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方剂 方歌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1.胎怯:胎怯精薄脾肾虚,补肾地黄保元全。

2.硬肿:硬肿寒凝阳气虚,当归四逆参附齐。

3.胎黄:胎黄肝胆脾胃病,湿热茵陈寒湿理,淤积发黄府逐瘀。

4.感冒:寒热暑时痰滞惊,荆银香合普济饮,二三桑菊寒热痰,保和化滞丹镇惊。

5.咳嗽:寒热湿痰气阴六,金嗓三清君麦冬。

6.肺炎喘嗽:寒热毒痰阴气虚,阳衰阴陷症候全。

寒热华盖银麻杏,三拗黄连解毒热,五虎葶苈痰热清,人参五味阴沙麦,救阳龙牡阴牛羚。

7.哮喘:小子冷哮麻苏葶,外寒内热青龙医,上盛苏子下都射,玉人气虚肾麦地,阳虚金匮肾气丸。

8.鹅口疮:心脾积热虚火浮,清热泻脾知柏地。

9.口疮:风热心火虚火灼,银翘泻心六味桂。

10.泄泻:脾虚阳虚气阴脱,三实寒热饮食伤。

参苓神附人乌梅,参附龙牡生脉救,藿香芩连保和食。

11.厌食:气虚阴虚脾失健,异功养胃不换金。

12.积滞:乳积消乳食保和,脾虚夹积健脾丸。

13疳证:疳口眼肿干气积,泻夜防苓珍资肥。

14.营养缺铁性贫血:脾胃源弱心脾虚,肝肾同源阳气亏。

君归左右。

15.汗证:屏风固卫五物调,生脉散补气阴亏。

16.多发性抽搐:虚痰虚风郁化火,温胆定风清肝郁。

17.急惊风:外风三弄风燔陷,疫毒泻痢惊恐风。

银翘清瘟羚角肝,黄连解毒虎龙惊。

慢惊风:肝亢阳衰虚风动,肝脾真逐大定风。

18.癫痫:风定痰涤瘀通窍,惊痫镇惊癫痫疗。

19.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湿热起病前,阴气两虚毒邪恋,水凌心肺陷心肝,毒水内闭命难全。

麻豆五苓五味蓟,二至知柏苓白术,参附椒苈龙胆羚,温胆泻心疗毒闭。

20.肾病综合征:肾病阴阳两类虚,脾肾阳虚肺脾气,肝肾阴亏气阴虚,实脾真芪五物温,防己黄芪合五苓,知柏地黄六味芪。

21.尿频:脾肾气虚尿缩泉,湿热下注八正清。

22.遗尿:兔补肾虚泉补气,心肾交导止尿遗。

23.五迟五软:肝肾六味调心脾,痰瘀通窍二陈涤。

24.风疹水痘:风疹水痘卫气营,肺卫同用银翘解,水痘清胃疹透凉。

26.手足口病:肺脾甘露湿清瘟。

儿科病方剂36方歌

儿科病方剂36方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儿科病方剂36方歌诀一、胎怯1.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牛膝鹿茸六味地,医宗金鉴补肾地。

四、感冒2. 镇惊丸《医宗金鉴》天竺犀角南珍珠,茯神麦枣远志菖,钩藤朱砂牛黄连,甘草调和丸镇惊。

五、咳嗽3. 金沸草散《南阳活人书》金沸草即旋复花,荆芥前胡细辛加,半夏茯苓姜枣草,疏散风寒化痰佳。

六、肺炎喘嗽4. 五虎汤《证治汇补》麻杏石甘桑白茶。

5. 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四君五味麦门冬。

6. 参附龙牡救逆汤(验方)参附龙牡芍炙草。

7.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牛黄金砂芩连栀。

七、哮喘8. 苏葶丸《医宗金鉴》苏子、葶苈子。

八、鹅口疮9.清热泻脾散《医宗金鉴》山栀芩连灯芯草,石膏茯苓生地黄,心脾积热循经发,清热泻脾鹅口疮。

十、泄泻10. 人参乌梅汤《幼幼集成》人参乌梅汤木瓜,山药莲肉炙草加,气阴两伤儿泄泻,酸甘敛阴健脾佳。

十一、厌食11.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苍术厚朴陈皮草,藿香半夏不换金。

12.养胃增液汤(验方)沙参玉竹石斛梅,白芍甘草敛阴配。

十二、积滞13.消乳丸《证治准绳》消乳香附草陈皮,砂仁麦芽熬神曲。

14.健脾丸《医方集解》人参白术枳实陈,山楂麦芽神曲添。

十三、疳证15.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参苓白术泽泻芡,陈皮藿香橘红连,山楂麦芽豆蔻白,善治疳气资生健。

