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盖塞博物馆重点藏品图文讲解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国家博物馆24件不能出境文物介绍
1. 陶鹰鼎
2.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3. 后母戊鼎
4. 利簋
5. 大盂鼎
6. 天亡簋(未展出)
7. “虢季子白”青铜盘
8. 四羊方尊
9. 孝端皇后凤冠
10.人面鱼纹彩陶盆
11. 滇王之印
12.舞蹈纹彩陶盆
13.子龙鼎
14.LUOTI浮雕彩陶壶
15.诅盟场面请铜贮贝器
16.船形彩陶壶
17.青瓷莲花尊
18.吴“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19.红山玉龙
20.隋椭圆形绿玻璃瓶
21.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22.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
23.隋绿玻璃盖罐(“镜里千秋”展馆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地方)
24.象牙梳
以上24件珍品,除备注外,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展馆展出。
当然,国博里处处是国宝,件件是精品。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24件禁止出国的国宝之外,像三星堆青铜面具、击鼓说唱陶俑、金缕玉衣、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这几件也都在负一层的古代中国馆)等都是值得我们观看的珍宝。
世博会博物馆珍藏物品的介绍

世博会博物馆珍藏物品介绍
物品名称:世博会荣誉奖杯
简介:世博会荣誉奖杯是世博会最高级别的奖项,代表着参展国家最高水平的荣誉。
该奖杯由世博会组织者颁发给在世博会上表现最优秀的国家或组织。
此奖杯由纯银制成,表面镀金,杯身上刻有获奖国和获奖组织的名称以及获奖年份。
历史与背景:世博会荣誉奖杯自世博会创立以来就一直存在,是世博会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自1851年伦敦世博会以来,已有数百个荣誉奖杯被颁发。
这些奖杯见证了世博会的辉煌历史,也成为了各国展示国家实力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特点与价值:世博会荣誉奖杯的特点在于其高贵典雅的外观和极高的历史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参展国家或组织的最高荣誉,也是世博会历史的重要遗产。
此外,奖杯本身的设计和工艺也是非常精湛的,体现了当时最高的金属加工技术。
用途与保护:世博会博物馆对世博会荣誉奖杯进行了精心保护和展示。
这些奖杯被放置在专门的展柜中,并配有专业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它们不受损害和腐蚀。
同时,博物馆也会定期组织相关展览和活动,向公众展示这些珍贵的文物,并让更多人了解世博会的历史和文化。
参观建议:参观世博会博物馆时,建议您重点关注荣誉奖杯的展示区域。
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奖杯的外观、工艺和历史价值,您可以更好地了解世博会的历史和文化,并感受到世博会的魅力和影响力。
同时,建议您在参观时保持安静和尊重,不要触摸或拍摄展品,以免对它们造成损害。
总之,世博会博物馆的珍藏物品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它们见证了世博会的辉煌历史和文化传承。
通过了解这些物品的特点、历史和价值,您可以更好地感受世博会的魅力和影响力,并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木渎古镇实习报告

木渎古镇实习报告篇一:木渎暑期实习报告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对后期建筑的影响摘要:通过对我国部分古典园林的相关介绍和对其造园艺术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建筑设计所产生的影响,剖析现代建筑设计是如何从古典园林设计中汲取营养,寻找古代造林艺匠们所残留下来的造园精髓,并进一步指出我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和手法,对现代建筑创造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建筑创造、木渎古镇、严家花园、虹饮山房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源于到家学说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其组景和造景的手法之高超,在世界古典园林中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
