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八章 情绪、情感资料

最新第八章  情绪、情感资料
最新第八章  情绪、情感资料

第八章情绪、情感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导入:我有一条黑狗,它的名字叫抑郁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和特征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身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

质内容。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他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的恐惧。平静的情绪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温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温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暴怒等不同程度的怒。情绪强度的大小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

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们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如果情境不太紧急,个体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人就不会紧张,而会觉得比较轻松自如。

二、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一)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

1、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感则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认识是通过形象或者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二)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联系

首先,认识活动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认知对情绪的影响有两个方

面,一是认知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等);另一方面是认识的结果。有了对事物本身的认识,才能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反映,从而产生情绪与情感。没有某种感知觉,就没有某方面的感受。例如,耳朵听不见的人对噪音就不反感,盲人体会不到在看见绚丽景色时的喜悦心情。当人们回想起辛酸的往事、辉煌的成就、惊心动魄的场面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这都是与记忆有关的。所以说,情绪情感总是伴随认识活动产生的。

其次,情绪情感影响和调节认识活动。情绪状态会对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是认识活动的动力之一。如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处于温和愉快的情绪之中,结果发现他们在创造性测验中比控制组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驱动功能

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与喜悦。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与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二)信号功能

情绪的信号功能表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别人以影响他们,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沟通中具有信号意义。如点头微笑、轻抚肩膀表示赞许;摇头皱眉、摆手表示否定;面色严峻表示不满或者问题严重等。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除借助言语进行交流之外,还通过情绪的流露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比如听朋友叙述不幸遭遇时,会一同落泪或表现出悲伤的情绪,传达自己的同情和理解的情绪情感,情绪的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和思想愿望。在社会交往的许多场合,人们之间的思想、愿望、态度、观点,仅靠言语无法充分表达,有时甚至不能言传,只能意会,这时表情就起到了信息交流的作用。比如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师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手势都会

起到提示、警醒的作用。在表情当中,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更能突破一些距离和场合的限制,发挥独特的沟通作用。如马路两侧的熟人打招呼说话听不到时就可以通过招手和微笑来示意。

心理学家在对英语国家人们的交往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表情是比言语产生更早的心理现象,在婴儿不会说话之前,主要是靠表情来与他人交流的。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和敏感性。特别是在言语信息暧昧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香港有个心理方面的破案电视剧叫《读心专家》,就是靠观察人的微表情、微动作来看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推理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而抓住犯罪嫌疑人的。)所以,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人们用情绪的表露代替了语言的表达,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更具感染力。

(三)感染功能

昨天看甄嬛传眉庄死掉的那段哭了- - 边哭边想这剧情也太老套了吧。但是孙俪边走边哭的神情演得真是到位,不知不觉就被她感染到了,难过坏了。就想到,一堆小孩儿中有一个哭了,别的小孩儿也很容易跟着哭起来。其他情绪也会传染,比如恐慌,快乐,等等。情绪为什么会传染呢?情绪传染的科学机制是怎样的?

1992年,意大利帕尔马大学里佐拉蒂教授在做一次研究猴子脑细胞的实验时发现,猴子在做动作时,大脑中某个特定位置的神经元就立即处于激活状态;更令人惊讶的发现是,猴子在观察到别的猴子,甚至是人,在做同样的动作时,大脑中的那个特定位置的神经元同样被激活。猴子的大脑似乎分辨不出“是自己实际在做”和“看到别人在做”之间的区别。这些神经元就像一面镜子,能直接在观察者的大脑中映射出别人的动作,因此被称为是“镜像神经元”。后来发现,在人类的大脑中,也普遍存在着这种镜像神经元,它们广泛分布在两个大脑半球的重要区域,包括运动前皮质和顶叶皮质。

镜像神经系统不但能对行为产生镜像反应,而且对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绪也会

产生镜像反应。这可能就是“情绪会感染”的真实原因。看到面露恐惧的人,你也会感到恐惧;看到欢乐的笑容,你也会心情愉快。有的时候我们会说:“我能感受到你的悲伤。”这句话其实是那么的真切。经常看到有人抱着哭成一团,是因为他们的情绪在相互感染着。

