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选择题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统计学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计该地区的粮食产量,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2、某冰箱厂要统计冰箱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

A、均为离散型变量B、均为连续型变量C、前者为离散型变量,后者为连续型变量D、前者为连续型变量,后者为离散型变量3、可以全面、确切地反映全面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国民经济统计核心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投资总额4、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7%,这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5、某地区2002-2007年历年年末设备台数在2002年度基础上增加20万台,30万台,40万台,50万台,则5年间平均设备增长量为()。

A、10万台B、34万台C、6万台D、13万台6、统计分配数列( )。

A、都是变量数列B、都是品质数列C、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D、都是统计分组7、下面()是品质标志。

A、民族B、年收入额C、年龄D、考试分数8、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式方法是()。

A、任意抽样调查B、典型抽样调查C、随机抽样调查D、重点抽样调查9、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统计( )。

A、调查B、分析C、整理D、分组10、下列人口指标中,属于静态指标的是()。

A、年内出生人口B、年末总人口C、年内迁出人口D、全年离婚人数11、按“国民生产总值”分组是()。

A、品质标志分组B、数量标志分组C、复合标志分组D、混合标志分组12、某工人月工资23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B、质量指标C、品质标志D、数量指标13、众数是()。

A、顺序大小排列位置在正中间的变量值B、数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用权数计算出的变量值D、抽样时变量值1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和总体总量C、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D、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15、某地区:人均月收入为800元,职工平均月工资为1800元,则()。

2020年统计学考试复习资料

2020年统计学考试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 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B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C.简单表和复合表D.简单表和一览表2. 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D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3. 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 B )。

A.亚当·斯密B.威廉·配第C.康令D.凯特勒4.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A )。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的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5. 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 D )。

A.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C.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是每个企业6. 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B )。

A.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D.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7.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8.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C )。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9.某工人月工资90元,则工资是( C )。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变量值10.某厂工业总产值逐年有所增加,1999年、2001年、2002年分别增长5%、8%、10%,三年工业总产值总共增长( D )。

A.23% B.22% C.11.2% D.24.74%11.某电器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C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12.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是( A )。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

B. 样本。

C. 参数。

D. 统计量。

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称为什么?A. 参数。

B. 样本。

C. 统计量。

D. 方差。

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统计量?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4.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很大,表示什么?A.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大。

B.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小。

C. 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偏移。

D. 数据集的分布形状不规则。

5. 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的形状是由哪个参数控制的?A. 均值。

B. 标准差。

C. 方差。

D. 自由度。

二、填空题。

1. 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30,总体标准差为5,样本标准误差为?答,0.5。

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下四分位数为30,上四分位数为40,该组数据的四分位差为?答,10。

3. 某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20,方差为16,标准差为?答,4。

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答,95.44%。

5. 在t分布中,自由度为10时,t分布的峰度为?答,3。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参数是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依据,而统计量是对样本进行推断的依据。

2. 请解释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曲线是一个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曲线两侧尾部逐渐下降。

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中位数、众数重合,曲线的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窄。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68%,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5.44%,距离均值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9.73%。

3. 请解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答,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在于t分布是以样本容量为自由度的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以总体为基础的分布。

统计学 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 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统计学选择题整理

统计学选择题整理

一、 单项选择1. 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A )A . 众数B .算术平均数C .中位数D .几何平均数2. 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如下关系(D )A . Mg Mh X ≥≥B .Mg X Mh ≥≥C .Mh Mg X ≥≥D .X Mg Mh ≥≥3. 下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B )是位置平均数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调和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4. 由右边的变量数列可知(B )A .Mo Md ≥B .Md Mo ≥C .Md >30D .Mo >305. 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月分别为150,160,165(件/工日),产量分别为4500,1800,5775(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为(C )A . 150160165158.333++= (件/工日) B . (件/工日)C .(件/工日) D .(件/工日)6. 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不正确的描述是(C )A .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和为零B . 算术平均数手抽样变动的影响微小C . 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D .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他数偏差的平方和7. N 格变量连乘积的N 次方根,即为(A )A .几何平均数B .算术平均数C .中位数D .调和平均数8. 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D )A .超过一半B .等于一半C .不到一半D .视情况而定9. 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的(C )值最大A .中位数B .众数C .算术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10. 在社会统计学中,(B )是反映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平均指标。

