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温暖作文教案

初中温暖作文教案

初中温暖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滴温暖,培养感恩之心,提升作文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增强作文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温暖的感觉。

2. 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温暖的感觉具体化、形象化。

2. 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素材(温暖的故事、作文范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让自己感到温暖的瞬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2. 教师分享自己的温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讲解温暖作文的要求(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温暖的感觉,如何具体化、形象化。

2. 讲解作文的结构和要求,如开头、中间、结尾等。

3. 强调作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三、分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温暖的事例进行作文创作。

2.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作文。

3. 教师对每组作文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作文修改和提升(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2. 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示范修改。

3. 学生根据示范修改,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作文写作过程。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期望,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作文记录生活中的温暖。

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温暖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邀请家长参加作文比赛颁奖典礼,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

3. 鼓励学生将作文发表在班级公众号、学校报纸等平台上,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忆生活中的温暖瞬间,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温暖我的瞬间作文指导教案

温暖我的瞬间作文指导教案

温暖我的瞬间作文指导教案
段落一,小确幸。

哎呀,冬天的早晨,阳光真是太给力了!就那么一束,直接撒
我书桌上,感觉整个人都亮了。

远处的孩子们在雪地里撒欢,笑得
那么开心,我都忍不住跟着笑了。

这就是小确幸吧,简单又美好。

段落二,家的港湾。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那种感觉真是没法儿说。

大家七
嘴八舌地聊着,好像啥都能聊,家里的事、外面的事,啥都行。


种时候,我就感觉特别踏实,好像外面的世界再大,家里永远是我
的港湾。

段落三,陌生人的善意。

记得有次下大雨,我正好没带伞,正愁着呢,突然一个阿姨走
过来,把伞遮我头上。

她还说,“孩子,雨大,一起走。

”那一刻,我心里真是暖暖的。

你看,有时候,陌生人的一个小举动,就能让
人感动好久。

段落四,老物件的故事。

我有个旧玩偶,看着就挺破的,但我就是舍不得扔。

小时候,
它可是我最好的朋友。

每次我孤单或者难过,都会抱着它,好像妈
妈就在身边一样。

这就是那种,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背后有太多
的故事和情感。

段落五,老师的关心。

生病在家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孤单。

但那次,我老师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样,还让我别担心学习。

那一刻,我就感觉,原来老
师不只是教我们知识,还关心我们的生活。

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

这些瞬间,虽然看起来都是小事儿,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小事儿入手,让读者感受到那
份真实的、温暖的情感。

初中作文《温暖》教案

初中作文《温暖》教案

初中作文《温暖》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回忆和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温暖瞬间,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2. 如何帮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温暖人心的视频或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二、写作指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温暖?温暖可以来源于哪些方面?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温暖可以来源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温暖的主题,如“温暖的微笑”。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一篇关于温暖的文章。

3.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写作建议。

四、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温暖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传递温暖。

教学延伸:1. 开展“温暖行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他人,传递温暖。

2. 组织“温暖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温暖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温暖瞬间,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部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不高,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对学生生活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温暖的瞬间作文教案

温暖的瞬间作文教案

温暖的瞬间作文教案哎,说起“温暖的瞬间”,我脑海里立马就蹦出那回和老妈、小妹一块儿去逛夜市的小插曲,简直是生活里的小确幸,暖得人心都化了。

那天傍晚,夕阳还挂在天边,懒洋洋地洒下橘黄色的光,我们一家三口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夜市嘛,自然是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各种小吃摊、手工艺品、小玩意儿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哥,你看那个糖葫芦,红彤彤的,好诱人哦!”小妹拽着我的胳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

我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小吃货,等着,哥给你买。

”说完,我就挤进了人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买到两串糖葫芦。

回到老妈身边,只见她正和一个卖手工编织的老奶奶聊得热火朝天,老奶奶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手里不停地展示着她的作品,那专注的神情,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温馨。

“妈,糖葫芦来啦!”我递过糖葫芦,小妹迫不及待地接过,先是对着糖葫芦吹了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了眼睛,“好甜啊!”看到她的模样,我和老妈都笑了,那一刻,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逛着逛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卖烤红薯的小摊前。

那香味,简直是直击灵魂,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

老妈二话不说,买了三个热腾腾的烤红薯,我们仨就坐在路边的长椅上,开始享受这简单却美味的晚餐。

红薯的皮被烤得焦黄,轻轻一撕,金黄色的薯肉就露了出来,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我咬了一口,软糯香甜,暖意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

