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二战 第四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改区新版)课件
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案(新人教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五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4、5课共1课时)【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德国入侵波兰2.法国的沦陷3.不列颠之战4.北非战场的激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德国入侵苏联2.太平洋战争爆发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难点:通过二战的不断扩大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逐渐形成,分析各国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概述分析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导入新课】让学生先回顾一下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形势。
(回忆日、意、德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和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
)提问: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态度?学生回答: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德国入侵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波军奋力抵抗。
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在德军强大兵力攻击下,两个多星期后,波兰灭亡。
让学生思考波兰迅速覆亡的原因,然后概括指出:第一,德军集中了强大兵力采用突然袭击的战术——闪电战,使波兰措手不及。
第二,波兰军队武器装备陈旧,部署不当,孤军奋战。
第三,英法虽对德宣战,在西线也有强大兵力,但英法军队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坐视波军孤军苦战而亡。
就在波兰遭到德军侵略的同时,苏军在波兰的东面也占领了大片领土,建立了一条“东方战线”。
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 2.波兰迅速亡国的原因 纵深防御
• (1)波军部署不当,缺乏
备十分落后。
西线
闪电,战 波军的装
•苏联(2)德军武器装备先进,使用了所谓的“ ”新战术。
• (3)英法虽对德宣战,但未在 对德军发动 大规模进攻; 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
• 二、西线战事
• 1.法国的沦陷
西线
• (1)背景:波兰败亡,战争重心转移到 。
• (2)进程:
丹麦
挪威
• ①确保侧翼:德军于1940年攻占 又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
、,
•
②突入法国:绕马过奇诺 敦刻尔克
防线,进攻法国,兵
锋直指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从
撤
意大利
往英国。
• ③发动总攻:1940年6月,德军发动贝当总攻,
也对法宣戴高战乐 。
自由法国
• ④法国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谢谢观看!
• 5.苏联的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 吃了一颗定心丸。德国一直担心开战后东西两 线作战,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 侵犯条约》,客观上导致祸水西纵,也促进了 世界大战的爆发。
• 【特别提醒】本要点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把握本要点,一方面可 以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可
海狮计划
第一次
• ③为扭转战局,英国夜袭
。
• (3)影响:
• 三、北非战事
• 1.新罗起马帝因国:意大利趁机在非洲抢英国夺________殖
民地,企图建立“
”。
• 2.概况
埃塞俄比亚
• (1)英军反攻:意军接连败北,
复
国后,东非意军投降。
隆美尔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说课稿(共1课时)

5.结合时事,将战争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情境教学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方式,自主发现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它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的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原则。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相关知识。首先,我会介绍战争爆发的背景,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国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让学生对战争的起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战争的性质,通过对比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反法西斯国家的抵抗,帮助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然后,我会描述战争进程,重点介绍几个重要战役,如波兰战役、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经过。最后,我会分析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战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教学,如历史纪录片、战争场景的再现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氛围,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战争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战争中的决策过程,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等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影响战争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养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英勇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1、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昂,调动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
”“胜利在于意志”。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示图片)福煦——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
正是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智慧,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胜利。
其实,他还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
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四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一、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现实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引发了政治危机;凡华体系矛盾的激化;
3、推动因素
⑴西方的绥靖政策;
⑵苏联中立自保
二、概况
1、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
2、“奇怪战争”
英、法对德宣战后,却静坐西线、宣而不战,被称为“奇怪战争”,是英、法绥靖政策在战争中的具体表现。
3、德军西线进攻发动北欧和西欧战役:
⑴1940年4、5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表、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
⑵“法兰西战役”法国败降(1940年6月)
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身士气低落,自食其果。
②德使用闪电战;采用曼施坦因方案,出其不意;单线作战
③意大利趁火打劫
⑶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
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使其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4、北非战场的激战:
⑴1940年夏意军入侵东非和北非。
⑵年底英军在东非展开反击,1941年埃塞俄比亚复国。
后意军投降。
⑶北非意军也屡遭失败,后德派隆美尔相援,打退英国,双方在沙漠展开拉锯战。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1
2
3
4
5
1.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 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 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希特勒 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 ) A.突袭波兰 B.突袭法国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空袭英国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可知希特勒1939 年9月突袭波兰符合题意。 答案:A
1
2
3
4
5
3.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敦 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这次援救 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 ) 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 解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将33万多名英法联军官兵撤到英国,这就为 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答案:C
不列 颠之 战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一
二
三
三、北非战场的激战
开辟 意大利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 东非 1940 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进攻意军,1941 年埃塞俄比 战事 亚光荣复国。东非意军向英军投降 1941 年 2 月,希特勒派隆美尔率领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的意 北非 大利军队,英军两个月的战果几乎丧失殆尽,此后,双方在北 战事 非沙漠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人教版历史选修3课件:第3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探究点 史 料 史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解 读 由史料一中“该怎样 安排欧洲”和“这个 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 不该保持下去”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原因。
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 “打仗干
什么?”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 对 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 持下去”。 ——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教材整理 1
1.大战的爆发
德国入侵波兰
(1)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大举进攻波兰。 (2)9 月 3 日,英法 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波兰速亡 (1)原因 ①波军部署不当,装备落后。 ②德军使用“闪电战”,装备精良。 ③ 英法宣而不战,使波兰孤军奋战。 ④苏联 趁火打劫,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 (2)影响:希特勒将战争重心转到 西线,打击法国。
阶 段 一
阶 段 三
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阶 段 二ຫໍສະໝຸດ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
学习目标: 1.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 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1.重点:德国入侵波兰;法国的沦陷; 不列颠之战。 2.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诱导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英、法、美 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5)苏联的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吃了一颗定心丸。德国一直担 心开战后东西两线作战,苏联在 1939 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客 观上导致祸水西引,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共20张PPT)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1、东非意军败北
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驻有50万 人的庞大兵力,而英军仅有5万人。 但意军前进缓慢,士气低落,指挥 不灵。1940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 东非发动反击,意军接连败北。第 二年春天,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光 荣复国,东非意军20余万人向英军 投降。
(1)这位新任首相是谁?