A .中位数B .算术平均数C .众数D .几何平均数11.对于钟型分布,当时为(A)A.正偏B.负偏C.正态D.不一定12.变异指标中,以两数之差为计算基准的是(A)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方差13.比较两个性质不同的变量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必须计算(D)A.标准差B.平均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14.设甲乙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20和25,乙数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50和52,则说明(B)A.甲数列的稳定性高于乙数列B.甲数列的稳定性低于乙数列C.甲乙两数列的稳定性相同D.无法比较15.某企业1994年职工平均工资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1998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扩大到150元,职工的平均工资相对变异(B)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16.如果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均值恰好等于被估计的参数的值,那么这一个估计值可以认为是(C)估计A.有效B.一致C.无偏D.精确17.虽然随机样本与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加时,统计量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

统计学答案整理

统计学答案整理

统计学答案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质量指标( D ).A. 不能用数值来反映 B。

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C。

必需用数值来反映 D. 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2、从认识的顺序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B )。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B。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3、指出错误的命题( B )。

A.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B.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C.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D。

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4、统计认识对象是( A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D. 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5、统计所研究的是( A )。

A。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B. 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C.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 D。

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6、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C )。

A. 统计推断法B. 统计分组法C. 大量观察法 D。

综合指标法7、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布是( C ).A。

连续型变量分布 B。

离散型变量分布C。

正态分布 D。

其他类型分布8、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 B )。

A。

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B。

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C. 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 D。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9、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A )。

A.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D.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10、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A )。

A。

工业企业总数 B。

工业职工总人数C。

工业设备台数 D。

工业增加值1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B )。

A. 权数绝对数大小 B。

统计学试题库(选择题和判断题)

统计学试题库(选择题和判断题)

统计学试题库(选择题和判断题)统计学题库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规律的,所以就不需要做定性研究。

()2、重点调查的误差是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的。

()3、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通常采用总量指标。

()4、众数和中位数均易受极端值影响,不具有稳健性。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加。

()6、平均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7、因为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所以实际计算总指数时通常运用综合指数。

8、样本指标的方差称为抽样平均误差。

()9、若其他条件固定,则总体变量的变动程度与抽样极限误差呈正比。

()10、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同号。

()1、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2、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它并不能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频率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实质意义上的权数。

()4、若甲、乙两总体某变量的标准差?甲、?乙存在?甲??乙,则乙总体变量的差异性较小。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6、若现象的发展,其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7、若p表示产品价格,q表示产品产量,则?pq??pq表示因价格变动造成的产值变动额。

*****、抽样平均误差不受总体变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9、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数增加一倍将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

10、若r?0,则X与Y不相关。

()1、数量标志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是用属性(文字)表示的。

()2、离散型变量既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式分组。

()3、以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不需要前提假设。

()4、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比较大小没有实际意义。

()5、若某国***XX年比2021年增长15%,2021年比2021年增长20%,则该国***XX年比2021年增长35%。

6、若现象的发展,其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应配合指数曲线趋势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项选择1. 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2.150 x 4500 + 160 x 4800 + 165 x 5775=158.33 (件/工日)D .、150 x 160 x 165 = 158,21 (件/工日)6. 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不正确的描述是 (C ) A.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和为零B. 算术平均数手抽样变动的影响微小C. 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D.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他数偏差的平方 和 7. N 格变量连乘积的N 次方根,即为(A )A. 几何平均数B.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D.调和平均数8. 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D ) A.超过一半 B.等于一半 C.不到一半 D.视情况而定 9. 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的 (C )值最大(A )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 如下关系(D ) A . Mg Mh X B . MgMh C . Mh Mg XF 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 3. A .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4. A. (B )是位置平均数 B.中位数 C .调和平均数 由右边的变量数列可知(B ) Mo MdB. C. D. 5.A. Md MoMd >30Mo >30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月分别为1 5 0,1 6 0,1 6 5 (件/工日) 量分别为 4500,1800,5775 (件) 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为 (C )150 160 165 158.33 (件/工日)B.4500 + 4800 + 5775C.4500 +4800 + 57754500~4800 5775~ = 158.68"150 + 160 + 165(件/工日),产,则D. X Mg Mh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0. 在社会统计学中,(B)是反映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最基本的平均指标。

