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分蘖的发生
名词解释小麦的有效分蘖

名词解释小麦的有效分蘖小麦的有效分蘖是指小麦植株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下,通过分蘖的方式产生新的幼苗,并进一步发展为分蘖健壮的植株。
分蘖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之一,也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和控制小麦的有效分蘖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农民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的有效分蘖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分蘖有助于增加小麦植株的数目,提高小麦的群体力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它们可以分担营养物质的需求,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加小麦植株的总光合活性。
这样一来,每个蘖都能保证获得足够的光能和营养物质,促进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小麦的有效分蘖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其中,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是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是促使小麦发生有效分蘖的基础。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供光合产物和能量,促进蘖芽的分化和生长。
同时,水分也是影响有效分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度的土壤湿度既能提供养分,又可以避免干旱造成的营养不足和逆境。
此外,合理的施肥也是增强小麦分蘖能力的关键。
合理的营养供应可以为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刺激分蘖的形成与发展。
除环境因素外,小麦本身的遗传性状也对有效分蘖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小麦品种的不同分蘖习性与其株型特征和基因型有密切关系。
一些品种天生具有较多的分蘖能力,而另一些品种则偏少。
了解小麦的分蘖性状,对于选育高分蘖品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子标记等遗传手段,可以深入了解小麦分蘖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为选育高分蘖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小麦有效分蘖。
首先,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
其次,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此外,适时灌溉和排水,并加强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湿度和水分利用效率。
保持适宜的植株密度和间距,有利于小麦植株之间的相互竞争和资源分配。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

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咱来聊聊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哈。
你看那小麦啊,就像个小生命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呢。
小麦分蘖呀,就好比是它在努力地拓展自己的“小家庭”。
一开始,小麦苗从地底下冒出来,就像个小娃娃,嫩嫩的,弱弱的。
过不了多久,它就开始分蘖啦。
这分蘖就像是它在给自己找小伙伴,一个变俩,俩变仨,可热闹了。
分蘖发生的时候,那可真是有趣。
就好像是小麦苗突然有了使不完的劲儿,拼命地往外长分枝。
这时候啊,你要是去田里看看,就会发现那一片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
你说这小麦咋就这么有活力呢?可是啊,这分蘖也不是一直都这么顺利的。
有时候,环境不好啦,比如缺水啦,缺肥啦,那小麦分蘖也会受影响呢。
这就好比人要是吃不饱穿不暖,还怎么有力气去交朋友呀,对吧?而且哦,分蘖也不是一直都能留下来的。
随着小麦的生长,有些分蘖就会慢慢消亡。
这就像是人生路上,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那些不够强壮的分蘖,就没办法继续跟着小麦一起成长啦。
你想想,这多像我们的生活呀。
有时候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就像小麦努力分蘖一样,可不一定都能成功。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努力了呀,对吧?小麦不会因为有些分蘖消亡了就放弃生长,我们也不能因为遇到点困难就退缩呀。
咱再回过头来看看小麦分蘖。
它们的发生和消亡其实都有着一定的规律。
就像我们做事也得有个计划,不能瞎搞。
小麦知道在合适的时候分蘖,我们也得抓住机会去努力呀。
而且呀,我们得像照顾小麦一样照顾我们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给它们足够的“营养”,让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不能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对吧?总之呢,小麦分蘖发生与消亡的规律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像小麦一样坚韧不拔,努力向前,就一定能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丰收”。
这可不是我随便说说的哦,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第七讲 分蘖规律与成穗

