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背景

食品产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检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前准备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 检验设备的校准和保养

- 检验样品的准备和标识

-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准备

3. 检验流程

食品产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 样品接收和登记

2. 样品标识和记录

3. 检验项目选择和准备

4. 检验操作执行

5. 结果录入和分析

6. 报告编写和归档

4. 检验操作指导

根据不同的食品产品和检验项目,操作指导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检验操作指导:

-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的清洁、完整和代表性

- 设备操作: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 检测方法:根据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遵循操作规程

-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 结果分析:根据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和判断

5. 质量控制

在食品产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

- 样品平行检测:使用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评估分析的稳定性

- 样品加标法: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 参比物检测: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进行检测,校正和验证分析结果

6. 安全和环保要求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安全和环保要求: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 定期维护和清洁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准确性

- 合理使用和储存检验试剂和标准物质,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7. 食品产品检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 注意操作规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警示信息

- 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

- 详细记录检验操作和结果,确保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

8. 参考资料

以上是食品产品检验作业的一些指导,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咨询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士。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背景 食品产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检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前准备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 检验设备的校准和保养 - 检验样品的准备和标识 -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准备 3. 检验流程 食品产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 样品接收和登记 2. 样品标识和记录 3. 检验项目选择和准备 4. 检验操作执行 5. 结果录入和分析

6. 报告编写和归档 4. 检验操作指导 根据不同的食品产品和检验项目,操作指导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检验操作指导: -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的清洁、完整和代表性 - 设备操作: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 检测方法:根据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遵循操作规程 -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 结果分析:根据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和判断 5. 质量控制 在食品产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 - 样品平行检测:使用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评估分析的稳定性 - 样品加标法: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 参比物检测: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进行检测,校正和验证分析结果 6. 安全和环保要求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安全和环保要求: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 定期维护和清洁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准确性 - 合理使用和储存检验试剂和标准物质,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7. 食品产品检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 注意操作规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警示信息 - 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 - 详细记录检验操作和结果,确保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 8. 参考资料 以上是食品产品检验作业的一些指导,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咨询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士。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 一、背景介绍 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潜在的 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满足客户需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产品检验的详细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准备 1. 确定检验要求:根据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检验的要求和指标。 2. 准备检验设备: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包括测量 工具、测试仪器等。 3. 建立检验环境: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三、检验流程 1. 样品接收和登记 a. 接收样品:接收待检验的产品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 b. 样品编号: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的编号,以便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2. 外观检验 a. 检查外包装:检查产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规定的标识和标 签要求。 b. 检查外观缺陷: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划痕、变形等。 3. 尺寸检验

a. 测量尺寸: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规 定的尺寸要求。 b. 记录尺寸数据: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4. 功能检验 a. 连接测试:对产品的连接部分进行测试,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b. 电气性能测试: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对产品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包括 电压、电流、功率等指标。 5. 化学成分检验 a. 取样:从产品中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b. 化学分析: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 符合规定的要求。 6. 特殊检验 a. 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7. 检验结果记录和分析 a. 记录检验结果: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信息。 b. 分析检验结果: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异常,并进行原因分析。 8. 不合格品处理 a. 标识不合格品: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标识,以防止误用或混淆。 b. 处理不合格品: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如返修、报废等。

