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机械设备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一、引言

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机械设备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机械设备事故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矿井事故

在一座煤矿,由于机械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的井下运输机故障,造成矿竭期间生产中断、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经过调查分析,该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缺乏设备维护和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的忽视。

2.案例二:建筑起重机事故

一起建筑起重机事故造成多人受伤,其中一名工人不幸身亡。经过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同时起重机设备自身存在设计缺陷。

三、事故原因分析

1.设备维护不到位

机械设备需要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工作安全。如果忽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2.操作人员不合规操作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和程序。如果操作不当、缺乏专业知识或忽视安全规定,将增加事故的风险。

3.设备设计缺陷

一些机械设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设备不稳定或易损坏,从而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并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管理

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使操作人员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遵守规定。

3.改进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商应加强产品设计,避免设计缺陷,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设备的安全性能。

五、结论

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对事故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设备维护不到位、操作人员不合规操作和设备设计缺陷是主要的事故原因。为了预防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并不断改进设备的设计。只有全面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设备管理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设备

设备管理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设备 一、案例背景 某日,某公司一台重要的生产机械突然损坏,导致工作延误,造成了重要工作 的损失。经过调查,员工发现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机器的设备管理不到位,加之员工的不当操作,最终导致了机械设备受损。 二、分析案例原因 1.设备管理不到位 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不够严谨,在设备仓库管理、设备年度检验等方面都存在 问题。没有定期检验设备,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未及时记录设备故障,也未及时进行设备的保养。 2.员工技能缺陷 员工在机械设备操作方面技能不够,缺乏针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技巧,未严格按 照设备操作手册执行操作。同时,员工没有及时上报机器的操作问题,也没有及时提出设备故障维修的要求。 3.设备维修措施不到位 设备维修措施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故障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设备维修 人员缺乏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和经验,最终没有能够及时地解决机械设备故障,导致了机械设备进一步损坏。 三、预防措施 1.设备管理规范化 企业需要建立设备管理流程,规定设备的年度检测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维护,并将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在设备日志中。如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及时处理,及时维护设备,避免设备的长期故障影响生产。 2.员工培训 对员工进行机械设备方面的操作培训,传授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并严格 按照操作手册执行操作要求。同时应鼓励员工关注机械设备行为问题,如机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如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3.安排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 企业应建立专业的设备维修团队,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根据 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需求及时进行维修保养,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引发事故的案例与应对策略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引发 事故的案例与应对策略 案例一: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导致意外爆炸事故 某公司的一名安全工程师在工作中接到了一起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导 致的意外爆炸事故的报告。经过详细调查,该事故是由于操作员未按 照设备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导致设备压力过高而爆炸。 该公司的机械设备操作手册明确规定了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但是操作员由于对设备操作不熟悉和马虎大意,未按照手册的要求进 行操作。这导致了设备内部压力不断上升,最终超过了设备能够承受 的极限并爆炸。 针对这起事故,安全工程师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 1.加强培训:安全工程师针对设备操作不当的原因,组织了一次全 员培训,强调了设备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必须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的 要求。培训中使用了多媒体展示和实际案例分析,提高了员工对设备 操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制定安全规程:为了进一步强化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安全工程师 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安全规程,明确了设备操作的步骤和必须遵守的安 全要求,并将其纳入到公司的操作手册中,以便操作员能够更加方便 地参考和遵守。

3.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工程师建立了一个定期检查和维护的 计划,确保设备能够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通过检查和维护的过 程中,尽可能避免了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操作不当的风险。 通过以上的应对策略,该公司有效地解决了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导致 事故的问题。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的几率大大降低,并提高了员工对 设备操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意识。 案例二: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引发人身伤害的事故 一家制造企业的一名安全工程师接到了一起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导致 的人身伤害事故的报告。初步调查发现,该事故是由于操作员在设备 运行过程中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他人受伤。 该企业的设备操作规程明确指定了每位操作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 职责和行为规范,但是在事故中,操作员未能遵守规程,导致受伤者 在设备运行时被误伤。这种操作不当的行为严重威胁了员工的人身安全。 面对这起事故,安全工程师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 1.个别培训:安全工程师与涉事的操作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培训,详 细解释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通过个别培训,安 全工程师希望能够使操作员更加了解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在工作 中更加注重安全。 2.设备监控与警示:安全工程师通过在设备上增加监控和警示装置,提醒操作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注意安全。例如,在设备的操作台上安

