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仪详细使用方法
赤道仪用法

赤道仪用法赤道仪是一种用于天文观测和导航的仪器,它可以测量天体的赤经和赤纬,并帮助确定天体的位置。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非常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和操作技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赤道仪的用法,并指导如何正确使用这一重要的天文仪器。
一、赤道仪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赤道仪的基本结构包括支架、主轴、赤道圈、制动系统和测量系统。
赤道仪的主轴与地球的赤道平行,因此它可以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按照天体的运动进行调整。
赤道仪的制动系统可以固定主轴,使其可以稳定地指向特定的天体。
测量系统可以精确地测量天体的赤经和赤纬,帮助确定其位置。
赤道仪的原理是利用地轴和天体的赤经赤纬进行测量。
地球的自转轴称为地轴,其延伸线与天空中的北极星相交。
天体的赤经是它在赤道坐标系上的经度,赤纬是它在赤道坐标系上的纬度。
利用这些参数,赤道仪可以确定天体的具体位置和运动状态。
二、赤道仪的调试和校准在使用赤道仪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调试和校准。
调试赤道仪需要根据观测地点的纬度进行调整,以确保赤道仪的主轴与地平面平行。
校准赤道仪需要确定其制动系统的准确性和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可以通过观测已知位置的天体来进行校准。
调试和校准赤道仪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耐心。
建议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情况下进行调试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三、赤道仪的观测方法使用赤道仪进行观测需要根据具体的天体和观测目的来制定观测计划。
观测前需要确定目标天体的赤经赤纬,并根据当时的时间和地点来调整赤道仪的主轴和制动系统。
观测时需要保持赤道仪的稳定和精确,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在观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天体的运动状态来不断调整赤道仪,使其能够准确地跟踪目标天体。
观测结束后,需要及时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观测结果可以用于天文研究、导航定位等领域。
四、赤道仪的保养和维护赤道仪作为一种精密的天文仪器,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保养赤道仪需要注意保持其清洁和干燥,避免灰尘、水汽等外界因素影响测量精度。
教你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赤道仪

教你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赤道仪
教你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赤道仪
教你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赤道仪
1、确定你站的位置的北极星方向,可以使用指南针确定。
注意的是指南针有偏磁的现象确定的北极星位置是有点偏的,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多错开一点位置来。
把赤道仪的赤经轴对准北极星的方向,如果是南半球那对着相反的方向。
这样就和地球的自转轴平行了,这样我们就克服了地球自转了。
我们只要转动一个轴(赤经)就可以很方便的跟踪星体了。
2、寻星,我们通过移动经轴和纬轴把你想要观测的星体找到进入我们的视场范围内。
这个时候要用低倍目镜寻找更快。
3、追踪星体,启动赤经轴上的马达,这时马达的'工作使赤道仪沿着赤经轴心,按照地球自转的速度—24小时一周—来进行转动)。
这样,就可以跟踪我们想要观看的天体了。
这时,你可以换上倍率比较高的目镜进行更为细致的观看,同样可以用上望远镜轻松的拍摄到美丽的星空图片了。
4、检查调整,在观察星体的时候如果发现星点有尾影现象,则说明赤道仪没有调整好,需要从新检查!
