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精选四种经典题型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一)【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 分钟,烧开水要用10 分钟,洗茶壶要用2 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 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共需要1+10=11分钟。
【试题】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 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 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 公升和5 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 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 + 2=2.5公升)。
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 X 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10X 27+5X 1=27公(升)【试题】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 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 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 分钟,共需8 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 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
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 分钟。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二)2010-03-25 15:42:36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1 条【试题】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 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 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 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 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奥数题大全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奥数题大全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四年级上册的奥数题能够很好地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吧!一、简单推理1、甲、乙、丙三人分别是医生、教师和警察。
甲说:“我不是警察。
”乙说:“我不是教师。
”丙说:“甲是医生。
”请问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职业?2、有三个小朋友,他们分别叫小明、小红和小刚。
小明说:“我比小红高。
”小红说:“我比小刚矮。
”请问这三个小朋友谁最高?二、找规律1、观察数列 1,3,5,7,9,……,第 10 个数是多少?2、有一串数字按照“2,4,6,8,10,12,……”的规律排列,第20 个数是多少?三、和差问题1、甲乙两数的和是 36,差是 18,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2、小明和小红共有 50 本书,小明比小红多 10 本,他们各有多少本书?四、植树问题1、在一条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2、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 200 米,每隔 10 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柳树?五、年龄问题1、爸爸今年 35 岁,儿子今年 8 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2、姐姐今年 15 岁,妹妹今年 10 岁,几年前姐姐的年龄是妹妹的2 倍?六、行程问题1、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 60 米,10 分钟可以到达。
如果他每分钟走 50 米,需要多长时间到达?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80 千米的速度行驶,5 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
如果要 4 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七、平均数问题1、某次考试,小明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 90 分,语文 85 分,数学 95 分,英语多少分?2、五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140 厘米,其中四个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30 厘米、145 厘米、138 厘米、142 厘米,第五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八、盈亏问题1、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 5 颗,还多 10 颗;如果每人分 6 颗,还差 5 颗。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6篇】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6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把60分拆成10个素数之和, 要求其中的素数尽可能小, 那么这个素数是几?2.一个自然数, 可以分拆成3个连续自然数之和, 也可以分拆成4个连续自然数之和, 还可以分拆成7个连续自然数之和。
这个自然数最小是几?3、自然数2000能否拆成若干个连续自然数之和?如果能, 有几种不同的拆法?4、百货店要将铁钉包成10包, 每包数量互不相等。
如果顾客来买不超过1000枚的任意个数的铁钉, 都要能从这10包中适当选取而不用拆包, 能否做到?若能, 请给出一种包装方法: 若不能, 说明理由。