我国建筑界有几位建筑师能从传统的园林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呢?美国后现代的发言人詹克斯说:“中国的空间处理一如后现代派(其实反过来说才对),不明显的、片段的、永远在变化的。
同时,线条却利用成规,显得很肯定。
”他以中国园林之月亮门(拱门)为例,门的两面空间布置没有肯定的意念,但是,其线条本身却是很肯定的,而且,是成规的做法。
通过月亮门的洞,空降变化无穷。
如此看来,“后现代派”曾经是我们民族的园林中汲取了营养。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效仿和鼓吹国外的建筑思潮,应相信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
众所周知,园林“室内”与“室外”的定义比较随意,要“雅”不要“华”,要“字”多于“画”,“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我们不应该只研究它的历史,它的结构而要研究它为什么这么样吸引我们,“深厚”、“层次”应该怎么去做才有:“对比”、“阴阳”是怎样的一回事,什么时候用石头,哪里要用木头,房子与植物的关系:“水面”是怎么利用,室内布置怎么样才是“雅”例如中国古典园林配备植物时,往往以观形为主,取色、赏花、闻香、听音为辅。
使得古园林中林木屈曲突兀、潘盘结交错、连理交柯者比比皆是。
同时,也注重季相与花期的变化,花木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即如,“梅之独傲霜雪、竹之虚心有节、兰之幽谷清香”。
孤植以观形、观叶、赏花为主、,群植讲究搭配造景。
世界顶级文物——罗塞塔石碑

世界顶级文物——罗塞塔石碑10月28日,法国卢浮宫馆长吕克·马丁内兹携带地中海文物首次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埃及女王头像、木乃伊木棺、罗马将军石雕像、伊斯坦布尔全景图等珍贵文物悉数登场,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首次合作。
本次展览由卢浮宫博物馆馆长亲自担任策展人,精选了埃及、腓尼基、迦太基、希腊、罗马等重要古代文明的文物,首次将地中海东西岸的古希腊语系与拉丁语系、南北两侧的伊斯兰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连接起来,将地中海沿岸各国的文化作为一个共同体进行展示,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这个地区不同文明的兴衰沉浮。
本报特约记者远山摄罗塞塔石碑(英语:Rosetta Stone,又译为罗塞达碑),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古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诏书的石碑。
但是,由于这块石碑同时刻有同一段内容的三种不同语言版本,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1],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罗塞塔石碑最早是在1799年时由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Pierre-Fran?ois Xavier Bouchard)在一个埃及港湾城市罗塞塔(Rosetta,今日称为el-Rashid)发现,但在英法两国的战争之中辗转到英国手中,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历史[编辑]罗塞塔石碑实际上只是原主碑部分残余的罗塞塔石碑,与原主碑的相关位置图示理查·波森(Richard Porson)提议补足罗塞塔石碑右下角古希腊文断碑部分之内文(1803年)1799年7月15日,当时随着拿破仑占领埃及(1798年—1801年)的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尼罗河三角洲上一个称为罗塞塔的港口城镇郊外,指挥圣朱利安要塞(Fort St Julien)的地基扩大挖掘工程时,意外挖到一颗黑色的大石头。
艺术之旅罗马之旅探秘梵蒂冈博物馆(三)

艺术之旅罗马之旅探秘梵蒂冈博物馆(三)艺术之旅罗马之旅探秘梵蒂冈博物馆(三)梵蒂冈博物馆位于梵蒂冈城内,是17-19 世纪陆续由教皇宫改建而成,是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齐名的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中的藏品是多个世纪以来罗马天主教会收集、积累的成果。
梵蒂冈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年前购买的一座大理石雕像。
这座名为《拉奥孔》的雕像于1506年1月14日在圣母大殿附近的一个葡萄园里被发掘出来。
在米开朗琪罗等人的墙裂推荐下,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当机立断买下了雕像。
在发掘出雕像整一个月后,教皇就在梵蒂冈向公众进行了展示。
梵蒂冈博物馆入口主要展馆有:1. 绘画馆(Pinacoteca):主要收藏绘画作品,包括拉斐尔、达芬奇、提香、卡拉瓦乔等人的名作。