机械设备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机械设备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一、引言 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机械设备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机械设备事故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矿井事故 在一座煤矿,由于机械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的井下运输机故障,造成矿竭期间生产中断、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经过调查分析,该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缺乏设备维护和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的忽视。 2.案例二:建筑起重机事故 一起建筑起重机事故造成多人受伤,其中一名工人不幸身亡。经过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同时起重机设备自身存在设计缺陷。 三、事故原因分析 1.设备维护不到位

机械设备需要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工作安全。如果忽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2.操作人员不合规操作 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和程序。如果操作不当、缺乏专业知识或忽视安全规定,将增加事故的风险。 3.设备设计缺陷 一些机械设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设备不稳定或易损坏,从而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 四、事故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并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管理 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使操作人员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遵守规定。 3.改进设备设计 设备制造商应加强产品设计,避免设计缺陷,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设备的安全性能。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 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 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份(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 运动部份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以案为例、警钟长鸣。对 已发生的事故进行研究分析,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索事故发生 的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今后预防事故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下是安全管理部搜集的,近年来发生的机械伤害典型事故案例, 并对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预防措施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翼 各部门负责人和泛博员工,结合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认真学习,从中吸收教训,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 步好转,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一、大庆炼化分公司腈纶厂“12.28”机械伤害事故 1、事故经过 2022 年 12 月 28 日零时摆布,大庆炼化分公司腈纶厂成品车间二班 正常接班,打包岗位的邢某、吴某、王某(女) 等 3 人启动H1801B

打包机进行打包作业。在启动打包机过程中,排料门发阻塞,机器浮现故障报警。班长刘某赶到现场指挥处理故障,刘某安排邢某在操作盘,自己到打包机的二层位置处理故障。故障排除后,刘某指示邢某进行预压操作,在预压头下降过程中阻塞卡死,打包机再次停机。零时 30 分摆布,班长刘某联系的肇某推着手推电瓶车到达现场并将监视窗打开,刘某与邢某二人交替站在高为 1.7 米的手推电瓶车上进行清理阻塞物的作业,由另一位打包工吴某负责监护操作盘。 4 时 10 分摆布,预压头上部积累的短纤维基本清除,班长刘某在操作盘上进行开机操作,但未能升起预压头,此时邢某站在监视窗前方的叉车上观察,刘某告诉邢某不要动,他去打包机二层关闭风线阀门,切断打包机动力源,就在他转身上楼时,蓦地听到邢某的喊声,回头看邢某已经被升起的预压头带入打包机内,班长刘某即将返回到操作盘前,急忙按下“预压启动”按钮,将预压头降下来,在闻声赶来的班组其他成员的匡助下,将邢某从监视窗中救出,邢某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2、事故原因

