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公园调研报告
南湖公园调研报告

南湖公园调研报告第一篇:南湖公园调研报告城市景观设计——南湖水上公园调研报告书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班级:环艺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南湖水上公园调研报告书1.场地建设条件资料1)上位规划控制要点规划为南湖设计了“一环”和“十二景”。
“一环”即环湖绿道。
沿南湖岸线建设环湖绿道,总长21.8公里,宽4-6米,市民可环湖绿色行走。
绿道分地面式绿道和栈桥式绿道两种。
对临湖已建小区段,建栈桥式绿道,栈桥段长5.3公里。
“十二景”是:建设碧波港、烟翠绿岛、廊桥遗梦、荷塘月色、渔人傲、水上乐园、杉树林、农耕年华、先农坛、读经堂、长虹卧波、生态长廊。
治理分为生态修复、建绿道、底泥清淤、污水收集与处理、初期雨水治理等七大项。
2)区位条件资料南湖位于武昌西南部,属洪山区。
湖泊被湖中堤分隔为大南湖和小南湖,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
该区域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雄楚大街、南湖大道和珞狮南路、民族大道4条主干道全部有机的贯穿此整个南湖周边,形成两纵两横的便捷路网。
该区域周边高校林立,以成为武汉市最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之一。
南湖属于汤逊湖水系,水域面积748.4公顷,承担着周边38.42平方公里范围雨水汇集调蓄功能。
湖泊管理责任单位为洪山区人民政府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3)地段交通条件资料南湖水上公园位于大南湖西侧,被珞狮路从中分隔,西邻书城路,北侧与南侧分别靠近文治街和文馨街。
水上公园被大片小区环绕,西侧为金地·格林小城美茵区,南侧为大华南湖公园世家一、二期,北侧为南湖雅园。
2.数据性技术资料1)地形地貌、水文、自然气候条件等资料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16.7℃,7月平均气温高达28.9℃,1月仅3.5℃。
夏季气温高,35℃以上气温天数为4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1℃,武汉日均温≥10℃持续期达235天,年平均无霜期240天。
南湖公园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

南湖公园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南湖公园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范文摘要:唐山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若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以往的重工业过重,轻重比例不协调的状况,产业必须要转型升级。
近年来,唐山积极推动本市经济转型,促进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协调发展。
2016年恰逢唐山抗震四十周年,在唐山南湖举办世园会,既向世界展示唐山抗震重建和生态治理恢复成果,又能表明唐山人民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关键词:地震40周年、南湖公园、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转型升级、凤凰涅槃“唐山的产业结构是大钢铁、大煤炭、大石化,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偏重,如今靠这个过日子难以为继,唐山要想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产业必须转型升级,第二层含义代表的是唐山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对唐山来说这几乎是第二次凤凰涅槃。
” 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执行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薛绍江表示。
震后唐山不仅完成了灾后重建,更实现了经济文化方方面面的历史性飞跃,40周年后的唐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煤矿塌陷区治理方面首创,更是将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成功转型升级。
申办2016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会将重生的凤凰城作为中国的一枚国家名片呈现给全世界。
一、40周年,凤凰涅槃1976年唐山遭受了强度里氏7.8级大地震,但如今唐山这座经历了40年前大地震劫难的华北重镇已经浴火重生。
唐山,因煤而兴,享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中国北方工业摇篮的美誉。
也是中国北方瓷都。
1878年中国近代最早的股份公司——开平矿务局,在这里成立,唐胥铁路,是中国最早的准轨铁路,龙号机车是中国最早的蒸汽机车。
煤炭、钢铁、瓷器是唐山人的骄傲,皮影、评剧、乐亭大鼓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公元1976年7月28日3时许,一场大地震,震惊了国内外,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惨痛的地震灾难之一,市内的南湖,便是震后的遗留。
南湖东侧不远,建有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驻足其中,看那扭曲的钢轨、倾斜的建筑、残垣断壁,深深感受到大自然威力!哀悼逝者,也钦佩唐山人百折不挠、灾后重建的顽强精神,作为一座凤凰涅盘的城市,在河北省,唐山市生产总值依然稳居省内第一,是河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京津冀东北副中心城市。
嘉兴南湖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嘉兴南湖实践调研报告范文嘉兴南湖实践调研报告一、引言南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嘉兴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南湖的特点、问题和发展前景,我们进行了一次实践调研。
二、背景南湖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独特的湖泊风光以及丰富的湖泊生态系统。