2. 庇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Museo Pio-Clementino):以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为主,如《拉奥孔》、《望楼的阿波罗》、《望楼的赫耳墨斯》、《河神阿洛》、《胜利的珀尔修斯》等;3. 埃及博物馆(Museo Gregoriano Egizio)古埃及文物4. 埃特鲁斯坎博物馆(Museo Gregoriano Etrusco):以公元前4世纪以前的收藏品为主;5.挂毯廊和地图廊6. 拉斐尔画室(Stanze di Raphaello):由拉斐尔及其学生们的壁画装饰的馆室,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雅典学院》7. 西斯廷礼拜堂(Cappella Sistina):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8. 梵蒂冈图书馆一层entrance : 入口2. 楼梯3. 购票与询问4. 四门中庭5. 庇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6. 八角庭院7. 基亚拉蒙蒂馆(凯撒馆)8. 新翼陈列馆9. 埃及馆10. 埃特鲁斯坎馆33. 绘画馆二层参考路线:购票、租语音导览(3)上扶梯向右走,穿过绘画馆庭院进入绘画馆(33)从绘画馆折返至四门中庭(4)从四门中庭进入松果庭院,在松果庭院稍作停留穿过松果庭院右转可参观.凯撒馆(7)和新翼陈列馆(8)折返则进入庇奥-克里门提诺博物馆(5)八角庭院(6)参观完庇奥-克里门提诺(5),左转进入埃及馆(9)上楼,进入埃特鲁斯坎馆(10),参观完又回到四门中庭(4)向前进入长廊展厅:烛台厅(12)、挂毯厅(13)、地图厅(14)地图厅的尽头是圣庇护五世之墓,在此处左转,先参观拉斐尔画室,再去西斯廷礼拜堂。
博物馆建设方案

博物馆建设方案精品文档博物馆建设方案篇一:博物馆设计方案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博物馆计方案说明张掖是华夏文明多种文化交汇和融合的圣地,千古不息的祁连雪水滋润着这方土地,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张掖文明。
张掖市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张掖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长的丝路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
一,整体设计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张掖文化的氛围,体现张掖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史前文化、夏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丝路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佛教文化、游牧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河西走廊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特色。
二,设计理念按照“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保”的设计原则,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1 / 33精品文档题、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三,一楼——展馆大厅总体构想。
一楼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公共区域,也是博物馆张掖文化灵魂汇聚地。
以简约的张掖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四周设计。
笔直的大厅天井柱体由色彩明快的石材干挂而成,直插三楼顶部,寓意张掖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中流砥柱之一。
各楼层临大厅墙体则由一幅幅蕴含张掖故事的浮雕组成。
与大厅中央的雕塑交相映衬。
主题设计。
大厅正中央区域是由“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雕塑造型群组成。
雕塑群由半圆弧的祁连山浮雕、“万国博览会雕塑”、张掖浮雕岩体结构地图、流水瀑布四个艺术元素呼应融合而成。
图注整理

