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二版

小麦二版
小麦二版

第二章.小麦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小麦生育期的概念、阶段发育理论、小麦适宜播期与播量的确定、分蘖规律与成穗规律。

2.掌握:冬小麦前期、中期与和后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及主要栽培管理措施,播前准备,小麦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

3.了解:冬小麦超高产生产技术。

4.学会:冬小麦基本苗调查与形态观察。

一、名词解释:

1、小麦的一生

2、小麦生育期

3、小麦生育时期

4、小麦的阶段发育

5、小麦春化阶段、光照阶段

6、小麦分蘖节

7、小麦分蘖高峰期

8.青干逼熟

二、填空题

1.为了便于研究和适应生产上需要,一般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个不同的生育时期。

2.目前,对小麦阶段发育研究得比较清楚,并与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有两个阶段,

分别是和。

3.小麦底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4.小麦种肥以肥为主,因地制宜配合施用肥。

5.小麦种子处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6.小麦合理密植,主要解决好和两个问题。

7.实践证明,小麦种子播种深度以 cm左右为宜。

8.分蘖节分化分蘖的能力很强。通常情况下,一株麦苗能生出个分蘖。

9.小麦某一叶片出现时,可能出现的分蘖数是其发生的分蘖数(包括主茎)之和。

10.我国冬麦区,小麦分蘖的发生过程有两个旺盛阶段,即从,为第一个旺盛阶段;越冬后,小麦开始返青,分蘖继续发生,到起身期出现第二个旺盛阶段。

11.小麦分蘖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高产田分蘖穗占总穗数的以上。

12.小麦次生根的发生,有两个高峰,一是冬前分蘖盛期;二是。

13.小麦幼穗分化,分为个时期。

14.小麦收获的适宜期为。

15.小麦分蘖增长期包括冬前、越冬与返青后一段时间,到_____________达到高峰,

以后开始两极分化.

16. 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

17.在冬小麦每667m2土地上生产500kg左右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实现每667 m2产600kg以上,一般称为小麦栽培。

18、小麦开花成熟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个不同阶段。

19.小麦子粒成熟过程,根据其特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个时期..

20.小麦施肥应贯彻以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为辅,____________________配合使

用的原则.

21.小麦浇底墒水通常有四种方式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__________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

23.小麦生育期的长短,常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变化.

24.我国北方麦起区高产田整地的标准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个字.

25.小麦苗期的主要病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小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一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片展开的日期,

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

2.小麦单产在400千克以上麦田,行距以____________cm为宜.

A. 16~20

B. 20~23

C. 23~25

D. 25~30

3.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养分

C.水分

D.温度

4.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是。

A.冬性品种

B.半冬性品种

C.春性品种

5.对光照长短反应敏感型小麦,每日在12小时以上的日照条件下,经过天,才能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结实。

A.30~40天

B.20天

C.10天

6.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

A.早播

B.晚播

C.一齐播

7.早秋茬地种小麦,在小麦播种前一般耕地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8.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50%左右

B.60%左右

C.75%~80%

D.80%~90%

9.一般认为,小麦半冬性品种播种时,以平均气温稳定在℃为宜。

A.18~16 B.15~13 C.14~12 D.10~8

10.小麦良种的发芽率,一般应达到。

A.98%

B.95%

C.90%

D.85%

11.小麦拔节期为50%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_______cm,用手指可以摸到地面上第

一个茎节的日期.

A.1.5-2.0 B.1~2 C. 1.5 D. 1

12.小麦子粒中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以上来源于后期的光和产物.

A. 1/3

B. 1/2

C. 2/3

D. 1/4

13.冬性小麦光照阶段对日照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

A. 敏感型

B. 迟钝型

C. 中等型

D. 无反应

14.下列属于强筋型小麦的是______________.

A.豫麦50

B.豫麦49

C.郑麦9023

D.高优503

15.小麦植株高度以______________cm为适宜.