(四)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

1、促进功能

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不同难度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情绪唤醒的最佳水平。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的操作效果;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中等情绪水平是最佳操作效果的条件;在简单工作中,高情绪唤醒水平是保证工作效率的条件。总之,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也越低。我们了解了情绪与操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把握情绪状态,使情绪成为我们认知操作活动的促进力量。

2、瓦解作用

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恐惧情绪越强,对认知操作的破坏就越大。考试焦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考试压力越大,考生考砸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紧张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过于松弛或极度紧张都会瓦解学生的认知功能,不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当一个人悲哀时,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思维流畅性降低等。

由此可见,情绪的调控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情绪的好坏与唤醒水平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操作效能。

四、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眉、嘴和脸颊部肌肉变化来表现情绪状态(如图8-1)。人的眼神变化是面部表情最重要的体现,其次是嘴角和眉头肌肉的变化。一个人喜悦时,眉头舒展,双目含笑,颧肌收缩,嘴角上提;悲伤时则双眉紧锁,两眼呆滞,嘴角下垂,愁容满面;愤怒时双眉倒竖,怒目圆睁,颧肌抽搐,嘴角外撇甚至咬牙切齿。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Izard)和艾克曼(Ekman)等人在对人的面部表情识别方面做了许多实验研究,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发现。(1)把无意义音节与面部表情照片搭配成对,令被试判断表情并记住与之成对的无意义音节。结果表明,被试识记与积极的面部表情照片配对的无意义音节速度快,对那些与消极表情照片配对的无意义音节记忆速度较慢。(2)先让被试判断表情照片并确认为是某种表情,然后让他们判断照片中人的性格。结果,多数人认为有积极的面部表情的人具备令人喜欢的性格特征,如友好,聪慧,善解人意,富有魅力等。(3)让精神病医生和职业舞蹈家通过影片观察一个妇女的表情,判断她是否很快乐。结果发现,这两组被试刚开始几乎完全依据面部表情的线索进行判断,在经过主试引导后,舞蹈家更多依靠动作姿势来判断,医生依旧靠面部表情作出判断。这说明职业特点不同,判断情绪所依据的线索也不同。

(二)肢体表情

体态表情是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喜悦时手舞足蹈,悲痛时顿足捶胸,愤

怒时双拳紧握,恐惧时手足僵硬,这些躯体和手、足的动作特征,可以真切地流露出一个人的内在情感。在体态表情中,手势是重要的表达形式。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常常需要手势的辅助,有时无法借助言语时,手势就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且随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而存在差异。

(三)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指情感发生时个体在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言语表情强调的不是言语的内容,而是语音的高低、强弱,以及语调的变化。体育节目主持人在比赛的实况解说中,语音尖锐、急促,语调激昂,有时甚至声嘶力竭,渲染出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感;当我们为一个逝去的人致悼词时,用缓慢、低沉的语调更能表达出悲痛的情感。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正话反说,或者反话正说,言语表情这时有助于我们揣摩对方的真正意图。

五、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

1、快乐。快乐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继之而来的紧张性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程度细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

2、悲哀。悲哀是指所热爱对象的遗失、破裂以及与盼望东西的幻灭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悲哀可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

3、愤怒。愤怒是由于事物或对象再三妨碍和干扰,使个人的愿望不能达到或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情景时,逐渐积累紧张性而发生的情绪体验。愤怒可细分为:不满意、生气、愠、怒、忿、激愤、狂怒等。

4、恐惧。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不能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恐惧可细分为:害怕、惊慌、惊恐万状等。

在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之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如与感知觉有关的厌恶与愉快;与自我评价有关的骄傲、自卑、自信、羞耻、罪过、悔恨等;与评估他人有关的热爱和怨恨、羡慕、妒嫉等体验。(二)按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

心境也称为心情,如心情舒畅或忧郁、平静或烦躁等。心境具有渲染性和弥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达标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道德感 3、理智感 4、美感 5、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 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 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B.笑C.哭D.恐惧 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过程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 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 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 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A.冯特B.华生C.柯勒D.马斯洛

