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

如何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
如何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

如何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丰收,不仅关系到种植户的种植效益,也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要想获得小麦丰产,涉及到很多方面。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那就是要使麦田里长成麦穗植株的数量科学合理。如果植株数量过多,不仅容易倒伏减产,还容易田间郁闭导致病害;如果植株数量过少的话,则不利于丰产。要想实现小麦丰产,除了田间基本苗数量要科学合理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促使小麦主茎多分蘖,多成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提高分蘖数量和成穗率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级字幕:小麦分蘖成穗规律

分蘖,俗称分杈,是从小麦叶腋中由芽长成的分枝。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中,有两次分蘖盛期。第一次分蘖盛期在冬前,分蘖数量能占总分蘖数量70%-80%左右。第二次分蘖盛期在第二年小麦返青至起身这段时间内,分蘖数量能占总分蘖数量的20%-30%左右。小麦分蘖是由下至上依次逐个长出来的。小麦主茎长出第四片叶时,主茎第一叶片的叶腋部位就会长出第一个分蘖;当小麦主茎长出第五叶片时,第二叶片叶腋部位开始长出第二个分蘖;当主茎长出第六片叶时,第三叶片叶腋部位开始长出第三个分蘖,同时第一分蘖开始长出第一个二级孽,以此类推。当然,这种样的分蘖情况只是理论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到气候、栽培技术等条件的影响,并不一定每个叶腋部位都能够长出分蘖。小麦的分蘖,有的能够长出麦穗,从而为产量做出贡献,这样的分蘖叫做有效孽;有的分蘖会逐渐枯萎,并不能长出麦穗,这样的分蘖叫做无效蘖。能够长成麦穗的有效孽与分蘖总数量的比值就叫做成穗率。一般情况下,小麦在越冬前的分蘖成穗率比较高;而第二年春季的分蘖成穗率往往比较低。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小麦分蘖的成穗率能够达到50%—60%以上。但很多情况下,由于栽培不科学,成穗率却只在30%-40%左右,甚至只有20%左右。所以呀,如何采取措施,促使小麦形成冬前壮苗,进行分蘖,并形成壮蘖,十分重要。在黄淮海冬小麦主要种植区,一般在冬前每株小麦能够长出6-7片叶,并能够长出2-3个分蘖,就基本达到冬前壮苗的标准了,这样的苗情是利于小麦丰产的。如何才能够提高冬小麦的分蘖数量和成穗率,从而获得小麦的丰产呢?

一级字幕分蘖成穗率低原因

一级字幕:选择分蘖力强的品种

首先要选择分蘖力比较强的品种。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分蘖力强弱也不尽相同。有对比试验表明,冬性小麦品种一般分蘖力比较强,而春性品种分蘖能力往往比较弱。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科学的选择品种。以河北中南部麦区为例,可以选择邯6172、邯麦13等品种。

一级字幕:科学造墒施底肥提高分蘖

在小麦越冬前,如果土壤中水分不足,或者是土壤中氮肥和磷肥的用量不科学,都会对小麦冬前分蘖造成影响。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这个范围内的条件下,最适宜小麦分蘖。建议农民朋友在播种前,要浇水造墒,并在适宜的墒情条件下进行播种。对于一般地块,在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80%的条件下进行播种,就能够满足小麦冬前分蘖的需要了。如何判断土壤相对含水量是否达到80%了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简便的测定方法,可以用手抓把土,如果稍微用力

能够攥成团,站立松手后,土团落地能够散开就可以了。充足的氮、磷营养元素供应和合理的氮磷比例搭配,也能够促进小麦的分蘖。有试验结果表明,每生产100 公斤小麦大约需吸收氮 2.5 公斤,五氧化二磷0.5 公斤,建议农民朋友施用小麦底肥的氮磷比例为1:1.1~1.5。不同地块,地力条件也不尽相同。建议农民朋友可以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测土配方。所谓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通过一些专业的测定方法,来确定的氮、磷及其他元素等的施用数量的方法。

一级字幕:合理确定播期促进分蘖

合理的确定播种时期,对提高小麦分蘖,并形成冬前壮蘖,从而提高成穗率也十分关键。播种过早,常常会导致麦苗旺长,过度的消耗养分,不仅不利于分蘖,也不利于安全越冬。播种过晚,常常会由于积温不够,麦苗叶数少,导致分蘖减少。小麦出苗后直至越冬前,每长出一片叶需要70-80摄氏度的累计温度,如果按照麦苗主茎能够长出7片叶,0摄氏度以上的累计温度要达到490-565摄氏度。另外呀,最适宜小麦分蘖的气温为13-18摄氏度。当气温在2-4摄氏度时,分蘖就会非常缓慢;低于2摄氏度时就会停止分蘖。当气温高于18摄氏度时,分蘖同样也会受到抑制。所以,要根据小麦分蘖需要的累计温度和气温条件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播种时期,从而保证小麦长成冬前壮苗,并促进小麦分蘖。以河北中南部为例,一般掌握在每年的10月5日前后播种就可以了。