A.70~80

B.80~90

C.90~100

D.90 ~95

四、判断题:

1.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2.90%以上小麦植株第一个分蘖从主茎叶腋里伸出1~2厘米的日期,叫小麦分蘖期()

3.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通过一个质变阶段,都需要一定的综合外界条件,这些综合条件对发生质变起主导作用。()

4.小麦种子萌发后,其生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须通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影响时期,方能形成结实器官抽穗结实。这段低温影响时期,叫做小麦的光照阶段。()

5.如果小麦种子萌动后,一直在高温条件下生长,生长发育就只能停留在扎根,长叶与分蘖状态。()

6.如果不具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时间,小麦就不能完成光照阶段而抽穗结实。()

7.在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小麦的丰产性能。()

8.我国北方各地小麦播种期是否适宜,常以冬前能否达到壮苗指标为原则。()

9.培育小麦冬前壮苗,水肥管理和播种都很重要,但二者相比较,水肥管理更重要。()

五、简答题:

1.小麦阶段发育理论,生产上有何应用?

2.怎么用气温法和积温法确定小麦的适宜播期?

3.小麦合理密植应解决哪些问题?

4.小麦分蘖规律和成穗规律是什么?

5.冬小麦前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与主要管理措施是什么?

6.冬小麦中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与主要管理措施是什么?

7.冬小麦后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与主要管理措施是什么?

8.写出小麦冬性强弱的三种类型及其春化阶段要求的低温程度与时间长短.

9.简述冬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

10.简述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1.简述小麦超高产田的施肥原则.

12.如何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要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应注意哪些问题?)

六、计算题:

1.一小麦品种,种子千粒重为40g,发芽率为98%,田间出苗率为86%,计划每667m2基本苗20万,请计算每667 m2播种量。

2.某地块播种发芽率为95%的小麦种子150000粒,据调查平均单行每米长出苗45株,平均行距0.25米,求该麦田的出苗率。

七、实验实训题

1.小麦基本苗调查应在什么时间进行,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2.简述小麦基本苗单位行长调查法的基本步骤。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1.重施基肥. 2.少施种肥. 3.巧施追肥. 1.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667m2应施尿素4~7 kg或碳酸氢铵23~38 kg、磷酸二铵15~17 kg、氯化钾12~17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 kg 或40%小麦专用肥50 kg。中低产肥地块每667 m2应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5~12 kg、磷酸二铵18~22 kg、氯化钾9~12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 kg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 kg。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 kg。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3 kg,或过磷酸钙8~10 kg,也可用复合肥10 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3.巧施追肥。追肥包括两种:⑴土壤追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667 m2尿素15~20 kg或氢铵40~50 kg。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667 m2施尿素20~25kg或氢铵 50~70kg。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667 m2施尿素15~17kg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⑵根外喷肥。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铜、锌、锰、硼等多种元素,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于不同化肥当季利用率的不同,一般每亩麦田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除中低产田外,还需施钾肥(氧化钾)3~6公斤。养分吸收率随小麦生育期而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到越冬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拔节到孕穗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7.3%;小麦对磷、钾的吸收,随生长的推移而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激增,占总吸收量40%以上 的磷、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在分期施肥上,按小麦需肥特性,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xx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 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 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 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同时进行的并进阶段;此期是穗粒数的决定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至成熟,以开花受精和籽粒形成、灌浆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大班科学 认识小麦 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小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小麦 来源:寿光市羊口镇中心幼儿园杨秀珍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麦的特征及用途。 2.知道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3.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动口、动手及语言表达,进一步加强对小麦的认识,教育幼儿爱惜每粒粮食。 【活动准备】 小麦生长期图片,实物麦子一小捆、麦粒一盘、面粉一小袋。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生长期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出示实物麦子,让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知道小麦生长在土地里。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麦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象针一样的麦芒,麦穗上的麦粒整齐地排列着,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麦穗,让幼儿看、摸,了解麦粒是椭圆形的,知道麦粒磨成面粉可以做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油条、面包等等。 4、让幼儿知道麦秸可用来烧饭、烧水,也可用来盖房子、造纸,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凉席子、草包等等。 5、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农民伯伯收割麦子的情景。 教师讲解炎热的夏天,农民伯伯收割麦子、捆麦子、搬麦子时汗水直淌,满脸是红的、衣服是湿湿的,腰酸悲痛,让幼儿从中感受收割麦子是辛苦的,应当尊重农民伯伯的,爱惜粮食。 结束部分:智力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问: 1.小麦的茎叫什么?(麦秸)麦叶是什么形状的?(狭长)茎的顶端长什么?(麦穗)小麦未成熟是什么颜色?(绿色)初夏成熟时是什么颜色?(金黄色的)面粉可以做什么?(馒头、油条、饼干等等)麦秸可以做什么?(草帽、扇子、凉席子等等)。 2.以回答速度快,正确的小朋友为胜。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增长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解决“结构、品 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 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对于农作 物栽培管理的研究,要继续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作 物高产潜力等技术进行攻关和技术集成,同时还要注意在农 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如果在农作 物栽培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将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 出巨大效益。 关键词: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 形式 1.清种。河滩地和非河滩地均可种植,冬麦平作、开沟 、播前准备 新冬 22 号等优良品种;播前每 100 公斤种子用 200-300 克的多菌灵或 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2. 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 面粉的品质,是一种替代春小麦栽培的好作物。 、种植 播种。灌水地块种植水浇冬麦,产量高、效益好。 2.间种。 实行米麦间种,大垄双行, 2.2 种植。玉米垄距 80 厘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好的。 新冬 20 号,