已出现的分蘖只能靠自身的光合产物生长,以致晚出现 的小分蘖,因其光合面积小,光合产物量不足维持其生活需 要,而较早地放慢生长速度,继而停止生长乃至枯死。
只有那些在幼穗分化和拔节时,有足够的光合面积和本 身根系,能够保证本身生长以至拔节、抽穗和结实的分蘖, 才能长成为成穗的有效分蘖。因此,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容 易成穗,而冬前晚出的分蘖和春生分蘖成穗率低。
2.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
小麦分蘖的分化和生长,受体内生理活动的制约和环境 条件的影响。 在植株体内,分蘖生长到伸出叶鞘以前完全靠其着生的 亲蘖供应同化产物、矿物质和水分,所以在幼苗阶段,不同 生长状况的植株相比,体内同化产物含量较高的,外界供应 矿物质养分和水分充足的幼苗,分蘖出现的数量较多而且基 本上按照同伸关系如期出现,甚至某些分蘖提早出现,分蘖 数量达到或超过应该出现的数量。反之,植株光合效率低, 同化产物积累少,外界矿物质和水分供应不足时,有些分蘖 迟出,甚至伸不出叶鞘,造成缺位,分蘖出现的数量少于应 出现的数量。
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条件下,出苗后15~20天,开始 分蘖,以后随主茎叶片数的增加,分蘖不断增加,形成冬前 分蘖高峰。越冬期间分蘖停止生长,黄淮冬麦区在冬暖年份 仍有少量分蘖增加。翌春,当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春季 分蘖开始,气温升至10℃以上时,春孽大量发生,形成春季 分蘖高峰。晚播冬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 高峰。南方冬麦区及春小麦也只有一个分蘖高峰。
大粒饱满的种子分蘖较多; 播种覆土浅的幼苗,由于出土消耗种子养分较少,分蘖较多; 播种密度稀的麦田,分蘖率高; 分蘖的最低温度2~4℃,6~13 ℃下分蘖生长缓慢,比较健 壮;〉14 ℃分蘖生长加快,但健壮程度较差;〉18 ℃分蘖受抑;
适宜于分蘖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渍水和干 旱均不利于分蘖的发生;
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doc

小麦分蘖期时间,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
分蘖期,禾谷类作物的物侯期。
标准为第一个分蘖芽萌发,并从基部叶腋内伸出l-2cm。
全田50%以上植株出现分蘖的日期为全田分蘖期。
小麦分蘖期在什么时候呢?下面介绍小麦分蘖期时间。
小麦分蘖期时间
分蘖期是小麦从开始分蘖起到拔节以前的整个生育时期,一般处于1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长达三个多月,是小麦生育期中历时最长的一个生育期。
也是决定每亩穗数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时期。
小麦分蘖期管理
小麦分蘖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各地要视地力、苗情、墒情等具体情况做好分类管理。
小麦分蘖期对肥水的要求较高。
首先,要早施苗肥和分蘖肥。
其次,要因地制宜施用腊肥。
第三,适当补充麦田水分。
播种过早的拔节苗,播种过晚的独脚苗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瘦弱苗,易发生冻害。
预防冻害除选择耐寒品种和确定适宜播期外,还应科学用肥,防止旺长。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麦分蘖期时间,和小麦分蘖期的管理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好小麦分蘖期的管理,提升小麦产量。
小麦有效分蘖

小麦有效分蘖
小麦有效分蘖是指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新芽,一般出现在茎的叶腋处。
有效分蘖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掌握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规律和促进方法,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规律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和光照时间延长,茎顶植物激素含量降低,从而促进了茎的生长,同时茎的顶端开始积累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新芽的生长。
因此,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的有效分蘖数量就会增加。
促进小麦有效分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如适时施肥,调整种植密度,保持土壤湿润等,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小麦的生长势和养分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二是选用适宜的品种,如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三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茉莉酸、生长素等,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小麦的分蘖和生长。
总之,了解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规律和促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 1 -。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二)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从起身到抽穗 1.生长中心: 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2.营养特点: 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 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 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4.主攻方向: 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
分蘖的消长与成穗规律 适期播种的小麦,一般在出苗后10-20天开
始分蘖,随着叶龄进展,分蘖数量不断增加, 形成冬前分蘖的高峰。越冬期间北方冬麦区有 稳定的封冻时期,分蘖生长停止,翌年春季气 温回升后继续发生,分蘖动态呈双峰曲线。南 方冬麦区冬季较温暖,没有显著的分蘖停止期, 拔节期分蘖达到最高峰,分蘖动态为单峰曲线。
(3)水分:分蘖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 量的70%-80%。 (4)矿质养分:N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特别是N、 P、K配合使用,对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增加 亩穗数有明显促进作用 。 (5)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很大。基本苗少,单株 营养面积大,群体光照条件好,分蘖力和成穗率则
高。反之,则分蘖力和成穗率均降低。
在小麦阶段发育过程中,加强肥水管理,增加适当的氮素 营养,保证充足水分,有利于延缓光照阶段的发育,延长穗 分化时间,从而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
总之三个生长阶段决定着小麦的穗数、粒数、 粒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 前一阶段的发展,三个阶段的生长中心不同,各 有其矛盾,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也不一样。
(1)冬性品种。这类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 温度范围小,时间长。事宜温度为0-3℃,在这种 温度下,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需23-50天。 (2)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7℃,历时15-35天,如果这类品种春播,未经春 化处理,则不能正常抽穗。
小麦的器官建成:萌发、叶、根、茎、分蘖