5、有一把长度为9厘米却没有刻度的尺子, 能否在上面画3条刻度线, 使得这把尺子可以直接测量出1——9厘米的所有整厘米长度?若能, 共有几种不同的画法?2.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学校后边的小河旁种着22棵杨树, 每两棵杨树之间相隔6公尺。
同学们在这些杨树间每隔1公尺种一棵月季花, 一共种了多少棵?2.把五张15公尺长的彩色纸条贴成一个长长的纸条, 每个接头的地方贴15公分, 则贴成的纸条全长多少公尺?3.立达小学五年级64名同学去郊游。
他们排成两条纵队, 前后两名同学相距1公尺。
整个队伍长度为多少公尺?4、小玲家的“三五”牌时钟在报时时, 每隔5秒敲响一下。
八点整时, 时钟报时一共用了多少秒?5、在一块池塘周围的大坝上每隔8公尺种柳树一棵, 共种了1075棵柳树。
现在要在每两棵柳树之间每隔2公尺种一株柏树。
种的柏树一共有多少棵?3.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学校门前有一条直直的小路长32公尺, 在小路的一旁每隔4公尺种一棵杨树, 头尾一共种多少棵树?2.教室门前有一个长方形花坛, 长4公尺, 宽15公尺。
在它的四周每隔05公尺种一棵指甲花, 四个角各种了一棵, 一共种多少棵花?3.一个正方形花坛四周摆满了鲜花, 四个角上也各摆了一盆花。
从每一边看去, 它都有15盆, 花坛周围一共摆了多少盆花?4、在一条600公尺长的水渠两旁每隔5公尺种一棵水杉, 共要种多少棵?5、一条街道的一旁从一头到另一头共安装了30盏路灯, 每相邻两盏路灯之间相距20公尺, 这条小街道长多少公尺?4.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书架上有6本不同的画报、10本不同的科技书, 请你每次从书架上任取一本画报、一本科技书, 共有几种不同的取法?2.七个相同的球, 放入四个不同的盒子里, 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 不同的放法有几种?3、用0、1.2、3、4、5.6.7、8、9十个数字, 能够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4.有一个面积为693平方公尺的长方形, 其周长最多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数值?5.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以连成六条线段,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5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6.“IMO”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缩写, 把这三个字母写成三种不同颜色, 现有五种不同颜色的笔, 按上述要求能写出多少种不同颜色搭配的“IMO”?7、H市的电话号码有七个数字, 其中第一个数字不为0, 也不为1, 这个城市、数字不重复的电话号码共有多少个?8、将3封信投到4个邮筒中, 一个邮筒最多投一封信, 有几种不同的投法?9、两人见面要握一次手, 照这样的规定, 五人见面共握几次手?10、有四张卡片, 上面写有0、1、2、4四个数字, 从中任意抽出三张卡片组成三位数, 这些卡片共可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5.小学四年级奥数题6个人各拿一只水桶到水龙头接水, 水龙头注满6个人的水桶所需时间分别是5分钟、4分钟、3分钟、10分钟、7分钟、6分钟。
四年级奥数精典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精典题及答案四年级奥数题目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兴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奥数题目以及相应的答案:题目1:数字填空在数字序列 2, 4, 6, 8, __ 中,下一个数字应该是多少?答案1: 10这个序列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
所以下一个数字是8+2=10。
题目2:逻辑推理小明、小红和小刚是三个好朋友,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楼层。
小明住在二楼,小红住在比小明高一层的楼层,小刚住在最高层。
如果小红住在三楼,那么小刚住在几楼?答案2:小刚住在四楼。
根据题目描述,小明住在二楼,小红住在三楼,所以小刚只能住在四楼,这是最高层。
题目3:图形计数在一个3x3的网格中,有多少种方式可以画出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路径,只能向下或向右移动?答案3:有8种方式。
这是一个经典的组合问题,可以通过组合数来解决。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需要向下移动2步,向右移动2步,总共4步。
选择2步向下的组合方式有C(4,2)种,即4!/(2!2!)=6种。
再加上2步向右的组合方式,总共是6*2=12种,但因为每次选择向下或向右都是独立的,所以需要除以2,得到最终答案8种。
题目4:年龄问题小华今年10岁,他的哥哥比他大5岁。
5年后,小华和他的哥哥的年龄之和是多少?答案4: 40岁。
小华的哥哥现在是10+5=15岁。
5年后,小华将是10+5=15岁,他的哥哥将是15+5=20岁。
他们的年龄之和将是15+20=35岁。
题目5:速度与时间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果它需要行驶120公里,需要多少时间?答案5: 2小时。
根据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时间=距离/速度。
所以时间=120公里/60公里/小时=2小时。
这些题目涵盖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适合四年级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5篇】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5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小强爱好集邮,他用1元钱买了4分和8分的两种邮票,共20张,那么他买了4分邮票()张。
2、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采20个,雨天每天可采12个,它一连采了112个,平均每天采14个,这几天中有()天是雨天。
3、一些2分与5分的硬币共299分,其中2分的个数是5分个数的4倍,5分的有()个。
参考答案:1、解:设买了4分的X张,且1元=100分4X+8(20-X)=100,解得X=15所以4分的邮票买了15张2、解:设有X天是雨天(112-12X)÷20+X=112÷14,解得X=6所以有6天是雨天3、解:设5分的有X个(299-5X)÷2=4X,解得X=23所以5分的有23个2.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生平均分是70分,男同学比女同学多()人。