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统一机 械作业和栽培管理。 3. 灌足底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水量不 少于 80-100 立方米。 4. 施足基肥:按照此土配方结果,降低成本,提高肥料 利用率。一般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 1000-2000 公斤,尿素 10 公斤,三料磷肥 20-30 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 地施入。 5.播前整地:灌底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磨,做到地边 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度适合。 二、播种 1. 适期播种: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 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 500-600 度,当地平均气温 15-17 度, 2. 抓好播种质量: 采用 15 厘米等行距条播, 要求做到播 行端直,下粒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 确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 5 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 为宜。亩播种量 20-25 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 播种量。 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 50-60 天 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 ,易获得高产。 按正常年份我县适宜播种期 9月 25日-10月 25日。

小麦种植协议(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2508-46 小麦种植协议(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小麦种植协议(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小麦种植协议 甲方:_____ 乙方:_____ 甲方_____委托乙方_____生产优质小麦,为了保证合作的成功,特制定以下协议,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一、委托种植品种:_____。 二、收购数量:种植基地面积_____亩,预计产量_____吨。 三、合作方式 1.基地管理:甲方负责推荐优质小麦品种,提供良种,制定标准化管理技术规程,发放明白纸,并对基地种植户进行培训,小麦生育期对基地进行检查;为了保证商品小麦质量,乙方应使用甲方提供的优质良种。如果自留种应在播种前向甲方提供种子样品,

并由甲方检验认定种子合格后方可使用。栽培管理应按照甲方要求进行,并接受甲方检查指导,保证小麦质量。 2.质量检测:小麦收获后乙方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送至甲方,由甲方对商品小麦品质进行化验和分等定级。甲方需在乙方送达样品后20天内向乙方通报每种样品小麦的化验结果。 3.收购程序:乙方接到甲方的品质检测结果后,双方商定达到收购标准的小麦收购时间,甲方保证按时收购。如有变化,双方协商解决。 四、质量等级标准 基地商品小麦的杂质含量、水分、不完善粒和色泽、气味等指标需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gb1351-1999国家二级小麦质量标准。其它品质指标见表1:小麦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中国的小麦品种概况及用途