16.石斛夜光丸:滋补肝肾。

十六、多发性抽搐17.清肝达郁汤《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当归丹栀芍,菊花薄荷并炙草,鲜青橘叶与橘白,多发抽搐疏肝窍。

18.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参地五味酸枣志,陈皮苓夏草枳实。

19.琥珀抱龙丸《活幼新书》天竺琥珀檀香星,参苓山药粉草金,枳实枳壳朱砂入,琥珀抱龙镇急惊。

儿科临床常用中药方100个(部分配方歌,欢迎下载,补充)

儿科临床常用中药方100个(部分配方歌,欢迎下载,补充)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便血崩漏总能医。
26
四神丸(《内科摘要》)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肉豆蔻,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27
生脉散(《医学启源》)
益气养阴,敛汗生脉
人参,麦冬,五味子
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55
茵陈蒿汤(《伤寒论》)
清热,利湿。退黄
茵陈,栀子,大黄
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湿热蕴结在肝胆,清热利湿退黄良。
56
理中汤(《伤寒论》)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57
保元汤(《博爱心鉴》)
益气温阳
人参,黄芪,甘草,肉桂
58
保和丸(《丹溪心法》)
消食和胃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黄根最宜;自汗盗汗心液损,固表敛汗见效奇。
40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
41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黄芪,炙甘草,人参,升麻,柴胡,橘皮,当归身,白术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黄;归草栀子淡竹叶,热结血淋服之良。
45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养阴透热
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此方攀;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儿科方剂

儿科方剂

1二陈汤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加茯苓甘草臣;煎加乌梅与生姜,燥湿化痰此方珍。

2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功用:益气补血主治:气血双补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炫,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方歌: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再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3人参乌梅汤组成:人参、莲子、炙甘草、乌梅、木瓜、山药功用:酸甘化阴,健脾止痢4人参五味子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五味子、麦冬、生姜、大枣功用:益气健脾止咳主治:久咳脾虚5 三子养亲汤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方歌: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6大补阴丸组成:黄柏知母熟地黄龟板猪脊髓蜂蜜功用:滋阴降火主治:肾水不足,阴火偏旺证。

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地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7大定风珠组成:生白芍干地黄麦冬麻仁阿胶鳖甲五味子甘草生龟板生牡蛎鸡子黄功用:滋阴息风主治:温病后期,阴虚动风证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液息风是妙方。

8大青龙汤方歌: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9小青龙汤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功用:解表益饮,止咳平喘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无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10己椒苈黄丸组成: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风水或风湿证。

方歌: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重,表虚湿胜服之康。

11王氏清暑益气汤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西瓜翠衣粳米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主治:中暑受热,气津两伤证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中医儿科常用方歌100首

儿科常用方歌100首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2.八珍汤(正体类要)12.五皮饮(中藏经)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五皮饮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13. 五苓散(伤寒论)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人参乌梅加瓜草,莲子山药益脾气,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固涩敛阴升清阳,气阴两伤止泻强。

14.五虎汤(证治汇补)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麻杏石甘汤加细茶人参白术五味子茯苓麦冬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消毒疗疖肿,银花野菊蒲公英,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16.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17.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牛黄清心朱芩连,山栀郁金蜜和圆,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清热解毒又开窍,中风惊厥急救先。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18.匀气散(医宗金鉴)8.大青龙汤(伤寒论)顺风匀气术乌沉,白芷天麻苏叶参,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木瓜甘草青皮合,歪僻偏枯口舌喑。

太阳无汗兼烦燥,风寒两解此为良。

19.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9.小青龙汤(伤寒论)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行气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儿科病方剂3方歌(干货)

儿科病方剂3方歌(干货)

儿科病方剂3方歌儿科病方剂36方歌诀一、胎怯1。

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牛膝鹿茸六味地,医宗金鉴补肾地.四、感冒2.镇惊丸《医宗金鉴》天竺犀角南珍珠,茯神麦枣远志菖,钩藤朱砂牛黄连,甘草调和丸镇惊。

五、咳嗽3. 金沸草散《南阳活人书》金沸草即旋复花,荆芥前胡细辛加,半夏茯苓姜枣草,疏散风寒化痰佳.六、肺炎喘嗽4。

五虎汤《证治汇补》麻杏石甘桑白茶。

5.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四君五味麦门冬。

6. 参附龙牡救逆汤(验方)参附龙牡芍炙草.7。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牛黄金砂芩连栀。