机械伤害事故的特点及预防与案例

机械伤害事故的特点及预防与案例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

机械伤害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1.事故分类 施工现场、作业场所发生机械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起重吊装触高压架空线的触电伤害。 1.2起重吊装超负荷作业。 1.3 起重吊装斜吊(拉)造成的挤压、打击伤害。 1.4 吊索具破断造成的打击、挤压伤害。 1.5 搅拌机维修、清理未切断电源或误起动造成的伤害。 1.6 卷扬机使用操作不当或安全装置失灵造成的伤害。 1.7 木工平刨、电锯的伤害事故。 1.8 蛙式夯漏电造成的伤害事故。等等。 2.事故原因的分析 2.1 客观原因的分析 2.1.1 作业环境差,增大了操作的危险性。市政工程的施工最为突出。以吊装作业发生的事故为倒,城市各种管线施工中的吊装下管,桩基打桩吊装等项作业,遇到外电架空线路是经常发生的,尤其在重点工程的施工中又有工期时间的要求,高压架空线路挪移跟不上施工进度的要求。给吊装作业带来极大危害或威胁,增大了安全作业的难度。 2.1.2 人机混合作业自身危害的因素。近几年,建筑业不断发展,各种机械不断投入到施工现场,机手和麓工配合人员对各种机械操作的熟练程度,对伤害事故的认识及预防事故的能力与规程要求差距较

大。 2.1.3 安全装置质量差不配套。以木工平刨为倒.安全装置能达到较可靠防护效果的为数极少,买不到配件,或无处维修。 2.2 主观原因的分析 2.2.1 违章操作,无证上岗或未经过一定专业知识的培训考核}明知危险环境中作业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安全装置失灵或损坏;吊装作业无指挥。 2.2.2 疲劳作业,为赶进度、拼体力、拼设备,操作和设备超负荷运转。 2.2.3 检修不及时,带病运转。 2.2.4 管理制度有漏洞,对各种机械、工具设备的使用、存储保管、领发、维修、检查职责不清。 2.2.5 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跟不上。主要表现如下: 1)少数单位领导急功近利,不按设备或生产需要培养操作人员,造成机械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边干边学,甚至指派刚入场的农工从事机械作业 2)操作工人知识面窄,只会操作不懂原理,缺乏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相当数量的机械工不懂电常识,带电维修。 3)教育培训不全面不普及,忽视对机械配合工种的培训。如:大型或危险环境下的吊装作业.没有熟悉吊装起重设备性能的信号工,吊装无指挥配合,形成了作业潜在的危险。 2.2.6 检查监督不严,管理松散。操作人员不按要求认真做好设

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事故案例目录 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3) 一:淄博某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3) 二: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4) 三: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6) 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8) 五: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10) 六: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2) 七;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15) 八: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7) 九: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8) 十: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21) 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25) 第二章:爆炸事故 (26) 一: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26)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28) 三: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29) 四: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30) 五: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34) 六: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36) 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37) 八: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40) 九: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42) 十: 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45) 第三章:中毒事故 (46) 一; 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 (46) 二: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 (50) 三: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51) 四; 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 (53) 五: 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54) 六:苯中毒事故案例 (59)

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 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 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 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 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 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 案例一 )2001 年 5 月 18 曰,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 寸为 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 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 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私饩鑫薨踩阑ぷ爸谜庖灰迹殴褐昧艘惶追阑ぷ爸茫吧嫌昧艘欢问奔浜螅僮魅嗽毕勇榉常透鸪耍峁痪镁头⑸耸鹿省 ?br> ( 案例二 )2000 年 10 月 13 曰,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 业。 5 时 40 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 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 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 上而引起的。

