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章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 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2020·郑州一中高一测试)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一切生物细胞的研究,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并建立了细胞学说解析:施莱登和施旺只研究了部分生物的细胞。
2.(2019·山东潍坊一中高一测试)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个体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可算作“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科学家能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意味着制造了生命系统D.生物个体中由“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都具备的解析: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项错误;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可算作“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B项正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并不意味着制造了生命系统,C 项错误;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项错误。
3.(2020·四川遂宁高一期末)下列事实中,不能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的是( D )A.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B.单细胞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C.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D.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解析: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是说明了其组成成分,没有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2019·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月考)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埃博拉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不是生物也不是生命系统B.一只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解析: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是属于生物,A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因此一只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精子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层中的最高层次,D错误。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变化的、无规律的D.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系统调节控制的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
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内环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命诞生的历史,内环境稳态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代谢的正常结果,也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前提条件C.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其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D.内环境稳态也是生物圈稳态的一部分解析:内环境的某些成分与海洋中的成分相似,可以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不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
生物圈的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的稳态与H2PO-4/HPO2-4等构成的缓冲体系有关;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关于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得病解析:血液成分稳定,只是机体稳态的一个方面。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内环境的稳态(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内环境稳态及意义1.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细胞的代谢活动有关B.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关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细胞代谢D[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及细胞代谢活动有关,D项正确。
] 2.(多选)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A BD[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是内环境,由此判定C项错误。
]3.如图所示的曲线中,能表示人在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是( )A B C DA[胃液的pH在1.8左右,当大量喝水后,胃液的pH会有所升高,但不会高于7。
] 4.在等量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变化最大的是 ( ) A.马铃薯匀浆B.自来水C.肝匀浆D.磷酸缓冲液B[在溶液中滴加酸或碱会引起溶液pH的变化,变化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量和溶液对pH的缓冲能力。
在等量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变化的大小是由溶液的缓冲能力决定的。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pH变化小。
自来水没有缓冲能力,pH变化最大。
] 5.(多选)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B.在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C.组织液可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液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AD[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仅仅血浆成分稳定,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A错误;糖原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一般不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在人体内环境中,组织液的去路有两条,一条是渗回血浆,另一条是渗入淋巴液,C正确;血浆与组织液相比,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
2019-2020沪科版生物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1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

课时分层作业(一)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建议用时:25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A.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罗伯特·胡克制造的显微镜比詹森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要高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观察到的人和动物的精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细胞D.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清楚地观察到了细胞的内部结构D[受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制约,罗伯特·胡克和列文虎克并未清楚地观察到细胞的内部结构。
]2.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D.人类认识细胞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答案] B3.下列各项中,都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细菌和SARS病毒B.SARS病毒和AIDS病毒C.发育三周的人胚胎和草履虫D.乌龟和烟草花叶病毒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4.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生生物的一组是()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D[本题考查病毒、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常见种类的区别。
