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附录6.3

新工作面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XX煤矿XX工作面(新工作面)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XX年XX月XX日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按照采掘接续计划,XX煤矿XX年计划开采XX工作面。为了确保XX工作面掘进、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在XX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部门参加,成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组长:XXX(总工程师)

副组长:XXX(采掘副总)、XXX(通风副总)

主要成员:XXX、XXX、XXX(技术科科长、技术科采掘主管、技术科“一通三防”主管、技术科地测防治水主管、机电科科长、机电队队长、掘进队队长、采煤队队长、采煤队技术员等相关人员)

职责:

1.收集与新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2.开展新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转化应用。

4.补充年度风险清单及管控方案。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覆盖了与XX工作面相关的井上和井下所有区域、自然灾害、相关生产系统。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前,相关人员收集了与新工作面相关的以下资料和信息:

1.地质地形资料。

2.自然灾害情况。

3.相邻采区和工作面的情况。

4.工作面设计。

三、工作面概况

(一)工作面参数

XX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工作面回风巷长度1600.2m,运输巷长度1657.2m,开切眼长度240m。可采走向长度1600m,综采可采储量174.26万t。

(二)井上下位置和四邻关系

XX工作面布置在2#煤层内,西起01采区皮带上山,东北部为02工作面运输巷,东部与二号水源地保护煤柱相邻,上部为上部煤层01工作面采空区,南部及其下部均为未开采地段。煤层埋深334~359m,平均埋深345m。XX工作面对应地面无建筑物。

(三)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

煤层赋存和顶底板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煤层赋存情况

表2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

(四)地质构造

工作面回风巷掘进至127m、184m、292m、506m、662m 附近将可能揭露正断层FS21(倾角60°~65°,落差0~5m)、正断层FS19(倾角65°,落差0~6m)、逆断层FS18(倾角40°,落差0~15m)、逆断层FS17(倾角35°~40°,落差0~25m)、逆断层FS16(倾角60°~65°,落差0~14m)。

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区域内无断层、陷落柱、岩浆侵入体及古河床冲刷等地质现象。

工作面开切眼布置区域内无断层、陷落柱、岩浆侵入体及古河床冲刷等地质现象。

(五)水文地质

矿井正常涌水量17.1m3/h,最大涌水量53.4m3/h,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弱,补给、径流条件均较差。根据XX 研究院提交的《XX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型。

根据XX年井田深部补勘资料和水文补勘(XX修编)报告,XX工作面直接或主要充水因素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部(C2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第二岩段(P1S2)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含水层水和采空区积水。

根据《XX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2016修编)报告》和本矿水文地质情况,XX工作面在开采期间受上部1#煤层工作面、2#煤层工作面采空区积水威胁。预计2#煤层工作面采空区积水面积26688㎡,积水量24200m3;1#煤层工作面采空区积水面积8700㎡,积水量11400m3;通过钻孔统计,两煤层间距38~58m,小于计算的本层煤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工作面在掘进施工遇地质构造时,断层和裂隙密集带易成为导水通道,可能会受到上部工作面采空区积水威胁,采空区积水构成XX工作面的直接充水水源。

(六)瓦斯

连续多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均显示XX煤矿为低瓦斯矿井。XX年的测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8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1.20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36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00m3/t。综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58m3/t;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4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74m3/t。

正常生产的采掘作业地点一般不会出现瓦斯超限或积聚,但遇特殊地质条件时,可能会造成瓦斯积聚和超限。同时,采掘作业活动对通风系统可能会产生影响,如大面积冒顶堵塞通风路线。

(七)煤尘和自然发火情况

目前,煤矿开采的1#和2#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性,其中1#煤层的煤尘爆炸性指数为19.97%,2#煤层的煤尘爆炸

性指数为23.2%。

井田内各煤层均具有自然倾向性,煤吸氧量0.39~0.64cm3/g,自然倾向性为Ⅱ类自燃煤层。其中1#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100d,2#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93d。

(八)冲击地压

XX年,煤矿委托XX研究院对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进行鉴定,已完成冲击倾向性鉴定报告编制,鉴定结果为无冲击地压矿井。

四、安全风险辨识

通过对新工作面可能涉及的灾害信息、生产系统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如下危险源。

(一)顶板

1.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面顶板可能大面积垮落。

2.回采区段保护煤柱期间,顶板动压大,可能会出现断裂下沉现象。

3.XX工作面回采、XX工作面回风巷掘进施工均穿过5

条断层,受采动影响,巷道顶板及两帮易冒顶、片帮。

(二)水

4.XX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部采空区积水涌入工作面。

5.工作面回风巷掘进揭露FS21、FS19、FS18、FS17、FS16断层,涌水量异常。

6.雨季时,地表水可能沿采空区地表裂隙灌入采空区,并进入工作面。

(三)瓦斯

7.XX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采空区内大量气体涌出,可能造成瓦斯超限。

8.工作面回风巷掘进揭露FS21、FS19、FS18、FS17、FS16断层,瓦斯异常涌出。

(四)煤尘

9.采掘工作面的内外喷雾、转载喷雾及风流净化水幕、除尘风机等防尘设施安装不达标或维护不正常时,造成巷道内粉尘飞扬,可能导致煤尘超限或积聚。

(五)火

10.XX工作面采空区可能自然发火。

六、安全风险分析

1.正常情况下,在工作面推进35m时会产生初次来压;工作面基本顶为细粒砂岩,厚度最高达8.1m,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顶板垮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2.回采至区段保护煤柱时,采空区压力会发生变化,应力集中,压垮煤柱,导致顶板垮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3.过断层,顶板和两帮破碎,支护不及时,将发生冒顶和片帮事故。