赤道仪原理
要知道赤道仪如何使用那么必须要知道它的原理。
我们在在观星的时候,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是站在地球上,地球对应着你观察的星体都是在运动的。
地球在自转,观察的星体也在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转。
两个物体都在动时我们是很难追踪到他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我们要克服地球本身的自转,抵消掉自转,就等于地球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在根据观察星体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
赤道仪入门手册

赤道仪使用入门手册一、操作赤道仪赤道仪的操纵主要是高度和方位角调节,这两处调节用于观测较大方向改变,在仪器下面有一个大滚花旋钮用于方位角调节,松开旋钮可旋转赤道仪上部方向轴,用T字旋钮调节高度,这些用于校准极轴。
高度调节方位调节另外,赤道仪还有赤经RA(HA时角)和赤纬DEC方向控制,用于观测,松开锁钮可形成大的方向转变,在锁钮锁住后可用控制杆进行微调。
在高度调节轴上附加刻度盘,用于根据当地纬度校准极轴。
赤纬刻度赤纬锁钮赤经刻度赤经微调赤纬微调二、极轴校准为了望远镜在天空中准确跟踪目标,首先需要校准赤道仪。
方法是移动赤道仪指向北(南)天极,北半球的人们很容易在北天极附近找到很亮的北极星,如果目视,粗调极轴就足够了。
在开始观测之前,首先确保你的赤道仪水平,寻星镜与望远镜对齐。
1. 设置纬度转动望远镜桶并保持平衡,查询本地纬度和时区,用地图或GPS 查询本地地理位置,在赤道仪底座旁边,能发现一个0-90高度刻度盘。
EQ1 EQ3/EQ4轻轻逆时针转动锁杆,来松开转轴。
底部有一个螺丝推动转轴下面一个“舌头”,改变角度,旋转直到指针对准当地纬度,然后锁住转轴。
2. 寻找北极星北极星,从北天极(NCP)观测小于一等星,由于北极星并不是正好位于北天极,因此当地球自转,北极星轨迹是一个很小的圆。
北极星偏移北天极,靠近仙后座,与北斗星柄根部连线上。
3. 定位望远镜对准北极星打开赤纬(DEC)锁钮,旋转望远镜桶直到指针对准刻度盘90读数,拧紧赤纬锁钮。
移动三脚架以便望远镜向北(EQ3/EQ4赤道仪有“N”标识对准北面),赤经(RA)轴粗对北极星,这步可使用指南针。
打开底座下面方位调节钮,通过寻星镜使北极星位于十字中心,虽然真正北天极距离北极星可能有二倍月亮视直径(北极星每天环绕北极一圈),除非你长期摄影曝光,否则不会发现这个问题。
三、跟踪天体当用望远镜观测时候,在望远镜视野范围内,天空目标移动很慢,如果赤道仪正确校对极轴,你仅仅需要转动赤经(RA)微调轴,当目标在视野中移动,缓慢跟随或追踪目标即可,赤纬(DEC)并不需要跟踪。
SkyGuiderPro便携单轴赤道仪使用说明书

SkyGuider Pro便携单轴赤道仪使用说明书SkyGuider Pro便携单轴赤道仪是专为天文摄影而研制的一款精密跟踪天文仪器。
SkyGuider Pro是SkyGuider 的升级换代版,与SkyGuider 相比,体积更小,便携性更好(本体含电池仅重1000g),精度更高,最大有效载重5kg,内置艾顿AccuAligning可调亮度暗视野照明极轴镜,并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续航时间长(达20小时)。
SkyGuider Pro配有标准的ST-4导星接口,单反相机快门控制接口,也可配接8408控制手柄。
分体的独立微调底座使用起来更加灵活,适用于各种单反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摄地景星空,银河,广域深空等。
图1一.产品特点1. 本体底座为Vixen燕尾和3/8英寸螺孔(可转换1/4英寸螺孔),适用国际标准三脚架2. 最大有效载重可达5kg3. 全金属结构件4. 分体式独立方位俯仰微调底座(底座3/8英寸螺孔)5. 相机承载盘带有3/8螺丝6. 标配艾顿AccuAligning暗视野照明极轴望远镜,且照明亮度可调节7. 内置可充电锂电池,续航时间达20小时,Micro USB口充电8. 四种跟踪速度(太阳时,月亮时,1/2恒星时,恒星时),南/北半球9. 赤经轴(最高速144x)双向电控微调10. ST4导星接口11 单反相机快门控制接口(相机快门电缆选配)12. 8408手柄接口(8408手柄选配)13. 标配防震软包14. 标配USB充电电缆15. 标配平衡套装附件二.结构图解和使用方法图2是SkyGuider Pro单轴赤道仪本体结构图。
