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发生原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炎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静脉炎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控制输液速度
适当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过快导致血管内压力骤增,损伤血管内皮 细胞。
定期更换输液部位
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输液
在连续输液时,应定期更换输液部位,以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药物刺激。
选择粗大、直行的血管
优先选择粗大、直行的血管进行输液,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环境清洁
严格控制输液环境,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规范洗手和消毒
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规范洗手和消毒,确保手部无菌。
避免刺激性药物的输入
了解药物的性质和注意事项
在输入药物前,应了解药物的性质、适应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稀释药物和减缓输液速度
对于某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适当稀释药物并减缓输液速度,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03
静脉炎的处理
一般处理
01
02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和定期对输 液器具进行检查,有效预防了静脉炎的 发生。
VS
案例二
某患者在家长期进行自我检查,发现异常 及时就医,避免了静脉炎的恶化。
成功治疗静脉炎的案例
案例一
某患者因静脉炎症状较轻,采用局部热敷和 药物外敷的方法,一周后症状明显缓解。
案例二
某患者静脉炎较为严重,采用手术清创和抗 炎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静脉炎预防与处理 ppt课件
目录
• 静脉炎概述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处理 • 静脉炎的护理与康复 •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案例分享
01
静脉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通常 与静脉内注射、输液、置管等操 作有关。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程,静脉炎可分为 急性静脉炎和慢性静脉炎。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静脉炎的定义、分 类和临床表现
02
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和预防措施
03
静脉炎的诊断方法 和处理原则
04
静脉炎的并发症和 预后评估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加深了对静脉炎的认识 和理解,掌握了相关知 识和技能
02
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提高了临床应 对能力
疗。
对症处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疼痛、发热等症 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如使
用解热镇痛药等。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理疗等,可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缓解静脉炎症状。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中医辨证,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心理护理
静脉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需 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规范操作,减少损伤
01
02
0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穿刺、更换敷料等操作 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避免污染和感染 。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 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减少血管损伤和患者痛 苦。
合理固定输液器材
妥善固定输液器材,避免 其移动或滑脱,造成血管 损伤或输液不畅。
药物预防与护理措施
定期组织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素质达标
制定考核标准
根据静脉炎预防和处理的要求,制定医护人员考核标准,包括理 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能水平等方面。
定期组织考核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静脉炎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 医护人员素质达标。
考核结果反馈与改进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ppt课件
c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PPT课件
25
穿刺点使用无菌敷料覆盖 纱布敷料影响对穿刺点皮肤的 观察,常规每48小时更换一次 纱布敷料与透明的半透膜敷料 一起使用,应视同纱布敷料, 每48小时更换一次
c
PPT课件 26
透明的半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一
次,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时立即更 换,如有渗液、渗血及贴膜潮湿 松动时随时更换
g
PPT课件
23
3、细菌性静脉炎 ①原因:感染所致 操作者洗手不彻底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 皮肤消毒剂使用不良 非密闭式固定 穿刺技术不当
PPT课件 24
②预防 a
操作前充分洗手“六步洗手
法 b 穿刺部位皮肤消毒 用碘伏直接涂擦(稍用力)注 射部位皮肤二次,待干即可注 射(不必脱碘) 消毒的范围大于敷贴的面积
PPT课件
20
建议 静脉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留置
针当天输液结束后拔除 留置针套管短,在穿刺静脉过细 或静脉内留置过短时,不易留置
PPT课件
21
规范操作,提高操作技术 动作宜轻柔 提高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穿刺针固定牢固
f
PPT课件
22
提高患者自护意识 做好患者宣教,输液期间穿刺手 臂尽量减少活动,告知患者进行 自我观察 加强营养
PPT课件
27
5、静脉炎的治疗
①局部制动,抬高肢体 ②局部外敷
50%硫酸镁湿热敷 b 50%gs 10ml+vitB12 1ml混合 液,现配现用
a
PPT课件 28
中药外敷:金黄散+食醋调成 糊状外敷 d 芦荟:把皮扯掉把里面的肉 敷在患处 e 湿润烧伤膏: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作用 f 赛肤润:外涂

2024版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2024版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PPT课件

01静脉炎概述Chapter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静脉炎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血栓性浅静脉炎、游走性浅静脉炎、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鉴别诊断预后及影响因素预后静脉炎的预后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

一般来说,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

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情况。

影响因素影响静脉炎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静脉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有效等。

此外,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会对预后产生一定影响。

02静脉炎预防措施Chapter合理选择输液途径和工具优先选择中心静脉导管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更换输液器和敷料定期更换输液器及时更换敷料向患者详细介绍输液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鼓励患者及时反馈鼓励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及时反馈任何不适和异常,以便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VS03静脉炎治疗方法Chapter消炎药抗凝药物抗生素030201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局部外敷或湿敷技巧湿敷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如红外线照射等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照射患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每次照射时间根据设备而定。

其他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治疗、电磁疗法等,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手术治疗适应证注意事项04并发症处理与护理要点Chapter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风险评估应对措施定期检查皮肤溃疡处理方法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溶液清洗溃疡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

