身亡;路过的行人高××〔女〕头部、背部、臀部等多处被炸伤,伤势严重。
行人××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
事故原因:据调查,爆炸由公司主顾*和施*在门市部门前违章焊接农用车引起,顾*在焊接作业时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气瓶减压阀,引起气瓶爆炸。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发展安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坚决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杜绝易燃易爆作业和明火作业混合穿插的现象发生。
【案例 3】*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情况概述: 1998 年 10 月 8 日 10 时 40 分摆布, *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气瓶地面滚动遭撞击,发生爆炸致人死亡
--南京市一五金厂“”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7年7月6日上午,南京市某单位将一台锌合金压铸机送至某五金制造厂进行维修、补充氮气。
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于11时10分出发,使用一辆皮卡车(货厢无遮盖)运输设备,并于11时40分抵达五金制造厂。
随后,工作人员
将氮气瓶从皮卡车上卸下并滚运到车间内待修的锌合金压铸机旁。
经检查发现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氮气压力不足,需要补充氮气;维修工人对锌合金压铸机的储能器进行检查时(储能器尚未与氮气瓶连接),氮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两名维修工死亡、两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该爆炸事故为气瓶缺陷引发的脆性断裂事故。
气瓶遭受局部强烈撞击且存在表面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该气瓶在运输过程中承受烈日暴晒时间达30分钟以上,滚运至锌合金压铸机旁边后又受熔融状态锌合金的环境温度影响,致使瓶内气体压力逐渐上升;车间地面不平整(地面铺设有铁皮,但不平整,凹凸明显),该气瓶滚运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震动影响,相当于对气瓶增加能量,致使气瓶内应力增大,裂纹相应扩展。
当瓶内气体压力超过裂纹尺寸的临界压力后,在内应力作用下产生突然断裂,导致气瓶爆炸。
(二)间接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气瓶腐蚀严重,使用超长服役,气瓶残体瓶肩部有一处明显的撞击凹坑,说明气瓶曾遭受过局部强烈撞击,外表产生裂纹缺陷,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扩展。
2.人的不安全行为:气瓶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未按照气瓶运送的相关要求操作,运输气瓶时未遮盖,搬运气瓶时采取滚运等方式,野蛮装卸。
3.管理上的缺陷:气瓶使用单位和五金制造厂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未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查和管理。
三、事故警示与预防
(一)事故警示
在充装、运输、使用气瓶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要求,发现气瓶可能受损时应当及时进行检测。
(二)事故预防
1.使用特种设备需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对顶,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
2.发现设备受损或可能受损失,应当及时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对气瓶的重装、运输和使用人员要定期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其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同时,采取正向激励等方式,鼓励员工上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全员参与,消除事故隐患。
四、专家点评
事故气瓶外表涂覆层基本脱落,腐蚀比较严重,显示该气瓶己有较长的使用时间,且气瓶残体瓶肩部有一处明显的撞击凹坑,说明使用方法不当。
这种气瓶很有可能存在缺陷,甚至是至命的缺陷。
在气瓶充装、运输、使用气瓶等压力容器时,一定要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避免违章。
同时,必须要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按期检验,发现腐蚀、凹陷等问题是要及时处理,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气瓶使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冲击、碰撞;
2.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性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
3.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
4.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5.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6.运输和储存是要进行固定,卧放时要防止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