机械设备事故案例

机械设备事故案例 目录: 案例一:原安阳镇东山中埠村“12·17”砂轮伤害事故 案例二:搅拌机事故案件 案例三:吊车工被砸伤致残案件 案例四:钢丝绳断裂塔臂坠落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安阳镇东山中埠村“12·17”砂轮伤害事故2003年12月17日上午10时,位于原安阳镇东山办事处中埠村瑞光大道618至620号的个体无照工场发生一起砂轮伤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死者尚志发,男,现年20岁,贵州省关岭县花江镇马皇村人; 1、事故经过:2004年2月25日下午15点30分,死者陈佳兵同曹胜利山东单县人一起操作液压机,压制DN50同径三通管件;工作开始时,液压机运转正常;在完成6只三通管后,压制第7只三通管时,刚压到四分之一,用于卸压的减压阀突然飞出,并击中了陈佳兵的腹部,陈佳兵当即被击倒在地,曹胜利看见后立即过去,将他扶起,并问他有没有事,但他没有反应过来,见他脸色发白,就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并立即找到司机一起把陈佳兵扶出来;陈佳兵说自己眼花,公司总经理当即安排司机和车间主任用车一起护送陈佳兵到市人民医院抢救; 因腹腔内大量出血,伤势过重,经市人民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17时许死亡; 2、现场调查 该公司已于2000年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主要岗位都制定了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但职工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存在违规操作现象; 该液压机操作部位前面有一块钢质防护档板,在压制操作时应将防护档板安上,卸压后才能取下档板;而死者陈佳兵为图方便,违规操作,在设备加压时没有将档板安上;经过调查了解到,此类违规现象在平时也曾发生过; 3、事故原因 死者陈佳兵为图方便,违反本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在液压机加压前没有按规定安放防护档板;该公司质量体系作业指导文件Q/安全操作规程第5条规定:经常检查各行程开关、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可靠工作;公司总经理于2月23日晚上巡查车间现场时发现陈佳兵未按规定操作,未安防护档板,当场予以批评和纠正;而陈佳兵在2月25日操作液压机时仍然没有安放防护档板,导致本人在事故发生时被机台飞出的减压阀击中受重伤致死;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瑞安市东海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督促员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力,平时发现职工违规操作现象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杜绝,是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 该液压机的安全装置在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安全防护档板的装卸不方便等,也是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 4、事故责任界定 按照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而瑞安市东海管件制造有限公司在发现员工有违规操作现象时,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杜绝违

典型机械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措施

典型机械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措施 典型机械事故案例分析与安全措施 1. 引言 机械事故是指由机械设备或机械作业引起的意外事件,常常造成严重 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了解机械事故的案例分析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 机械事故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对机械事故的认知,并探讨相应的 安全措施。 2. 事故案例分析 2.1 砂砾机事故 在某砂砾生产厂家,一名工人在操作破碎机时不慎将手伸入设备内部,导致手部被夹伤。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包括:(1)操作人员缺乏相关培训,对设备的使用方法不熟悉;(2)破碎机未配备有效的安全装置,无法自动停机。针对这一事故,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熟练度和安全意识;(2)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装置的有效性。 2.2 建筑工地坠落事故

一名建筑工人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从脚手架上坠落,引发了一起严重 的事故。经过调查,事故原因包括:(1)建筑工地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全网和护栏;(2)工人未佩戴安全带。为预防这类事故,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严格遵守相关建筑安全规范,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2)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强调佩戴安全带的重要性。 2.3 金属切割机事故 在一家金属加工工厂,一名工人在操作切割机时,手不慎接触到刀片,导致手部严重切伤。事故的原因包括:(1)操作人员操作不慎,没有正确摆放手部;(2)切割机未配备防护罩,刀片暴露。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教导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意识;(2)对切割机进行改进,增加防护罩,并确保刀片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暴露。 3. 安全措施总结 机械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为因素和设备问题共同导致的。为了有 效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对设备的操作熟练度和安全意识;(2)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装置的有效性;(3)加强现场管理,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4)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 4. 结论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2001年5月18曰,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案例 二)2000年10月13曰,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 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二、危险作业不当心,用手操作招厄运 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