一级字幕:合理确定播种深度促进分蘖

科学合理的播种深度,对提高小麦分蘖也十分重要。如果播种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对小麦分蘖造成影响。如果播种深度过浅,当分蘖节入土小于2厘米时,小麦不仅在冬前很难进行分蘖,而且还容易导致在越冬期间分蘖节干枯,影响第二年春季分蘖。如果播种深度过深,就会造成小麦根茎过度延长,消耗大量养分,这样的麦苗往往长势比较弱,也不利于小麦分蘖,及时分蘖也不利于长成壮蘖,进而影响成穗。有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深度达到5厘米时,分蘖就会受到影响;当播种深度超过7厘米时,就很难分蘖或者分蘖很少。一般来讲,冬小麦的播种深度要掌握在4-5厘米,这样的播种深度,不仅利于麦苗生长、分蘖,而且还容易长成壮蘖,进而提高成穗率。

一级字幕: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促进分蘖

播种密度也是影响小麦分蘖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播种密度过小,基本苗过少,不利于丰产。如果播种密度过大,就会造成植株拥挤,争光旺长,不利于提高分蘖。利于小麦高产的亩穗数一般是每亩45万岁哦左右。这就要求每亩基本苗数量要达到20万株左右,这样的密度既能够利于分蘖,又利于成穗丰产。一般情况下,每亩用种量达到12公斤左右就可以了。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大小略有差异,建议种植户根据所选择的品种,咨询相关技术人员。另外,在播种时要及时检查播种机,防治出现堵塞,造成播种不均匀,出现麦苗丛生的现象,进而影响分蘖。

一级字幕:调节两级分化促进成穗

小麦的分蘖,具有两级分化的特性。两级分化主要在起身到拔节和拔节到抽穗前后这两个时期出现。在这两个时期内,一般主茎和健壮的分蘖就会长出麦穗,而一些比较小的分蘖或者是中等分蘖往往表现出了两级分化的特性。所谓两级分户,也就是说,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这些小的或中等的分蘖成穗的比例就会提高;但是如果水肥条件比较差,往往这些分蘖就会大量死亡,成穗的比例就会降低。所以呀,在生产上一定要注重培育冬前壮苗,从而利于形成壮蘖。对

于冬前长出的一些中等,或者是比较弱小的分蘖,可以利用分蘖两极分化的特性,进行调控,从而提高成穗率。一般情况下,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要及时进行浇水,对于地力条件中等或比较差的,还要进行追肥。在拔节期浇水的同时,对于中等偏上费力的地块,可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对于中等偏下肥力的地块,可以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从而促进小孽或中等蘖的生长,提高成穗率。另外呀,由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播种比较晚,或者是越冬期间遇到严重的冻害,导致部分分蘖死亡的情况下,就要通过浇水、追肥等措施,促进小麦在春季分蘖,并利用两级分化的特性,促进成穗了。对于这样的麦田,可以在起身期、拔节期浇水的同时,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从而促进小麦春季分蘖,并促使分蘖快速生长,提高成穗率。

分蘖是小麦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和保证期正常繁殖后代的一种分枝性能。在种植小麦过程中,我们只有掌握了小麦分蘖的规律,通过科学的选种,科学的栽培,就能够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的比例,从而为小麦丰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doc

麦子。 《三袋麦子》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9、三袋麦子,下面我将从说 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來对本课进 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 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 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 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 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 的中心 思想。“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 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 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能止确读写木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 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 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 才有收获的道理。 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 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釆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一、设疑导入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i模一样的三袋麦子 在三个小动物眼中是一样的吗?从“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体会到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后,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的做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等词语来体会三个小动物的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比较,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实验二 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

实验二小麦幼穗分化的观察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观察小麦幼穗分化的方法,了解小麦穗的分化形成过程; 2、掌握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3、明确幼穗各分化时期和植株外部形态间的对应关系。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材料:不同叶龄的麦苗。 2、用具:剪刀、解剖针、放大镜、双目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内容 (一)小麦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形态特征 Ⅰ.伸长期生长锥伸长,高大于宽,透明光滑,略呈锥状,这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Ⅱ.单棱期[穗轴(节片)分化期]生长锥伸长到一定程度,基部由下而上出现环状苞叶原基(呈单棱状)。苞叶原基出现后不久受到抑制,呈半环状,并逐渐消失。两苞叶原基之间即为穗轴原始节片。 Ⅲ.二棱期(小穗原基形成期)当分化出8~9个苞叶原基时,幼穗分化进入二棱期。由于小穗原基出现后,在解剖镜下可以观察到苞叶原基和小穗原基两种棱形突起,故称为二棱期。此期持续时间较长,根据两种棱的形态变化,二棱期又可分为二棱前期、二棱中期、二棱末期3个时期。 Ⅳ.护颖原基分化期二棱末期后不久,在穗中部最先形成的3~4个 1小穗原基基部两侧各分化出一浅裂片突起,即护颖原基突起(线状裂片)。该突起将来发育成护颖,两线状裂片之间的组织发育成小穗轴和各小花。