食品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管理制度及要求 (一)化验室管理内容----------------------------------------------------------- ---------------2 (二)化验室环节抽样一览表----------------------------------------------------------------- 4 (三)化验室卫生管理制度-------------------------------------------------------------------- 5 (四)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6 (五)无菌室管理制度-------------------------------------------------------------------------- 7 (六)天平室管理制度-------------------------------------------------------------------------- 8 (七)危险化学品保管和使用管理规定----------------------------------------------------- 9 (八)化验员岗位职责及入职要求----------------------------------------------------------- 10 二、作业操作规程 (一)原辅材料检验抽样操作规程------------- ----- ----------------------------------------- 11 (二)半成品、成品抽样操作规程------ ---------- ------------------------------------------- 13 (三)环节抽样操作规程----------------------------------------------------------------------- 14 (四)大肠菌群检验流程图-------------------------------------------------------------------- 15 (五)菌落总数检验流程图-------------------------------------------------------------------- 16 (六)调料包抽样检验操作规程-------------------------------------------------------------- 17 (七)小麦粉理化检验操作规程-------------------------------------------------------------- 18 (八)生产用水检验操作规程----------------------------------------------------------------- 20 (九)玻璃仪器清洗操作规程----------------------------------------------------------------- 21 (十)碘呈色度检验操作规程------------------------------------------------------------------- 22 (十一)复水时间检验操作规程----------------------------------------------------------- 24 (十一)烹调损失测定操作规则----------------------------------------------------------------- 25 三、设备操作规程 (一)灭菌器操作规程--------------------------------------------------------------------------- 26 (二)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28 (三)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29 (四)指针式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 30 (五)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31 (六)浊度仪操作规程--------------------------------------------------------------------------- 32 (七)比色器操作规程--------------------------------------------------------------------------- 33 (八)水份测定仪操作规程--------------------------------------------------------------------- 34 (九)电子显微镜操作规程--------------------------------------------------------------------- 35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产品检验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产品检验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 二、检验准备 1. 检验环境准备 确保检验环境符合相关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准备好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计量器具、试验仪器等。 2. 检验人员准备 确保检验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熟悉产品检验的标准和要求。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检验人员能够正确执行检验作业。 3. 检验样品准备 准备代表性的样品,确保样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检验要求。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样品大小、形状和数量。 三、检验过程 1. 检验流程 明确产品检验的流程和步骤,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被准确执行。包括但不限于样品接收、样品准备、检验方法选择、数据记录和结果判定等。 2. 检验方法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确保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对于需要特殊设备或技术的检验方法,确保设备和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数据记录和分析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数据,并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可追 溯性和准确性,以便进行后续的结果判定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四、结果判定 1. 合格判定 根据产品的标准要求和检验结果,进行合格判定。确保判定过程公正、客观和 准确。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处理,并制定纠正措施。 2. 不合格处理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返工、报废、退货等。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五、持续改进 1. 检验结果分析 定期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的效果。 2. 培训和指导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确保检验人员能够 适应新的产品要求和检验方法。 3. 检验设备维护

食品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取样规定 一、原料样品 1、原奶取样 (1)奶车样(小样) 收奶员上奶车打开人孔,用清洁的打耙器将奶罐车里的生鲜牛奶搅拌均匀(上下搅拌50频次),再用专门的取样勺采取样品,用牛奶缓冲(预洗1次),500mL 倒入取样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2)综合样 当原料奶检验合格后,用自动取样阀(SV1015)对收奶全过程进行分流取样500mL,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3)贮存期间牛奶 当奶仓、混料罐、待装罐中牛奶不能及时用于生产,贮存超过12小时,要从各取样口取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奶于废液瓶中,关闭取样阀,取样完毕用酒精冲洗干净取样口,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说明:此步骤工作由收奶员、或中控人员来完 成。 2、果酱样品 (1)、单品果酱 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 (2)、复合果酱 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每批次取一个包装单位(桶装、袋装),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芦荟+猕猴桃果酱不做保温试验。 3、白砂糖样品、奶粉样品、wpp\wpc 白糖按到货每批次低于10吨(含10吨)产品取样300g,到货产品大于10吨,每多1吨增加100g,入广口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密封大包装,及时送化验室检验。到货多批次执行则按批次选法选取. 奶粉按到货批次,每5吨(含5吨)产品取样400g,至少从两个包装中采取,每多1吨增取100g,入无菌取样瓶,瓶上标注取样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4、水样 根据要求,运用无菌取样手段,从水处理间取纯水、软水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排地,然后用无菌取样瓶分别取软水、纯水各300mL,关闭取样阀,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8、稳定剂类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用取样勺在包装中均匀取样300g,入广口瓶,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9、香精类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倾入广口瓶中50mL样品,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规定了产品检验的 具体步骤、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1.1 确定产品检验标准: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材 料等方面的要求。 1.2 制定检验流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标准,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包括 检验点、检验方法、检验工具等。 1.3 确定检验责任人:明确产品检验的责任人员,包括生产人员、质检人员等,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 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 2.1 确保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执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符 合标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2.2 预防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2.3 提高生产效率:规范的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 要的重复工作,提升生产效率。 三、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