机械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机械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2001 年 5 月18 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起重机失控钢水包撞倒他人某钢铁公司炼钢车间徐某操作起重机吊运重 1.8t 的钢水包,准备将其放到平车上。当吊车开到平车上方时,由于钢水包未对正平车不能下落。地面指挥人员要徐某稍动大车,徐某稍一转动大车操纵手柄,接触器头跳火,大车失控吊着离地1m 高的钢水包向前疾驶,驶到 4.9m 处一名员工躲避不及被撞倒,又继续前走 5.7m,直到挂住电炉支架,操作者才醒悟,将电源开关拉断,大车才停。被撞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 编后语] 起重机大车制动器失灵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操作者由于缺乏经 验,发现意外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总开关,以致发生这起死亡事故。严格执行起重设备安全规程,没有制动装置的或制动失灵的吊车不准使用,吊车驾驶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才准操作,是确保吊车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不用三芯插头造成触电身亡某集团公司安装钳工朱某在抛光车间通风过滤室安装过滤网,用手持电钻在角铁架上钻孔。使用时,电钻没有装三芯插头,而是把电钻三芯导线中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扭在一起,与另一根火线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两个孔内。当他钻几个孔后,由于位置改变,导线拖动,工作零线打结后比火线短,首先脱离插座,致电钻外壳带220V 电压,通过身体、铁架、大地形成回路触电死亡。 [ 编后语] 严格手持电动工具管理,接线必须使用三芯插头插座,切不可图省事不用三芯插头。保护接零与工作零线不得共用,必须分别接至零线干线。手持电动 工具按规定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 非电工装灯泡触电丧生 某单位管道组长曹某到地下减压室工作。室内一片漆黑,地面积水70mm有一根6m 长的照明线,其中1m长在地上;灯头吊在距地面1.4m处。曹某拿来一个200W螺口

皮带机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

皮带机作业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 一、作业项目 1.巡检;2、清料;3、补加润滑脂(油);4、更换托辊、滚筒;5、安装、调整清扫器;6、跑偏、张紧调整; 7、更换或局部更换皮带等 二、主要伤害类型 皮带机俗称“皮老虎”,在皮带检修、巡检过程中违章操作可能造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事故。 1.机械伤害:①皮带运转中清料,不慎触及皮带机; ②检修时未办理停电手续,皮带意外启动;③加润滑油时距离皮带太近。 2.物体打击:违章清料时被清料杆打击等。 三、安全注意事项 (一)上岗前要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选择合身的工作服,穿戴时做到“三紧”,即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安全帽佩戴时应系好下颚带,并将下颚带突出部分藏于颚下,女职工应将长发挽入帽内,防止被机器运转部位卷入,注意检查劳保鞋鞋带是否系紧。

(二)皮带机开机前应对设备进行现场全面检查 1.电气设备、线路是否正常 2.设备安装、固定点是否稳妥,如地脚螺栓是否松动,有无脱焊等现象 3.设备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完好,如声光报警装置、拉绳、急停、运转部位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等 4.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障碍物,并确认皮带上和头、尾轮部位无人 (三)启动设备安全要求 1.皮带机开启操作人员接到现场检查反馈信息后,得到可以开机的指令,方可进行开机操作,严禁未经确认擅自开机 2.开机前应先启动现场设置的声光报警装置,示警3分钟后,方可开机 3.皮带启动不起来或打滑时,严禁用脚蹬、手拉、压杆子等办法处理 4.开启皮带机后,应空载运行3-5分钟,经现场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带负荷运行,加料要均匀,防止过载压停皮带,影响皮带安全运行

(四)运行中安全要求 1.严禁接触旋转部位 2.严禁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清料作业 3.不论皮带运行与否,严禁任何人员从皮带上部或下部回程跨越皮带机 4.皮带打滑时严禁往皮带和滚筒之间塞东西 5.处理皮带跑偏时,禁止用任何工具通过撬皮带的方式解决 6.头、尾轮及滚筒与皮带之间有异物时,严禁取拿;旋转部位上粘附的物料严禁清理 7.一般情况下严禁对运转中的旋转部位进行润滑,有需要在线补脂(油)的,应将加油点引出至防护隔离装置外,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五)皮带机检维修作业安全要求 1.皮带停机前应将皮带及上下游设备上的物料排空 2.作业人员作业前要告知相关中(局)控操作人员 3.所有涉及皮带机的检查、维修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停电手续,并将现场转换开关置于闭锁位置,并挂上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机械伤害事故的概念及种类 机械伤害是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常见的事故之一。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即刀具飞出伤人,手或身体其他部位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设备的转动机构缠住等造成的伤害。已列入其他事故类别的机械设备造成的机械伤害除外,如车辆、起重设备、锅炉和压力容器等设备。 运动机械都可造成伤害,齿轮、皮带轮、卡盘、联轴节等都是作旋转运动的。旋转运动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形式是卷带、绞碾、挤压和物体打击。操作人员的手套、衣服、领带以及长辫长发,若与旋转部件接触,则易被卷进或带入机器。 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亦可造成人的伤害。企业中用于金属成型的冲床、剪板机、刨床等都是作直线运动的。它们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有撞击、刺割、砸压等。 二、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从安全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来看,造成机械伤害的原因可以从人、机、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人、机、环境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出现缺陷,都有可能引起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误触开关或违章开机。操作者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或思想过紧张而发生误操作或误动作或操作者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