Ⅴ.小花分化期在中部最先分化形成的小穗的下位护颖内侧,分化出第1朵花的外稃原基(棱状突起);继而很快在上位护颖内侧分化出第2朵花的外稃原基。在同一小穗内,小花原基的分化呈向顶式,在整个幼穗上,则先从中部小穗开始,然后渐及上、下各小穗。 Ⅵ.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当中部小穗的第4朵小花出现时,其基部第1朵小花的外稃内侧(上方)几乎同时分化出内稃和雌雄蕊原基(先分化出3个半圆球形的雄蕊原基,稍后分化出1个顶端稍平的圆形雌蕊原基)。雌蕊原基居中,3个雄蕊原基鼎立于其周围(内、外稃之间)。鳞片突起与内稃原基同时出现。 Ⅶ.药隔形成期当中部小穗第3朵小花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时,其第1朵小花的雄蕊原基沿体积进一步增大,中部自顶向下出现微凹纵沟,而后逐渐形成药隔及4个花粉囊。同时,雌蕊原基顶部也凹陷,分化出2个柱头原基突起,继而形成羽状柱头。 Ⅷ.四分体形成期形成药隔的花药进一步发育,花粉囊(小孢子囊)内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形成,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 (二)小麦幼穗分化各时期与生育时期、主茎叶龄、节间的关系。 幼穗分化时期 伸长期 单棱期生育时期 分蘖初期 分蘖期主茎叶龄 4.4~ 5.0 5.5节间 2二棱初期 二棱中期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

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六、分蘖规律与成穗 小麦植株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叫分蘖。分蘖芽的顶端生长锥同样可分化出叶片和次一级的蘖芽和次生根。发生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它长期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结果。分蘖穗和主茎穗一起构成了小麦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即亩穗数。因此,分蘖的多少及壮弱是小麦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分蘖的作用 1.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共同构成,分蘖穗所占的比例因肥水条件、种植密度、品种特性等而有所不同。一般大田条件下,分蘖穗约占0~30%,高产田可达60%。 2.分蘖是看苗管理的重要指标苗期分蘖的多少,发生速度的快慢等常可作为看苗管理的一种形态指标。生产上可根据分蘖多少、叶蘖发生的相关性等及早区别出壮、弱、旺三种苗情,以便分类管理。另据研究,当亩穗数相同或相近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多,产量高;同时,分蘖节又产生大量的次生根和近根叶,所以,分蘖又是衡量幼苗壮弱的指标。 3.群体的自动调节过程通过分蘖进行小麦群体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分蘖而不是主茎来进行自动调节的。这是因为分蘖对外界条件的反应比主茎敏感,良好条件下分蘖发生多且生长健壮,条件不良时分蘖首先受到抑制。生产上即使基本苗相差悬殊,但通过肥水调控,最后亩成穗数可以很接近,就是利用了分蘖的这种自调作用。 4.分蘖有再生作用在分蘖期,小麦不仅在分蘖节处发生次生根,而且还能形成许多分蘖幼芽,以适应各种不良的环境条件而保持自身的生存。当主茎和

分蘖遭受雹灾、冻害等而死亡时,即使这时分蘖期已经结束,只要条件适宜仍可再生新蘖并形成产量。 (二)分蘖的发生 1.分蘖节分蘖节是由植株地下部的许多没有伸长的节、节间,以及叶、腋芽等所组成的一个节群。分蘖节内布满了大量的维管束,联络着根系、主茎和分蘖,成为整个植株的输导枢纽。因此,它是小麦发生分蘖、近根叶和次生根的地方,也是营养物质运输与分配的枢纽,更是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所在。幼苗时期,分蘖节不断分化出叶片、蘖芽和次生根。分蘖节内还储藏有营养物质。冬前光合产物大量积累于分蘖节中,使分蘖节的糖分含量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冰点降低,忍受低温能力增强。假若冬季发生冻害,地上部冻死,但分蘖节只要保持完好、不冻坏,到春天仍能长出分蘖来。分蘖节中节的数目与春化发育特性、栽培技术措施密切相关。一般冬性品种比春性品种多,同一类型中生育期长者多。覆土浅或肥水充足时节数亦多。河南省小麦分蘖节中节为5~9个,一般8个。分蘖节长约0.5厘米左右,一般在地下距地面2厘米左右处。 2.分蘖的发生顺序分蘖的发生是在分蘖节上自下而上逐个进行的。分蘖的出现通常以其第一片完全叶伸出胚芽鞘或(分)蘖鞘1.5~2 cm为标志。如果用O (或0,下同)表示主茎,那么,从O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级分蘖,用Ⅰ、Ⅱ、Ⅲ……表示。胚芽鞘中长出的胚芽鞘蘖(C)也属于一级分蘖。从一级分蘖上 长出的分蘖叫二级分蘖,用Ⅰ 1、Ⅱ 2 、或Ⅲ 1 、Ⅲ 2 ……表示。由于每个一级分蘖 的第一片叶是不完全叶,薄膜鞘状,称为蘖鞘,因此,从这不完全叶中伸出的 蘖叫鞘蘖,用P表示,如C P 、Ⅰ P 、Ⅱ P ……,它们亦属于二级分蘖。从二级分蘖 上再生出的分蘖叫三级分蘖,用C P-P 、C P-1 、Ⅰ P-1 、Ⅰ 1-1 、Ⅱ 2-1 ……表示。余此类 推(图2-14)。大田生产上一般只发生一级分蘖和一定的二级分蘖,三级分蘖较

水稻分蘖末期这五点很关键

水稻分蘖末期这五点很关键 目前水稻生长已陆续进入分蘖末期,正处于—叶,可争取的分蘖还有1—2个,即第8叶同生分蘖和第2叶的次生分蘖,到7月10日左右,水稻进入拔节、孕穗始期,所以小编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在水稻管理上掌握以下几点: 一、促蘖 应采取浅水促蘖的方式,保持水层2—3厘米,不可上深水,不可重晒。如果田间有冒泡、异味、黑根、灰根,或根系向上伸展等缺氧或有毒气体浓度过高情况,应撤水晾田,即田间泥面无水而脚窝有水,充氧壮根后及时上新水。浅水可以平衡昼夜温差,提高泥温,促进分蘖芽生长。

