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知识集锦

合集下载

关于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关于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关于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有哪些茶,二十一世纪的饮料大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文化基础知识1、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

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形、音、义也是由中国确定的。

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

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

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古代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年前已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云南地区有世界上年龄最长的野生古茶树。

茶的起源肯定还早得多。

茶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有关茶文化的文物十分丰富,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水泉以及有关茶文化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到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2、为什么说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据文献记载,我国西南地区三千多年前已产茶。

晋常璩撰写《华阳国志》,是有关我国地区产茶的最早记载,认为“南安(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皆产名茶”。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考证:“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

可知最早有茶饮者,亦在我国西南地区。

当代“茶圣”吴觉农早在20年代就以科学的论证,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驳斥了茶的原产地不在中国的错误说法。

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宜于茶树的生长。

据近年来的科学调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在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文献和实证都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茶文化的知识点

茶文化的知识点

茶文化的知识点茶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茶文化包括茶的起源、发展历程、饮茶方式、茶具、茶道、茶礼、茶经济、茶文学、茶画、茶诗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茶文化的一些知识点。

1. 茶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始于中国。

据考古学证明,中国茶叶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最早的茶叶栽培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辛神农时代。

最早的茶在神农氏及其信徒蔡邕的推动下进入诗歌文学中,成为人们寻求幸福快乐的象征。

茶在春秋时期便已开枝散叶,饮茶之风与君王、文士、僧侣之中流传,并传入官府及宫廷。

茶文化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茶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茶叶贸易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茶叶的文化价值、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成长,也让茶文化渗透到国内外不同领域。

2. 茶的饮用方式中国茶的烹制和饮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茶叶品种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饮用方式。

在中国是喝茶的方式多种多样,茶道主要有闲话茶、会友茶、文化茶、礼仪茶等。

在日常生活中,上珶茶、听取茶、假日茶、路旁茶、山野茶、客方茶等等。

3. 茶具茶具是饮茶的用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具摆设等。

不同类型的茶需要不同的茶具,以保证其品质和价值得到有效的展现。

茶壶是茶具中的核心,它被视为茶文化的灵魂。

茶壶有砂壶、紫砂壶、青花瓷壶等等。

茶杯有杯子、杯盖、公道杯等多种不同的样式。

4. 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制茶、赏茶、品茶等一系列环节。

茶道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发扬光大而形成了自己的茶道文化,主要有茶正、茶花、通字。

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世界性的茶文化。

5. 茶礼茶礼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用于茶道展演、礼俗礼仪。

茶礼由升茶礼、赁茶礼、吐纳礼、祶神礼等一系列仪式组成。

茶艺表演是中国茶艺师向观众展示茶艺技巧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茶文化的一种手段。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一、茶叶的种类1. 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2. 黄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徽州毛尖等3. 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等4.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5. 红茶: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6.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藏茶等二、茶具的种类1. 茶壶:紫砂壶、铁壶、玻璃壶等2. 茶杯:陶瓷杯、紫砂杯、玻璃杯等3. 茶盘:紫砂盘、木盘、石盘等4. 茶具配件:茶荷、茶漏、茶针等三、茶的制作工艺1. 揉捻:将采摘好的鲜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条索状2. 发酵:经过揉捻的茶叶进行发酵,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3. 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带有特殊的香气4. 精制:经过炒制、包装等工艺,使茶叶成为成品四、泡茶的步骤1. 准备茶具:将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擦干净2. 准备茶叶:选择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3. 冲泡:倒入适温的水,数十秒后倒出第一泡茶汤4. 茶汤调配:根据饮茶人数调整茶汤浓淡5. 品茶: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品茶赏味五、品茶的技巧1. 观色:观察茶汤的色泽,以及茶叶的外形2. 嗅香: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感受其芳香3. 品茗:品尝茶汤的口感,感受其醇厚六、茶道礼仪1. 敬茶:茶艺师将泡好的茶送到客人面前2. 赏茶:客人接过茶时,将茶杯端在手心,向茶艺师致谢3. 品茗:客人品尝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不应大口喝七、茶文化1.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2. 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艺术、文学、礼仪等3. 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深远的影响总结:茶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细心品味和长期积累。