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B.朱智贤C.皮连生D.孟昭兰 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 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B.社会性的表现C.情绪分化的表现D.自我调节的表现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 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需要 D.社会性需要15.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恐惧、自豪、焦虑、害羞或惭愧,这种情感主要是与( )的联系。 A.思维活动B.自我意识C.想像D.感知 16.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B.语言的发展C.自我意识的发展D.情绪气氛的熏陶17.婴儿最初社会性发生的标志是( )。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B.不出声的笑C.出声的笑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18.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19.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包括( )。 A.肢体语言B.思维活动C.面部表情D.言语表情 20.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5个月左右D.6个月左右 三、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这种反应是以_____ _ _ __为中介的。2.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______和____ _ ___。 3.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 ___、___ ___。 4.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是____ __。 5.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___ ___,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6.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称之为___ ____。 7.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___ _ ____和_ _ ______。 8.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9.原始情绪反应的特点是_____ _ _ _ __。 10.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与____ _ ___有关,也与___ _ ____有关。 四、判断 1、情绪是消极性体验,情感是积极性体验。()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二、填空题 2.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是因为 三、选择题 1. 在学前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 A.学前儿童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的 B.学前儿童的意志力差 C.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学前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2.学前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的学前儿童已明显出现了____C___。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3.(2013年真题)中班学前儿童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学前儿童( A )。 A.道德感的发展

B.羞愧感的发展 C.美感的发展 D.理智感的发展 四、判断题 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2.情绪产生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3.学前儿童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4.学前儿童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5.学前儿童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6.拆卸玩具行为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7.学前儿童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8.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9.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案例分析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 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

最新第八章 情绪、情感资料

第八章情绪、情感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导入:我有一条黑狗,它的名字叫抑郁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和特征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身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

心理学讲稿之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概念、相互关系以及情绪情感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表达,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了解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概念以及与认识的关系,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与心理健康 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 课时:3 具体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正因为情绪、情感的普遍存在,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代就为学者们所关注,在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众多的学者逐步澄清了情绪情感的有关问题。这里,本章将讲述以下问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 三、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当外界事物和人的需要相一致时,人们就会接纳该事物,并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体和我们的需要不相一致时,就会对其产生否定的或消极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但不能把这种关系简单化,由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人的需要不同。因此,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内心体验。同时,人们的信念、认知水平、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事物也会引起不同的内心体验。情绪和个性的关系密切,人人都由有喜怒哀惧之情,这说明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共性之中又有差异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民族传统、阶级利益、生活遭遇、价值观、个性特征以及特定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人们的情绪情感也往往是不同的。人的情绪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教案

幼儿心理学第九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教案 课题: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目标: 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以及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 重点: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难点: 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与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1. 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1)一般说来,人们将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当机体的某种生物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消

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 联系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第二,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 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 第三,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3. 情绪和情感与人的需要的关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 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 1)在客观事物中,有些事物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但有些事物则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这是因为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情绪反映,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2)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需要下,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是以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小结: 作业: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课题: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目标: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一、单选题 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 )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2.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面哪一个维度不包含在其中( ) A.愉快一不愉快B.激动一平静C.注意一拒绝D.紧张一松弛 3.所谓 "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 ( )的绝好写照。 A.心境B.激情C.应激D.情境 4.根据坎农一巴德情绪学说,情绪的中心位于 ( )。 A.内脏B.外周神经系统C.杏仁核D.丘脑 5.在情绪的认知理论中强调对刺激情景的评估作用的理论是 ( )。 A.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B.沙赫特的二因素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理论D.伊扎德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6.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 ( ) 表现。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行为反应