然而,长期以来,南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湖水污染、水域乱堆乱建、湖岸线开发过度等。
因此,本次实践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南湖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南湖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过程我们的实践调研分为四个阶段:调研前准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1. 调研前准备:我们在调研前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和背景了解,从而更好地了解南湖的相关信息和问题。
2. 实地考察:我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深入南湖的核心区域,并观察了湖泊水质、湖岸线情况、湖区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3. 数据分析: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湖岸线建设情况的调查等。
4. 结果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对南湖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四、实践结果1. 湖水污染:根据我们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南湖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主要是因为周边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物流入湖泊。
2. 水域乱堆乱建:南湖的岛屿和湖中设施的乱堆乱建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湖区的生态环境。
3. 湖岸线开发过度:南湖的湖岸线开发过度,导致了湖区的居民和游客活动空间不足,也对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 强化污水治理:加强对周边农业和工业污染物的监管,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率和处理效率,以改善南湖的水质。
2. 加强湖区保护:建立湖泊保护区,禁止湖泊中的乱堆乱建行为,促进湖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
3. 合理规划湖岸线: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湖岸线的开发和利用,保留足够的活动空间,并考虑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南湖调查报告

南湖调查报告第1篇:南湖综合治理调查报告南湖综合治理调查报告在今年从9月3日开始,广西南宁南湖公园宽达90多万平方米的景观湖南湖部分水域污染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
南宁南湖水污染事件再次对南湖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并未立即处理。
直到9月14日,众多主流媒体和网站报道大量死鱼后,市政府才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南湖污染事件进行调查,才向公众通报南湖污染事件的情况和处理措施。
现今就南湖水污染情况及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并对其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现将有关调查报告情况如下。
一、南湖概况。
南湖是南湖公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湖公园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面,是一个融水体景观、亚热带园林风光于一体、具有亚热带风光的水上公园。
面积126.6万平方米,湖面占四分之三。
宽达93万多平方米的南湖湖面明净如镜,碧波潋滟。
南湖原为邕溪,本与邕江相连通,每当邕江发洪水时,江水就倒灌到溪中,将大量农田、房舍淹没。
唐代景云年间,邕州司马吕仁征集民工,在此分流建堤,蓄水成湖,束住泛滥的洪水,这就是后来的南湖。
以后人们利用湖畔植树栽花,修廊建亭,辟成风景区,1972年正式开辟为公园,以广种亚热带花卉和树木为主要特色。
湖上有九拱桥、长堤、风景桥,设有各色游艇和鱼餐馆。
在南湖游玩,一是在湖中泛舟,或在湖岸垂钓;一是观赏富于亚热带特色的花卉草木。
沿湖绿化区,有棕榈、蒲葵、假槟榔等热带树木;道路两旁,种有蝴蝶果、白千层、银桦等风景树,百花园培植有金花茶等上百种名贵花卉,还有佛肚竹、南洋杉、台湾相思等名贵竹木。
其中有三个“园中园”,即中草药圃、盆景园和兰花圃,可谓集大成之作,让游人们大长见识。
南湖公园还经常举办各种花展,规模之大,展期之长,令人大饱眼福。
南湖公园内值得参观的还有1984年建成的“百色起义陈列馆”,它是纪念百色、龙州起义55周年而建的,有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的塑像和革命历史文物陈列室。
烈士纪念碑座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题词:“纪念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百色起义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调研论文——关于唐山南湖公园景色变化的研究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社会调研论文关于唐山南湖公园景色变化的研究姓名:籍贯:班级:学号:联系电话:指导教师:完稿时间:2011年8月12日关于唐山南湖公园景色变化的研究三十五年前,一场大地震把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摧毁了所有的建筑,唯独没有摧垮的是唐山的精神。
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恢复了家园,我们发展壮大。
而如今的南湖公园,正是唐山人化腐朽为神奇的伟大鉴证。
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对南湖公园巨变的震惊之情,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南湖公园景色变化展开了调研。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述1.调研的目的、意义、取样方式及具体样本每当提起唐山这个城市,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三十四年前那场惊动世界的灾难,对于唐山的认知仍处于刚刚从灾难中走出来,发展落后,环境糟糕的小城市。