A1 吴哥窟浮雕:人像A2 吴哥窟北莲花池A3 吴哥窟的建立者苏耶跋摩二世A4 吴哥窟浮雕:骑迦楼罗的毗湿奴A5 吴哥窟浮雕中的中国骑兵A6 吴哥窟后出入口与七头那迦雕像A7 吴哥窟西主出入口B1 巴斯奎特在纽约大琼斯街寓所,摄于1985年B2 《非利士人》(Philistines),1982年B3 戴拳击手套的巴斯奎特B4 《人头》B5 《太阳神荷鲁斯之眼》B6 巴斯奎特与沃霍尔C1 17世纪的罗盘C2 《库克船长画像》,纳撒尼尔·丹斯(Nathaniel Dance)绘于1775年,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藏C3 风暴中的五月花号C4 哥伦布到达美洲C5 无敌舰队与英国舰队交战D1 《但丁与维吉尔共渡冥河》,欧仁·德拉克鲁瓦,卢浮宫博物馆藏D2 《德拉克鲁瓦自画像》,欧仁·德拉克鲁瓦,卢浮宫博物馆藏D3 《萨丹纳帕路斯王之死》,欧仁·德拉克鲁瓦,卢浮宫博物馆藏D4 《希阿岛的屠杀》,欧仁·德拉克鲁瓦,卢浮宫博物馆藏D5 《肖邦》,欧仁·德拉克鲁瓦,卢浮宫博物馆藏D6 《自由引导人民》,欧仁·德拉克鲁瓦,卢浮宫博物馆藏E1 东山墙女神像E2 罗马小型复制品-菲狄亚斯的雅典娜女神像,3世纪前半作品,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藏E3 菲狄亚斯向他的朋友展示帕台农神庙的墙顶饰板,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爵士(SirLawrence Alma-Tadema)绘于1868年,伯明翰美术馆藏E4 南侧排档间饰之一E5 墙顶饰板:骑马行进的队列E6 墙顶饰板:雅典娜与赫淮斯托斯F1 镂空银香囊,唐,何家村窖藏出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F2 肉豆蔻,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绘于1817年,选自大英百科全书第五版F3 唐代长柄香炉,日本正仓院藏F4 凤纹卣,西周早期,上海博物馆藏F5 哥德堡号F6 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香薰,清康熙,上海博物馆藏。
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精品文档】

实训中心建设方案篇一:实训室建设规划我校实训室建设的建议实验(训)室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加强实习实训室建设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是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实训(验)室条件、人员和技术优势,还可以积极对外开展为社会服务,服务当地经济,创造良好社会效益。
所以,建设好我校实训室,对我校乃至县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训室建设的原则 1、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相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满足教学需要。
近年来,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现有商务英语、旅游、酒店管理、工艺美术、计算机、电子商务、模具、数控、机电、电子、服装、财会、医卫、现代农艺等 10 多个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到近 5000 人。
因此,为满足我校专业建设和招生规模的发展需要,必须对我校实验实训室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按计划实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确保所有实验实训项目全部开出。
2、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实验实训室建设首先要确保实用,满足当前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应看到,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必然影响到各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也必然会反映到实验实训条件上。
如果我校实验实训室所添1置的设施设备,只能使用 1~2 年就要淘汰的话,那就会造成极大地浪费,所以,我校实验实训室建设水平应以既能反映当前行业的成熟技术,又适当反映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即“不落后,也不过于超前” 。
3、资源共享、配置优化、利用高效、服务当地实验实训室建设必须本着“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原则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
同时满足当前社会培训的需求。
二、我校实训室建设目前的现状目前我校拥有各类实训室 40 个,满负荷时能提供的工位 1300 余个,各个专业实训室建设也极不均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盖塞博物馆(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开放时间:9:00—19:30 预约要提前半小时取票周一闭馆预约地址:http://www.galleriaborghese.it/borghese/en/edefault.htmhttp://www.ticketeria.it/预约电话:39 06 32810预约下午5点,4点半到取票处!!博盖塞博物馆(Museo e Galleria Borghese) 位于堪称“罗马第一”的花园的心脏所在,曾是博盖塞别墅的casino(小房子)。