33
(二)根的功能
1.吸收功能 吸收大量水和无机盐
靠根压和蒸腾拉力 根压:主动吸水力——早晨吐水现象 分蘖前,种子根,分蘖后次生根作用逐渐变大 种子根功能延续到成熟期 种子根吸收P能力较强,次生根N利用率较高 全株,种子根吸收量小于次生根,如抽穗期,吸P占全株8%左右 根系吸收营养物质主要输向地上部生长中心
n——种子覆土深度,以cm表示
20——幼芽鞘出土到第一片叶露出芽鞘2cm时所需平均积温
覆土深度为5cm,所需积温:
∑t℃=50+10×5+20=120℃
据多年气象资料,可估算播种到出苗所需日数
17
3、水分 适宜田间持水量(相对含水量):75%—80%
(土壤绝对含水量:沙土14—16%,壤土16—18%,粘土20—24%)
红色、白色(中间色)
麸皮(15-17%):
加工制粉中,皮层与糊粉层合并 红粒:皮层厚,休眠期长,出粉率低 白粒:皮层薄,休眠期短,出粉率高 长江中下游:雨量较多,麦粒红色居多
黄淮平原麦区:气候干燥,以白色居多
休眠期长:外表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凑、呈长方形,休眠期短:细胞排列疏松、不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5
31
3、根系发生:两个高峰期
冬前分蘖期: 较多从主茎分蘖上长出
春季拔节期: 一生中发根力最旺盛时期 成倍增加,分蘖次生根增加率高 根系总干物质的40-50%
拔节后,增加率显著下降 一般持续至抽穗,功能延续到成熟期
32
4、根系分布
主要 0-40cm 土层 0-20cm:70-80% 20-40cm:10-15% 40cm以下:10-15% 根量的垂直分布???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单位: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说课题目:小麦分蘖的发生本节说课的内容是<>第二章第三节小麦的前期管理技术第一部分前期的生育特点――小麦分蘖的发生。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如下:(1).分蘖的发生规律(2).分蘖的消长规律(3).分蘖成穗情况(4).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2.小麦分蘖的发生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特征之一,冬前分蘖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掌握小麦分蘖的发生这一特性和规律,对确定小麦适宜播期、播种方式、种植密度以及充分利用品种特性,创造合理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前期生育特点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掌握并能运用这一特性和规律,对小麦的生产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高一学生,他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有的初中刚刚毕业,有的是从社会重返校园,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小麦田间种植接触较少,大部分学生对小麦分蘖的发生缺乏理论及感官认识。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 了解分蘖发生的部位。
2. 掌握分蘖发生的规律。
3. 了解分蘖的消长规律和分蘖成穗情况。
4. 掌握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学会分辨小麦分蘖的多少及壮弱;并运用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指导生产。
提高学生生产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增强职业意识,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1、分蘖发生的规律。
2、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五)教学难点:分蘖发生的规律(六)教学方法:为充分利用学生爱讨论,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物演示法,并结合课件、实践操作、分组抢答、评选冠军组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七)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疑问。
2、课堂上设置问题分组讨论。
3、认真观察实物,完成实践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蘖消长和成穗规律
经历增长期高峰期消亡期
两极分化;分蘖停止
1、小蘖消亡
2、大蘖成穗
消亡顺序
自内而外自上而下先死心后死叶最后死整个分蘖
分蘖占总穗数的百分之50以上
成穗规律:主茎冬前大蘖
冬前晚蘖春生晚蘖
低位蘖
高位蘖
3、影响分蘖的因素
温度13-18摄氏度
水分百分之70-80
养分N
光照
播深3-4cm 5.7
播期早多晚少
品种冬多春少
三、小麦根的生长
1、根系组成初生根此生根
初生根形态细长能吸收
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
此生根数量大入土浅粗而壮吸收能力强主要根系产量形成防止倒伏此生根发生的两个高峰
1、冬前分蘖盛期
2、拔节始期
分布:0—40cm
2根系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
1、温度
2、养分
3、水分和空气
小麦叶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