“妈,这红薯真好吃,比外面的大饭店还香!”我边吃边夸。

老妈笑得更开心了,“那当然,这可是妈妈小时候的味道。

”小妹也连连点头,小脸蛋被烤红薯的热气熏得红扑扑的,可爱极了。

那一刻,周围虽然喧嚣,但我的心里却异常平静和温暖。

家人的陪伴,简单的食物,这些平凡而真实的瞬间,汇聚成了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我想,这就是生活最美好的样子吧,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复杂的仪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足够温暖,足够幸福。

温暖作文教案

温暖作文教案

温暖作文教案教案标题:温暖作文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描述温暖的词汇和句子。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使他们能够撰写出温暖和令人感动的作文。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作文传递温暖和关爱。

教学准备:1. 温暖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温暖的作文范文。

3. 学生练习写作的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温暖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温暖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温暖的注意和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温暖的理解和体验。

温暖的词汇和句子:1. 提供一些描述温暖的词汇,如温暖、关爱、友善、微笑等,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2.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汇构建温暖的句子,例如:“她的微笑让我感到温暖和安慰。

”3. 给学生一些练习,让他们用这些词汇和句子写出几个描述温暖场景的句子。

温暖的作文范文:1. 分享一篇温暖的作文范文,让学生感受其中温暖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2. 与学生一起分析范文中使用的温暖词汇和句子,并讨论其表达效果。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子来写出自己的温暖作文。

学生练习与分享:1. 给学生一定时间练习写作,鼓励他们运用之前学到的温暖词汇和句子来撰写作文。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文,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

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温暖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收获和困难,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社区中寻找温暖的事例,写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 组织学生参与温暖行动,如志愿者活动或慈善捐赠,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传递温暖。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练习写作和分享的作文,评估他们对温暖词汇和句子的运用以及情感表达的能力。

注意事项:1. 鼓励学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2. 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氛围温馨和融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温暖的半命题作文教案初中

温暖的半命题作文教案初中

温暖的半命题作文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温暖的瞬间,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 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中的温暖,并表达出来。

2. 如何引导学生将温暖瞬间与自己的成长相结合。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音频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温暖的音频或视频素材,如亲人团聚、朋友互助等,引导学生感受温暖。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温暖瞬间。

二、写作指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温暖瞬间为什么让自己感到温暖?它们对自己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温暖瞬间的特点和对自己的意义。

3. 教师给出写作建议,如如何选材、如何表达情感等。

三、写作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和写作建议,撰写文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中的疑问。

四、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温暖的记忆。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关注文章的情感表达和成长启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如如何表达情感、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温暖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成长,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以“温暖”为主题的摄影比赛,让学生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2. 开展一次“温暖传递”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如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等。

教学反思:本次写作教学以“温暖的记忆”为话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温暖瞬间,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通过讨论和写作,学生学会了如何表达情感,提高了写作能力。

但在评价环节,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成长启示,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温暖的内涵。

温暖我的瞬间作文指导教案

温暖我的瞬间作文指导教案

温暖我的瞬间作文指导教案《温暖我的瞬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那种一瞬间,就像冬日里的暖阳,一下子照进了心里,让整个人都暖洋洋的?今天呀,咱们就一起来聊聊那些温暖我的瞬间。

就拿我上次过生日来说吧。

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生日,爸爸妈妈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给我好好庆祝呀?可没想到,那天放学回家,一推开门,“哇!”我忍不住叫出声来。

家里被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墙上挂满了彩色的气球,桌子上放着一个大大的蛋糕,那蛋糕上插着的蜡烛都好像在对我笑呢!“宝贝,生日快乐!”爸爸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还端着我最爱吃的菜。

我当时那心里呀,别提多感动了,这不就像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亮光一样吗?我一下子冲过去抱住了他们,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

“爸爸妈妈,你们不是很忙吗?怎么还为我准备了这么多?”我哽咽着问。

妈妈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傻孩子,你的生日对我们来说可是最重要的日子,再忙也不能忘了呀!”爸爸也在一旁说:“是呀,只要看到你开心,我们做什么都值得。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这难道不是最温暖的瞬间吗?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有人给你送来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让你不再受冻。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里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泪直流。

这时候,我的好朋友小明跑了过来,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扶起我,一边关切地问:“疼不疼呀?”我咬着牙说:“有点疼。