缺乏正规的专业培训以及监督检查不够。 2、违章作业。操作者不按规程进行操作。违章作业一般都是因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心存侥幸造成的认为一次违章不一定会造成事故。检修、检查机械时,忽视安全措施。在线检修时,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未断电作业、电源处未悬挂警示牌等。不小心进入机械危险部位或是未与操作人员联系,盲目接触机械危险部位。 3、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物的不安全因素 1、设计不当致机械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故障,防护及安全装置失灵等。 2、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或形同虚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无安全防护设施; 二是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损坏; 三是解除了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四是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噪声干扰、照明光线不良、无通风、温湿度不当、场地狭窄、布局不合理等。 三、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对策 机械危害风险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机器的类型、用途、使用方法和人员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等因素,还与人们对危险的了解程度和所采取的避免危险的措施有关。

板坯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板坯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引言: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然而,起重机事故时有发生,给人员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将通过分析板坯起重机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人们对于起重机安全的意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一、板坯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 1. 案例一:2018年某某公司起重机意外翻倒事故 2018年某某公司发生了一起板坯起重机意外翻倒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严重伤害。经过调查,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起重机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正确操作起重机; (2)起重机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导致机械故障; (3)在操纵起重机时,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案例二:2019年某某钢铁厂平台起重机坠落事故 2019年某某钢铁厂发生了一起板坯起重机坠落事故,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 (1)起重机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稳定,无法承受预期荷载; (2)过于依赖人工操作,缺乏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 (3)未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导致机械故障。 二、板坯起重机事故的原因分析 1. 人为因素

(1)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正确操作起重机; (2)操作规程不完善或者不严格执行,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3)操作人员疲劳、麻痹大意等,容易出现错误判断。 2. 机械因素 (1)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稳定,无法承受预期荷载; (2)起重机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容易发生机械故障; (3)缺乏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依赖人工操作可能导致事故。 三、板坯起重机事故预防措施 1. 加强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 (1)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熟悉起重机的操作规程,并持证上岗; (2)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告知操作人员风险和事故的严重后果; (3)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维护保养与安全检查 (1)制定起重机的维护保养计划,对起重机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 (2)修复或更换机械部件受损或老化的部分,确保其正常运行; (3)对起重机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防止事故因机械故障而发生。 3. 引入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 (1)在起重机上引入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系统,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 (2)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及时监测起重机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并 采取相应措施;

喷砂机操作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

喷砂机操作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措施 喷砂机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主要用于表面清理、喷涂涂料和去除材料表面 的刮痕等工作。然而,喷砂机的操作往往涉及较高风险,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本文将通过分析喷砂机操作事故的案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喷砂机操作事故案例分析 1. 案例一: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护设备 在某厂房的喷砂作业中,一名工人未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导致喷砂时产生的 细小颗粒物进入他的眼睛和呼吸道。最终,工人被迫停工接受治疗,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工人生命安全的威胁。 2. 案例二:未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 在另一家工厂,喷砂机设备长时间没有得到维护和检修,导致设备磨损严重, 出现了故障。由于未及时维修,喷砂机突然停止工作,导致工人受伤和生产线的停工。 3. 案例三:操作人员操作不当 在一次喷砂作业中,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喷砂枪与被处理物品之间 的距离不足,导致了工件表面的过度磨损和变形。这不仅浪费了材料,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喷砂机操作事故预防措施 1. 建立操作规程和培训机制 针对喷砂机操作的具体要求,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培训机制。操作人 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了解喷砂机的原理和操作规程,以及安全防护装备的使用方