外用药物涂抹具有消炎、去腐生肌、促进愈合的药膏或喷雾剂。

包扎保护用无菌纱布包扎溃疡面,避免污染和摩擦。

疼痛缓解策略非药物镇痛药物镇痛采用冷敷、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心理干预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溃疡愈合。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防治与护理
1
内容
1
一、相关理论
1、定义 2、临床表现 3、分类及原因分析 4、静脉炎分级 二、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2 1、预防 2、护理
2
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 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 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
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 炎
9
机械性静脉炎
——液体的机械作用导致
的静脉炎
1、输液量 每日静脉输液量大于1500ml的患者其 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每日输液量 小于1000ml的患者。 2、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都易导致静脉炎 的发生
10
导致血管内膜损害的药物因素
(药物输注速度 )
药物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会引起机 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造成化 学性静脉炎。 部分静脉流速 外周小静脉5ml/min 手背及前臂静脉<90ml/min 肘部及上肢静脉100~300ml/min 锁骨下静脉1~1.5L/min 上腔静脉2~2.5L/min
1、预防
1
2 3 4 5 6 7 加强无菌观念 提高技术能力
静脉的选择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控制微粒输入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控制液体输入量
其他
将75%酒精浸湿的纱布敷于穿刺部位前端,用于预防静滴甘露 醇所致的静脉炎 20
2、护理
原则:早发现、早处理 护士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听患者 感受;熟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在使 用药物前认真阅读书说明书,随时巡 视患者并早发现异常 早期发现并及时护理,是控制静脉炎 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旦出现静脉炎, 6小时内处理有效,越早效果越好, 当皮肤颜色改变(红、白、紫),感 觉异常(痒、痛、麻),肿胀、变硬、 渗出,均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静脉炎护理业务学习(共7张PPT)

静脉炎护理业务学习(共7张PPT)
❖ PICC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较为少见。 ❖ (四)血栓性静脉炎
❖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一般情况下B超检查就能确 诊。其治疗、预防和护理同静脉炎处理,同步配合抗凝治疗。
四、静脉炎的处理
❖ PICC相关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类似,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在局部用药上有所差别。 ❖ (一)机械性静脉炎 ❖ 一旦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应高度重视,立即采取处理措施,避免发展为慢性炎症。
静脉炎。 ❖ (5)维护不当:导管固定不牢或消毒用力过大,均有可能牵拉导管。 ❖ (6)心理因素:巨大心理压力使血管收缩,导管与静脉壁接触增加。
❖ (7)导管移位:当导管移位至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腋静脉时,由于局部血流速度较上腔静脉慢,药液在 静脉内局部停留时间较长,损伤血管内膜,易发生静脉炎。
❖ (8)年龄和性别因素。
(2)置管中规范操作 “主动静脉治疗”,在未破坏血管之前保护血管,选择PICC作为中长期输液工具。
同时乙❖醇溶液具有穿透性强、扩张血管的特性,在使用药物之前先用75%乙醇溶液局部湿敷10min,可以促进下一步药物更好、更快地吸收,
从 快率而速,提静 如❖高 滴输疗 时液① 管效 针后。 头,加。要呼强粗吸、次P固数IC定与C要脉置牢率较,要管前留为前意快观沟,察且通病伴情和有,频因交繁此咳流,嗽在,者达,告到应每知减分慢钟置滴10管速m,l以过并上立程的即快。通速知缓输医液解生时进患,行护者检理查职情员绪应确,切使把握患输液者前配的呼合吸置次数与脉 (1)❖置管②因素对:置穿刺管及护送管士过进程中行对专血管业内培膜的训机及械性考损核伤:,①规置管范过操程中作导,丝、提穿升刺鞘操及作导管水对平血管。的刺激; (解2析):❖加每强分③营钟养预滴,数防增=强2导0患00管者×1抵异5÷抗(1位力0×,:60)置=30管000结/6束00后=50立(滴即)。拍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2024年度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2024年度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静脉炎的预防与处 理ppt课件
2024/3/24
1
目录
• 静脉炎概述 • 静脉炎预防措施 • 静脉炎处理方法 • 特殊类型静脉炎处理策略 • 静脉炎患者护理要点 • 总结与展望
2024/3/24
2
01
静脉炎概述
2024/3/24
3
定义与发病原因
2024/3/24
定义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内膜发生炎 症,通常表现为静脉区域的疼痛 、红肿等症状。
发病原因
包括静脉输液刺激、静脉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等。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2024/3/24
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行的疼痛、红肿、条索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寒战 等全身症状。
分型
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两种类 型。
5
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 行诊断,如超声、CT等。
19
感染性静脉炎处理原则
抗感染治疗
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严重 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
抗感染治疗。
2024/3/24
局部清创
对感染部位进行局部清创,去 除坏死组织和脓液,促进伤口 愈合。
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提 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9
药物预防策略
使用药物保护血管
在输液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保护血管,如血管活性药物、抗炎药物等。
避免刺激性药物的使用
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高渗溶液、化疗药物等。
2024/3/24
10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静脉炎 ppt课件_