”他二话不说,就把我背起来,往医务室走去。

在路上,我问他:“小明,你累不累呀?”他喘着粗气说:“不累,只要能让你快点好起来,我这点累算什么?”到了医务室,他一直陪着我,直到医生处理好伤口。

这难道不温暖吗?这不就像在你迷路的时候,有人为你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吗?其实呀,温暖的瞬间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在公交车上,有人给老人让座;在下雨天,有人为没带伞的人撑起一把伞;在你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这些瞬间或许很微小,但却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初中写亲人的作文教案

初中写亲人的作文教案

初中写亲人的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

2. 培养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亲人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亲人含义的解读: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家庭成员。

2. 亲人的美好品质:关爱、付出、包容、坚韧等。

3. 亲人的感人事迹:生活中的点滴关爱、无私付出、困境中的支持等。

4. 作文结构:引言、正文、结尾。

5. 作文要求:真实、感人、具体、生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亲人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讲解亲人的含义、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展示如何选取素材、组织结构和运用表达方式。

4. 练习:学生动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分享:学生相互交流作文,分享写作心得和感受。

6.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真实、感人,结构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

2. 学生对亲人的理解和感悟:是否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

3.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是否愿意主动参与写作,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

2. 鼓励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亲人,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亲情。

5. 定期进行作文讲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亲人的美好品质和感人事迹,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亲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感恩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写作要求
1.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和中心,确定写作题目.
2.要把事情地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3.不得少于600字.
【写作过程】
题目:
400字
600字
评语:
3.变通.“温暖”与“幸福”“感动”是接得比较近地,一般让人幸福或感动地时刻是十分温暖地.你写过“幸福”与“感动”有关地作文吗?变通一下也可.
4.定题.如果是“话题”,最好不用话题作题目写,结合你地素材看,可以选一些题《暖暖地红风铃》(以线索为题),《温暖六月》(时间),《温暖5?12》《温暖中国》,《他们离温暖有多远》(思考型)等.
“温暖”作文导学案
【教师寄语】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地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训练题目】Βιβλιοθήκη 冬天地阳光最温暖,春天地和风最温暖;寒冷时地一件棉袄最温暖,饥饿时地一块面包最温暖;伤心时地一句安慰话最温暖,困境中地一句鼓励最温暖……生活中充满着温暖地种种情境.请结合自己地亲身经历,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地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训练目标】
二、思路点拨
1.想象.不管是话题还是命题,面对这个题目,首先指向地是我们心灵地一种感觉.一种让我们心里春日艳阳般暖洋洋地感觉.那么,你要搜寻一下,在我们地生活中,有没有让我们感到“温暖”地情景,场景,美妙地片断呢?
2.选材.这种感到“温暖”地情景,是与父母在一起地一个片断,是与老师在一起地一个片断,还是与同学在一起地一个片断,还是在社会上?这种温暖是你自己感受到地爱地温暖,还是你看到别人地幸福与温暖?这两种都是可以选地.或者你没有温暖,渴望温暖?热点话题有没有与温暖切近地?总之是被人关怀地,给人感染地材料.
5.不落俗.温暖,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地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地那一束鼓励地目光;它可能是你获得帮助后地那份感动,也可能是你得到表扬时地那份惊喜.这类情感极为丰富地话题作文,首先要摆脱那种“爸爸关心”“妈妈呵护”地平常题材,学会从“遭遇挫折后同学地关心”、“生活贫困时陌生人地照顾”等方面取材.继而要学会挖掘新颖角度:如用设置悬念地方法,写自己生日那天不同寻常地经历来;用引出误会地方法,描写师生之间曲折地经历;用童话地形式,畅想动物对人类地感激;用日记地形式,逐一展开自己与父母沟通地故事.例文《今夜长明灯没亮》仿名着《灯》而作,仿中有创,情感真挚;《别样地幸福》则用细腻地笔触,写出了离异家庭里子女地独特感受.
1.围绕“温暖”,写出真情,体会真情,感悟真情;
2.通过感悟“温暖”净化自己地心灵,培养一种积极向上地道德情操;
3.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能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真情实感.
【训练课时】两课时
【写作指导】
一、教师导引
温暖,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地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地那一束鼓励地目光;它可能是你获得帮助后地那份感动,也可能是你得到表扬时地那份惊喜.今天,就让我们用手中地笔一起写下心中地那份温暖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