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生物,分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如噬菌体)。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主要类群有细菌和蓝藻等。
原生生物是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黏菌。
衣藻、酵母菌、根霉、草履虫、变形虫都是原生生物。
A项中的噬菌体为病毒类,B项中的细菌和C项中的蓝藻为原核生物,可排除。
]5.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的生物是()A.原核生物、原生生物B.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一部分真菌C.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原生生物和一部分真菌D.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原生生物C[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的绝大多数和真菌的一部分属于单细胞生物,而植物界、动物界及大型真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6.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C[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类型。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一)

7.人体的体液是指( B )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和血液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解析:消化液不是体液,A错误;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组 成体液,B正确;血液不属于细胞外液的一部分,C错误;血浆、 组织液、淋巴液是细胞外液,D错误。
8.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pH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13.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A液为__组__织__液____,B液为___血__浆___,C液为___淋__巴__液___。 三者共同构成的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 称为___内__环__境__(或__细__胞__外__液__)___。
(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 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自__由__扩__散___。
(4)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 经过__循__环____系统、__泌__尿____系统。
(5)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____组__织__细__胞__内__的__C_O__2_浓__度__高__于__组__织__液__中__的________。
解析:(1) 高等动物体内的血浆(A)、组织液(B)和淋巴(C)等共 同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 相互渗透,另外,组织液还可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淋巴液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可汇入血浆。
15.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 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B表示相关过 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三种液体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_内__环__境___,图中Ⅳ 是指___泌__尿___系统;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____组__织__水__肿______(症 状)。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章 第4课时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第4课时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目标导航 在进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的糖类和蛋白质”时,制作徒手切片,使用高倍镜验证生命的物质性,养成讲究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油脂的鉴定1.检测原理(1)________________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
(2)生物组织材料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
2.检测步骤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1)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显色紫色;(2)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显色蓝色;(3)还原糖+____________________――→显色红黄色。
2.检测步骤知识点一生物组织中油脂的鉴定1.下列有关生物组织中油脂检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一般需进行徒手切片B.所用检测剂为苏丹Ⅲ染液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为使视野清晰可直接使用高倍物镜D.本实验中可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染料知识点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2.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汁中有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汁中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3.下列各项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的是() A.韭菜B.芹菜C.菠菜D.白萝卜知识点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4.不同的有机物与某些物质反应有特殊的显色反应,实验中常以此来鉴定不同的有机物。
肾小球肾炎病人常出现水肿,其尿液()A.与二苯胺反应呈蓝色B.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呈现红黄色C.与苏丹Ⅲ染液反应呈橙黄色D.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5.下列关于实验检测淀粉、蛋白质和还原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鉴定还原糖的本尼迪特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鉴定油脂的存在,要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橙黄色的颗粒C.鉴定还原糖时,样本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合均匀,即可观察颜色变化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基础落实1.在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①甘蔗的茎②油菜子③花生种子④梨⑤甜菜的块根⑥豆浆⑦蛋清A.④②⑥B.⑤③⑦C.①②⑥D.④③⑥2.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A.碘液、苏丹Ⅲ染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C.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D.碘液、本尼迪特试剂3.为了检测组织中的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等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还原糖的检测需要热水浴加热B.油脂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C.检测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B前加入双缩脲试剂A并混合均匀,是使蛋白质处在碱性环境中D.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红色4.下列有关物质鉴定的显色反应中,不正确的是()A.用本尼迪特试剂处理葡萄糖产生红黄色沉淀B.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蛋白质,不需用显微镜观察现象C.用苏丹Ⅲ染液处理油脂,要用显微镜观察现象D.用碘—碘化钾溶液处理果糖呈紫色5.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取最薄的切片,染色和观察效果会更好B.在切片上滴加50%的乙醇溶液是为了加快染色C.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已染色的材料D.当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会变暗6.以花生子叶为实验材料进行油脂的检测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①盖上盖玻片②切子叶③苏丹Ⅲ染液染色④滴蒸馏水⑤用酒精洗去浮色A.④②①③⑤B.②④①③⑤C.④②③①⑤D.②③⑤④①7.在下列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
