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
江苏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理论大纲(试行).doc

江苏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理论大纲(试行)目录第一章全科医学概论 (1)第二章全科临床思维 (4)第三章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 (46)第四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8)第五章基层卫生服务管理 (71)第一章全科医学概论(24课时)一、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课时)(一)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和演变(二)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三)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四)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五)医学模式和健康观的转变1、生物医学模式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健康问题的整体观4、三级预防概念二、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概况(2课时)(一)国内发展概况(二)国外发展概况各国与医疗保障制度相适应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全科医师的培养方式。
美国、英国、德国等代表性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及其卫生服务体系,全科医师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三、全科医学的定义和学科特点(10课时)(一)全科医学1、定义2、全科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一般系统论模型;整体性方法。
3、全科医学的知识范畴与学科特点(1)全科医学的知识范畴:以疾病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以病人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以人群为对象的学科知识、以家庭为单位的学科知识、全科医学在其发展中凝练形成的专业知识。
(2)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学科知识和技能范畴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具有整体医学观;服务内容非常宽泛;服务具有地域和民族特点;定位于基层卫生保健领域。
(二)全科医生1、全科医师的角色:全科医生是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者;全科医生是健康与疾病的咨询者;全科医生是健康教育者;全科医生是社区管理者;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保健系统的协调者和守门人;全科医生应成为病人的朋友。
2、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人文情感,热爱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事业;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宽而扎实的医学及社会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全科医生应具备的技能: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技能;临床专业技能、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技能;社区保健与健康教育技能、科学研究能力。
江苏省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实践与思考

的规格 ,保证培训质量 发挥 了重要的作
用。
() 4 全省统一组织 全科医师 、 社区护
士培 训 结 业 考 试 。每 年 组 织 全 省 统 考 两
织全省有关 院校 的教师对全科医师和社
区护 士 培训 大 纲进 行 适 当修 订 , 以适 应 全
、
积 累 的经 验
次, 制定 了《 江苏省全科 医学教育 岗位培 训统考管理制 度( 试行 ) 《 》 江苏省全科 医
( 作者 单 位 : 苏建 康 职 业 学 院全 科 江 医学 培 训 中心 )
师规 范化培训细则( 试行 ) 。0 8年制定 》 20 了 《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 理
论 学 习教 学 大 纲 ( 行 ) , 试 》 自此 , 科 医 全 学规 范化 培 训 在 江 苏 省全 面展 开 。 () 3 教材 建 设 。为 了满 足 全 科 医 师 和 社 区 护 士 岗 位 培 训 的 需 要 ,江 苏 省 卫 生
一
量的 国内外资料和文献 , 总结 、 吸收 了国 内开展社 区卫生服 务的经验 ,力求做到
实 用 性 、 学 性 和 可 读 性 相 结 合 , 江 苏 科 对 省 开 展 全 科 医学 岗 位培 训 ,推 动 全 省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工 作 的 开展 ,统 一 全 省 培 训
进行调研 , 了解各市培训工作 的开展情况
都 由各 市卫 生局 负责考试 的组 织工作 ,
并 且 由培 训 中心 派 出人 员 到 各 考 试 地 点 进 行 巡 考督 察 。
2 0 ~2 0 0 3 0 9年 江 苏省 全 科 医学 岗 位培 训 结 业统 一考 试 统 计 表
伍 ,由其他 专科 医生承担对全科医师和 社 区护士等 的培训也 是权 宜之计。专科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
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
•【公布日期】2009.05.25
•【字号】苏卫科教[2009]12号
•【施行日期】2009.05.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
地名单的通知
(苏卫科教〔2009〕12号)
各市卫生局,有关单位:
5月初,按照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检查评估的通知》(苏卫办科教〔2009〕5号)要求,各市卫生局对本辖区内各单位申报的第二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了检查评估。
经审核,我厅认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60所医院为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培训基地,认定南京市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39个单位为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培训基地。
根据我省实际,现对培训基地的工作任务调整如下:
1、三级医院培训基地负责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合格的全科医师。
2、三级以下医院培训基地负责为辖区内乡镇卫生院培训合格的全科医师。
3、中医院培训基地负责为辖区内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培训合格的中医全科医师。
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培训计划任务,不断完善相关培训条件,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过程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附件:第二批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名单
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附件:。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

卫生部文件卫科教发[1999]第610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高校,部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快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建设一支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现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全科医师,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和主要途径,也是完善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各地区的医学教育水平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别,为更好地贯彻《试行办法》,保证培训质量,现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各地应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根据《试行办法》的要求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的内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审定、认可培训基地,并报我部科技教育司备案。
2、《试行办法》从1999年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始实施。
1999年以前的毕业生,可根据不同的毕业年限,组织水平考试后纳入相应的培训计划。
3、为确保培训质量,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