1.相机球台承载盘2. 承载盘紧固旋钮3. 赤经离合盘4. 内置极轴镜5.电源开关 6. 电池状态指示灯7. 功能按键8. 方向键9. 工作状态指示灯10. ST4导星接口11. 相机快门控制接口12. MICRO USB接口13. 手柄接口图 2工作状态的设置:SkyGuider Pro单轴赤道仪打开电源就一直处于跟踪状态,跟踪速率由工作1/2x恒星时,恒星时),长按键工作状态指示灯S/北半球,S灯亮是南半球,S灯亮,通过按方向键或可调节极轴镜照明亮度,再长或键,赤经轴以144X速运转。
赤道仪用法

赤道仪用法赤道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它在天文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赤道仪的使用可以帮助天文学家和爱好者进行精确的观测和测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
下面我们将介绍赤道仪的用法及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赤道仪的基本原理赤道仪是一种以地球赤道为基准的仪器,它可以通过固定在赤道仪支架上的天体望远镜来观测天体的位置。
赤道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球自转的运动和恒星在天空中的运动来确定天体的位置,以及对天体进行追踪和观测。
2. 确定赤道仪的位置在使用赤道仪之前,首先要确保赤道仪的位置是准确的。
通常情况下,赤道仪需要设置在一个平坦、稳定的基座上,并且要确保赤道仪的赤道轴与地球的轴线平行。
还需要根据观测地点的经纬度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赤道仪的准确度。
3. 标定赤道仪在使用赤道仪之前,需要对赤道仪进行标定,以确保其测量的准确性。
标定赤道仪的过程包括调整赤道仪的赤道环、经度环和仰角环,以使其与观测地点的经度、纬度以及时间相匹配。
只有在正确的标定下,赤道仪才能准确地对天体位置进行观测和测量。
4. 使用赤道仪进行观测一旦赤道仪完成了位置的设置和标定,就可以开始使用赤道仪进行观测。
通过调整赤道仪的赤道环和仰角环,将天体望远镜指向目标天体,然后通过望远镜进行观测和测量。
赤道仪可以帮助观测者准确地测量天体的赤经和赤纬,从而了解天体在天空中的准确位置。
5. 运用赤道仪进行导航除了用于观测和测量天体位置外,赤道仪还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导航。
航海员在古代就曾经使用赤道仪来测量恒星的位置,从而确定船只的航向。
现代导航仪器中也常常包含赤道仪的设计,以帮助航空和航海领域的人员准确地确定位置和航向。
赤道仪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它可以帮助人们精确地测量天体位置,了解天体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
通过适当的设置、调整和标定,赤道仪可以为天文学家和爱好者提供准确的观测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对赤道仪的使用有所帮助。
赤道仪用法

赤道仪用法赤道仪(theodolite)是一种测量和测量角度的仪器,通常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和天文观测等领域。
赤道仪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可以用来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以及测量地表特征的位置和坐标。
赤道仪的用法涉及到安装、校准、观测和记录。
本文将介绍赤道仪的基本用法和操作步骤,以帮助用户正确、高效地使用这一重要的测量仪器。
一、赤道仪的安装赤道仪通常由三脚架、仪器支架、望远镜和水平圈等部件组成。
在安装赤道仪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平整的地面作为安装基础,确保三脚架能够稳固支撑赤道仪。
2. 将赤道仪的三脚架放置在地面上,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三脚架的高度和水平度,使其稳固水平。
3. 将赤道仪仪器支架安装在三脚架上,并确保仪器支架与三脚架连接紧密、稳固。