然而,现在的唐山远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它不断发展,快速崛起,已然成为了一座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因此,我选择了象征唐山发展的景区——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位于市中心2公里处采煤塌陷区,这里曾是垃圾堆放地和污水排放地,还在不断沉降。
随着唐山的发展,1997年初开始对其实施生态绿化工程。
现在公园内树木成荫,湖水清澈,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我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访谈等方法,对南湖公园开展了全面的调查。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唐山,了解南湖,了解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
2.调研过程(1)资料搜索:2011年8月1日,我通过网络搜索,报刊摘要,获得了充实的资料,并计划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安排。
(2)调查走访:2011年8月3日我来到南湖公园,身临其境感受它的变化,并拍了些照片,一路上找了几位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3)调研汇总:2011年8月8日——8月11日,将前几天搜集的资料予以整理,理清撰写报告的思路(4)撰写报告:2011年8月12日——8月14日,根据前几天整理所得独立撰写报告。
3.调研所获资料(1)访谈记录资料王大爷今年六十多岁,刚刚退休,家就住在南湖公园附近,每天早晨,他都来这里晨练。
社会实践唐山南湖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唐山南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南湖是位于唐山市区东南边的一个湖泊,周边环境优美,是唐山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南湖周边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了了解南湖周边环境的现状,探寻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本次社会实践调研选择了南湖作为调研地点。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南湖周边环境的现状,包括水质、空气质量、水生态等方面;2. 探究南湖周边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垃圾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围湖建设等;3. 探寻南湖周边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4. 提出针对南湖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调研小组成员深入南湖周边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周边环境现状;2. 问卷调查:向南湖周边居民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南湖环境的认知和看法;3. 专家访谈:邀请环境保护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南湖周边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四、实地调研结果1. 水质情况:南湖水面存在着一定的垃圾污染问题,部分沿岸地区水质较差,可能存在富营养化现象;2. 空气质量:南湖周边的空气质量一般较好,但部分区域存在着垃圾焚烧和排放污染物的问题;3. 生态环境:南湖的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生态系统可能受到垃圾污染和人为干扰。
五、问卷调查结果1. 60%的居民表示对南湖的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高;2. 80%的游客认为南湖周边环境有待改善;3. 70%的居民和游客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南湖周边环境保护活动。
六、专家访谈结果1. 环保专家指出,南湖周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需要加强治理和保护;2.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工作,希望得到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南湖周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2. 社会大众对南湖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高,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教育;3. 相关部门在南湖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工作困难,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南湖公园场地调研报告

南湖公园场地调研报告南湖公园位于南湖路南侧,占地面积约100亩,是市区内一片绿地景观。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南湖公园的场地利用情况以及市民对于当前场地设施的需求和意见。
调研时间为2022年5月20日,参与调研的对象为南湖公园附近市民及公园管理人员。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我们获得了以下信息和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南湖公园的主要场地利用形式为休闲娱乐和健身运动。
约80%的受访者认为公园的草坪场地利用率相对较低,他们希望扩大活动场地面积,增设更多儿童游乐设施和健身器材,提供更多椅子供游客休息等。
此外,一些游客也提出了改善公园环境卫生和增加公共厕所数量的建议。