二、施肥 水稻进入8叶是施用调节肥的时期,但应注意,8叶施肥量仅占全生育期施用氮肥总量的10%左右,不宜过多,否则肥效是反应在10叶,10叶是水稻颖花分化和拔节阶段,将造成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易倒伏。如果此时出现田间不平,青黄不均,或有脱肥情况,应及时补充氮肥,以防止脱肥影响分蘖或造成田间生长不均衡。建议用硫铵,公顷用量为50—60公斤。施肥时要看田间长势,颜色深浓不追肥,黄、稀、瘦、矮处要适当调节。 如果稻苗长势弱,到分蘖末期可喷一次水稻专用叶面肥,对水稻壮苗、抢积温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水层

8叶期应进行晒田控蘖,分蘖量不足的地块,建议延缓晒田,以浅水促蘖,待6月25日后田间每平方米达到600株时再晒田。如果有异味或冒泡等缺氧情况可晾田充氧壮根,恢复根系活力。分蘖够用的要及时晒田,要在拔节前晒,晒田标准是地表有微裂时再上新水。拔节后采用“浅—湿—干”的方法灌溉,以保证根系不缺氧。7月10—20日是水稻减数分裂期,遇低于17度低温应上深水护苗,建议在夜间气温低时上水,或通过晒水池晒水进田。 四、除草 田间杂草较多的地块,建议采取茎叶处理的方法,以苯达松为主,分蘖期间尽量不用2-甲4氯,防止药害。稻稗可采用氰氟草酯防除。分蘖期水稻对药剂敏感,除草要选择安全性高的药剂。 五、防病

小学音乐《小螺号》说课稿

小学音乐《小螺号》说课稿 一、活化内容,说教材 歌曲《小螺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三年级艺术上册第七单元《小小旅行家》的教学内容,它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反映了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海边美丽的景色,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本课是以音乐切入为主的艺术课,建立在以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鼓励艺术创造力发展的基本理念,让学生通过在欣赏、节奏、歌唱、表演等一系列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所带来的美好情感,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具体教材,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懂得按一定的节奏朗读歌词、唱准歌曲,体验节奏、力度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2)通过模仿、创编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根据歌曲旋律进行简单的表演。 2、方法与过程:通过示范、独立、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促进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唱、舞蹈表演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让学生懂得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唱准歌曲。 2、根据歌曲的旋律创编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用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现海边孩子热爱家乡、盼父归来的美好情感。 二、激趣导学,说教法: 艺术教学不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所以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艺术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以下教法: 1、情境设置法:设置海边美丽的情境,寻找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唱法:《小螺号》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歌曲,在学习歌曲中用听唱法,在听一听、唱一唱等环节中反复感知、强化,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这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学生学会歌曲。 3、小组讨论法:分小组讨论创编节奏、舞蹈等,让学生在舞蹈动作的展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培养能力,说学法:

第一节 小麦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农学专业实践课教案 第一节小麦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熟悉小麦植株的形态特征,掌握发育进程及其外部表现特征。 (二)技能内容 在播种好小麦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定点定时或室内定期取小麦的各期标本样株,特别是幼苗分蘖后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样株标本进行仔细观察。明确根、茎、叶、蘖、分蘖节、种子根、次生根、穗型、穗轴、颖壳等形态特征。 (三)条件准备 扩大镜、镊子、直尺、米尺、剪刀等。 (四)观测项目 1.根 纤维状须根系,由种子根(又叫胚根或初生根)和次生根(又叫不定根或节根)组成。 种子根在种子发芽时由种子的胚陆续长出。小麦的种子根一般是5条,最多达7~8条;大麦的种子根为5~8条。当第一片绿叶出现后,种子根的数量即停止增加。初生的种子根粗而柔软,上下粗细一致。种子根长至10~15cm以后,长出许多侧根,长成后直径缩小。在生育前期,种子根的生长速度超过地上部分,在水、肥、土壤条件良好时,越冬前小麦种子根的长度可达100cm以上。 次生根是在麦苗三叶期开始分蘖时从分蘖节生长出来的,每发生一个分蘖,就从该分蘖节上长出2~3条次生根。次生根的生长,有冬季和春季两个高峰,在适宜的条件下,越冬期次生根可达30~60cm长。次生根比种子根粗壮,它的入土深度比种子根浅。抽穗以后,根系基本停止发展。 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内(一般20cm耕层内的根系占总根量的60~70%;20~40cm土层内占20~30%),40cm以下的土层内,根系只占总根量的10%左右。 2.茎 小麦茎的原始体在幼苗生长锥伸长初期已经形成,茎上各节紧密聚集在分蘖节上。分蘖停止前后,节间开始伸长,当茎伸长到3~4cm,茎生长点和位于其基部的第一节间都露出地面时称为拔节,50%以上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cm以上时,定为拔节期。小麦主茎通常有5个地上节间,也有4~6个的。分蘖茎比主茎短,节间数也少。节间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植株高度一般在60~140cm之间,矮秆、抗倒的高产品种一般株高60~100cm。节间的直径,从第二节往上逐渐增大,至最上部的一个节间则有变细。秆壁的厚度是下部厚上部薄。同一茎秆中,第一节间的机械组织层特别厚,韧性大。 3.叶 小麦出苗后的第一片叶子称为胚芽鞘,是不完全叶,呈管状,是保护幼苗出土的器官。当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中穿出,并长至正常大小时,胚芽就皱缩枯萎。真叶是正常的绿叶,它由叶鞘、叶片、叶舌和叶耳组成。 4.穗 小麦为复穗状花序,由穗轴和小穗组成。穗轴由许多节片组成,每节着生一枚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施肥技术 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1、种子的萌发与出苗 ⑴种子的构造 小麦种子由皮层、胚乳、胚三个部分组成。籽实的腹部有一纵沟称为腹沟,他的深浅是不同品种的特征之一,也是籽粒饱满程度的指标之一,浅—饱,深—不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不易分开,种皮内层细胞含有色素,他决定粒色,保护内部;胚乳贮藏养分,由糊粉层和粉质层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盾片组成。 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三个过程 ①生物物理过程:干种子的含水量为12~13%,呈凝胶状态,胚乳是亲水胶体,在适宜温度下吸水膨胀变为溶胶状态,体积增大;②生物化学过程:随着种子吸水增加,呼吸加强,种子内各种酶开始活动,使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胚可利用的简单物质和能量,为萌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③生物学过程:当种子吸水达种子干重的45~50%时,开始萌发,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接着胚芽鞘突破种皮。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胚芽鞘相当于种子长一半时称为发芽。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表称为出土。胚芽鞘顶出地面见光后裂开,露出真叶。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cm时称为出苗,全田50%幼苗达到此标准时称为出