3.1 培训人员:对质检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3.2 定期更新:根据产品的变化和市场需求,定期更新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确保其与实际生产相符。 3.3 持续改进: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四、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监督和评估 4.1 监督执行情况:定期对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2 检验结果评估:对产品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3 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为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改进提供参考。 五、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优化 5.1 制度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5.2 技术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产品检验方法和工具,提升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5.3 团队合作:建立质检团队和生产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遵守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保障产品质量。 结论: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可以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项和常用工具等。 一、检验目的: 1.1 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产品检验的首要目的是验证产品是否满足相关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1.2 发现产品缺陷和问题。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缺陷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1.3 保护消费者权益。产品检验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购买到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避免因低质量产品而造成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二、检验流程: 2.1 制定检验计划。在进行产品检验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检验方法等。检验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产品的特点和检验的目的。 2.2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包括测量工具、试验设备和检验仪器等。确保检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进行产品检验。按照检验计划和要求,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检验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检验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2.4 分析检验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分析产品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进行问题分析和原因追溯,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2.5 编写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和分析,编写详细的检验报告,包括产品的质量状况、问题的描述和改进建议等。检验报告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注意事项: 3.1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在进行产品检验时,要严格按照像关的检验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注意检验环境和条件。检验环境和条件对于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要确保检验环境的稳定和符合要求,避免因环境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3.3 注意检验记录和数据管理。检验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检验结果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数据管理,方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3.4 关注产品安全和可靠性。在进行产品检验时,要特殊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和特殊情况下都能满足相关要求。 四、常用工具: 4.1 测量工具。包括卡尺、量规、游标卡尺等,用于测量产品的尺寸和几何特征。 4.2 试验设备。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验设备,如强度测试机、耐久性测试设备等。 4.3 检验仪器。包括显微镜、光谱仪、电子测试仪等,用于对产品的物理、化学和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结论:

酱油检测作业指导书

酱油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1.目的:为是酱油检验方法正确,操作步骤符合技术标准规定要求, 防止检验过程出现差错,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2. 2. 引用标准 GB/T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 GB2717-2003 酱油卫生标准 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B/T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461-2000 食用盐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8186-2000 酿造酱油 SB10338-2000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3. 定义 3.1酿造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分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含固稀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3.2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4. 职责

4.1检验人员应全面执行本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作业细则进行检验 4.2室主任和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检验执行情况 5.工作程序 检验前的准备:检验相关的技术文件、有效版本和技术表格,检查计量器具和相应的仪器设备是否在《仪器设备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内,环境条件是否在《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之内。 6.检验方法 6.1感官特性 取2ml试样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振摇观察色泽、澄明度,应不浑浊,无沉淀物。 取上述30ml试样于50ml烧杯中,观察应无霉味,无霉花浮膜。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试样后,尝其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体态澄清。 6.2可溶性总固形物 6.2.1试液的制备 将样品充分振摇后,用干滤纸滤入干燥的250ml锥形瓶中备用。 6.2.2分析步骤 吸取试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上述稀释液5.00ml置于已烘至恒重的称量瓶中,移入(103±2)℃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将瓶盖斜置于瓶边。4h后,将瓶盖盖好,取出,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0.5h),称量。再烘0.5h,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差不超过1mg,即为恒重。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产品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目的 本次产品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三、检验范围 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划痕或污渍。 2. 尺寸检验:测量产品各个关键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 3. 性能检验:通过特定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检验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四、检验设备和工具 1. 外观检验:放大镜、光源、显微镜等。 2. 尺寸检验: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 3. 性能检验:测试仪器、测试设备等。 五、检验步骤 1. 外观检验:

a. 将待检产品放置在检验台上,确保光线充足且无干扰。 b.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产品进行细致观察,检查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 c. 使用光源照射产品,检查是否有划痕或污渍。 d. 记录外观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2. 尺寸检验: a. 根据产品图纸或规范要求,确定需要测量的关键尺寸。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对各个尺寸进行测量。 c. 将测量结果与规定的公差范围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d. 记录尺寸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3. 性能检验: a. 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b. 按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c. 将测试数据与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d. 记录性能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六、检验记录与报告 1. 检验记录: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测试数据、异常情况等,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追溯性。 2. 检验报告:

食品化验室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

1、目的 为规范并统一检验操作,控制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所有原辅料进厂时所需的检验方法及成品、半成品所需的检验方法。 3、职责 品保部:按本规定对所有需要检验的原辅料、成品半成品进行化验分析等工作。 4、定义 无 5、内容 5.3 香料、调味品的取样方法 5.3.1 抽样 取样人员从批中抽取包装检验。按下表进行抽样。 表1 批与抽取包装数 实验室样品要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容器内,容器的大小以样品全部充满为宜。容器装入样品后立即密封注明品名和进货日期,取样后尽快送达实验室。样品应在常温下保存,须长期贮存的样品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5.4 原辅料感官检验 5.4.1 色泽鉴定 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均匀摊平,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正常大豆应具有其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5.4.2 气味鉴定 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用哈气或摩擦的方法,提高样品的温度后,立即嗅其气味。对气味不易鉴定的样品,分取20g样品,放入广口瓶置于60~70℃的水浴锅中,塞上瓶塞,

颗粒状样品保温8~10min,粉末状样品保温3~5min,开盖嗅辨其气味。正常粮食油料应具有固有的气味。 5.5 油脂感官检验 5.5.1 色泽透明度鉴定 量取试样100ml注入具塞比色管中,在20℃温度下静置24H,然后移置在乳白灯泡前(或在比色管后衬以白纸),观察其透明程度,记录观察结果。观察结果以“透明”“微浊”“混浊”表示。 5.5.2 气味、滋味鉴定 取少量试样注入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边搅拌边嗅气味,同时尝辨滋味。凡具有该油脂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的为合格。不合格的应注明异味情况。 5.5.2 冷冻试验 将混合均匀的油样(200 mL~300 mL)加热至130℃时,立即停止加热,并趁热过滤。将过滤油注入油样瓶中,用软木塞塞紧,冷却至25℃,用石蜡封口。然后将油样瓶浸入0℃的冰水浴中,用冰水覆盖,使冰水浴保持在0℃(为使保持在0℃可随时补充冰块)。放置5.5 h 后取出油样瓶并仔细观察脂肪结晶或絮状物。通过试验,合格样品必须澄清、透明(注意切勿错误地认为分散在样品中细小的空气泡是脂肪结晶)。 5.8 蛋白质的测定 5.8.1 原理 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用浓硫酸消化试样,使有机氮分解为氨,与硫酸生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5.8.2 试剂设备 浓硫酸,40%氢氧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0.1mo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95%乙醇,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凯氏定氮仪,消化炉。 5.8.3 操作内容 将样品粉碎后过筛,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1g放入消化管中。将消化管置于试管架上,依次向消化管中加入浓硫酸10ml、催化剂片2片,其中第一根消化管为空白管,将四根消化管置于消化炉上,开启消化炉,首先温度设置为300℃,当达到温度后继续加热20min,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质量检测作业是对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的关键环节,以保障食品的合格与否。 二、检测目标与方法 1. 目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目标是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包括但不限于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检测。 2. 方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要求进行选择。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和传感器检测等。 三、检测项目及要求 1. 有害物质检测 有害物质检测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检测。检测要求严格,应根据食品类别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2. 微生物学检测