4. 调节望远镜的焦距和清晰度,以便观测时获得清晰的图像。
二、赤道仪的校准赤道仪校准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关键步骤,通常包括水平校准和垂直校准两个方面。
1. 水平校准- 使用水平仪或水平圈检查赤道仪的水平度,通过调节三脚架和仪器支架,使其在水平面上保持平衡和水平。
2. 垂直校准- 通过调节望远镜的垂直轴,使其垂直于水平面,同时使用垂直圈或者水平仪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垂直度。
校准完成后,赤道仪即可用于进行精确的角度测量和观测工作。
三、赤道仪的观测赤道仪的观测通常涉及到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以及测量目标的方位和高度等。
1. 测量水平角- 将望远镜对准需要测量的目标,通过水平圈和望远镜的刻度,读取水平角的数值,可以通过旋转赤道仪的水平轴进行准确的测量。
2. 测量垂直角- 在水平角确定后,通过调整望远镜的垂直轴,使其指向目标,并读取垂直角的数值,这样可以获得目标的高度和仰角等信息。
四、赤道仪的记录与处理观测完成后,需要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常可以采用测量笔记和电子表格等方式进行记录,同时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赤道仪用法

赤道仪用法
赤道仪是一种用来观测天空物体的仪器。
它主要用于定位和追踪天体,特别是太阳、月亮和行星。
使用赤道仪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将赤道仪放置在一个平稳的表面上,并调整仪器的水平。
2. 将赤道仪的经度和纬度调整为观测地点的经纬度。
这些信息可通过地图、GPS或其他定位系统获得。
3. 根据观测日期和时间,将赤道仪的赤道轴调整到正对北极星。
北极星是一个固定在北天极附近的恒星,可以作为天空坐标系的指导点。
4. 解锁赤道仪并使用调焦器或镜筒来观察天体。
通过透镜或望远镜,你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星星、行星和其他天体。
5. 调整赤道仪的刻度盘或指引盘,使其与观测天体的坐标相匹配。
这样能够更准确地追踪天体的运动。
6. 使用赤道仪的操纵手柄或电动机,使其跟随天体的运动。
这样可以保持观测天体的位置稳定,使其始终在视野中。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赤道仪需要一定的观测技巧和经验。
使用前最好阅读赤道仪的说明书,并遵循相应的操作步骤。
此外,
在观测天体之前,最好先了解相应的天文知识,以便更好地使用赤道仪进行观测。
iEQ45-GTN 赤道仪使用说明书

iEQ45-GTN赤道仪使用说明书一.概述iEQ45-GTN赤道仪是iOptron公司最新设计的带自动寻星(GOTO)和跟踪的高性能赤道仪,特别适用于天文摄影与观测。
它采用大口径整体钢主轴配合大直径蜗轮和大孔径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底部为斜双臂支撑结构和大直径底座,纬度调节采用双螺纹千斤顶结构,因此具有非常优异的刚性和稳定性。
经过优化设计该赤道仪体积小巧,自重轻(11.5kg不含重锤),承重大(20kg)。
所有紧固调节螺丝均为不锈钢材质,旋钮均为铝合金数控加工表面硬质阳极氧化。
该赤道仪蜗轮与蜗杆的传动采用弹性消间隙机构,蜗杆两端装有角接触轴承以消除蜗杆的轴向间隙,蜗杆与电机的传动为同步皮带,驱动为带行星减速齿轮的直流伺服电机。
电机控制器和主控板均采用32位ARM系统,因此指向精度更高。
跟踪控制采用高精度温补晶振,在全温区工作范围内具有极高的跟踪精度,跟踪速度有自动Solar,Lunar,Sidereal,还可在0.9900x-1.0100x恒星时之间任意设定。
跟踪时具有极低的噪音和功耗特别低等特点。
底座上装有精密水平泡。
iEQ45-GTN赤道仪都标配经过精密调校的极轴望远镜。
iEQ45-GTN赤道仪带可反向的自动导星接口(Guide),串行接口RS232,暗视野照明接口Reticle,ioptron标准接口iOptron Port(电动调焦,指星笔,园顶随动控制等),内置GPS系统,PEC记忆功能。
PC机可不通过控制手柄直接控制iEQ45-GTN赤道仪。
适合远程控制。
主控板可通过互联网在线升级。
控制手柄也采用32位 ARM高性能控制器,大屏幕8行LCD,实时显示赤道仪各种状态数据。