苗期。 ⑶影响萌发和出苗的条件和在实践上的意义: ①种子质量起决定作用。粒大、无病、成熟好的萌发好,果皮和种皮厚的不如薄的出苗快。因此要进行选种,以达到出苗齐、快的目的。②萌发出苗需要一定的温度。最适15~20℃,最高30~35℃,最低1~2℃。在10℃以下萌发时,发芽慢,且种子易受病菌危害,发芽整齐度和出苗率都降低。日平均温度16~18℃为播种适期。③播深以3~5cm为宜。天津4~5cm。播种过浅,虽然出苗快,但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胚芽鞘在地下开裂,不易出土,消耗养分多,苗弱。④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⑤良好的通气条件。酶等生化活动需要氧气,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中毒死亡,故在播种前应整好地。 2、分蘖及其成穗 ⑴分蘖和分蘖节的作用 分蘖是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是:①分蘖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组成,分蘖成穗率可反映栽培水平和地力的高低。②分蘖是壮苗的标志。在亩穗数相同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数多产量高,因其个体发育好。分蘖多必然次生根多、近根叶多,是壮苗的标志。③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调解者。分蘖对环境的反应比主茎敏感,故小麦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群体大小的调节主要靠分蘖。 分蘖节是指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基部的节群。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水稻生长过程图解 时期 0:种子播种前,通常要浸种24小时并催芽24小时使其预先发芽。种子发芽 后,幼根和幼芽就从稻壳中长出! 种子在苗床上发芽后2~3天,第一片叶就突破胚芽鞘长出了。到时期0末期可看到,第一叶(初出叶)仍然卷曲着,但幼根已伸长! 时期 1:即幼苗期。该时期从第一叶长出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分蘖出现前。在这一时 期中,种根和五片叶子已长成! 在幼苗持续生长时,两片乃至更多叶子长出!幼苗早期叶片继续以每3~4天出一片的速度生长! 次生根迅速地形成永久性的纤维性根部体系,从而取代了临时的胚根和种子根。

这是一个为移栽已有18日龄的幼苗。该幼苗有5片叶子和一快速生长的根部系统!

时期2:分蘖期.这个时期从第一个分蘖出现一直持续到达最大分蘖数为止 当秧苗生长发育时,分蘖从节的腋芽处形成并替代了叶子! 这棵秧苗表明了两个一次分蘖相对于主茎及其叶片的地位。 分蘖发生后,那些主要分蘖产生了二次分蘖。这出现在移栽后30天左右。 这时的秧苗高度正在增加,分蘖也非常活跃。 这是一块秧苗正处于分蘖早期的稻田。记下分蘖高度后,为了增加的叶片和分蘖生长,我们用天棚遮住秧苗。 在分蘖期,分蘖已经增加到难以分辩出主茎的地步。当水稻进入下一个时期即拔节期时,分蘖数将继续增多。

时期3:拔节期.这个时期可能开始于幼穗分化前,也可能开始于分蘖期即将结束 时。如此,时期2和时期3可能有部分重叠。 分蘖的数目越来越多,高度也增加,叶片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水稻生育期长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其株高高矮,长生育期种类拔节期较长。由此,

根据水稻生育期长短,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短生育品种,其105~120天内成熟;长生育期品种,其生育期达150天。 在早熟半矮秆品种如IR64中,幼穗分化点下方的主茎第四节间,在看见幼穗前只伸长2~4厘米。这张幻灯片指明已解剖的茎在幼穗分化开始时第四节间的长度。 在105~120天的短生育期品种中,最大分蘖量、茎伸长和幼穗分化几乎同时出现。 在长生育期品种(150天)中,在最大分蘖出现时有一个所谓的落后生长期,它伴随着茎或节间伸长,直至最终幼穗分化。