中国的小麦品种概况及用途 陈西鸾 1 小麦品种概况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小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 硬冬白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优质强筋小麦: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 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 2 硬冬白麦和强筋小麦的用途 2.1 硬冬白小麦用途 由于国标没有规定内在品质,所以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的货物比较杂,既有内在品质较高的品种,也有较低的品种,因此用途不一。在没有强筋小麦期货时,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标准的用途比较广。但有了强筋小麦期货后,硬冬白小麦中能够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就专门用做面包、饺子、拉面等,这样强筋小麦的大部分就从硬麦中分离出来。从期货交割的标准来说,硬冬白小麦一般稳定时间在8分钟以下(不排除有8分钟以上)。因此,达不到强麦标准的硬麦大部分用做馒头、面条、饺子等。

2.2 优质强筋小麦用途 优质强筋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高的食品。其中面包全部用优质强筋小麦,对小麦品质要求最高。为了提高面包粉质量,国内一些专用粉厂还经常在国产优质强筋小麦中添加进口高筋小麦。加工饺子粉,也要优质强筋小麦混配,提高面粉质量,增加食品的口感。另外,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小麦,添加优质强筋小麦,改善内部品质,加工馒头和其它面食。如东北地区用优质强筋小麦与春麦搭配,改善春小麦粉的质量。 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 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 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中国小麦种植面积 成交量下降。3个月计划交易量8301270吨,实际成交量4396699吨,仅占计划成交量的47%。 成交率下降。从1月6日的89.29%,下降到3月份的36%以下,平均成交率48.22%。成交价格下降。白小麦成交价格从1月6日的每吨2600元,下降到2400多元,3月24日为2455元,平均成交价2482.7元;混合小麦从1月6日的每吨2598元,下降到2450多元,3月24日为2456元,平均成交价2486.4元。 从美国进口小麦价格呈现大"V"字形。1月3日到中国完税后价格,每吨折合人民币2091元,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到1900多元以下,3月初更是下降到1800多元以下。从3月中旬开始又开始上涨,3月23日达到1992元。 与国产小麦相比,美国进口小麦有着多种优势。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小麦基本上是优质强筋小麦,总体上优于国产小麦;美国小麦到中国完税后价格低廉。1至3月份,进口美国小麦到我国完税后平均价格每吨1939元,比国产白小麦每吨2482.7元、混合小麦每吨2486.4元,分别低28.04%、28.24%。有关方面预计,今年我国进口小麦将在250-300万吨。 一、选用优良品种 近几年,由于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种,农民朋友一定要选好优良品种,如:关麦9023、鄂麦18、鄂麦23、宛麦369、鄂麦14和鄂恩5号等。 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三、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1、扩大深耕面积,精细整地。近年来,由于大部分麦田耕层偏浅,一般不足15厘米,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特别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给深耕松土创造了有

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 一、小麦的一生 (一)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 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 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 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 1.5?2cm时。 4.越冬期: 日平均气温降到2C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 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 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 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 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年后第一叶伸长, 叶鞘显著伸长, 其第一伸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