经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南湖公园的场地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是公园内湖泊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推测可能是因为游客对于水域活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存在疑虑。
因此,我们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加强对于水域安全的宣传和监管,并考虑增设一些水上活动设施,如划船等,以吸引更多游客参与。
其次,南湖公园的草坪场地较大,但利用率相对较低。
我们建议公园管理部门可以积极开展一些户外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赛事,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并提高草坪场地的利用率。
此外,增设一些带顶棚的露天舞台和休闲亭子也是提高场地利用率的有效方式。
最后,公园管理物业需要加强卫生保洁工作,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清洁和维护。
公园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游客对公园的评价和使用体验,因此,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卫生保洁力度,并加大对公园环境的监管。
综上所述,南湖公园的场地利用情况可以进一步完善。
公园管理部门应关注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并加强水域、草坪和公共厕所等场地的管理和利用。
只有不断优化公园的场地设施和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并提升公园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南湖公园调研报告

南湖公园调研报告南湖公园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南湖公园作为我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南湖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受到市民的普遍关注,为了了解市民对南湖公园的满意度和改善意见,本文对南湖公园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市民对南湖公园的满意度。
2. 探讨南湖公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建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四、调研结果1. 南湖公园满意度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受访者对南湖公园的景色表示满意,45%的受访者对公园的休闲设施表示满意,而对于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较低,仅有30%的受访者表示满意。
2.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1)公园缺乏指示标识:有30%的受访者表示在南湖公园内找不到指示标识,导致游客迷路,建议增加合理的指示标识。
(2)公园绿化不够:有40%的受访者认为南湖公园的绿化不够好,建议加大绿化力度,种植更多的花草树木。
(3)公园卫生状况不佳:有35%的受访者表示南湖公园的卫生状况不佳,建议加强公园卫生清洁工作。
(4)公园公共设施更新较慢:有25%的受访者认为南湖公园的公共设施更新较慢,建议增加设施更新频率,提升市民的使用体验。
(5)公园管理和服务水平待提升:有30%的受访者认为南湖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建议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五、调研结论通过调研可以看出,南湖公园的景色和休闲设施得到了市民的肯定,但在公共设施更新、卫生状况和管理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南湖公园的整体满意度,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加指示标识,方便游客找到目的地。
2. 加大南湖公园的绿化力度,增加花草树木的种植。
3. 加强公园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公园的整洁。
4. 提升公共设施更新的速度,满足市民的需求。
5. 加强公园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六、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和结论,我们建议南湖公园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市民需求和期望进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设计
——南湖水上公园调研报告书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环艺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南湖水上公园调研报告书
1.场地建设条件资料
1)上位规划控制要点
规划为南湖设计了"一环"和"十二景"。
"一环"即环湖绿道。
沿南湖岸线建设环湖绿道,总长21.8公里,宽4-6米,市民可环湖绿色行走。
绿道分地面式绿道和栈桥式绿道两种。
对临湖已建小区段,建栈桥式绿道,栈桥段长5.3公里。
"十二景"是:建设碧波港、烟翠绿岛、廊桥遗梦、荷塘月色、渔人傲、水上乐园、杉树林、农耕年华、先农坛、读经堂、长虹卧波、生态长廊。
治理分为生态修复、建绿道、底泥清淤、污水收集与处理、初期雨水治理等七大项。
2)区位条件资料
南湖位于武昌西南部,属洪山区。
湖泊被湖中堤分隔为大南湖和小南湖,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
该区域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雄楚大街、南湖大道和珞狮南路、民族大道4条主干道全部有机的贯穿此整个南湖周边,形成两纵两横的便捷路网。
该区域周边高校林立,以成为武汉市最适合人居的风水宝地之一。
南湖属于汤逊湖水系,水域面积748.4公顷,承担着周边38.42平方公里范围雨水汇集调蓄功能。
湖泊管理责任单位为洪山区人民政府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3)地段交通条件资料
南湖水上公园位于大南湖西侧,被珞狮路从中分隔,西邻书城路,北侧与南侧分别靠近文治街和文馨街。
水上公园被大片小区环绕,西