4.采空区的积水量较大,虽积水不会瞬间大量涌入,但若工作面排水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则会淹没工作面,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5.断层导通含水层,工作面排水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涌

水将淹没工作面,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6.雨季时,地表水沿采空区地表裂隙灌入采空区,进入并淹没工作面,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7.正常情况下,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较小;根据以往工作面的情况,采空区不会积聚大量瓦斯;根据以往经验,顶板大面积垮落可能性小。

8.正常情况下,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较小,以往遇断层瓦斯涌出量会有变化。

9.割煤及运煤过程中会产生煤尘,各种防尘设施在正常情况下均能够正常使用,但在个别情况下会出现故障,导致煤尘超限或积聚。

10.XX工作面采空区如遗煤,地表裂隙漏风,受工作面推进缓慢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采空区自然发火。

六、安全风险评估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风险分析包含三个评价因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产生的后果C和暴露在危险条件中的频繁程度E。风险评价采用公式D=L×E×C来计算风险大小。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体暴露在危险条件中的频繁程度E、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相应分值。风险程度D为三者的乘积,亦分为若干等级(参见附件)。针对某种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选取L、E、C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D的级别。

通过对辨识出的10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XX工作面掘

进和回采期间,确定一般风险6项、低风险4项,详见表3。

表3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七、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成果应用

针对上述安全风险采取管控措施,见表4。成果应用见附录6.2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示例。

表4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附件: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取值表

附录6.4

新设备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示例

XX煤矿斜井架空乘人装置(变化风险评估)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XX年XX月XX日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为了提升人员运送效率和安全可靠性,XX煤矿计划将原斜井人车运送人员更改为斜井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为了确保安全使用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由机电副矿长组织,相关部门参加,成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

组长:XXX(机电副矿长)

副组长:XXX(机电科科长)、XXX(机电队队长)

主要成员:XXX、XXX、XXX(安全副矿长、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科供电主管、机电科设备主管、机电队技术员、运输队队长和运输队相关人员)

职责:

1.收集与斜井架空乘人装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2.开展架空乘人装置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转化应用。

4.补充年度风险清单及管控方案。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覆盖了与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相关的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维护保养,以及斜井架空乘人装置的结构。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前,相关人员收集了与架空乘人装置相关的以下资料和信息:

1.设备说明书。

2.煤矿斜井相关资料。

3.设备常见故障。

4.设备操作规程。

5.相关标准:《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 5012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安全检验规范》(AQ 1038)、《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5010)、《煤矿安全规程》、《索道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GB/T 9075)、《爆炸性环境第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 383

6.1)、《爆炸性环境第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 3836.2)、《爆炸性环境第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 3836.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

三、设备概况

(一)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环境温度不超过55℃;爆炸性气体(甲烷)和煤尘的矿井中;无强烈振动和冲击的地方;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气体和导电尘埃的环境中;无大量滴水的地方;污染等级:3级;污染种类:1类;架空乘人装置工作时周围空气中的甲烷、煤尘、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所规定的安全含量。

(二)基本性能参数

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基本性能参数见表1。

表 1 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基本性能参数

四、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煤矿固定抱索器乘人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钢丝绳安装在驱动轮、托绳轮、压绳轮、尾轮上,并经设有重锤的张紧装置拉紧后,由驱动装置输出动力带动驱动轮和钢丝绳做无极循环运行,乘人器上的抱索器与钢丝绳产生机械自锁,锁紧后在运行的钢丝绳上上行或下行,从而实现输送人员的目的。

(二)总体结构

煤矿固定抱索器乘人装置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电控装置;2-机架;3-驱动轮;4-减速机;5-联轴器;6-制动器;7-防爆电机;8-限位吊架;9、14-横梁;10、15-吊架;11-单托轮;12-抱索器;13-吊椅;16-双托轮;17-承载索;18-尾轮导轨;19-尾轮架;20-尾轮;21-滚轮;

22-尾轮轴;23-张紧索;24-张紧小绞车;25-双滑轮;26-单滑轮;27-配重块图1 固定抱索器乘人装置总体结构图

五、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对架空乘人装置安

装、使用、维护、保养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风险矩

阵法是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来衡

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风险值D= p×C,p 表示事

故发生的可能性,C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依据风险取

值结果,将危险源分为特别重大风险(Ⅴ级)、重大风险(Ⅳ

级)、中等风险(Ⅲ级)、一般风险(Ⅱ级)、低风险(Ⅰ级)

五个级别进行分类,并分别用“红、橙、黄、蓝、绿”(红

色最高)表示。风险矩阵参见附件1。

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2。

表2 工作任务危险源辨识结果

采用故障模型与影响分析,对架空乘人装置各部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包含三个因素:故障发生的可能性P、影响的严重度S和失效模式的可探测度D,即风险程度R=P×S×D。依据风险取值结果,将风险分为4个等级,参见附件2。辨识评估结果见表3。

表3 架空乘人装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

六、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转化应用

针对上述工作任务中的安全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转化应用情况见表4。

表4 工作任务中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及转化应用情况

针对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及转化应用情况见表5。

表5 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措施及转化应用情况

附件1 :风险矩阵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