我部将对各地试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在全国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一项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请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并将试行情况及时反馈我部科技教育司。
附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抄送:总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内各司局卫生部办公厅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印发校对:吴沛新。
全科规范化培训细则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7年第三版)
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2.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3.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Ⅰ类疫苗13种) 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5. 孕产妇健康管理 服务规范 6.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65岁及以上)
档
时完成)
人的家庭)建立较长期的联系:接诊、
指导和干预技术;健康教育。
随访和出诊,并建立健康档案
愿各位学有所获! 祝大家健康愉快!
谢谢聆听!
7.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9.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10.肺结核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11.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13.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基层实践基地带教管理范例
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培训目的: 1.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社区和公卫带教 任务,并规范管理带教。 2.提高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
全科规范化培训细则
全科医学概况
1. 定义: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整合目 前“生物-心理-社会”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 级学科。
2.全科医师条件:合格的全科医师应具有专 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医疗保健提供者、保 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 康倡导者及健康资源管理者。是实施社区 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主体。
基层实践基地(六个月)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技能:了解 1.本地区和本机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内容及管理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09年度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09年度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9.11.20•【字号】苏卫科教[2009]23号•【施行日期】2009.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09年度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卫科教〔2009〕23号)各市卫生局: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43号)有关精神,我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09年度工作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附件: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09年度工作方案为了做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培养合格全科医师,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43号)有关要求,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
一、培训对象1、社会化招录学员:169人。
2、单位委托培养学员:295人。
截至2009年10月底,在培学员176人,共计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640人。
二、培训内容按照《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培训时间为3年,共分3个部分: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3个月)、临床科室轮转(26个月)和社区实践(7个月)。
根据基层卫生服务岗位要求,应安排足量的常见病诊疗技术、公共卫生服务等培训内容,重点培训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及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建设等。
加强对学员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学人文和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培养。
三、培训实施1、根据省卫生厅公布的各级培训基地的工作任务(苏卫科教〔2009〕12号)和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市县卫生局负责招录学员,将培训对象统一调配至辖区内相关培训基地,并将新增学员名单及其进入基地的名称汇总后报送至省卫生厅。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中医药局•【公布日期】2009.09.14•【字号】苏中医政[2009]41号•【施行日期】2009.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江苏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中医政〔2009〕41号)各市卫生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全面做好我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21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管理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7号)要求,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中医药局制定了《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均需参加岗位培训,并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中医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中医类别执业范围中“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的条件之一。
附件:1.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2.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3.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报名汇总表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省财政厅二○○九年九月十四日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为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确保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在我省顺利实施,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21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对全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进行岗位培训,使之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满足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
全科医生培训细则

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
总则一、培训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愿意在农村基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全科医学理念,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三、培训年限和方式(一)培训年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
具体时间安排。