侧为金地·格林小城美茵区,南侧为大华南湖公园世家一、二期,北
侧为南湖雅园。
2.数据性技术资料
1)地形地貌、水文、自然气候条件等资料
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16.7℃,7月平均气温高达28.9℃,1月仅3.5℃。
夏季气温高,35℃以上气温天数为4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1℃,武汉日均温≥10℃持续期达235天,年平均无霜期240天。
一年四季分配也以夏季最长,达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具有冬夏漫长而春秋短促的显著特点。
武汉地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284.0mm,降雨集中在4~9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391.7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毫巴,年平均
相对湿度75.7%,湿度系数Ψw=0.903,本地区大气影响深度da=3.0米,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35米。
南湖水上公园地势较平缓,仅东南角地势较高,地势从道路一侧逐渐下降,最后缓坡入湖。
由于南湖兼具水产养殖功能,同时随着近年城市发展,污水处理能力滞后,每日入湖污水约10万吨,污水处理厂尾水也回排入湖,所以近十年南湖水质长期徘徊在劣五类,远低于规划四类水质标准。
南湖汇水面积44.70 km2,水域保护面积768.84ha,岸线长度23.02km,规划湖泊正常水位17.63m,最高控制水位18.63m。
(一)地质、地貌:武汉市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几乎控制全市地质构造的轮廊。
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
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
(二)气候: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8.1℃(1977年1月30日)。
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三)土壤:武汉市土壤种类繁多,共有8个土类、17个亚类、56个土属、323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5.5%;其次为黄棕壤占24.8%,潮土占17.0%,红壤占11.2%;其他有石灰土、紫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共占1.5%。
2)植物植被现状分布资料
现场植被种类丰富,基本有香樟、阴香、大叶女贞、柳树、红千层、竹、冬青、红叶李、小叶女贞、洒金桃叶珊瑚、海桐、红叶石楠、鸢尾等,全市唯一的软质缓坡入水的湖岸线,还会保留现有的部分荷花,补植多种菖蒲、鸢尾、水葱、茭白等水生植物,形成一种类似乡村风格的湿地景观。
现在现场已无明显排污口。
2.南湖公园规划建议
(一)控制污染源
南湖水体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于大量的生活污水,这就需要修建污水处理场,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也是控制污染源的有效途径;对于沿岸养殖场要动员迁移,其动物粪便本可作为农田的优质肥料,应收集起来加以利用。
(二)增加公园内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前提和城市多样化景观的基础。
通过保护自然遗留地, 建立绿色生态网络, 开发利用地带性物种, 尤其是乡土植物, 并有节制地引进外域特色植物, 扩大多样性物种的种群,增加绿地规模, 促进公园和环城绿带的自然化, 营造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 形成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提高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生存的根本条件,它对维持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存生物多样性可为城市将来的生存、发展和繁荣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使城市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三)湖内种植水生高等植物
水生高等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对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传递起调控作用,培植水生
植物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对于湖中培植的水生高等植物,可收获作为其它养殖业的优质饲料或其它用途,也是从水体中转移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有效措施。
(四)以“水”为主题进行地域性景观规划设计
由于南湖的上位规划是将南湖幸福湾打造成一处水上公园,又因为南湖幸福湾周边是金地·格林小城美茵区、大华南湖公园世家一、二期等中高档住宅区,人口密集,人类的亲水性决定了人类喜欢择水而居,古往今来,不同的地域积累了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而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赋予场所不同的湿地文化。
水系与植被等生态系统是湿地的血肉与骨架,地域性文化内涵则是其骨髓,设计师应善于提炼湿地的地域性文化内涵,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湿地,才是一个湿地项目的点睛之笔,一个兼具血肉、骨髓和内涵的湿地景观空间。
(五)强调公园的教化意义
我国目前有些城市把湿地仅作为一个单纯的滨水空间,追求其审美价值和游憩价值,而忽视和破坏了城市湿地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教育价值。
首先,湿地生态的养育和修复构筑了一个能造福于民的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再者,公园的游览设施让人能够观赏、体验、休闲、学习,能达到科普及科研的目的。
人们只有融入湿地环境当中,体验湿地丰富多样的景观,才能切身地了解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感
受其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