2、有黑白棋子一堆,其中黑子的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如果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同时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那么取出()次后,白子余1个,而黑子余18个。
3、学校买回4个篮球和5个排球一共用185元,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8元,篮球的单价是()元。
参考的答案:1、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100-X)人[60X+70(100-X)]÷100=63,解得X=70,女同学有100-70=30(人)所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70-30=40(人)2、解:设X次之后白子余1个,而黑子余18个4X+18=2(3X+1),解得X=8所以8次之后白子余1个,而黑子余18个。
3、解:设篮球X元,拍球(X-8)元4X+5(X-8)=185,解得X=25所以篮球的当家是25元3.小学四年级奥数题1、甲乙两人射击,若命中,甲得4分,乙得5分;若不中,甲失2分,乙失3分,每人各射10发,共命中14发,结算分数时,甲比乙多10分,问甲中()发,乙中()发。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集及解析(四)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集及解析(四)【篇一】小学四年级奥数经典题型(四位数问题):如果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并且四位数和三位数是由7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多少个?四位数答案: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是1,百位数字(设为a)可在0、2、3、4、5、6、7中选择,这时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9-a;四位数字的十位数字设为b,可在剩下的6个数字中选择,三位数的十位数字是9-b.四位数的个位数字c可以在剩下的4个数字中选择,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9-c.因此,所说的四位数有7×6×4=168个。
一台晚会上有6个演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
问:(1)如果4个舞蹈节目要排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顺序?(2)如果要求每两个舞蹈节目之间至少安排一个演唱节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顺序?舞蹈节目答案:4个舞蹈节目排在一起,现将4个舞蹈节目排序,有种方法,再将这4个舞蹈节目*在一起,视为1个节目,加上6个演唱节目那么就变成7个节目混排,有种方法,所以共有种排列顺序。
AB间距问题: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
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距离?AB间距答案: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A、B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车共行了三个A、B两地间的距离。
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A、B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A、B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95千米,即95×3=285(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A、B两地间的距离多25千米,可得:95×3?25=285?25=260(千米)。
【篇二】李明买回4个篮球5个排球一共用185元,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8元,篮球的单价是________元。
答案与解析:25元。
解析:(185-4×8)÷(5+4)+8=25(元)。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题目一:数学方程式计算(1)计算:52 + 38 = ?(2)计算:75 - 29 = ?(3)计算:14 × 5 = ?答案一:(1)52 + 38 = 90(2)75 - 29 = 46(3)14 × 5 = 70题目二:找规律填数字1、4、7、10、13、?2、5、10、17、26、?答案二:1、4、7、10、13、162、5、10、17、26、37题目三:消去错误选项(1)求30 ÷ 6的结果,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6B. 5C. 7D. 0(2)小明每天花2元钱买饮料,他带10元钱去买饮料,还剩多少钱?A. 8元B. 10元C. 6元D. 12元(3)把48分表达成小时和分钟的组合,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1小时12分钟B. 2小时12分钟C. 48小时12分钟D. 0小时48分钟答案三:(1)B. 5(2)B. 10元(3)A. 1小时12分钟题目四:图形推理根据下面的图形推理,填写问号处的数字。
1 23 610 ?15答案四:根据图形推理,问号处的数字应为:21题目五:时间问题早晨7点半,芳芳去上学,上学花了20分钟。
请问她几点到学校?答案五:芳芳在早晨7点半出发,上学花了20分钟,因此她应该在早晨7点50分到学校。
题目六:逻辑思维根据下面的序列,填写问号处的数字。
1, 3, 6, 10, 15, ?答案六:根据序列的规律,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1、2、3、4、5,下一个数字应该比15多6,因此问号处的数字应为21。
结语:以上是一些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奥数练习的题目及答案。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可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这些题目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

【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
1934年—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某筑路队承担了修⼀条公路的任务。
原计划每天修720⽶,实际每天⽐原计划多修80⽶,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就能提前3天完成。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 想:根据计划每天修720⽶,这样实际提前的长度是(720×3-1200)⽶。