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 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 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 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 ,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 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T上部T下部。 11 .灌浆: 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 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 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 干物质积累停止。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 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返青 1.生长中心: 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 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 生长较慢。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决定穗数的时期。 4.主攻方向: 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和播种方法 将土壤耕后整成1.5~1.8米宽度的畦(包沟),排水沟深25厘米以上。 若沟播则开播种沟,播种沟距20 CM,撒播则不需开播种沟。 小麦基本苗控制在12~16万左右(根据千粒重计算实际用种量)。 2 施肥方案 在中等肥力的田地中,总施肥量为:N:P2O5 :K2O为10kg:5kg:5kg 2.1基肥施用 氮肥的50%以及全部的磷肥和钾肥作基肥,即: N:P2O5 :K2O约为5:5:5,可用15:15:15的复合肥33公斤做基肥。 2.2追肥 早熟种在4叶期,中、晚熟种在拔节期分别追施氮肥总量的50%,即纯氮5 kg/亩(46%的尿素约为10 kg/亩)。 2.3抽穗开花期叶面追肥 当抽穗开花期出现缺肥状况,如叶片发黄,用0.2%磷酸二氢钾,2%的尿素,每亩喷施75~100公斤。每喷雾器(15公斤装)加入磷酸二氢钾30克、尿素300克和洗洁净(白猫或巧手)20克。 3水分管理 小麦播种后一般立即灌溉一次,促齐苗、全苗。南方小麦生育期的自然降雨一般可满足其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若遇自然降雨不足时可实施人工灌溉。可采用跑马水,或在排水沟中灌水保持一晚第二天排干的方法供给小麦生育期所需水分。遇雨水多时注意排水。 4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覆土、灌溉后后喷施丁草胺用于防除单子叶杂草,对于防除双子叶杂草,苗后推荐使用使它隆(商品名又称“塔隆”)或二甲四氯。 抽穗开花期若发生白粉病,可用粉锈宁或多菌灵防治,发生赤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可结合喷施叶面肥进行。 5 收获 小麦黄熟期(穗和茎杆变黄,籽粒变硬)时收获。 6 水旱轮作冬种小麦轻简化栽培方案简介 在水稻收割后(最好是稻田尚潮湿时),每隔2米开排水沟,然后撒播小麦干种子,播种后将开排水沟掘出的土壤进行覆种。其他栽培措施参照以上“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小麦的一生》及教学反思

(封面)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小麦的一生》及教 学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照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开火车》引入 在音乐声中,教师做开火车的动作入场:嗨,小朋友们好!我是“丰收号”列车的列车长,想邀请小朋友们乘坐我们的列车,你们愿意去 吗?(孩子们马上欢呼雀跃,有的迫不及待的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有的 马上跑过来拉着我的衣角……)教师当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来到了野。(情境设置:一副大的图画上呈现一片丰收的麦田情境) [评: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给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使他们快乐的情绪得到宣泄,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这样幼儿才能在以下的活动中快乐地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出示实物,介绍小麦 1、师:看看你们的脚下,还真的有小麦呢!快把它拿起来看看吧!(孩子们既高兴又好奇的把小麦拿在小手里。) 2、师提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幼儿1:它是黄颜色的! 幼儿2:麦穗刺在手指上很疼! …… 3、教师拿着小麦讲解它的外行特征和组成部分:这是麦子的根;这是它的茎,又叫麦秸,空心的,而且有节,摸起来很光滑;这个是叶子,窄长的,茎的顶端长者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成熟的时候才是黄色的。小朋友们来看看小麦的成长过程吧! 4、教师播放自制的课件:小麦从播种的丰收的整个生长过程 师:秋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天来了,大雪给麦苗盖了一床厚厚的被子;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且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果;夏天到了,麦子慢慢由绿变黄,成熟之后,农民伯伯就可以收割麦子了! [评: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给幼儿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律动《我是一粒小麦种》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 2、在《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麦种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鼎城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鼎城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冬麦(秋播)区,适合种植弱冬性(或春性)的小麦品种。 1、选用良种,进行种子处理。鼎城区主要以湘麦、郑麦、扬麦系列良种为主,如郑麦9023、北农矮抗58、扬麦158等。播前晒种,用25%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 2、精细整地,适时早播。深耕能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转化。俗话说:“土地不深翻,麦根没处钻”,“深耕加一寸,顶上一遍粪”。一般深耕25厘米,要逐步加深,一年加深一点,不宜一下耕得太深,以免将大量生土翻出。播前的整地质量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秸秆直接还田的要清除过长的破碎秸秆。整地时要把土地耙碎、耙透,使耕层深浅一致,表土细碎,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的标准。 冬小麦的播种时期必须做到适时,既不过早,也不过晚。误期晚播,气温低,出苗延迟,苗不齐,长势弱,冬前分蘖少或无,次生根数少,麦苗抗寒力减弱,容易受冻害;同时,由于冬前低位蘖少或缺位,分蘖成穗率低,亩穗数少;晚播抽穗开花延迟,成熟期拖延,子粒形成和灌浆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速度加快,历期较短,粒重降低。过早播种,较高温度条件导致植株生长过速,幼苗素质嫩弱,易受病