静脉炎 ppt课件_

2021/4/8
2021/4/8
2021/4/8
2021/4/8
2021/4/8
主要内容
•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 静脉炎的分级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2021/4/8
以病人为中心--客户满意


体缩
制 的 改
短 住 院 时
革间


2021/4/8
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力求经济有效
相关因素
• 留置时间 • 封管技术 • 操作技术
2021/4/8
机制
• 目前最普遍接受的病理机制就是静脉导管 插入和对静脉血管化学刺激导致炎症和血 栓的形成,但是,炎症和血栓之间的关系 尚不清楚。
2021/4/8
主要内容
•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 静脉炎的分级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2021/4/8
主要内容
• 静脉炎的定义及相关因素 • 静脉炎的分级 • 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炎的治疗与护理
2021/4/8
• 冷敷 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少药物
外渗。如安定、四环素等药物外渗时,局 部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也选择使用冷敷 治疗。如高渗液或阳离子药液外渗引起组 织的损伤时,采用654-2药物湿敷配合酚妥 拉明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更好
• 静脉输液相关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输液 引起的浅表静脉局部炎症,是静脉输液中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2021/4/8
相关因素
• 注射耐受性 • 注射部位与血管粗细 • 细菌感染 • 药物的因素 • 特殊物质
2021/4/8
相关因素
• 输液针头和导管 • 穿刺部位损伤 • 滴速 • 年龄及性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针后静脉炎
原因:
针眼感染所致
相关因素:
➢ 老年病人皮肤较松弛,拔针后穿刺点不能马上愈合。 ➢ 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
➢ 处理: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包裹。严重者涂抗生素药膏。
➢ 预防:选择导管柔软的留置产品;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 拔针后及时。
➢ 进行消毒,覆盖无菌敷料,提醒病人要防水,老年人特别 要注意伤口防护。
力的缓冲作用,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留置针导管材料过硬 选择的静脉相对于导管较细,导致静脉导管持续压迫静脉内膜 穿刺过程中、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或送管速度过快,引起静脉内膜撕
裂 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未充分溶解的微粒
物质
机械性静脉炎
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湿热敷. 预防: 选择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 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 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他固定辅助工 熟练穿刺技术
静脉炎发生原因及防护措施
一、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
1、静脉炎 2、渗 出 3、导管堵塞 4、穿刺失败
二、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
➢ 静脉炎 1、定义: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可 严重影响病人治疗结果。对所有穿刺部位应常规进行有关静脉炎症状和体征 的评估。
2、静脉炎的症状及体征
现的静脉炎,(<2%),但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可导致全身败血
症。
相关因素:

操作者洗手不彻底。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

皮肤、连接口消毒不良。

穿刺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或接触污染静脉导管。

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

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消毒剂使用不当。

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有效期、不适当的静脉液体储
红、肿、热、痛 滴速减慢 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 穿刺部位上方静脉可触到硬结 静脉呈条索状 穿刺点脓性分泌物
3、静脉炎分级
静脉炎的级别是判断静脉炎严重程 度的有效标准。这一标准有助于适当 的区分、记录、管理、追踪静脉炎和 评估医疗单位的质量进步。
3、静脉炎分级
l+: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及静脉条索样物形成。
3、静脉炎分级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有条索样物形成。 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1英寸。 有脓液流出。
4、静脉炎的种类
根据发生的原因:

细菌性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Leabharlann ➢拔针后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
定义:
由细菌、真菌或病 毒进入静脉引起的并发症。它是最少 出
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 静脉内形成血栓所致。 相关因素: 反复穿刺,损伤导管前端形成血栓。 穿刺时操作不当引起静脉内膜损伤。 封管技术不当,导致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
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湿热敷。抬高肢体。必要时可进行溶栓处理。 预防: 熟练操作技术,提高一次成功穿刺率;掌握 进针速度与角度。 避免损伤静脉内膜;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感谢下 载
化学性静脉炎
定义: ➢ 化学性静脉炎的产生是由于输注液体和药物对静脉内膜的
刺激,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 1、药物或液体的PH值较血浆PH高或低出许多。 ➢ 2、所选静脉使用的导管规格不当,未能提供血液稀释,
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引起静脉刺激。 ➢ 3、留置时间过长 ➢ 4、消毒剂未风干即进行穿刺,穿刺时被导管带入静脉内 ➢ 5、输注刺激性药物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 6、静脉输液未经有效过滤,特别是橡胶/玻璃的微粒,
棉花纤维和药物颗粒未能完全滤出。
化学性静脉炎
处理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 者不适。
预防 充分地血液稀释一首选。静脉输注时尽量选用较粗大的
静 脉以确保有足够的血液稀释。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加大溶液稀释量 减慢输液速度。
机械性静脉炎
相关因素:
导管留置状态 导管在关节部位 固定不良,导管过分移动 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 在更换敷料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密闭式留置针的延长管可起到
存拿取)。
细菌性静脉炎护理措施
➢ 停止在此静脉输液;局部冷或热敷;涂抗生素油膏;取分泌物送检。 ➢ 肢体抬高;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
细菌性静脉炎预防措施
➢ 操作前充分洗手。 ➢ 穿刺部位消毒彻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 穿刺点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并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 定时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