七、哮喘8.苏葶丸《医宗金鉴》苏子、葶苈子。

八、鹅口疮9。

清热泻脾散《医宗金鉴》山栀芩连灯芯草,石膏茯苓生地黄,心脾积热循经发,清热泻脾鹅口疮。

十、泄泻10. 人参乌梅汤《幼幼集成》人参乌梅汤木瓜,山药莲肉炙草加,气阴两伤儿泄泻,酸甘敛阴健脾佳。

十一、厌食11.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苍术厚朴陈皮草,藿香半夏不换金。

12.养胃增液汤(验方)沙参玉竹石斛梅,白芍甘草敛阴配。

十二、积滞13.消乳丸《证治准绳》消乳香附草陈皮,砂仁麦芽熬神曲。

14.健脾丸《医方集解》人参白术枳实陈,山楂麦芽神曲添。

十三、疳证15.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参苓白术泽泻芡,陈皮藿香橘红连,山楂麦芽豆蔻白,善治疳气资生健。

16.石斛夜光丸:滋补肝肾。

十六、多发性抽搐17.清肝达郁汤《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当归丹栀芍,菊花薄荷并炙草,鲜青橘叶与橘白,多发抽搐疏肝窍。

18.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参地五味酸枣志,陈皮苓夏草枳实。

19.琥珀抱龙丸《活幼新书》天竺琥珀檀香星,参苓山药粉草金,枳实枳壳朱砂入,琥珀抱龙镇急惊。

20.缓肝理脾汤《医宗金鉴》缓肝理脾用四君,桂枝汤加营卫和,再加扁豆山药陈,脾土若建肝自调。

21.固真汤《证治准绳》四君山药芪附桂。

22.逐寒荡惊汤《福幼编》肉桂姜椒灶丁香。

23.菟丝子散《医宗必读》五味菟丝肉苁蓉,牡蛎附子内金服,肾气不足夜遗尿,温补肾阳固涩止24.加味六味地黄丸鹿麝五加皮六味。

儿科常用方歌首精编WORD版

儿科常用方歌首精编WORD版

儿科常用方歌首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中医医院儿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00首)说明:1、凡加☆☆处表示暂未查到与要求着述来源完全一致的方剂组成,查阅时请留意。

2、部分方剂附上方歌以供参考,主要参照《中医内科学》、《方剂学》等,如有错漏请指正、谅解!?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2、八珍汤《证体类要》【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组成】人参莲子(炒)?炙甘草乌梅木瓜山药?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组成】人参漂白术白云苓北五味杭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组成】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组成】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熟地黄(酒蒸)龟版(酥炙)猪脊髓蜂蜜【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组成】生白芍阿胶生龟版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连心)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生)【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8、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石膏生姜大枣9、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五味子半夏【方歌】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组成】防己?椒目?葶苈子(炒)?大黄【方歌】己椒苈黄药四味,通便泻水两般配,腹水热结又便秘,蜜丸吞服病自退。

?11、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

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一、引言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儿科疾病注重辨证施治,其中证型主方是治疗儿童疾病中的重要方法。

为了便于医生记忆和运用,研究者总结了一些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迅速诊断和综合运用方剂。

二、常见的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1. 外感热病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风热感冒•速记歌诀: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成分:葛根、黄芩、黄连•证型:风寒感冒•速记歌诀:麻杏石甘汤•方剂成分: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证型:温病里急后重•速记歌诀:银翘散•方剂成分:银花、连翘、知母2. 脾胃病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脾胃虚弱、食积胀满•速记歌诀:半夏泻心汤•方剂成分:半夏、黄连、生姜、大枣、人参•证型:脾胃气虚、食欲不振、腹泻•速记歌诀:理中丸•方剂成分:白术、茯苓、半夏、人参、干姜、甘草•证型:脾胃湿热、腹泻、口渴•速记歌诀:升中益气汤•方剂成分:升麻、黄芩、人参、白术、陈皮、甘草3. 气血虚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气虚体弱、乏力疲倦•速记歌诀:四物汤•方剂成分: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证型:气虚脾胃不和、食欲减退•速记歌诀:小建中汤•方剂成分: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甘草•证型:血虚心悸失眠•速记歌诀:养心安神汤•方剂成分:黄芪、当归、大枣、远志、茯苓、甘草三、结语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宝贵工具,能够帮助医生迅速诊断和综合运用方剂。

然而,这些速记歌诀只是辅助工具,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儿的体质特点进行综合施治,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因此,医生在运用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时应该谨慎并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病方剂36方歌诀
一、胎怯
1.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
牛膝鹿茸六味地,医宗金鉴补肾地。