成教教案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一、教学内容: 1、小麦分蘖的重要性。 2、造成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使学员了解分蘖的重要性。 2、通过分步讲解和实际举例,使每一位学员掌握造成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3、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利用所学知识对症下药,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三、教学重点: 掌握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四、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解、分步识别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使学员了解小麦不分蘖的重要性,掌握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小麦分蘖的重要性。 小麦是我们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我们维持日常生活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但是,我们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措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分蘖的重要性。分蘖是小麦的基本生物特征之一。小麦分蘖的多少,标志着小麦群体结构的好坏,影响到小麦产量的高低。在生产上,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麦苗迟迟不分蘖,或分蘖极少,不利于培育小麦壮苗。因此,查找不分蘖的原因,及时采取转化措施,增加小麦有效分蘖,是小麦生产管理的关键。 板书:小麦不分蘖的原因及转化对策 二、讲授小麦不分蘖的原因及转化对策。 小麦不分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讲解,并了解它们的转化对策: 1、播种过晚(板书:播种过晚)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依品种而定,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5cm地温17-19℃播种,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5cm地温15-17℃播种;低于这个温度指标,均为晚播小麦。小麦分蘖的适宜温度为13-18℃,低于10℃,分蘖缓慢;低于0℃,分蘖基本停滞。据调查,一般晚播小麦面积占面积的20%,个别地方高达30%-40%。晚播的原因,有的是晚秋作物收获慢,有的是土地调整迟,也有的是阴雨连绵的天气造成的。 转化对策(板书:提高地温)这类麦苗个体瘦弱,叶片小,次生根少。应加强中耕除草,提高地温,减少土壤养分的损耗。有条件的可用麦糠等碎草覆盖,每公顷覆盖碎草4500-

《哪吒闹海》说课稿

《哪吒闹海》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改编自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闹”是故事的文眼和主线,先讲闹的原因——龙王父子称霸其中,一方。再讲闹的经过——摇动龙宫、打死夜叉、降服三太子,最后讲闹的结果——人们过上了太平日子。表现了哪吒勇敢正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遣词用语活泼传神。 “闹海”作为课题的题眼,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暗含着教学的主线。细读之,就是故事发展的逻辑性。哪吒为什么闹海,这是起因。哪吒怎么闹海,这是经过。哪吒让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这是结果。这篇课文和前面出现的《蒲公英》《三袋麦子》组合搭配,共同构成了一个故事专题。旨在引领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童话和神话故事中丰富的想象和鲜活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特别是对于课文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分析。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特别喜欢读故事,对新奇有趣的神话故事更是情有独钟。学生在二年级曾经学过《沉香救母》的故事,对神话这种文体比较熟悉。此外,学生看过《哪吒传奇》的动画片,已经对哪吒有了比较充分的感知,为学习课文做好认知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目标的要求,以及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学习目标。 1.运用识字策略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混”、“兴”、“称”,、通过观察字形和辨析字义识记“扔”、“即”等字,结合课文情境理解““称霸一方、兴风作浪”等词语。 2.根据逻辑,抓住人物性格,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哪吒不畏强暴的精神,并能用朗读表达情感。 3.展开合理想象,丰富文本语言,凸现人物形象,流畅、生动地复述故事。4.课外阅读神话故事,体味神话人物,感受传统文化。 四、教法学法 我认为,教法和学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要以学法为中心,教法要服务于学法。本课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的设计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学、读中感悟、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后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将学生引向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之路,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因此,设计这些方法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学生的心智水平,落脚点还是学生,是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和掌握这些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水稻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管理 日期:2015-07-1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作者:张浩国 水稻分蘖期是确定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管理技术的重点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土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苗、壮苗。前期以“促”为主,促进前期有效分蘖增多;分蘖后期以“控”为主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确保穗多粒大。 科学管水 移栽成活期应保持田水3~4厘米,使田间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保温、保湿环境,促进新根发生、迅速返青活棵。返青后,秧苗进入分蘖期,应进行浅水灌溉,一般保持2~3厘米水层。当水稻分蘖达到预计产量要求的分蘖数量时,要排水晒田。晒田对土壤养分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对控制水稻群体、促进水稻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培育大穗多粒有较好的作用。晒田一般掌握胶泥田、低洼田、过肥田重晒。砂质田、瘦田轻晒。一般晒到田面开小裂,脚踏不下陷,叶色褪淡,叶片直立为止。这样可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早施分蘖肥 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此时,根系多分布于表层土中,养分供应不足,应及时施用分蘖肥。一般亩施尿素4~5公斤,均匀撒施,保持浅水层。施肥应掌握肥田少施,瘦田多施。施肥方法:一是要早施分蘖肥。一般返青后立即施用。二是要看苗施肥。长势好的地方少施,长势差的地方多施。这样全田长势能达到基本一致。施肥后,田间要保有水层,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水。 病虫害防治 主要的病害有叶瘟和纹枯病。 叶瘟的防治。在叶瘟初发期,亩用75%三环唑30克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加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纹枯病的防治。在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以上时每亩用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5克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重点喷水稻的中下部叶片。 主要虫害有水稻螟虫、稻飞虱。 水稻螟虫的防治。防治适期是分蘖盛期,从害率达1%以上时用药防治。防治方法:每亩可选用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200克、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80%杀虫剂5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 稻飞虱的防治。当10丛虫口达50头以上时及时用药防治,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或80%敌敌畏100毫升、25%扑虱灵2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 一、小麦的一生 (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 (一)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当第—l片绿价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根系一般入土100一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