通过学习茶叶的种类、茶具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步骤、品茶的技巧、茶道礼仪和茶文化,可以更好地领略茶的魅力,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茶道是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茶道的相关知识,包括茶的起源、茶道的发展、传统茶具以及品茶技巧等。

一、茶的起源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

相传,中国古代神农氏制茶的传说便是茶的起源。

在随后的历史中,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饮品。

二、茶道的发展1. 唐代茶道唐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茶道逐渐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

茶具开始多样化,并出现了独特的煮茶技法。

2. 宋代茶道宋代是中国茶道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茶叶的种类更加丰富,茶道的礼仪也更加完善。

同时,茶具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各地茶馆也纷纷兴盛。

3. 明清时期茶道明清时期是中国茶道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推广,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对于泡茶的要求也更加讲究。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茶道流派,并形成了多样的茶礼。

三、传统茶具1. 茶壶茶壶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的种类繁多,有紫砂壶、白瓷壶、青瓷壶等。

每一种茶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茶盘茶盘是茶道中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平台。

它通常由木质或石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导热性,以保持茶具和茶叶的稳定温度。

3. 茶杯茶杯是用来品味茶汤的器皿,它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茶,应有不同的杯型和容量。

四、品茶技巧1. 水质选择好的茶水离不开优质的水源。

自然山泉水或矿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水的温度也要适宜,一般绿茶、白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红茶、乌龙茶适宜用90℃的水冲泡。

2. 茶叶选购与保存购买茶叶时应选择新鲜、干燥、无异味的茶叶。

茶叶在保存时应放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3. 茶艺表演茶道艺术中的茶艺表演有落花流水、倒茶、泼茶、掷壶等多种形式。

表演时要注意姿势和动作的协调,力求将茶艺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中国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

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

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

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

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

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

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

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

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

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

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

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

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茶文化小知识

茶文化小知识

茶文化小知识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体现。

茶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着丰富的小知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茶文化的小知识。

1. 茶树的起源茶树是中国特有的植物,起源于中国云南地区。

据历史记载,茶树最早被人们发现和利用是在公元前2737年,由中国的神农氏发现并研究。

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了对茶叶的种植、制作和饮用。

2. 茶文化的传播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后来逐渐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在日本,茶道被视为一门艺术,强调礼仪、和谐和平静。

在韩国,茶文化则注重茶具的美感和茶的品质。

3. 茶的分类茶叶主要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六大类。

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特点。

其中,绿茶是最原始的茶叶,制作工艺简单,保留了茶叶的天然香气和营养成分。

4. 茶具的种类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茶具有茶壶、茶杯、茶碟、茶托等。

茶具的材质多样,如紫砂、陶瓷、玻璃等。

每一种茶具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美学价值,体现了茶文化的精髓。

5. 茶道的礼仪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礼仪和仪式感。

在茶道中,泡茶的过程被视为一种艺术,包括选茶、洗茶、烧水、冲泡等环节。

茶道追求的是和谐、平静和内心的宁静。

6. 茶文化的养生价值茶叶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很多养生价值。

绿茶富含维生素C和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菌和降脂减肥的作用。

红茶含有茶多酚和咖啡因,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功效。

7.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文化不仅仅是饮茶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体现。

茶文化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追求和谐、自然和与自己、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

8. 茶文化的传承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适应了现代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体现。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集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集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集中国茶道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被誉为世界茶道的瑰宝。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艺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以茶会友的方式,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茶道的起源、茶具与茶艺、茶道礼仪以及茶道的精神内涵。

一、起源与发展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农氏时期。

相传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的独特滋味和功效,而茶叶也因此被广泛种植和饮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茶道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

茶具也从最初的简陋产物逐渐演变为雅致精美的工艺品。

二、茶具与茶艺茶具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用来泡茶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

中国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托、茶盘等。

每一件茶具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意义,反映了制作它的工匠的智慧和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茶道艺术凭借其细腻的泡茶技巧和独特的饮茶方式吸引了无数茶艺爱好者。

善于泡茶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磨炼。

茶壶的挥舞、茶水的注入、茶水的倾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恰到好处的力度和节奏。

泡茶的艺术不仅仅在于饮茶者的手法,更在于将茶的精髓和生命传递给每一位品茶者。

三、茶道礼仪茶道礼仪是茶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茶道中,茶道礼仪被视为一种表达敬意和友善的方式。