【世纪金榜】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以下各类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 )A.淀粉和核糖B.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C.葡萄糖、核糖和麦芽糖D.糖原、乳糖和蔗糖【解析】选B。
淀粉、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糖,糖原、乳糖是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糖。
2.以下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核酸、脂肪含有C、H、O、N等元素B.磷脂是动植物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C.植物细胞中要紧的二糖是乳糖和麦芽糖D.淀粉和蔗糖完全水解取得的单糖都是葡萄糖【解析】选B。
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A项错误;动植物细胞中都有膜结构,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份,故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磷脂,B项正确;植物细胞中要紧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C项错误;蔗糖水解的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D项错误。
3.(2021·石家庄高一检测)不饱和磷脂可使细胞膜在低温环境中维持较好的流动性,以下四种生物的细胞膜中不饱和磷脂比例最高的可能是( )A.沙漠赤狐B.长臂猿C.大熊猫D.南极鱼类【解析】选D。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活在严寒环境中的动物细胞膜中不饱和磷脂比例最高。
4.以下关于胆固醇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胆固醇在动物内脏、蛋黄等食物中含量丰硕B.只要不摄入胆固醇,体内就可不能有胆固醇C.胆固醇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份D.老年人的血管内壁上容易沉积胆固醇【解析】选B。
动物内脏、蛋黄等动物性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丰硕;假设胆固醇摄入过量会在血管壁上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老年人新陈代谢慢,血管壁上容易沉积胆固醇;胆固醇也能够在人体的正常代谢进程中产生;胆固醇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份,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5.某植物体能够完成以下反映(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那么◇—○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水◇+○A.麦芽糖B.乳糖C.蔗糖和C两项【解题关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图形表示的含义,并结合二糖的组成判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时作业

第一次作业一、选择题1.(2013·日照高一期末)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A.单个细胞活动B.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C.人体各系统配合D.神经细胞独立活动2.(2012·莱芜一中高一测试)下列能够独立完成新陈代谢等一系列复杂生理活动的是()A.生物的遗传物质(DNA)B.生物体内的大分子蛋白质C.独立的SARS病毒D.人的心肌细胞3.无论是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还是大象等结构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在它们的个体繁殖和发育过程中,都离不开的基本生命活动是()A.受精作用B.各种组织细胞分化C.细胞分裂D.组织和器官的形成4.(2012·德州月考)据报道,最近法国牡蛎养殖者发现,大批幼小牡蛎离奇死亡,法国牡蛎生产可能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
通常情况下浅海中的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活在一起。
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物种5.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④一片果园及其中的全部生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②④6.(2012·陕西省师大附中月考)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
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7.(2013·大庆高一检测)下列属于细胞的一组是()①花粉②抗体③精子④生长激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下列均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一组生物是()A.蓝藻和噬菌体B.艾滋病病毒和草履虫C.SARS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D.乳酸菌和酵母菌9.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10.(2013·西安高一期末)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非选择题11.(2012·临沂高一期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2009年潮州二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可见到64个细胞排成一行,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见到的细胞数目最多为()A.4个 B.5个C.16个D.17个解析:物镜为从10×换成40×,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即行放大4倍,故64/4=16。
答案:C2.(2009年深圳二模)在人体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下列哪项是相同的()A.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比B.脱氧核苷酸和碱基的种类C.脱氧核糖核酸的种类和含量D.核糖核酸的种类和数量解析:在人体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5种碱基。
由于细胞质含有DNA 和RNA,故其含量不能确定。
不同细胞的体积是不同的,故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比也不能确定是否相同。
答案:B3.(2010年黄冈中学高三模拟)与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A.从同化作用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自养型B.从结构成分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C.从异化作用类型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⑤是生产者解析:同化作用包括自养和异养,异化作用包括厌氧和需氧型;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胸腺嘧啶;③④是生产者。
答案:B4.(2009年广东六校联考)下列物质一定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中合成是()A.酶B.激素C.运载体D.凝集素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凝集素是蛋白质,其他都不一定是蛋白质。
答案:D5.(2009年邗江中学第三次月考)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态,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层次的是()A.一个病毒B.一个受精卵C.一个洋葱D.一个蜂巢解析: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答案:B6.(2009年肇庆二模)某单细胞生物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
该生物最可能是()A.真核生物B.原核生物C.异养生物D.微生物解析:原核生物除了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
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7.(2009年珠海二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在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C.动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病毒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解析: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其遗传物质是DNA,故A项错误。