A.中位数B.算术平均数C•众数 D.几何平均数11. 对于钟型分布,当^-Mo>°时为(A)A. 正偏B.负偏C.正态D.不一定12. 变异指标中,以两数之差为计算基准的是(A)A. 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方差13. 比较两个性质不同的变量数列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必须计算(D)A. 标准差B.平均差C.全距D.标准差系数14. 设甲乙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2 0和2 5,乙数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5 0和5 2,则说明(B)A. 甲数列的稳定性高于乙数列B. 甲数列的稳定性低于乙数列C. 甲乙两数列的稳定性相同D. 无法比较15. 某企业19 9 4年职工平均工资5 2 0 0元,标准差为110元,1 9 9 8 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 0%,标准差扩大到150元,职工的平均工资相对变异(B)A. 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16. 如果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均值恰好等于被估计的参数的值,那么这一个估计值可以认为是(C)估计A.有效B. —致C.无偏D.精确17. 虽然随机样本与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加时,统计量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

满足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该统计量,对总体参数是一个(B)的估计量A.有效B. —致C.无偏D.精确18. 估计量的(A)值统计量的抽样分布集中在真实参数周围的程度。

A.有效性B. —致性C.无偏性D.精确性19. 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样,如果要使抽样误差降低5 0%,贝U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C)A.2倍B.3倍C.4倍D.5倍20. 除抽样误差c夕卜,影响允许误差'大小的因素还有(C)A总体标准差 B.样本标准差C.推断估计的把握程度 D.随机因素21. 再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时,把握程度越高则(B)A.误差范围越小B.误差范围越大C.抽样平均误差越小D.抽样平均误差越大22..当x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之间存在(A)关系。

A直线正相关B直线负相关C曲线正相关D曲线负相关23. 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在0.5〜0.8之间时,表示(C)A无相关B低度相关C中等相关D高度相关24.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D)A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是随机的;B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不是随机的;C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随机的;D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25. 关于相关系数,下面不正确的描述是(B)A当・江:时,表示两变量不完全相关;B当r=0时,表示两变量间无相关;C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单相关;D如果自变量增长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增长,就形成正相关关系。

26. 欲以图形显示两变量X和Y的关系,最好创建(D)A直方图B圆形图C柱形图D散点图27. 两变量X和丫的相关系数为0.8,则其回归直线的判定系数为(C)A 0.50B 0.80C 0.64D 0.9028. 在完成了构造与评价一个回归模型后,我们可以(D)A估计未来所需样本的容量B计算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C以给定的因变量的值估计自变量的值D以给定的自变量的值估计因变量的值29. 两变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变量之间(D)A完全相关B无关系C不完全相关D不存在线性相关30. 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D)。

A函数关系B无关系C共变关系D严格的依存关系31. 在相关分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A)A都是随机变量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常数D都是常数32. 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D)A都是随机变量B都不是随机变量C自变量是随机变量D因变量是随机变量3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区别在于只有一个(B)A因变量B自变量C相关系数D判定系数34. 以下指标恒为正的是(D)。