虫危害,造成缺苗断垄,成穗数减少;如果是春性品种播种过早,麦苗生长迅速,分蘖多,旺而不健,干物质积累少,有的甚至在冬前拔节,这样,越冬时很易受低温冻害;旺长麦田冬季消耗土壤养分较多,春季很易脱肥。 鼎城区在霜降至小雪(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在15℃-16℃时播种,一般以条播为主。每亩播种8公斤-10公斤,以达到15万-20万基本苗。 生产上一般要求分蘖节应距地表2-3 厘米,即播种深度应掌握在4-5 厘米左右。此外,高质量播种还要求播深一致,下子均匀,避免疙瘩苗或断垄现象发生。对于半冬性品种,冬、春应合理调控群体,使群体、个体充分协调。 3、科学施肥。应掌握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的原则。麦田必须多施农家肥作基肥。在增施农家肥作基肥的同时,还应注意合理施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作底肥一次施入;氮肥作底肥(一般占40%-50%),追肥在拔节期进行。 施足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碳铵3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或复合肥20-25公斤,加硫酸锌1.5公斤。 施好苗肥:小麦2-3叶时看苗施尿素5公斤-8公斤。 重施拔节孕穗肥:小麦8-9叶、植株基部第1节间伸长时结合灌水,看苗每亩追施尿素7公斤-10公斤。 喷施叶面肥:在开花期叶面喷施0.5%-1%的磷酸二氢钾、2%-3%的尿素溶液,每亩喷50公斤。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者:[发布者]&郑成云发布时间:2011年2月15日点 击次数:62 一、播种期和播种量: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最好顶凌播种,土层解冻8~10厘米,日平均温度2—5℃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底4月初,但最迟不得晚于4月20日。行距15厘米,播深3厘米,每亩播种量20公斤,保苗35~38万株。 二、施足基肥:秋翻前,均匀撒施有机肥1.5~2吨,磷酸二胺15公斤/亩,尿素20公斤/亩后耕翻,耕深25厘米。早春耙耱保墒,为适时早播做好准备。 三、选用良种:目前推广春小麦优质高产品种有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17号、新春27号。 四、灌好底墒水:春小麦最好在秋翻冬灌地上种植,可提前播种,秋冬灌水量为80~100立方米/亩,灌水要均匀,保证灌水质量。

五、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拌种双或70%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15%可湿性粉剂(25%乳油)75ml适量兑水拌种50公斤。兼治黑穗病,白粉病和锈病。 六、带肥下种:施磷酸二胺3~5公斤/亩,肥种分箱分施,施肥深度8~10厘米。 七、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1)轻施苗肥。基肥充足的田块,可以不追肥;基肥、氮肥较少或未施氮肥的田块,结合灌头水追施尿素8~10公斤/亩。(2)灌水,春小麦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时间10~15天,灌水量为80立方米/亩。(3)化学除草,野燕麦防除。当燕麦草3~5叶时,用骠马50~60ml/亩,或36%禾草灵160~180克/亩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防除。小麦拔节前,用2,4—D丁酯60~80克/亩,或二甲四氯250克/亩喷雾防治。野燕麦和双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骠马和2.4-D丁酯混合使用,两草兼防。 2、拔节孕穗期管理。(1)化控。拔节期,生长过旺的麦田用矮壮素150克/亩进行化控,促进壮苗,防治后期倒伏。(2)追肥。重施拔节肥,结合二水或三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3)灌水。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灌水量为70~80立方米/亩。 3、扬花成熟期管理。(1)灌水。为保证小麦后期开花、授精、灌浆的需要,