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 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 小麦的茎又是支持器官。它使叶片有规律地分布,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茎还可以贮藏养分,供小麦后期灌浆之用。 (三)分蘖在正常情况下,出苗到分蘖约需15天左右。分蘖的发生是有一定次序的:当小麦长出3片真叶时,首先从胚芽鞘腋间长出分蘖,叫胚芽鞘分蘖。第4片叶出现时,主茎第l片叶腋芽伸长形成分蘖叫分蘖节分蘖,也叫一级分蘖。当一级分蘖长出3片叶时,在其鞘叶腋间长出分蘖叫二级分蘖,若条件适宜,还可长出三级分蘖。小麦的分蘖不是都能抽穗结实的.凡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一般年前发生较早的分蘖属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叫无效分蘖。一般年后生出的分蘖属无效分蘖。实践证明,产量高的麦田与有效分蘖多有关。这就是为什么要非常重视有效分蘖的道理。小麦分蘖有二次高峰:第一次在年前,天津市一般在10月下旬进入第一次分蘖高峰,历时约20天;第二次高峰在第二年返青后至起身期。小麦起身后,持续逐渐停止,并出现两极分化,大的、壮的分蘖成穗;小的、弱的逐渐死去。 (四)叶小麦的叶共约12一13片,年前一般长出6-7片,年后茎秆上一般有6片.叶的形状象带子,有平行脉。拔节以后长出的叶片比较宽大,还有明显的叶鞘,紧包在节问外面。叶鞘和叶片相连处的薄膜叫叶舌;两旁还有叶耳紧包着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教案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教案三年级上册小摄影 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对话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二、预习学案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导学案 一、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老师做简单的板书。板书顺序按同学发言的前后顺序。 (1.小男孩为什么要扔纸团给高尔基? 2.为什么高尔基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同意小男孩进来? 3.小男孩进到高尔基办公室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 4.小男孩为什么哭着跑了? 5.高尔基为什么要喊他回来? 6.高尔基为什么对待“小摄影师”和真正的摄影师态度不同?)

为什么扔纸团?在出示附板书时, 为什么听吩咐?是乱的。 为什么跑? 为什么喊? 为什么态度不同 二、细读课文,释疑解难。 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质量,下面我们按照课文的顺序把问题条理一下,可标上序号,然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攻破。 1.请一名同学读1—5自然段,解决质疑中的第一、二个问题。 (1)先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2)汇报交流: ①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高尔基是一位大作家,他既要看书又要写作,因此工作很忙。工作 人员不让外人随便出入是怕打扰高尔基的工作,打断他的创作灵感。但是,高尔基一旦知道小摄影师来此的意图后,一定会同意他进去的,因为,孩子们了解高尔基,敬佩高尔基。另外,小男孩采用 “扔纸团”的办法说明他很机智。 ②摄影出示纸条上的内容:“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前两句话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 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 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因此,高尔基同意放他进来。从中我们 可以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 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1—5自然段。 板书:扔纸团放他进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

单位: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说课题目:小麦分蘖的发生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农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章第三节小麦的前期管理技术第一部分前期的生育特点——小麦分蘖的发生。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如下: (1).分蘖的发生规律(2).分蘖的消长规律 (3).分蘖成穗情况(4).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2.小麦分蘖的发生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特征之一,冬前分蘖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掌握小麦分蘖的发生这一特性和规律,对确定小麦适宜播期、播种方式、种植密度以及充分利用品种特性,创造合理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前期生育特点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并能运用这一特性和规律,对小麦的生产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高一学生,他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有的初中刚刚毕业,有的是从社会重返校园,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小麦田间种植接触较少,大部分学生对小麦分蘖的发生缺乏理论及感官认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分蘖发生的部位。 2.掌握分蘖发生的规律。 3.了解分蘖的消长规律和分蘖成穗情况。 4.掌握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分辨小麦分蘖的多少及壮弱;并运用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指导生产。提高学生生产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增强职业意识,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 1、分蘖发生的规律。 2、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五)教学难点: 分蘖发生的规律 (六)教学方法: 为充分利用学生爱讨论,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物演示法,并结合课件、实践操作、分组抢答、评选冠军组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七)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疑问。 2、课堂上设置问题分组讨论。 3、认真观察实物,完成实践操作。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蘖期的小麦植株。 三、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我的设计是以一首诗歌“田野里的麦苗”创设一个美丽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由“麦苗所处的是小麦哪个生育阶段”引到小麦生育前期的管理特点,进而回顾上节课的部分内容,小麦前期三个生育特点从而引入小麦前期第四个生育特点小麦分蘖的发生。 2、新课阶段 为充分发挥学生爱讨论的特点,更好的利用分组教学,首先我设计两个问题:一是何谓分蘖?二是一个小麦种子是否只能抽出一个麦穗?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并进行抢答。从而认识分蘖的概念及分蘖的意义。