四、感冒
2. 镇惊丸《医宗金鉴》
天竺犀角南珍珠,茯神麦枣远志菖,钩藤朱砂牛黄连,甘草调和丸镇惊。

五、咳嗽
3. 金沸草散《南阳活人书》
金沸草即旋复花,荆芥前胡细辛加,半夏茯苓姜枣草,疏散风寒化痰佳。

六、肺炎喘嗽
4. 五虎汤《证治汇补》
麻杏石甘桑白茶。

5. 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
四君五味麦门冬。

6. 参附龙牡救逆汤(验方)
参附龙牡芍炙草。

7.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牛黄金砂芩连栀。

七、哮喘
8. 苏葶丸《医宗金鉴》
苏子、葶苈子。

八、鹅口疮
9.清热泻脾散《医宗金鉴》
山栀芩连灯芯草,石膏茯苓生地黄,心脾积热循经发,清热泻脾鹅口疮。

十、泄泻
10. 人参乌梅汤《幼幼集成》
人参乌梅汤木瓜,山药莲肉炙草加,气阴两伤儿泄泻,酸甘敛阴健脾佳。

十一、厌食
11.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
苍术厚朴陈皮草,藿香半夏不换金。

12.养胃增液汤(验方)
沙参玉竹石斛梅,白芍甘草敛阴配。

十二、积滞
13.消乳丸《证治准绳》
消乳香附草陈皮,砂仁麦芽熬神曲。

14.健脾丸《医方集解》
人参白术枳实陈,山楂麦芽神曲添。

十三、疳证
15.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参苓白术泽泻芡,陈皮藿香橘红连,山楂麦芽豆蔻白,善治疳气资生健。

16.石斛夜光丸:滋补肝肾。

十六、多发性抽搐
17.清肝达郁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柴胡当归丹栀芍,菊花薄荷并炙草,鲜青橘叶与橘白,多发抽搐疏肝窍。

18.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
参地五味酸枣志,陈皮苓夏草枳实。

19.琥珀抱龙丸《活幼新书》
天竺琥珀檀香星,参苓山药粉草金,枳实枳壳朱砂入,琥珀抱龙镇急惊。

20.缓肝理脾汤《医宗金鉴》
缓肝理脾用四君,桂枝汤加营卫和,再加扁豆山药陈,脾土若建肝自调。

21.固真汤《证治准绳》
四君山药芪附桂。

22.逐寒荡惊汤《福幼编》
肉桂姜椒灶丁香。

23.菟丝子散《医宗必读》
五味菟丝肉苁蓉,牡蛎附子内金服,肾气不足夜遗尿,温补肾阳固涩止24.加味六味地黄丸
鹿麝五加皮六味。

25.调元散《活幼新书》
黄芪山药八珍菖。

26.宣毒发表汤《痘疹仁端录》
升麻葛根荆防薄,牛蒡连翘叶通壳,前胡桔梗杏仁草,宣毒发表疹自和。

27.清解透表汤(验方)
升麻葛根紫草甘,桑菊牛蒡西柳蝉,银花连翘热毒解,清热解表效验方。

28 . 清咽下痰汤(验方)
牛蒡马铃射桔梗,贝母玄参瓜蒌甘,荆芥一味疏风邪,麻毒攻喉清咽痰。

29.透疹凉解汤(验方)
桑菊薄荷黄连翘,地丁牛蒡蝉蜕饶,赤芍红花凉活血,透疹凉解功效高。

30.解肌透痧汤《喉痧症治概要》
牛马浮萍蝉蚕荆,桔梗前胡竹茹翘,葛根豆豉射干草,疏风透疹解热毒。

31.凉营清气汤《喉痧症治概要》
丹栀生地牛角斛,茅芦薄竹连金汁,赤芍玄膏甘草翘,凉营清气喉痧消。

二十八、水痘
32.清胃解毒汤《痘疹传心录》
清胃升丹归地连,花粉连翘丹芍全,毒炽气营水痘发,疏风清热散结消。

三十、流行性腮腺炎
33.柴胡葛根汤:
柴胡葛根升麻膏,牛蒡芩翘梗花草
34.使君子散(验方)
南星使君加槟榔
35.温下清上汤(验方)
附子黄连磁蛤天,补骨覆盆菟丝连,桑峭莲须两相配,温下清上夏热痊。

36.连翘败毒散《医方集解》
荆防银翘柴前胡,茯苓桔梗羌独活,薄荷生姜芎草壳,连翘败毒散瘀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