7.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主要强调的是 ( )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A.中枢神经系统B.植物性神经系统C认知评价D.动机水平 8.当个体遇到对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时,会出现 "意识狭窄"现象,此时 ( )。 A.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B.出现意识消失的情况 C.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D.对发生的鲁莽行为可以不负责任 9.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 ( )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A对客观事物的感知B个体的愿望和需要C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D个体的能力与人格 10.下面属于情绪而不属于情感的是 ( )。 A对艺术作品的欣赏B对祖国的热爱C助人为乐的幸福感D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 11*.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12、内驱力其实就是()。 A生理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 13.在荒邻野外看见老虎,人们害怕,而看见动物园中笼子中的老虎,不但不怕反而高兴,这种现象说明: A.刺激决定情绪 B.认知决定情绪 C.生理唤醒决定情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 情绪的种类 3. 挫折 教学难点:1. 情绪、情感的关系 3. 挫折心理与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 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兴趣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人的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3.热爱追求真理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荣誉感 4.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B.人与人 C.生理与心理需要D.现实与人的需要 5.“易喜易悲、忽冷忽热”是情绪的哪种特性? A.兴奋性B.深刻性 C.稳定性D.效能性 6.“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8.“手舞足蹈”是人的 A.面部表情 B.言语表情 C.身段表情 D.外部表情 9.情感主要是指和下列哪种选项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A.生理需要B.交往性需要 C.成就需要D.社会性需要 10.情绪、情感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态度B.动机 C.认识D.个性 11.“暴跳如雷、欢喜若狂”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 应激 D.兴奋 二、填空题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而产生的。 2.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和三个方面。 3.人的原始的情绪有快乐、、愤怒和。 4.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 描述。 5.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和。 6.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的道德感、和。 7.心境状态的主要特点是非定向的。

8.理智感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 9.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的活动;坎农、巴德则认为情绪的中心是。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需要 3.心境 4.激情 5.应激 6.道德感 7.美感 8.理智感 9.表情 四、简答题 1.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 2.情绪情感同认识过程的关系如何? 3.心境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4.激情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有哪些? 5.应激的特点是什么? 6.高尚道德情感包括哪些内容与形式? 7.表情动作有何意义? 8.情绪、情感过程有何作用? 五、论述题 1.怎样培养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心境? 2.怎样控制和调节人的激情? 3.怎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调适不良情绪?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D 5.C 6.A 7.C 8.D 9.D 10.C 11.B 二、填空题 1.需要态度体验 2.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3.悲哀恐惧 4.心境激情 5.美感理智感 6.想象的道德感伦理的道德感 7.弥散性(感染性) 8.认识(智力) 9.植物性神经系统丘脑

第九章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基础知识 1、情绪和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 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猴子。 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孟昭兰,1984,1985):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愉快情绪有 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 ?3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 达到最优。 ? 4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 作效果越差. ? 5 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 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情绪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复杂组织的形成。 ?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 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

第九章 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情感就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得反映? A。需要 B、动机 C。态度D、兴趣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人得 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3。热爱追求真理就是哪种情感体验?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D。荣誉感 4。情绪情感就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得反映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生理与心理需要 D.现实与人得需要 5.“易喜易悲、忽冷忽热”就是情绪得哪种特性? A.兴奋性B.深刻性 C.稳定性 D。效能性 6。“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8.“手舞足蹈”就是人得 A。面部表情 B、言语表情 C.身段表情 D、外部表情 9。情感主要就是指与下列哪种选项相联系得态度体验? A.生理需要 B。交往性需要 C.成就需要D.社会性需要 10.情绪、情感就是在下列哪种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得 A.态度B。动机 C。认识 D.个性 11。“暴跳如雷、欢喜若狂”反映得情绪状态就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兴奋 二、填空题 1、情绪、情感就是客观事物就是否满足人得而产生得。 2。情绪情感得外部表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与三个方面。3、人得原始得情绪有快乐、、愤怒与。 4、微弱而持久得情绪状态就是,强烈、短暂、爆发得情绪状态就是。 描述。 5、人得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与。 6、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得道德感、与。 7。心境状态得主要特点就是非定向得。 8。理智感就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得情感体验。 9.詹姆斯、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得活动;坎农、巴德则认为情绪得中心就是。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需要 3、心境 4、激情 5、应激 6、道德感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情感