小麦二版

第二章.小麦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小麦生育期的概念、阶段发育理论、小麦适宜播期与播量的确定、分蘖规律与成穗规律。 2.掌握:冬小麦前期、中期与和后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及主要栽培管理措施,播前准备,小麦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 3.了解:冬小麦超高产生产技术。 4.学会:冬小麦基本苗调查与形态观察。 一、名词解释: 1、小麦的一生 2、小麦生育期 3、小麦生育时期 4、小麦的阶段发育 5、小麦春化阶段、光照阶段 6、小麦分蘖节 7、小麦分蘖高峰期 8.青干逼熟 二、填空题 1.为了便于研究和适应生产上需要,一般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个不同的生育时期。 2.目前,对小麦阶段发育研究得比较清楚,并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有两个阶段, 分别是和。 3.小麦底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4.小麦种肥以肥为主,因地制宜配合施用肥。 5.小麦种子处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6.小麦合理密植,主要解决好和两个问题。 7.实践证明,小麦种子播种深度以 cm左右为宜。 8.分蘖节分化分蘖的能力很强。通常情况下,一株麦苗能生出个分蘖。 9.小麦某一叶片出现时,可能出现的分蘖数是其发生的分蘖数(包括主茎)之和。

10.我国冬麦区,小麦分蘖的发生过程有两个旺盛阶段,即从,为第一个旺盛阶段;越冬后,小麦开始返青,分蘖继续发生,到起身期出现第二个旺盛阶段。 11.小麦分蘖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高产田分蘖穗占总穗数的以上。 12.小麦次生根的发生,有两个高峰,一是冬前分蘖盛期;二是。 13.小麦幼穗分化,分为个时期。 14.小麦收获的适宜期为。 15.小麦分蘖增长期包括冬前、越冬与返青后一段时间,到_____________达到高峰, 以后开始两极分化. 16. 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 17.在冬小麦每667m2土地上生产500kg左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实现每667 m2产600kg以上,一般称为小麦栽培。 18、小麦开花成熟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个不同阶段。 19.小麦子粒成熟过程,根据其特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个时期.. 20.小麦施肥应贯彻以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辅,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使 用的原则. 21.小麦浇底墒水通常有四种方式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__________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 23.小麦生育期的长短,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变化. 24.我国北方麦起区高产田整地的标准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个字. 25.小麦苗期的主要病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 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 2.小麦单产在400千克以上麦田,行距以____________cm为宜. A. 16~20 B. 20~23 C. 23~25 D. 25~30 3.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 一、小麦的一生 (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 (一)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当第—l片绿价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根系一般入土100一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

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 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小麦的茎又是支持器官。它使叶片有规律地分布~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茎还可以贮藏养分~供小麦后期灌浆之用。 (三)分蘖在正常情况下~出苗到分蘖约需15天左右。分蘖的发生是有一定次序的:当小麦长出3片真叶时~首先从胚芽鞘腋间长出分蘖~叫胚芽鞘分蘖。第4片叶出现时~主茎第l片叶腋芽伸长形成分蘖叫分蘖节分蘖~也叫一级分蘖。当一级分蘖长出3片叶时~在其鞘叶腋间长出分蘖叫二级分蘖~若条件适宜~还可长出三级分蘖。小麦的分蘖不是都能抽穗结实的。凡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一般年前发生较早的分蘖属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叫无效分蘖。一般年后生出的分蘖属无效分蘖。实践证明~产量高的麦田与有效分蘖多有关。这就是为什么要非常重视有效分蘖的道理。小麦分蘖有二次高峰:第一次在年前~天津市一般在10月下旬进入第一次分蘖高峰~历时约20天,第二次高峰在第二年返青后至起身期。小麦起身后~持续逐渐停止~并出现两极分化~大的、壮的分蘖成穗, 小的、弱的逐渐死去。 (四)叶小麦的叶共约12一13片~年前一般长出6—7片~年后茎秆上一般有6片。叶的形状象带子~有平行脉。拔节以后长出的叶片比较宽大~还有明显的叶鞘~紧包在节问外面。叶鞘和叶片相连处的薄膜叫叶舌,两旁还有叶

《小露珠》说课稿

《小露珠》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露珠》这篇课文是第五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课巧妙地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进行了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活泼可爱、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表达了自然界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以及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心灵美的品质。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使文章读来生动有趣。 二、说学情 因为学生在之前学过《蒲公英》、《三袋麦子》等童话故事,所以对童话这一体裁并不陌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童话的特点就以回忆复习的方式将其揭示出来。学法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比喻的恰当和用词的准确。 2、学会本课生字。会用“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知道小露珠受动植物喜欢的原因是她不但外表美,而且心灵美。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谜语。将谜底“露珠”与课题“小露珠”对比,通过对比突出“小”字,初步体会露珠的可爱。 (二)抓住特点,图文互补,感悟文本 接下来,以“分别画出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和植物喜欢小露珠的原因。”这一主问题,贯穿2——6自然段的教学。这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首先由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引出文章的2、3、4小节,让学生思考这三个小节的共同点,也就是都是比喻句,并让学生勾画出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并结合图片的对比感悟比喻的恰当,从而体会到小露珠的外表美。同时,通过过渡语“不仅仅是这几个比喻句用词恰当,在这三个小节中还有一些使用准确的动词呢”,引导学生找出本段中“蹦、爬、落”这三个动词,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因为这篇课文是要求背诵的,而这三个小节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