(2)他讲话时,英国面临着什么形势?
(3)这篇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和决心?
决心誓死保卫国土,抵抗德军的进攻。
三、不列颠之战
计划 “海狮计划”
“空中闪电战”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没达成目的?
英方:空军数量处于劣势,但本土作战 ,民心士气高涨:政府抵抗决心坚定:军事 设施先进。
隆美尔
(“沙漠之狐”)
本课小结
习题演练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
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
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
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B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习题演练
◆1940年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不列颠之战开始。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 目的是( D )
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法军固步自封,迷信阵
地战和马奇诺防线 ,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⑤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
宣战,起了决定性作用 ⑥法国统治阶层内部分裂
以及投降派的叛国行动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 英军:以915架飞机和414名飞行员的代价
四、北非战场
1、意大利进攻北非 2、战争经过
(1)英意东非战争 英军反攻;1941年埃塞俄比亚复国 (2) 德军参战 隆美尔---“沙漠之狐”
3、结果
双方在北非战场 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沙漠之狐
课堂小结
1940年4、5月间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挪威
丹麦
1940年5、6月
1939、9、1突袭波兰 建
★敦刻尔克撤退
立 东 扩张疆域 方 阵 线
英
国
法 国
德国
波兰
苏
联
★二战全面爆发
1939、9、3对德宣战
★不列颠之战及影响 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
★波兰、法国速亡的原因
思考:教训和启示
1 、 “落后就要挨打” 。 在国防建设上,不仅要有先进的军备,更要新的战术战 略思想,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民族团结,同仇敌忾,不畏强敌,英勇作战, 这些是抗击取胜的重要因素; 3、战争是残酷的,是反人类的, 避免战争,珍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 4、由帝国主义国家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利益妥协基础上 建立的国际秩序是不稳定的,不可能带来持久和平。
——1940年5月丘吉尔 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
丘吉尔 著名的V字手势
民心士气 (原因二): 英国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英国妇女响应 丘吉尔的号召, 积极参加各行业劳动
大火冲天的伦敦, 英国人竟表现出幽默的一面。 一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 餐馆的门上, “照常营业”的招牌 依然在诱惑着顾客。
军事战术 (原因三): 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在二战爆发前的版图变化
变化:①1936年:进入莱茵非军事区;②1938年:占领奥地利;
③1938年:占领苏台德区;④1939年: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帝国:重建德意志昔日光辉的宣传海报 意大利:重温罗马帝国迷梦 日本:建立大日本帝国和东亚共荣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一、德国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波兰速亡(1939.9底)
不到一个月,欧洲最大国家之一的波兰 已完全地从地图上消失。
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兵力强大;战术先进 (闪电战术);
波兰:部署不当,缺乏纵深防御; 装备落后; 战术落后; 英法:虽对德作战,但未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波兰孤军奋战; 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界,占领波兰东部地区, 加速波兰灭亡。
在不列颠之战中, 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 向英国投弹6万吨, 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 100多万栋房屋被破坏。
希特勒对着月亮高喊:
郁闷啊! 想想我已经占领了 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为什么这小小的
英伦三岛
却久攻不下呢?
领导人的决心 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原因一):
英国女王夫妇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 走上街头 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 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 要争取胜利;也要去争取胜利;因 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6月14日 德军进入巴黎
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 爱国者流亡英国, 组织“自由法国”运动, 坚持抗德斗争。
三、不列颠之战(1940.7—10)
PK
赫尔曼· 戈林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 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 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 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 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 消灭英国空军。
……
巩 固
二、法国的沦陷
1940年4、5月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敦刻尔克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法国沦陷(1940.6)
色当 巴黎
1940年6月17日战线
斯特拉斯堡
法
国
维希 日内瓦
根据停战条款 德国占领区域
马赛
1940年6月22日, 法国贝当政府投降, 建立维希傀儡政权。
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于1940年6月22日贡比涅的车站
德国轰炸机 和 BF109战斗机
英国的雷达系统 和 “喷火式”战斗 机
德国
(原因)
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军事设施(机场)→城市(伦敦等)
英国方面 ①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②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③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方面 ①海外作战,地理环境不熟; ②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波
兰
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
一战后经过短短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
再次把人类拖进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二战虽已离我们远去, 但对它的思考永不会停止。
有人认为,二战的爆发完全是由上图中三个战争狂人引发。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历史原因:法西斯国家对“凡---华”体系的仇视和不满。 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使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其他原因: ①西方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 ②苏联:采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③世界各国人民:虽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尚未联合, 不能有效遏制法西斯,从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只是本国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 他们只是起到了加速二战爆发的作用。
1、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局面; 摧毁了1733架德机,击毙和俘获6000名德飞行员… 2、为后来第二战场开辟和盟军反攻提供根据地; 3、打击德国等法西斯国家的嚣张气焰, “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鼓舞各地反法西斯斗争; 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得逞。 4、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