虽然它比罗马许多美术馆要小,但大家公认它的收藏品是全罗马最引人入胜的。
许多作品是由红衣主教希皮奥内-博盖塞委任艺术家们完成。
希皮奥内是贝尔尼尼的最大资助人,贝尔尼尼是巴洛克风格的领头人,他的作品在美术馆的雕塑部分占主导地位。
博盖塞博物馆正面,先按黄色箭头到地下室里凭预约号买票。
然后按绿色箭头进馆参观(也可从地下室里进入博物馆内部)。
一号厅:《帕奥莉娜·波拿巴》(Paolina Borghese)帕奥莉娜(Paolina Bonaparte)是拿破仑的妹妹,嫁给了博盖塞家族的卡米洛(Camillo Borghese 亲王,新古典派艺术家卡诺瓦(Canova )为她雕的这座半裸斜卧像,大概是模仿奥林匹亚女神(Olympia )或是月神戴安娜(Diana )的姿态,非常精美华丽,受到广泛赞赏。
但是也有评论认为雕像风骚撩人,有辱门风(这在19世纪是有些过于前卫)。
帕奥莉娜的丈夫卡米洛看完后气得就把雕像锁了起来。
摄影史上还有一张照片,拍的是墨索里尼带领希特勒参观这雕像的情景,两个人的神态刻画的非常生动。
希特勒好歹学过艺术,欣赏时的眼神和视角要比墨索里尼自然的多。
三号厅:《阿波罗和达芙妮 Appolo & Dafne 》贝尼尼(Benini)《阿波罗和达芙妮Appolo & Dafne 》1622年贝尼尼(Benini)24岁时的杰作,也许是世界上最美的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风格的雕像。
这个展厅的天花板上也绘有相似场景的油画。
展室里都有监视探头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太阳神阿波罗瞧不起丘彼特的箭艺,总嘲笑他,这使小爱神很恼火。
于是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射向了阿波罗,他便疯狂地爱上了河神的女儿达芙妮;同时,丘比特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她对阿波罗冷若冰霜,竭力地躲避阿波罗,并恳求众神帮助她摆脱这没有爱的追逐,众神答应帮助她。
所以阿波罗的手刚接触到达芙妮的身体,达芙妮就开始变为月桂树。
达芙妮的身子还是人的形状,而她的腿已变成树根,并深深扎进土里。
阿波罗望着达芙妮变成的月桂树,无可奈何。
他只能采摘几片树叶,编成花冠戴在头上,自慰自怜。
这也就是“桂冠”的由来。
四号厅:《普鲁托劫持珀耳塞福涅 Pluto & Proserpina》贝尼尼神话中,冥王普鲁托(Pluto ,即希腊神话中的哈得斯Hades )在抢劫少女珀耳塞福涅(德墨忒尔Demeter 和宙斯的女儿,被绑架到冥界后成为冥后)时激烈争斗的情景。
在这件作品中,突出了两种力量的对抗:一个强壮有力,在这场力量的争斗中占有绝对优势;另一个柔弱惊恐,带着绝望的目光企图摆脱厄运,是被掠夺者。
这二者的鲜明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者对人物动作和姿态的处理也别具匠心。
普鲁托抱着珀耳塞福涅在狂奔,而少女则以手推他的头,并在哭号挣扎。
作者继承了古希腊的雕刻传统,同时又成功地表现了动感和现实感。
从细节上看,冥王由于用力而致使手指几乎要掐入少女柔嫩大腿肌肤的深深凹陷,少女由于绝望而落下的一滴晶莹泪珠,在空中无助而挥舞的手,和因惊惧而翘起的左脚拇指,都强烈地反映了掠夺的主题,突出了对观众的视觉刺激效果。
右下角是三头犬刻耳柏洛斯(Cerberus )希腊神话中看守冥界入口的恶犬。
赫西俄德在《神谱》中說此犬有50个头,而后来的一些艺术作品则大多表现它有3个头(可能是为了便于雕刻所致)。
《大卫 David 》贝尼尼大师捕捉的是大卫面对巨人,手中弹弓正要出手的那一剎那 (其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也是描述这一刻)。
贝尼尼的David 抿着嘴,紧皱眉头,全神贯注,全身旋转成投掷的起始状态,双腿紧紧钉牢地上。
面对雕像,你都能清楚感受到他对面的巨人的狰狞、恐怖。
大卫心中的恐惧,以及孤注一掷的决心使他决心要置巨人于死地。
八号厅《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卡拉瓦乔画中表现的是大卫用手中的弹弓和石块击穿菲力斯(Philistines)巨人哥利亚(Goliath)面门后,割下他头颅那一刻的情景。
画中大卫手持的利剑正滴着血隐喻了画家曾经杀死过人。
画面单调的色彩和年轻大卫脸上忧郁悲伤的表情以及大卫手中拎着哥利亚的人头都反映了画家令人沮丧的逃亡生活,而这颗人头分明就是卡拉瓦乔自己的头(他以自己为模特画的)。
这幅画可能被他送给红衣主教的侄子,这个狂热的艺术爱好者掌管着赦免大权,希望能赦免他的杀人罪重回罗马。
他手中的剑上刻着拉丁文Humilitas occidit superbiam的缩写H-AS OS,意思是“谦卑胜于自傲”(Humility kills pride)。
《捧果篮的男孩》(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卡拉瓦乔《捧果篮的男孩》(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是卡拉瓦乔(Caravaggio 1571-1610)1593年刚到罗马时的作品。
画中的模特是他的16岁的朋友和同事,捧着的篮子里杂乱地装着熟透了的水果,表现出了画家心绪烦乱的内心世界;男孩显示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可能自己确实不愿意干这个模特,但又碍于情面。