A相关系数r B 截距a C斜率b D复相关系数35. 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得是(A)A身高与体重B产品与单位成本C正常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D商品的零售额和流通费率二、多项选择1.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是(A、D)A. 受抽样变动影响微小B. 受极端值影响大C. 载频数分布图中,表示为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变量值D. 如遇开口组时,不经特殊处理往往算不出来E. 如遇到异距分组时,不经特殊处理往往算不出来2.中位数是(A、D E)A. —种根据位置来确定的总体的代表值B•处于任意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变量值C.易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D.在顺序排列的数列中,在2位上的那个变量值E .将总体的变量值均等的分为两部分的那个变量值 3 .当遇到分组资料有开口组的情况时,肺经特殊处理,下面无法求出的统计指标有(A 、B 、E ) A.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众数 E .调和平均数 4 . (A B C )可统称为数值平均数 A.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5.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C.调和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A 、 B 、D ) n X X A. B0D.6 .如果变量之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7 .凡用绝对数来表达的变异指标,统称绝对理势, A .极差 B.平均差 C .四分位差 E )D. 主要有 D.标准差 (B 、 众数 E .调和平均数 (A B 、C 、D ) E .标准分 (B 、C 、D E ) 8 .凡用相对数来表达的变异指标,统称相对离势,主要有 A 标准差 B.异众比率 C.标准差系数 D.平均差系数 E .偏态系数 9 .不同总体之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的原因是 (A 、D ) A 平均数不一样 B.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C.标准差不一致D.计量单位不一致 E .离差平方和不一致 10 . 平均差的性质是 (A 、B 、E ) A 易受极端值影响 B .要采取绝对值进行计算 C.数据信息利用率很低 D.以算术平均数为基准求出的平均差最小E.受抽样变动影响大 1 1 . 甲<戈乙,c 甲>c乙,由此可以推断(A B ) A .乙组*的代表性好于甲组 B .乙组的标准均衡性比甲组好 B . C.甲组*的代表性好于乙组 D.乙组的标准均衡性比甲组好 12 .下面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指标有 (A 、B 、C 、D ) A 平均差 B .标准差 C.算术平均数 D.全距 13 .比较不同企业的同种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稳定性时,可选用 (A 、B 、E ) A.极差 B.标准差 C.平均数 D.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E.标准差 系数 14 .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使用( C 巳A.平均数B.全距C•均方差系数 D.标准差E.平均差系数15.在统计中,为了确定每一种估计究竟如何,就必须掌握以下标准(A、C、D)A.无偏性B.精确性C. 一致性D.有效性E.权变性16.对于大样本,置信区间的大小主要由(A、C)这两个变量决定。

A. ZB. ??C. §D.陀)1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C、D E、)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B.样本标志值的大小C.样本容量D.抽样方差E.抽样方式18.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A、B、C、D E)A.总体标准差大小B.允许误差大小C.置信度D.抽样方法E.抽样方式19.关于积差系数,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B、C D)A、积差系数是线性相关系数B、积差系数具有PRE性质C、在积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中,变量X和Y是对等关系D、在积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中,变量X和Y都是随机的2 0 .关于皮尔逊相关系数,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C E)A、皮尔逊相关系数是线性相关系数B、积差系数能够解释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r公式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D、r的取值在1和0之间E、皮尔逊相关系数具有PRE性质,但这要通过r 2 加以反映2 1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是(A、B、E)A、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B、回归系数有正负号C、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D、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E、有可能求出两个回归方程2 2 .反映某一线性回归方程y=a+bx好坏的指标有(A、B、D)A、相关系数B、判定系数C、b的大小D、估计标准误E、a的大小2 3 .模拟回归方程进行分析适用于(A、C、D E)A、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系数B、不存在任何关系的几个变量之间C、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D变量之间存在曲线相关E、时间序列变量和时间之间2 4 .判定系数r 2 =80%和含义如下(A、B、C)A、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B、因变量y的总变化中有80%可以由回归直线来解释和说明C、总偏差中有80%可以由回归偏差来解释D 、相关系数一定为0.64E 、判定系数和相关系数无关2 5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是(A、B、C)A、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B、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C、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D、相关分析需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E、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2 6 .以下指标恒为正的是(B、C)A、相关系数B 、判定系数C、复相关系数D、偏相关系数E、回归方程的斜率2 7 .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为(B、C)A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B 、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C 、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D 、当因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自变量平均增减的量E、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2 8 .关于回归系数b,下面正确的说法是(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