控制手柄装有大容量星表数据库(580,000+),带USB接口可通过互联网在线升级,控制手柄带恒温加热功能以保证在- 20℃环境下正常工作。
二.性能参数1. 最大载重: 20.4kg(45lbs不包括重锤)2. 赤道仪自重: 11.5kg3. 纬度调节范围:5~70°4. 方位调节范围:±6°5. 赤经蜗轮:216齿Φ132mm6. 赤纬蜗轮:192齿Φ118mm7. 赤经轴:Φ50mm 钢8. 赤纬轴: Φ40mm 钢9. 赤经轴承:Φ80mm 角接触球轴承10. 赤纬轴承:Φ68mm 角接触球轴承11. 平衡杆:Φ28mm12. 重锤:Φ128x52mm 5kg x 213. 底座直经:Φ150mm14. 驱动电机:行星减速直流伺服电机15. 分辨率: 0.09角秒16. 回转速度:1x, 2x, 8x, 16x, 64x,128x, 256x, 512x, MAX (4°/s)17. 电源:直流 12V 2A18. 功耗: 0.25A(跟踪) 1.2A(GOTO)19. 极轴镜:约2角分(带暗视野照明)20. 燕尾座: 3.5寸(88mm) Vixen和8寸(202mm) Losmandy-D21. 三脚架:2寸不锈钢8kg (可另选立柱,11kg)22. 星表数据库:580,000+23. PEC :PEC记忆24. GPS :32通道GPS25. 工作温度范围:- 20°C 到 +40°C三.使用方法A. 赤道仪的安装打开三脚架,将支撑盘旋转对准三条腿,旋紧支撑盘下的锁紧旋钮(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
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晚间的星空,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
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
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 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
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
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
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
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
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
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
而叉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
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
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
博冠系列望远镜用的赤道仪是德国式的赤道仪(如图)。
那我们就主要讲讲德国式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吧!(一)赤道仪简介肉眼可见的天体,用寻星镜就可对准,赤道仪之作微调跟踪之用。
而深空天体就必须利用赤道仪的时角、赤纬度盘才能找到。
赤道仪有三个轴:1.地平轴。
垂直于地平面,下端与三脚架台连接,上端与极轴连接,有地平高度刻度盘。
绕地平轴旋转可调整望远镜的地平方位角。
2.极轴。
一端与地平轴相连,上下扳动极轴可调整地平高度角。
另一端与赤纬轴成90º角连接,装有时角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时角(赤经)调整。
3.赤纬轴。
与极轴成90º相连,上端与主镜筒成90º相连,以保证镜筒与极轴平行。
下端连接平衡锤,装有赤纬度盘,用于望远镜指向的赤纬度调整。
(二)对准、观测深空暗天体第一步:极轴调整。
使望远镜极轴和地球自转轴平行,指向北天极。
1.主镜与赤道仪、三角架连接好,把有“N”标志的一条腿摆在正北方。
调整三角架高度,使三角架台水平。
2.松开极轴(赤经轴)制紧螺钉,把主镜旋转到左边或右边。
松开平衡锤制紧螺钉,移动平衡锤,使望远镜与锤平衡。
把望远镜旋回上方,制紧螺钉。
3.松开地平制紧螺钉,转动赤道仪,使极轴(望远镜)指向北方(指南针定向),制紧螺钉。