几个世纪以来许多鉴赏家都认为从画中男孩裸露而又性感的右肩、几乎看不出来的喉结和无精打采的眼神里可以猜测出有个女孩一直在卡拉瓦乔的脑海里。
《年轻的酒神巴克斯在病中》(Young Sick Bacchus)卡拉瓦乔这是卡拉瓦乔(Caravaggio 1571-1610)在1593-1594年创作的自画像,所以这幅画也被称作《作为酒神巴克斯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as Bacchus)。
在1592年他到罗马的第一年就染病住院半年,所以在画中略微抬起的、稍稍偏转的脸上表现出了痛苦的表情,也是自己当时精神状态的真实表现。
卡拉瓦乔因以上两幅和另一幅《削水果男孩》(Boy Peeling a Fruit)开始成名,并脱离他当时的雇主切萨里(Giuseppe Cesari)去创建自己的画风,后来他那种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圣母、圣子和圣安妮》(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Anne 或Madonna of the Palafrenieri)是卡拉瓦乔(Caravaggio 1571-1610年)在1605-1606年创作的极具争议的作品。
画中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正在教他如何用脚踩碾象征原罪的毒蛇(Serpent因为它唆使夏娃偷吃禁果),站在旁边满脸皱纹、身材干瘦的是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可以看出他们三人对危险(蛇)的态度。
母女两人头顶上都有一个细细的光环,耶稣则被表现出是个未受割礼、全身赤裸的小孩,毒蛇因被玛利亚用力踩压而全身腾空扭曲。
画中几乎全黑的背景更加突出了人物,左上方的一小片光亮照在耶稣身上使得他成为整个画真正的主角。
对画最大的争议是在玛利亚的穿着上,一身红色紧身衣而且领口开得极低,贬低了玛利亚的神圣而高贵的形象,有人指出卡拉瓦乔是找了个罗马高级妓女当模特作画的,该画当时在圣彼得大教堂只展出了一个月就被撤了下来,但马上就被博尔盖塞家族给收藏了,可见收藏家的眼光之独特。
关于卡拉瓦乔:卡拉瓦乔是个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画家,他曾经名声显赫,也曾经声名狼藉,一生中充满了冒险和刺激。
特别是在1606年的一次争斗中杀死了一名年轻人被人通缉后,他逃亡到那不勒斯、马耳他等地,虽然在那不勒斯取得成功,被它所接受,但仍无法摆脱被通缉的阴影;4年后得到红衣主教大赦,同年病死。
他死后很快就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才被重新发现。
九号厅《从十字架卸下圣体 Deposizione 》拉斐尔 Raphael《基督下葬》(The Deposition)是拉斐尔(Raphael Sanzio 1483-1520年)在1507年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作品。
画中表现的是基督从十字架上放下来后准备被埋葬的情景,基督手脚上的钉眼还依稀看见,右边的圣母晕倒在侍女的怀中。
十号厅:《勒达》(leda)吉兰达约(Ghirlandaio)《维纳斯和丘比特与蜂窝》(Venere e Amore che reca il favo do miele)克拉阿赫(cranach)二十展厅《圣爱和俗爱 Amor Sacro e Amor Profano》提香 Tiziano是威尼斯画派的鼻祖提香(Titian 1488/90-1576年)在1513-1514年,即25岁时完成的作品,该作品也叫《维纳斯和新娘》(Venus and the Bride),是博尔盖塞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提香的作品构思大胆,气势雄伟,构图严谨,色彩丰富、鲜艳;主要以宗教和罗马神话为题材,充满戏剧性的气氛和动感的人体线条,其中包括许多以维纳斯为主题的人体作品。
该作品是为威尼斯共和国“十人委员会”宗教法庭秘书长欧黑利欧(Niccolò Aurelio)的婚礼而画的。
画中两位貌美的女性坐在山清水秀、山丘起伏的城外的一个石棺上,以左上角的城堡和右上角的教堂作为背景。
左边身着白色华丽衣服的新娘戴着手套坐在丘比特旁边,她右手拿着象征爱情的玫瑰,左手放在象征着“人间短暂幸福”的一罐珠宝上;右边性感的裸女维纳斯右手支撑着倾斜的身体,左手披着红色绸衣,拿着一盏正在燃烧的、象征着“天堂永恒幸福”的火焰。
俩人中间放着一个铜盘,边上有一些散落的玫瑰花,后面的爱神丘比特正用左手在石棺里玩水。
提香画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十五世纪诗人和作家哥伦纳(Francesco Colonna 1433-1527年)的《寻爱绮梦》(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
其他画作:1、《基督下葬》(The Entombment of Christ)巴达洛基奥(Sisto Badalocchio 1585-1647年)这幅《基督下葬》(The Entombment of Christ)是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画家巴达洛基奥(Sisto Badalocchio 1585-1647年)1610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