《第九章幼儿得情绪、情感》达标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道德感 3、理智感 4、美感 5、幼儿园得精神环境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得发展包括( )。 A.责任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2.( )就是人得认识与行为得唤起者与组织者。 A.感觉 B.知觉 C.情绪 D.气质 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 B.笑 C.哭 D.恐惧 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得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得话语大多带有情感与愿望得色彩 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 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得词 D.有美感情调色彩得词比有恶感得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5.情绪就是婴幼儿交往得主要工具,这就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 B.信号作用 C.调节功能 D.分化过程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得特点具有( )。 A.系统性 B.传递功能 C.信号作用 D.感染性 7.关于情绪得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得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得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得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得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就是因为后天教育得影响 8.儿童原始得情绪反应具有得特点就是( )。 A.与生理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B.就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得产物 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得特点 D.新生儿得情绪与间接动机相联系 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得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 B.华生 C.柯勒 D.马斯洛 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得情绪反应。 A.林传鼎 B.朱智贤 C.皮连生 D.孟昭兰 11.幼小儿童与年长儿童不同得突出特点就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 B.动机 C.意识 D.注意 12.恐惧可以说就是( )。 A.本能得反应 B.社会性得表现 C.情绪分化得表现 D.自我调节得表现 13.儿童理智感得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得影响与培养 B.就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C.社会化程度得高低 D.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意识得发展

第九章 情绪情感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道德感 ?3.理智感 ?4.美感 ?二、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 B.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C.客观事物的整体面貌 D.客观事物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2.知之深,爱之切!说明()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A.意志 B.需要 C.认识 D.个性 ?3.原始情绪包括() ?A.怕、喜、哀 B.喜、怒、爱 ?C.怕、怒、爱 D.怒、怕、笑 ?4.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具有重要的()价值。 ?A.报到 B.生理 C.心理 D.社会 ?5.社会性微笑这种情绪一般在婴儿第()周开始出现。 ?A.1-2 B.3-6 C.6-8 D.一岁以后 ?6.认知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是()。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7.幼儿在玩智力游戏时,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否则就会不高兴,这表现了幼儿() ?A.情绪的冲动性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8.幼儿常会因争夺玩具而打架,在地上撒泼,体现了他们情绪的() ?A.易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外露性 D.易受感染性 ?9.幼儿常有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即破涕为笑,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C.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D.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10.幼儿在看图书时,指着?°坏人?±说?°坏蛋、坏蛋?±,这种现象表明幼儿的()开始发展起来了。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是非感 ?11.?°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一种与()相联系的情绪体验。?A.思维 B.注意 C.记忆 D.感觉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1什么是情绪、情感? 2情绪、情感与需要之间是什么关系? 3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何作用? 4如何保证幼儿情绪的健康? 5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如何发挥生活环境、游戏对幼儿情绪的积极促进作用? 6教师如何发现并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他们二者是什么关系? 情绪和需要之间有何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客观事物中,有些事物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但有些事物则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反映。这是因为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情绪反映,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如客观环境中存在的很多事物,只是作为一种存在,并不引起我们的反映。因为,这些事物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其次。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需要下,也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时,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时,就会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以铃声为例,当你正在睡觉时,听到铃声,就会感到讨厌;而当你盼着下课时,听到铃声则特别高兴。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是以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理解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动机作用、组织作用、信号作用及感染作用? (一)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如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何种情况中发生,恐惧均能使人退缩,愤怒使人发生攻击,厌恶引起人躲避。相反,愉快、喜爱等积极情绪则使人去接近、探索。 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行为。如,喜欢小动物的孩子,就会经常去接近小动物,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很多关于小动物的常识。这对于那些害怕、讨厌小动物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幼儿的行为目的性和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彳艮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支配。 (二)组织作用 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过度兴奋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操作,适中的愉快情绪可以提高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幼儿的兴趣。相反,痛苦、惧怕等消极情绪对幼儿的智力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痛苦、惧怕越大,操作效果越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很多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如弹琴、画画等,但学习效果差别非常大,这当然不能排除孩子天赋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兴趣。有兴趣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满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和兴趣对他的活动起到了协调和组织的作用,能提高其活动的效果。而那些缺乏兴趣的孩子学习时,更多的是由于父母的压力,甚至产生害怕、厌恶等消极情绪,其活动效果就非常低。因此,加强幼儿兴趣的培养,对提高幼儿学习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三)信号作用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第九章情绪和情感 情感和情绪主要内容 定义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组成。 个体和环境间关系的维持和改变。 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功能 情绪指感情的过程(个体需要和情境的相互作用),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情绪指稳定、深刻、持久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 两极性 维度(两极性) 动力性:增加和减少 激动性:激动和平静 强度和紧张度:强和弱 维度理论 三维:Wundt(愉快,激动和紧张)等 四维:Izard(愉快、紧张、激动和确信) 情绪分类 分类 基本情绪(人和动物都有)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 Izard认为基本情绪有11种,复合情绪有三类 基本情绪的混合 基本情绪与内驱力的结合 基本情绪和认知的结合 情绪状态的分类: 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强烈、爆发、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人对某种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感神经科学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 观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情绪和脑 脑中枢机制 ◆情感神经科学 ◆两种基本的情绪系统 ?趋近系统:左前额皮层(PFC) ?退缩系统:右前额皮层(PFC) ◆杏仁核: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有关 ◆海马和前部扣带回:情绪调节 ◆网状结构:情绪激活 ◆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化与情绪 外周神经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 血管系统活动加快,呼吸加快,消化系统减慢。 ◆情绪与分泌系统: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引起不同的激素分泌。 ◆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面部、姿态和声调表情反应。 唤醒机制 ◆两种观点: ?每种情绪都有独特的自主活动模式,艾克曼研究。 ?每种情绪都有相同的生理唤醒:利文森的研究。 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表情 通过眼部、颜面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语调表情 ◆体语:面部、状态和语音和语调 ◆体语在人际交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觉反馈 ◆通过身体的反馈活动来增强情绪和情感的体验。 ?Laird的假装表情的实验 ?Stepper的姿态实验 第四节情绪理论 早期理论 James-Lange理论(情绪外周论)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刺激引起了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了情绪体验的产生。 该理论认识到情绪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联系;促进了对情绪生理机制的研究。但是,该理论片面夸大了有机体内部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视了皮层中枢的作用。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得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把握挫折产生的缘故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阻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 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 情绪的种类 3. 挫折 教学难点:1. 情绪、情感的关系 3. 挫折心理与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形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固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进展中,情绪显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 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亮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能够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错在一起,专门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要紧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快乐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慨时每分钟呼吸40次,惧怕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中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惭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确实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快乐兴奋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惭愧时汗流满面;惧怕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因此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乐观爽朗、心情舒服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抗击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兴奋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躯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躯体各部位的动作、姿势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要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生理心理学