4.松开极轴与地平轴连接制紧螺钉,上下扳动极轴,使指针对准观测地点的地理纬度(例:济南地理纬度为+36.6º,即北纬+36.6º),制紧螺钉。
5.松开赤纬轴制紧螺钉,转动望远镜使其与极轴平行(亦即与当地经线圈平行),制紧螺钉。
6.从望远镜(或调好光轴的寻星镜)中观看北极星是否在视场中央,如有偏差,则需对极轴的地平方位角,地平高度角作精细调整,直至北极星在视场中央不再移动。
7.拧动时角刻度盘,零时(0h)对准指针;拧动赤纬刻度盘,90º对准指针(有的在出厂时已经固定好90º或0º)。
至此,您的望远镜就与地球自转轴、观测点子午面完全平行。
任凭地球转动,望远镜始终都对着北极星。
特别提示:极轴调整好后,三脚架、极轴方位角、高度角都不能有丝毫移动,否则要重新调整。
北天极与北极星不完全重合,而是向小熊座β星偏1º。
赤道仪的使用方法德国式赤道仪赤道仪对准极轴,对准深空天体经纬仪及赤道仪的使用方法支持天文望远镜的镜筒,可以对准天空任何方向,使它把天体引导入视野之中,这是台架的任务。
其型式有经纬仪式和赤道仪式二种。
经纬仪经纬仪是可把镜筒向水平和上下两个方向自由自在移动的型式。
构造和用法都很简单,只是对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星星之追踪比较困难,顶操作两支微动杆,否则星星会由视野中跑掉。
经纬仪的使用法与赤道仪不一样, 没有极轴调整的必要,至于星星的追踪方面,把上下、水平微动杆不断地转动, 或者是把天体移至视野边缘,不用微动,让天体本身在视野中移动时紧盯着观测。
因为视野在旋转, 所以星野照相不能做长时间曝光。
除了小型望远镜喜欢选用经纬仪外,很多天文爱好者也为他们的大型反射望远镜配上经纬仪。
我们称呼这种望远镜为「杜布苏尼安」(Dobsonian) DOB式望远镜。
「杜布苏尼安」式望远镜的重量比配上赤道仪的望远镜轻,方便携带到郊外进行观察,而且价钱便宜及可以自己制造。
适宜配合广角目镜来进行深空天体观察。
追踪因日周运动而移动的天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赤道仪式台架,确实比经纬仪方便得多。
只要明白了使用的要领,作目视观则或照相均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晚间的星空, 以北天极和南天极联机的自转轴为中心,每日旋转一次,称为日周运动。
在赤道仪的台架上,把极轴(或称赤经轴)向北天极延长(在南半球时向南天极),就能简单地追踪星星的移动。
换句话说,让赤道仪的极轴和地球的地轴平行,这个作业称为极轴调整,使用赤道仪时绝不能忘记,事先要与极轴对准平。
赤道仪的台架分为附有赤经、赤纬微动杆的, 以及附装极轴马达追踪式两种。
附有微动杆的比经纬台的星星追踪方便, 但须连续手动以便继续追踪, 如果预算许可,最好是采用马达追踪式,会方便得多。
必须调整赤道仪赤纬轴和极轴全体的平衡。
如果平衡状态调节良好,固定螺丝放松时镜筒会静止,赤道仪的运转就会很圆滑,使用起来很平稳。
近年生产商在高级的赤道仪加进了GOTO功能,使用者可以指令望远镜自动指向观察目标。
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德国式赤道仪赤道仪的种类有很多。
业余天文爱好者最常用的赤道仪有两种:分别是德国式及叉式赤道仪。
德国式赤道仪适合折射、反射及折反射望远镜。
而式赤道仪一般配合折反射望远镜使用。
叉式赤道仪比德国式优胜的是不须要平衡锤,减轻仪器重量,方便野外观星。
但是业余级数的叉式赤道仪稳定性不及德国式赤道仪。
德国式赤纬轴平衡的调整赤纬轴固定螺丝放松后,镜筒向前后移动调整平衡,这时目镜部份及天顶棱镜不必取掉,放手后镜筒不动,一切就OK了。
德国式极轴平衡的调整极轴(赤经轴)固定螺丝放松,平衡锤向左右移动,注意镜筒的平衡再予以调整。
计算机控制经纬仪由计算机控制水平和上下两个方向的移动来追踪星星。
和传统经纬仪一样,没有极轴调整的必要,使用者只须在每次观察前,手动导入2颗参考星,之后你就可以轻松地命令望远镜指向观察目标。
使用方便但耗电量大,野外观星时要携带大型蓄电池。
因为视场在旋转, 要用它来作长时间曝光的天文摄影,必须配合视场旋转器度(field de-rotater)使用。
浅谈赤道仪一套标准备置的天文望远镜往往由望远镜、赤道仪、脚架等部件组成,而望远镜、脚架相信大家都见过。
没接触过天文望远镜的朋友,恐怕对赤道仪是最陌生的,因为它也是天文中特有的一个东东。
这里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要说赤道仪,应该先说一下地平式的装置。
地平式的装置很常见,是一种具有两根轴的支架,望远镜装在上面,可以很方便地调整指向的方向和高度。