茶道礼仪包括迎宾、奉茶、品茗等环节。

茶人在奉茶过程中,以双手捧茶向来宾递送,表达出气定神闲、诚心诚意的态度。

品茗时,品茶者需要细细品味每一口茶汤,感受茶香回味,在品味的过程中体悟茶道的精妙。

四、茶道的精神内涵茶道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与人情的和谐相处。

泡茶时,要具备专注的心境,静心倾听泡茶的声音,感受茶汤的香气,达到一种宁静的境界。

茶道中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互助互爱的精神也对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茶道还融入了儒家的仁义礼智,道家的自然观念和佛教的禅意修行,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敬清寂”,即和容、敬畏、清净和寂静。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道不仅是一种品茗的过程,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本文将为你介绍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帮助你入门茶道文化。

一、茶文化的起源茶文化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传说,中国的茶树最早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的茂密森林中,而茶叶最早是被人们当做药物使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茶叶不仅具有药物的功效,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于是逐渐开始饮茶。

饮茶兴起后,人们开始研究茶的采摘、制作和品饮等技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

二、茶的分类与选择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根据制作工艺和不同的茶叶部位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等六大类。

每种茶的口感和风味各有不同,因此在品鉴茶叶时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1.绿茶:绿茶以杀青后烘干的未发酵茶叶为主,清香鲜爽,具有利尿解暑、清热降火的功效。

有名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等。

2.红茶:红茶以发酵完全的茶叶为主,口感醇厚,色泽红艳,香气浓郁。

有名的红茶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3.白茶:白茶以嫩叶为主,采摘后不经过任何发酵处理,具有清淡的花香和清新的口感。

有名的白茶有白毫银针、贡眉等。

4.黄茶:黄茶是一种独特的茶类,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茶汤呈黄绿色,口感鲜爽回甘。

有名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5.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清香回甘的特点,又有红茶的醇厚口感。

有名的乌龙茶有铁观音、岩茶等。

6.黑茶: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存放越久口感越好,具有降脂健胃等保健功效。

有名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三、茶具的使用与养护茶具在茶道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茶道的表现形式和茶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1.茶壶:茶壶是沏茶的主要工具,其大小、形状和材质会对茶叶的浸泡和温度起到重要影响。

茶壶的养护需要定期清洗和通风晾晒,以防霉变。

2.茶杯:茶杯的选择一般以白色瓷杯为主,以充分展现茶叶色泽和透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
1、茶叶冲泡程序中,“温润泡”的目的是(利于香气和滋味的发挥)。

2、(调饮红茶)的调料主要有牛奶、柠檬、蜂蜜、白兰地等。

3、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茶匙一个,用来(调匀茶汤)。

4、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普洱茶)。

5、陆羽《茶经》指出:(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喝茶到品茶)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7、茶叶中的(茶多酚)是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8、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

9、碧螺春是(卷曲形)名优绿茶的代表。

10、泡茶时将茶汤倒在壶外壁,日久后茶壶的色泽会变得(古雅厚润)。

11、牛奶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方法是(将茶汤过滤,再加牛奶和糖)。

12、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13、调饮红茶的盛茶杯多采用(带柄带托的瓷杯)。

14、乌龙茶又称(青茶)。

15、白毛猴、铁观音属于(乌龙茶)。

16、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

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无论在任何场合,敬茶与饮茶的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
环。

敬茶的顺序是:(嗅茶-温壶-装茶-请茶-续茶-茶艺)。

17、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

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18、红茶的制造发源于(中国)。

19、在冲泡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不同茶叶品质所需水温不同)。

20、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美好的语言)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21、冲泡绿茶最好选用(玻璃杯)进行冲泡。

22、世界三大高香茶是(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

23、茶叶外形“白毫显露”是(碧螺春)的品质特点之一。

24、(消除电离抗辐射)是茶叶的一种独特功能。

25、具有“色绿、汤绿、叶绿”三绿特点的是(蒸青绿茶)。

26、(紫砂壶)的透气性、吸水性、保温性比较好。

27、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茶经》)。

28、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蜜黄)色。

29、茶褐素是红茶的呈味物质,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主要是使(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30、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和质的(香气、滋味)来看。