微生物学检测主要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致病微生物等方面的 检测。通过微生物学的方法,可以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是否存在致 病菌。 3. 营养成分检测 营养成分检测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方面的检测。通过营养成分的检测,可以确定食品的营养价值,判断其是否符合营 养需求。 四、检测流程和步骤 1.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是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第一步,应选择代表性的样品,并 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采样。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卫生与安全,并尽量避免 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2. 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是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处理和准备,以便于后续的检测。 样品制备的步骤应根据检测要求进行,包括样品的筛选、研磨、溶解 等处理。 3. 检测操作 检测操作是对样品进行检测的具体过程,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要 求进行操作。在进行检测操作时,应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和条件,确保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19年食品厂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食品厂作业指导书 篇一:某食品作业指导书(新) 篇二:作业指导书(食品类生产) 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规定 1、每个项目所有的生产工作完成后,进行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2、固定设备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3、所有生产用的工具必须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擦干。分别送入各区域所设置的消毒间消毒30分钟备用。 3.1、无菌灌装间和炒制间使用的工具送入2#消毒间消毒. 3.2、配料间、精加工间、粗加工间使用的工具放入1# 消毒间消毒。 4、清点器皿、工具数量,消毒时不能有遗漏。 5、设备由专管人员定期维护。 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1、目的:有效去除或防止细菌污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杀菌参数的选择选用一定要适当,不能缺少也不能超标,一定 要达到最佳效果。控制条件一般为: 2.1、安装紫外线灯电压:40V-240V,消毒间是专门用于杀菌消毒包装物的,室内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杀菌灯。 2.2、消毒杀菌时,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必须同时打开。

2.3、开启时间为30分钟。 3、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同时打开后严禁人员进入消毒间,以免人员受到紫外线伤害和臭氧中毒。 4、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杀菌效果。当发现杀菌效果达不到要求时,需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杀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5、当措施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上报质量负责人,作好记录。 6、更衣室内安装不绣纲衣架。安装紫外线灯6个,电压为40V—240V。衣架离紫外线高度不超过一米。 包装物的质量控制 1、目的:对所使用包装物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验收:采购的包装物,除了按《产品验收准则》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验: 2.1、破损、污染、数量、感官质量、印刷、 2.2、只有检验合格的包装物,才能入库和使用。 3、库存 3.1、分类存放 3.2、配置要求(消防装置) 4、瓶子、瓶盖的质量控制要求 4.1、挑选出不合格的瓶子、盖子如:瓶口破损、盖口破损、图案不清、盖子变形等。 4.2、清水冲洗瓶子,除出内外部污渍后,将洗干净的瓶子进行臭氧或高温消毒后放入1号消毒间待用。 4.3、消毒间采用臭氧发生器及紫外线消毒杀菌,杀菌时间为30分钟,臭氧器工作时禁止人员入内。 4.4、内、外袋的包装物放入洁净的筐内,进行臭氧、紫外线的杀菌消毒30分钟。 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食品理化检测内部质量控制及评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食品理化检测内部质量控制及评定方法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公司食品及农产品日常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进行规定,确保对食品及农产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及农产品日常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包括感官、理化分析、化学物质检测等,例如有效成分、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毒素等项目的检测。 3、参考资料 3.1 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 3.2 GB/T 32465-2015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 3.3 GB/T 29605-2013感官分析食品感官质量控制导则 3.4 RB/T 208-2016化学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比对试验 4、职责 4.1实验室负责制定和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2技术负责人指导和组织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指导和实施。 4.3质量部负责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的监督和评价。 4.4质量监督员负责按本文件的要求对食品及农产品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内容 5.1食品及农产品样品保存与控制 5.1.1样品保存原则 5.1.1.1防止污染:凡接触样品的器皿、工具、手必须清洁,不应带入新的污染物。 5.1.1.2防止损失:某些待检成分易挥发、降解(如有机磷农药)及不稳定(如维生素C等),可结合这些物质的特性,让实验室及时检测,采用合适的包装,使待检成分处于稳定时被检。 5.1.1.3防止水分变化:防止样品中水分蒸发或干燥食品吸湿。前者可先检测水分项目,再检其他项目,后者可将样品存放在密封的干燥器中。 5.1.1.4防止腐败变质:动物性食品极易腐败变质,可采取低温冷藏,以降低酶活性及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