根据每天多修80⽶可求已修的天数,进⽽求公路的全长。
解:已修的天数: (720×3-1200)÷80 =960÷80 =12(天) 公路全长: (720+80)×12+1200 =800×12+1200 =9600+1200 =10800(⽶) 答:这条公路全长10800⽶。
2、某鞋⼚⽣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12个纸箱和4个⽊箱。
如果3个纸箱加2个⽊箱装的鞋同样多。
每个纸箱和每个⽊箱各装鞋多少双? 想:根据已知条件,可求12个纸箱转化成⽊箱的个数,先求出每个⽊箱装多少双,再求每个纸箱装多少双。
解:12个纸箱相当⽊箱的个数: 2×(12÷3)=2×4=8(个) ⼀个⽊箱装鞋的双数: 1800÷(8+4)=18000÷12=150(双) ⼀个纸箱装鞋的双数: 150×2÷3=100(双) 答:每个纸箱可装鞋100双,每个⽊箱可装鞋150双. 3、某⼯地运进⼀批沙⼦和⽔泥,运进沙⼦袋数是⽔泥的2倍。
每天⽤去30袋⽔泥,40袋沙⼦,⼏天以后,⽔泥全部⽤完,⽽沙⼦还剩120袋,这批沙⼦和⽔泥各多少袋? 想:由已知条件可知道,每天⽤去30袋⽔泥,同时⽤去30×2袋沙⼦,才能同时⽤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题精选四种经典题型(含答案解析)
1
统筹规划
【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
共需要1+10=11分钟。
【试题】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2=2.5(公升)。
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10×27+5×1=275(公升)
【试题】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
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2
速算与巧算
【试题】计算9+99+999+9999+99999
【分析】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
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
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3
年龄问题
【试题】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6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
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
“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则今年爸爸比妈妈也是大6岁。
根据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年龄差,由和差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可以求出两人今年的年龄:
爸爸的年龄(大数):(86+6)÷2=46(岁);
妈妈的年龄:86-46=40(岁)。
【试题】父亲今年比儿子大30岁,3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儿子今年几岁?
【分析】
3年后,父子的年龄差不变,即3年后,父亲比儿子还是大30岁,且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根据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可以求出3年后儿子的年龄:
30÷(4-1)=10(岁)。
所以儿子今年的年龄是:
10-3=7(岁)。
【试题】3年前,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和是49岁,现在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父子今年各是多少岁?
【分析】
先求出父子今年的年龄和。
3年前,父亲与儿子的年龄和是49岁,现在父子的年龄和就是:49+3×2=55(岁)。
再由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可以求出父子今年的年龄:
儿子的年龄:55÷(4+1)=11(岁);
父亲的年龄:55-11=44(岁)。
4
牛吃草
基本思路:
①在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后,已知头数求时间时,我们用“原有草量÷每天实际减少的草量(即头数与每日生长量的差)”求出天数。
②已知天数求只数时,同样需要先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
③根据(“原有草量”+若干天里新生草量)÷天数”,求出只数。
基本公式:
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第一种:一般解法
“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
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
一般解法:
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
(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
)
(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9=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
)
(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
(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
(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
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
第二种:公式解法
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
(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最多可放多少头牛?
解答:
1) 草的生长速度:(21×8-24×6)÷(8-6)=12(份)
原有草量:21×8-12×8=72(份)
16头牛可吃:72÷(16-12)=18(天)
2) 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则每天吃的份数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长份数
所以最多只能放12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