31、在茶的冲泡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不同茶叶所需水温不同)。

32、茶叶中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

33、“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

34、雨花茶是(针形)名优绿茶的代表。

35、吴县的洞庭山是(碧螺春)的产地。

36、武夷岩茶是(闽北)乌龙茶的代表。

37、普洱茶主产于()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38、“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潮汕工夫茶)必备的“四宝”。

39、(擂茶)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生米。

40、(打油茶)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41、“龙虎斗”是纳西族人治疗(感冒)的秘方。

42、冲泡杭白菊和枸配绿茶的配料茶,冲泡的水温以(80℃)为宜。

43、古代文人茶艺的精神是追求(精、俭、清、和)。

44、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颜色深褐油亮,茶汤色泽(红亮)。

45、茶艺演示过程中,茶叶冲泡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冲泡)、奉茶、收具。

46、科学地泡好一杯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47、茶叶中的涩味物质主要是(茶多酚)。

48、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

49、生茶茶性较烈,因此一般需要经过至少(3年)的放才更适合饮
用。

50、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诗经》)。

51、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类。

52、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

主产于、和。

53、中国士大夫、文人画家,以茶会友,以茶论文,以茶抒怀遣兴,茶与墨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

“茶墨俱香”的典故与下列哪位文人有关? (轼)
54、茶叶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饮茶有很好的明目作用,特别是(绿茶)。

55、饮茶的益处是可以(延年益寿、解渴提神、防蛀牙、抗原子辐射、治坏血病)。

56、世界上第一部茶百科全书是(《茶经》)。

57、我国五大名泉有(中冷泉、趵突泉、惠山泉、虎跑泉和观音泉)。

58、“字依壶传,壶随字贵“。

文人(鸿寿)在紫砂壶上开创题刻后,一直流传下来,后来紫砂艺人中出现了专门刻字的分工。

59、“从来佳茗似佳人”是我国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名句? 轼
60、我国历史上“不可一日无茶”的君主是(乾隆帝)。

61、茶树属于什么植物? 双子叶植物
62、茶原产自哪里? 云贵川地区
63、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利用和种植茶的国家是(中国)。

61、绿茶的制作步骤有几个?(3个)
64、红茶属于什么茶? 完全发酵茶
65、斟茶时杯中茶汤应为几分满? 7、8分满
66、《茶经》的作者是(陆羽)。

67、蔡襄的著作是(《茶录》)。

68、点茶是哪个朝代的饮茶方式? 宋朝
69、下列哪种茶的发酵程度最低? 白茶
70、被尊称为茶圣的是(陆羽)。

71、中国古代文人常将茶比作哪一种情操的象征? 清廉高洁
72、《七碗茶诗》的作者是(卢仝)
73、西湖龙井产于哪里?
74、碧螺春的外形是(卷曲形)。

75、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和)。

76、“茶”字在以下哪个朝代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唐朝
77、普洱茶制作的步骤依次是(杀青、揉捻、晒干)。

78、(红茶)是世界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

79、以下哪个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 西南茶区
80、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饮茶习惯,其中酥油茶是(藏族)的饮茶习俗。

81、我国发行的第一套茶文化邮票上的古茶树是在(省)。

82、“安吉白茶”属于哪一类茶?绿茶
83、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专门关于泡茶用水的论述,书中认为最宜泡茶的水是(泉水)。

84、存放时间越长,品质越好的是(普洱茶)。

85、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中国)。

86、清代出现(乌龙功夫茶)品饮艺术。

87、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88、雅志、敬客、行道是(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89、茶树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通气,通常气温在18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生长。

90、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4.5度到5.5度之间为佳。

91、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神农本草》)。

92、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93、(泡茶和饮茶)是茶艺的主要容。

94、红茶道发酵度是(100%),其叶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
95、防止茶叶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含水量过高,高温和照射)。

96、(盖碗)又称“三才碗”,蕴含“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97、(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98、90摄氏度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红茶)茶叶。

99、紫砂壶起源于中国的哪个朝代(明朝)。

100、中式传统泡茶法的冲泡步骤:(1、烫壶2、倒水3、置茶4、注水5、倒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