(完整版)小麦栽培学教案

小麦栽培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与子粒品质 第四节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 第五节小麦栽培技术 第六节安徽省小麦生产小贴士 第一节概述 一、小麦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一)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细粮作物); 碳水化合物 60%~80%,蛋白质 8%~15% 脂肪 1.5%~2%,矿物质 1.5%~2%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可以趁热贮藏,贮藏时间长,便于备战备荒 (二)小麦全身皆宝 麦麸是良好的精饲料;麦秸可以造纸、作为编织原料,建筑原料,新型砖的加工原料、多胃动物的饲料;麦皮可作无土培养的基质等。 (三)小麦生产是整个农业生产的基础 1.在作物种植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2.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 3.易取得稳产 4.适于机械化栽培,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是重要的轻工业加工原料 可以加工成各种商品、食品面粉、面条、方便面、面包、蛋糕等。 是酿造原料 二、世界小麦生产概况 2007年,世界小麦收获面积2.23亿hm2 。总产为6.106亿吨。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有印度、俄罗斯、中国、美国。

中国小麦播种面积22980075 hm2(占世界的10.5%,第三位)。总产10986.04万吨 (世界第一)。单产47806kg/ hm2 (在世界占中等水平) 世界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 1.选用良种 2.自然条件优越 3.畜牧业发达,土地肥沃 4.扩大灌溉面积 5.机械化程度高 三、中国小麦生产概况及种植区划 (一)我国小麦栽培历史悠久 (二)我国小麦种植区划 (三)我国小麦生产发展概况 1.生产基本情况 在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仅次于水稻、玉米而居第3位。 建国以来,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与1949年相比,2005年面积增加6.5%,单产增加558%,总产增加602.4%;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在1991年(3.09×107hm2),总产最高的年份在1997年(1.23×108吨).

幼儿园教案小麦的一生

幼儿园教案小麦的一生 设计思路:麦子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引导幼儿了解小麦,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中国幼儿园教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b13635301.html,]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

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设计意图]农作物小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小麦,了解小麦外形特征及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这是幼儿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小麦的不同的生长阶段及其名称方面的知识就比较陌生和抽象。通过本活动,丰富幼儿对小麦一生的认识,从而获得新的经验。 在活动中,运用设疑,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幼儿探索兴趣、在获取新经验的同时,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劳动,以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劳动,以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能够按照小麦的生长顺序对相关的图片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一套、VCD光盘。 2、学具:实物小麦、每人一套小麦生长过程图片。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难点是知道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及其名称并为相关图片正确排序。 [活动过程] 导入:启发幼儿积极回忆所吃过的白面食品,初步感知小麦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1、请幼儿品尝好吃的面包,引出课题。 2、你都吃过哪些白面食品? 3、白面粉是怎么来的? 展开:认识小麦及其生长过程