D项病毒没有染色体,其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
答案:AD8.(2009年珠海二模)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图①由甲转换为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B.图②两个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将弯向同一方向C.图③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图④是长期培养在缺镁培养液中的番茄,其叶片色素提取分离后的结果解析:A项中甲物镜长度比乙物镜短,故乙物镜放大倍数大,由甲转换为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图④有叶绿素,故D错误。
答案:AD三、非选择题9.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在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回视野中央仔细观察。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_______。
(2)换高倍镜观察时要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生这种黑边圆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同学误将气泡当细胞进行观察,气泡圆亮,边界清晰好看,易找到。
造成的原因是,制片时操作不规范,盖上盖玻片时未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载玻片上滴加的水分过少。
换高倍镜观察时应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否则换高倍镜后找不到目标,原因是高倍镜观察的实际面积减少。
移动标本时,物像与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显微镜观察的是倒像。
因此要将物像从右上方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标本。
答案:(1)气泡(2)右上显微镜观察的是倒像(3)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或载玻片上滴加的水过少10.使用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的结构,与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说明细胞的_____________性,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细胞的_____________性。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核区。
洋葱表皮细胞是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液泡,大肠杆菌则没有。
答案:无核膜差异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统一11.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1)该细胞为___________类细胞,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 所共有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细胞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相比, 不同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并且有细胞壁。
符合原核细胞的特征。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1)原核无核膜(不形成染色体, 细胞器分化简单)(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3)该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12.下图中的A 为蓝藻细胞结构示意图,B 为水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没有___________,因而属于原核细胞;水绵细胞由于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属于真核细胞。
(2)在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中, 它们共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_____________。
(3)由于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因而属于___________生物。
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_____________。
不同的是蓝藻还含有___________, 水绵还含有_______________。
(4)生活在水中的这两种生物,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都能形成“水华”。
解析:从图A可以看出,其没有细胞核,只有裸露的DNA(没有染色体)。
B图具有植物细胞的特征。
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素素和藻蓝素,同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绝大多数的水华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答案:(1)拟核核膜8 细胞核(2)3 11 细胞壁 4 10 细胞膜 5 9 细胞质统一性(3)自养型叶绿素藻蓝素类胡萝卜素(4)水域污染、发生富营养化参考答案1.物镜为从10×换成40×,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即行放大4倍,故64/4=16。
答案:C2.解析:在人体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5种碱基。
由于细胞质含有DNA和RNA,故其含量不能确定。
不同细胞的体积是不同的,故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比也不能确定是否相同。
答案:B3.解析:同化作用包括自养和异养,异化作用包括厌氧和需氧型;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含胸腺嘧啶;③④是生产者。
答案:B4.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凝集素是蛋白质,其他都不一定是蛋白质。
答案:D5.解析: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答案:B6.解析:原核生物除了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
答案:B7. 解析: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其遗传物质是DNA,故A项错误。
D项病毒没有染色体,其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
答案:AD8.解析:A项中甲物镜长度比乙物镜短,故乙物镜放大倍数大,由甲转换为乙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图④有叶绿素,故D错误。
答案:AD9.解析: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同学误将气泡当细胞进行观察,气泡圆亮,边界清晰好看,易找到。
造成的原因是,制片时操作不规范,盖上盖玻片时未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载玻片上滴加的水分过少。
换高倍镜观察时应将黑边圆圈移到视野中央,否则换高倍镜后找不到目标,原因是高倍镜观察的实际面积减少。
移动标本时,物像与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因为显微镜观察的是倒像。
因此要将物像从右上方移到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标本。
答案:(1)气泡(2)右上显微镜观察的是倒像(3)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或载玻片上滴加的水过少10.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核区。
洋葱表皮细胞是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
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有液泡,大肠杆菌则没有。
答案:无核膜差异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统一11.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并且有细胞壁。
符合原核细胞的特征。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1)原核无核膜(不形成染色体, 细胞器分化简单)(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3)该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12.解析:从图A可以看出,其没有细胞核,只有裸露的DNA(没有染色体)。
B图具有植物细胞的特征。
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素素和藻蓝素,同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绝大多数的水华是仅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