第九章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心理学 卡侬提出情绪丘脑学说,认为大脑皮层对丘脑的功能存在着抑制作用。 帕帕兹和麦克林提出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认为大脑边缘皮层、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 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麦克林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重要。 关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心理学经典理论,我们按其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分别介绍了詹姆士-兰格理论、卡侬的丘脑学说、巴甫洛夫的皮层机能动力定型理论、林斯莱的情绪激活学说、帕帕兹-麦克林的边缘系统理论和塞里的应激学说,与这些理论形成的同时,还有许多著名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什么是假怒?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1937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1952年他们又深入研究了猫中脑的怒叫中枢。 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脑中枢。

新皮层、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在情绪过程中的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答:下丘脑受着高级中枢的双重调节作用,既有兴奋性调节,又有抑制性调节。一些古老的脑结构,如隔区和皮层内侧杏仁核等结构以抑制性调节为主,新皮层和基外侧杏仁核,则以兴奋性调节为主。 皮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情感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八章情绪与 情感

第八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和种类,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的种类 3.挫折 教学难点:1.情绪、情感的关系 3.挫折心理和调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课时安排:6 第壹节情绪、情感概述 壹、情绪、情感的概念 (壹)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壹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壹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和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情绪和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和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且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当下前,情感表当下后。 2.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壹种情绪。 (2)和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能够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

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壹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壹)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壹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当下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壹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壹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壹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和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壹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当下三个方面: 1.面部表情:是指由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如愉快时面肌横伸,面孔较短;不愉快时面肌纵伸,面孔较长。眉也是表现面部表情的主要部位,展眉表示欢欣;皱眉表示愁苦;扬眉表示得意;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慈悲。嘴也参和表情动作,哭和笑是面部表情最明显的表现,哭和笑都离不开嘴的动作。在面部表情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光的运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谓“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瞠目结舌”、“怒目而视”都是说不同的目光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姿态表情:是指借助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来表达情绪和情感。例如常常用扬头表示高傲;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反对;垂头表示丧气。从全身姿态见,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恐惧时不寒而栗;悔恨时捶胸顿足;惊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