1、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后提问:你现在看到的小麦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几部分组成? 2、小麦什么季节种?什么季节收? 3、从种到收,小麦都有哪些变化呢? 4、组织幼儿观看影像资料,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经验。 5、请幼儿尝试按顺序给小麦的生长图片排序,并请幼儿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排列。 6、运用影像资料和学具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小麦的七个生长阶段及其名称。 7、运用录像激发幼儿从小热爱科学、尊重农民劳动,以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结束:欣赏教师舞蹈《好收成》,自然结束。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小麦的营养价值很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7%—18%),高于一般谷类作物。小麦类型和品种繁多,分布广,对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稳产、高产。小麦适于机械耕作,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较高。冬小麦利用秋末及冬季低温季节,既可以与夏播作物复种,还可以与冬、春、夏作物带状间作、套种,对改革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都有重要意义。 一、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 (一)土、肥、水在小麦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小麦产量和品质是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田生产中,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光、温主要从自然环境中得到满足,而水、气和养分除部分来自自然环境外,主要靠人们在栽培过程中予以供应和调节。而这种调节大部分是通过土壤而发生作用。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营养和水分是小麦赖以生长的物质条件。 (二)小麦对土壤的要求 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粘土、壤土和砂土都可以种植小麦,但要达到高产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以满足生育过程中对水、肥、气、热的要求。高产田土壤具备以下特点。 1、深厚的耕作层 耕作层是在长期的耕作栽培措施下逐步形成的。耕作层深厚可蓄纳较多的水分,扩大施肥范围,为小麦根系发育创造有利条件。耕作层深度一般应在30cm以上。 2、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总结各地经验,产量为6000kg/hm2以上的麦田,播前土壤应具备以下指标:有机质1%以上,全氮0.06%以上,速效氮30mg/kg以上,速效磷20mg/kg以上,速效钾40mg/kg 以上。 3、良好的土壤质地和适宜的酸、碱、盐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重粘土或粘土,因质地细,结构紧密,通气性差,不利于小麦发芽和出苗。沙质土壤,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含量低,温度变幅大,不利于小麦生长和越冬。最适宜种植小麦的土壤是壤土,这类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磷钾含量高,有利于小麦出苗和根系发育,增产潜力大。土壤容重以1.14-1.365g/cm3、孔隙度以50%-55%为好。这样的土壤抗旱、抗涝、保肥、耕性好,有利于提高整地质量。 小麦在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8-7.0,即以中性反应的土壤为宜。土壤中含盐量对小麦发芽出苗影响较大。根据各地测定结果,一般土壤耕层含盐总量达0.25%即为小麦播种和苗期阶段的耐盐临界点,达0.4%以上种子即失去发芽能力,幼苗受到严重抑制。 4、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防止肥水流失,保证灌溉质量,确保全苗、匀苗、齐苗和壮苗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播种、管理、收割等各项作业质量的基础。所以有灌溉条件的麦田,地面坡降应控制在0.1%-0.3%范围内。 ( 三)麦对养分的要求 1、小麦生长发育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小麦一生中从土壤、空气和水中吸收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等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其中碳、氢、氧占小麦干物质的90%以上,氮及灰分元素(磷、钾、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5%。 (1)、小麦对氮素的需要 氮肥对增加小麦产量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氮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根、茎、叶、蘖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延长光合器官寿命,在幼穗分化中可增加小穗数、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在小麦后期施用适量氮素,可以提高千粒重并改进籽粒品质。 (2)、小麦对磷素的需要 磷素是小麦细胞核的主要成分,直接参与呼吸过程,并在光合作用和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与氮在土壤中是相互作用的营养元素,磷素充足时,由于根素发育好,吸氮能力增强,氮的利用率提高,能促使麦苗早发犰长多分蘖,磷在植物体内可以影响含氮物质的代谢,能提高植侏组织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在改善小麦营养生长方面发挥以磷促氮的作用。相反,氮素充足时,也有利磷素作用更好的发挥。

中国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第一章小麦介绍与种植现状 第一节小麦简述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小麦在我国种植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目前,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第二节小麦种植现状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小麦品质十分重视。针对"农产品难卖"问题,国家一直在审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政策正在转变职能,搞好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牵头主办的产销协调和供需见面会就已召开两届,去年在河南,今年在山东。我国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中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经占小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进口量正逐年减少,以产顶进。国家还准备将优质小麦方面的经验推广到大豆等每年进口量很大的农产品上。 我国小麦生产常年面积和总产量为粮食的25%和22%左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90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标的小麦有3200万亩,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质的问题。我国小麦质量的主要不足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短,我国小麦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二是量的问题。我国近几年小麦需求总量在1.1亿吨以上,而全国小麦产量仅1亿吨左右,缺口1000万吨,特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