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教案第【1】篇〗《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上册《平行与垂直》中的《角的认识》和本册本单元《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之后进行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内角”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正好等于180°呢?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度。

二是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发现也能组成一个平角。

每个活动都要使学生动手试一试,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体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探索过程。

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直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等于 90 度,钝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小于90 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而教学难点则放在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交流、比较、评价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这一结论,大多数学生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也有接触,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重点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

学生在本课学习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学生课上对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5.4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5.4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5.4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5.4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掌握如何求解三角形的内角。

3.能够计算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重点:1.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

2.如何求解三角形的内角。

3.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如何在不知道三角形三个角度的情况下计算其内角和。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2.帮助学生到实际情境中发现规律、探究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老师出示一张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图像,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三角形。

请学生尝试定义三角形,并解释其性质。

Step 2 给出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当老师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三角形的已知信息,将他们的内角加起来求和。

Step 3 学生互动练习老师分别给学生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请学生先在纸上练习计算其内角和,再一起讨论解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定理。

Step 4 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将同桌的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以下的任务。

1.在计算内角和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什么规律?2.学生能够在不知道三角形三个角度的情况下计算其内角和吗?3.有什么小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Step 5 作业布置老师可以布置一些针对练习三角形内角和的作业,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学生能够发现解题中的规律,并加深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记忆。

2.老师可以通过听取学生们的发言和指导小组学习,批评指出学生们突出的问题。

3.在作业检查过程中,老师可以检查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李继兰一、说教材:《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各角的特点,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也可能有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2、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分析:让学生探究发现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五、教学难点分析: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六、教法、学法分析: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我接下来谈谈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

方法2
进行研究;
2.把你们认为的好方法填在表格中。
注:以下每种三角形若干个。
测量法
量角器测量出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度数, 求出内角和。
∠1=111° ∠2=39° ∠3=29° ∠1+ ∠2 + ∠3= 111° +39° + 29°= 179°
1
2
3

∠1+ ∠2 + ∠3= 180° 有







有 误
∠1+ ∠2 + ∠3= 181°
差 ”




∠1+ ∠2 + ∠3= 179° 吗

剪拼法
1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
2
3
那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呢?
1 1
1
折一折 2
1
1
2
3
3
钝角三角形
折成了一个平角。
∠1+ ∠2 + ∠3= 180°
1
2
2
3
3
锐角三角形
2
2
3
6cm,5cm,4cm,3cm,2cm,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实践应用
1.家里镜框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碎了(如图)。聪明的明明, 只带了其中的一块去玻璃店,就配到了和原来一模一样的。你 知道他带的是哪一块吗?
A
B
A B
选择B块。
四、课堂小结
测量法
剪拼法
折一折
推理法
验证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及相关练习。

教学准备:各种三角形若干个、量角器、剪刀等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剪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2、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过程,感受数学的研究方法,并能使用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迁移思想,对学生实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由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并能应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上个周末三角形家族的几个成员为谁的内角和大而争论不休,一起来听听吧。

学生手拿各种三角形演说:直角三角形说:“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因为我的个头大。

”锐角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我可不这么认为。

”钝角三角形说:“别吵了,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因为我的一个角比你们大”。

锐角三角形不服气说:“那不一定吧!”。

这些三角形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那到底谁的内角和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二、引导探究,交流发现。

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2、小组讨论:你打算怎样求出他们的内角和?用什么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方法,再选择一个三角形来求出它的内角和。

3、学生交流后汇报:A小组:我们小组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求和。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刚刚这个小组通过测量角的度数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度,那除了量角,还有什么办法呢?B小组: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再把他们拼在一起,看拼成什么图形。

师:这个方法可行吗?请你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你们有什么发现?剪下的三个角拼成了什么图形,三个角一共多少度?4、小结:刚刚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一拼,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还有什么方法呢?C小组:还能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拼一拼。

四年级下数学说课三角形的内角和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说课三角形的内角和_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说课-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新课标一、教材分析新课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第二学段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安排了量一量、算一算和剪一剪、拼一拼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意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

二、学情分析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思考,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让学生推理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

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各类三角形、长方形、量角器、活动记录表等。

五、教法和学法“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难,但我认为本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同时,在不同方法的交流中,开拓思维、提升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课件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五、课后作业
课本: 第69页第1~3题
WAN XIANG SI WEI
有两个直角的图 形不是三角形。
有两个钝角的图形 不是三角形。
二、例题讲解
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用两块完全一 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 角和是360度吗?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和它的大 小形状无关。
二、例题讲解
知识的升华
你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求出四边形的 内角和吗?
两个三角形: 180°×2=360 °
二、例题讲解
方法拓展
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在12岁时就已经发现了这 种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证明其他三角形内角和 是180 °的方法。
二、例题讲解
探讨:1、 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
有几个钝角?
2、 把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 个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多少度?
二、例题讲解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 角或钝角!
5 三角形
第6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一、新课导入
三角形有3个内角。
你还记得三角形 有几个内角吗?
一、新课导入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 个内角度数相加的和。
你知道三角形
的内角和指的 是什么吗?
二、例题讲解
第一种:量一量
∠1=84° ∠2=58°
1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38°
你知道怎么得 出三角形的内
三、新知应用
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则第三个( D )。 A.一定是锐角 B.一定是钝角 C.一定是直角 D.可能是锐角或钝角或直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三角形的内角和》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分析教材内容,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及度量的知识。

在本课之前,学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间的关系及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

积累了一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

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内角和的基础,同时为初中进一步论证做好准备。

课前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1、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由于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以及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研究直角三角形进而研究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初步认识、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二、评价设计针对这一目标的完成,我设计了一下评价方式:1、交流式评价: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表现、学生回答问题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3、操作反应评价:通过学生在研究三角形内角和过程中的测量、简拼、折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题目1、通过3个练习题(1、做一做。

2、说一说3、拼一拼、想一想)检测学习目标1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同桌合作、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所蕴含的学习方法,检测学习目标2的掌握情况三、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3个直角三角形,2个锐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一张表格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四、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我通过一下四个环节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保林
你知道三角尺内角的 度数分别是多少吗?
45° 90°
90°
60° 45°
30°
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度 数之和都是180°。
拼成的大三角形内 角和是多少?
60°60°
30°
内角和怎么还是180°?
30°
操作总会有误差,有没 有别的办法说明呢?
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的内角和 应为:90°×4=360°。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分割, 可以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所以直角三角形 内角和应为:360°÷2=180°。
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在12岁时就已经发现了这种用直角三角形 的内角和来证明其他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的方法。
1. 这里有一条红领巾,它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其中∠1=110°, 请计算出∠2=( 35 )°,∠3=( 35 )°。
3 1
(180-110°)÷2=35°
2. 剪一剪。 把一个三角形纸板沿直线剪一刀,剩下的纸板的 内角和是多少度?
可能是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也可能是其他的情况。
操作总会有误差,有没 有别的办法说明呢?
4
3
4
3
1
2
1
2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沿高可以将任意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由于前面证明了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因此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应为:180°×2=360°。 而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不属于分割前三角形的内角, 因此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应为:360°-180°=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