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养基地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与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
(二)培训方式1.培训须在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养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主)和基层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可由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 附件2: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试行)
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General Practice / Family Medicine),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的各类健康问题/疾病。
经过该专业培训出来的全科医生主要工作在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一、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为3年。
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相关理论学习、临床科室轮转和社区实践,详见表1。
相关理论学习,时间3个月。
可以采取集中授课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所有理论课的教学安排和考试、考查等工作均由“临床培训基地”负责。
具体要求详见表2。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26个月。
在医院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轮转安排和出科、阶段、年终考核等相关管理工作由“临床培
训基地”负责,可参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和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理论知识与相关学科新进展。
同时,每月安排1天到“社区培训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实践,时间7个月。
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基地要安排经过培训的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社区实践期间,学员的实践安排和阶段考核等工作由“社区培训基地”负责。
培训结束后,“临床培训基地”负责将学员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上交市卫生局,经市卫生局统一审核后,由市卫生局组织按规定完成培训内容且各阶段考核均合格的学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统考,经考试合格可获得《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表1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及时间分配
年限内容时间具体课程备注
有关法律、法规 16学时
全科/家庭医学概论 88学时第理论课学习 1个月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24学时 1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10学时年
临床科室轮转(必修) 11个月内科(共12个月) 11个月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50学时
康复医学 40学时理论课学习 1个月循证医学 12学时
临床心理咨询 12学时
内科 1个月第急诊科 2个月 2 儿科 2个月年外科 2个月临床科室轮转(必修) 11个月妇产科 1个月
传染科 1个月
精神科 1个月
康复科 1个月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52学时理与方法
社区预防保健 36学时理论课学习 1个月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40学时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6学时第眼科 0.5个月 3 耳鼻咽喉科 0.5个月临床科室轮转(必修) 3个月年皮肤科 1个月
影像科 1个月
可选科室包括:肿瘤科、中医每科室不低于半个临床科室轮转(选修) 1个月科、口腔科,或其它科室月,最多1个月
按细则要求实习 7个月社区实习 7个月完成毕业论文
注:每个月按22天计算;理论课学时按每天6学时计算;
第一部分相关理论学习(3个月)
表2 相关理论学习工作安排
序号课程学时序号课程学时
有关法律、法规 1 16 2 全科/家庭医学概论* 88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3 24 4 10 5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50 6 康复医学* 40
循证医学临床心理咨询 7 12 8 12 9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52 10 社区预防保健* 36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1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40 12 16
注:加*为闭卷考试科目;其他课程可开卷考试或考查;成绩记录在“培训登记手册”上。
(一)有关法律、法规
1、学习《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母婴保健法》、《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文件。
2、通过学习,增强法制观念,规范执业行为。
(二)循证医学
1、了解循证医学的概念、范畴和意义。
2、理清临床医疗实践、医学科学研究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3、掌握实施循证医学的途径和步骤。
(三)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1、掌握医疗中的医患关系模型及其意义,以及调整医患关系的主要方法,全科医疗中伦理学基本原则,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熟悉与患者交流的常用技巧。
3、了解医患关系在全科医学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现代社会中健康责任与卫生政策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师对患者照顾所涉及的伦理学决策问题。
(四)临床心理咨询
1、掌握社区常见心理问题的临床特征。
2、熟悉社区常见心理问题的咨询方法与咨询技术。
(五)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1、了解临床思维的概念、核心要素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
2、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能通过获得各种临床资料,深入分析、融会贯通运用书本知识,提高临床各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能。
3、了解人际沟通的性质、内涵和影响要素;了解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
4、掌握交谈技巧,了解演讲、阅读、书写、访晤等相关内容。
(六)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1、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了解传染病法定分类和传染病流行病学潜伏期、传染期、流行强度等理论知识。
2、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分级以及对传染病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措施。
3、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定职责。
4、掌握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
5、掌握医院感染的监测、报告及预防措施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措施;
6、重点掌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不明原因肺炎、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等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七)康复医学
1、了解康复与康复医学的概念,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服务对象、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2、熟悉社区康复的概念和要素,工作任务,组织机构,社区康复与专门机构康复的关系;熟悉社区康复的模式、工作程序与制度、社区康复工作及人员的职责。
3、熟悉康复评定的种类和特点。
掌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目的、方法和含义。
4、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的残疾分类。
了解康复医学工程的概念。
5、熟悉康复治疗的目的、种类和内容。
熟悉物理疗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社区常用物理疗法的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熟悉心理治疗的概念、常用心理治疗方法和运用范围。
熟悉环境改造的概念和可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