法。同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和训练,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确保防护装备的使用 操作人员在操作喷砂机时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口罩、手套和防 护服等。这些防护装备能够有效地防止颗粒物进入人体,并减少与化学药品的接触。同时,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维修防护装备,确保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3. 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 喷砂机作为重要的生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 各个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行。同时,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以免发生设备故障和事故。 4. 强化安全监管和管理 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并加强对喷砂作业的安全监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报告和事故处理机制,确保喷砂操作中的事故能够及时报告和处理,避免事故扩大化。 5. 更新工艺和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喷砂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企业应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适时引进先进的喷砂设备和技术。新的喷砂设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废料产生,并提供更安全、更环保的操作环境。 三、总结 喷砂机操作事故给企业和工人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和经济损失。通过对喷砂机操 作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不规范等原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为了预防喷砂机操作事故的发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培训机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安全技能和意识。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

第二节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二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一、脱钩事故 案例一、未挂牢脱钩,硒人死亡 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砸伤后死亡。 直接原因: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例二、挂钩脱落 1985年5月4日8时,某市运输公司起重大队司索工李××在装木料时,因挂钩脱掉,木材砸在李身上而死亡。 直接原因:吊挂不牢脱钩。 这次事故的时间是早上8时,一般来说人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应是精神状况最好的时期,但事故还是发生了。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不强。吊装木料一次能吊多少,事先应心中有数。木材形状是圆形还是方形,在吊装前,应考虑吊装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司索工在操作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应站在什么地方安全起吊,挂钩吊物应确认挂牢方可起吊。 预防措施:今后加强现场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应对青年工人多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加强对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工作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克服冒险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究方式方法的错误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吊索断裂事故 案例一、吊索断裂,摔坏机床事故 1981年11月11日?点30分,某市石油加工厂装卸队工人在装卸站台吊运4吨机床,当时用两条3分的钢丝绳吊索起吊,当试吊离地时,有一条吊索松一点,机床开始倾斜,工人用木垫格,垫上后又继续起吊,吊起后,机床还是倾斜,司索工用手将机床扶正,但将要放下时,两条钢丝绳吊索突然全部断开,机床掉下,机床底座和主轴摔坏,损失价值36万元。 事故原因:一是钢丝绳吊索选择不当,超负荷吊装,按规定,吊4吨件,应选用6分的钢丝绳吊索。二是违反起重安全操作规程,一端绳长,失去平衡,另一端加重负荷导致钢丝绳吊索拉断。 这起事故的发生,说明准备工作很重要,若在工作前,有关人员经计算采取符合规定直径的钢丝绳吊索,就会避免事故发生。当然也不排除违章者的盲目自信,认为这种工作长期以来都是这样做的,习以为常,思想麻痹,满不在乎,存有侥幸心理。从这起事故中也反映出面对着事故隐患,如何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当试吊离地时,一条绳有些松,这时有关人员应冷静认真地面对出现的问题,检查出现“松”的原因,若这时处理好了,也同样能避免事故发生。 预防措施:今后应克服有关人员无知、自负、求快的心理,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匀安全操作规程,对于所从事起重司索工作的一些计算和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经常考核,提高起重司索人员的水平。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机械伤害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

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 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 成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二、危险作业不当心,用手操作招厄运 一些机械作业的危险性是很大的,但一些使用这些机械的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尤其是工作时间长了,更不把危险当回事,操作规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