初学者使用地平式装置找星应该没什么问题:想看哪儿就指向哪儿好了!不知道要找的星的位置?看星图好了,按图索骥嘛。
通过星图找星是不是很困难?其实不难。
当然,前提就是你应该熟悉全天的一些亮星较多或有指向功能的星座。
比如小熊、大熊、天鹅、人马、天蝎、天鹰、天琴、猎户、飞马、仙女、天狼、狮子。
通过已认识的星座再去认别的星座,难度会小很多。
所以我建议,初学者在开始认星时最好找一个已经认识星座的朋友指导。
但用地平式的望远镜看星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本来对准了一颗星,可一会以后,这颗星就跑到了视场外了,并且使用的放大倍率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这是因为每天星星都在做东升西落的运动。
在地平坐标中,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方位角和地平高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
如果望远镜要一直指向某颗星,就必需同时调整望远镜的仰角和方位角。
由于两个方向变化的量完全不一样,用这样的装置跟踪一颗星会相当困难(当然,现在用计算机导星的系统是可以做到在地平式装置下精确导星的)。
于是赤道仪就应运而生。
赤道仪是为了改进地平式装置的缺点而制作出来的。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克服地球自转对观星的影响。
大家知道,正是由于地球自转,星星才产生东升西落的现象。
知道了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难了,地球不断由西向东自转,24小时转360度,我们只要设计一个装置,让望远镜转动的速度和地球一样,而方向正好相反(由东向西),就可以消除地球自转的影响了。
从理论上说,赤道仪使用的坐标系是赤道坐标系。
它相当于一个和星星一起旋转运动的大网格。
由于它和星星一起转动,所以描述每颗星位置的两个值——赤经和赤纬是不变的。
通俗地说,赤道仪就是一个试图让望远镜和这个网格一起转动的装置。
赤道仪使用时首先要将其极轴对准北天极。
(理想的情况下)完全对准后,望远镜对向任何的星星,赤纬都不需要再调整,只需要让望远镜在赤经(或称时角)方向按星星的行进速度匀速转动,就可以让这颗星一直保持在望远镜的市场内。
这个速度就是每天360度(因为地球每天转一圈)。
这就是所谓的自动跟踪。
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动的赤道仪,你就得每隔一定时间调整一下赤经(或时角)旋钮,赤纬则无需调整(当然这是理想状况,如果极轴对得不够准,还要适当微调一下赤纬)。
毋须同时调整两个轴,便于跟踪,这就是要使用赤道仪的根本原因。
很多天文普及书籍会教大家通过计算时角来找星,而根据我的经验,真正做业余观测时使用时角并不方便,因为得先算出恒星时,还要知道你想观测天体的赤经赤纬值。
加上时角盘的精度的问题,这样找星远不如用星图直接找星方便。
所以,只有对于那种有固定底座、极轴已经对准的固定望远镜,以及对星座很不熟悉的人,它才有优势。
另外,直接用天文望远镜找星的确是有点困难的,因为主镜的视场往往很小。
所以天文望远镜通常都有一个寻星镜,它的视场比较大,用于辅助找星。
当然,如果有一架双筒镜帮忙,会轻松很多。
这就是很多有经验的爱好者建议初学者先买双筒望远镜的缘故。
(覃育)对于天文初学者,请先学会认识几颗亮星:仙女座α星(2.1等)、猎户座α星(0.6等)、狮子座α星(1.3等)、牧夫座α星(0.2等)、牛郎星和织女星。
你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其中1至2颗亮星。
以其中1颗为基点,设置刻度盘。
利用刻度盘找天体(1)记住这几颗亮星的时角和纬度表1:亮星赤经赤纬0h+29°08′仙女座α星8 m5h参宿四(猎户座α星)+7°24′55m10h轩辕十四(狮子座α星)+11°55′09 m14h+19°11′大角(牧夫座α星)14m18h织女星(天琴座α星)+38°47′37 m19h牛郎星(天鹰座α星)+08°52′51m(2)对准表1中某一颗星,同时将可转动的赤经和赤纬两个刻度盘分别转动到列表中的数字;(3)从天体位置表中选择你要观测的天体,将望远镜转到该天体的时角和纬度上,对于手动赤道仪,时角略加几分,一般都能观测到你想要观测的天体,除非是望镜口径不够大或者刻度盘不够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