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一生大班(
小麦的一生大班(课件

分蘖的发生时间
分蘖一般发生在播种后的 1个月左右,持续到拔节 期。
分蘖的影响因素
分蘖的数量受到温度、湿 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的 影响。
拔节期
拔节期的定义
拔节期是小麦植株迅速生 长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 数量的关键时期。
拔节期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小麦植株需 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同 时对温度和光照也有一定 的要求。
播种期
01
02
03
04
冬小麦播种
在秋季进行播种,冬小麦在越 冬前继续生长,并在春季返青
,进入拔节期。
春小麦播种
在春季进行播种,春小麦在春 季生长,并在夏季收获。
播种前的准备
包括耕地、施基肥、选择品种 等。
播种技术
包括播种深度、行距、播种密 度等。
分蘖期
01
02
03
分蘖的定义
分蘖是小麦植株主茎上长 出的分枝,可以长成新的 麦穗。
颜色
根据小麦的颜色,可以分为白小麦和红小麦。白小麦的颜色较浅,红小麦的颜色较深。不 同颜色的小麦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种植地区
根据种植地区,小麦可以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一般在较温暖地区种植,冬小麦则 在较寒冷地区种植。不同地区的小麦在生长周期、产量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02 小麦的生长过程
面粉制品
小麦磨成的面粉是制作面包、面条、饼干等多种食品的主要原料 。
麦片
麦片是由燕麦片和小麦片组成的,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早餐食品。
啤酒
小麦也用于制作啤酒,其中大麦和小麦的混合物经过糖化和发酵后 制成啤酒。
小麦的工业用途
1 2
淀粉和糖
小麦淀粉可用于制作糖浆、淀粉糖和其他食品添 加剂。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精选3篇(一)班级:幼儿园中班课题:社会教育《小麦的一生》教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3. 培养幼儿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小麦的一生》绘本;2. 视频或图片资料:小麦的种子、发芽、生长、结实的过程;3. 实物:小麦种子、小麦苗、小麦穗等;4. 笔、纸、水彩笔、色彩纸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1. 教师展示小麦的种子,让幼儿观察和感受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2.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种子吗?它能变成什么呢?”探究:1. 教师出示《小麦的一生》绘本,与幼儿一起读故事,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
2. 观看小麦种子发芽、生长、结实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3.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颗小麦种子,让他们亲手埋种并进行观察记录。
4. 利用实物展示小麦苗、小麦穗等,引导幼儿触摸、感受小麦的不同阶段。
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小麦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回答一些问题:“小麦的种子长成了什么?小麦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小麦结出了什么果实?”2. 教师向幼儿解释小麦的用途,并强调小麦的重要性。
展示与评价:1. 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绘制小麦的生长发展图或制作小麦的手工作品。
2. 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
拓展活动:1. 参观农田或农场,实地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农民或专业人员来幼儿园,讲解小麦的种植与收割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社会教育活动,幼儿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亲手埋种小麦、制作手工作品等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的一生》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麦的一生》教案:《小麦的一生》一、教学目标:1.认得小麦这一植物,并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2.通过活动学习小麦的新学问,进展幼儿的古怪心;3.让幼儿了解小麦的作用,学会珍惜食物;4.磨练幼儿的语言本领和动手本领。
二、教学准备:1.小麦种子;2.小麦生长图片;3.小麦面团、擀面杖;4.小麦神秘盒子(里面装有小麦制品,如面包、馒头);5.音乐。
三、教学过程:1.引入(1)导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一首歌曲,学习“小麦好伙伴”的歌词,引导同学了解小麦。
(2)活动启示老师问孩子们:“谁知道什么是小麦?它有什么用呢?”引导孩子们思考。
2.活动开始(1)察看小麦老师拿出一袋小麦种子,让同学们察看。
然后,让同学们把小麦种子放进洗涤器里清洗,学习如何认真察看事物。
(2)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老师通过图片或PPT向同学呈现小麦生长的过程,让同学们了解小麦的生命历程,并将同学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麦的成长。
同学们可以选择小麦的一生中的任意阶段进行呈现,同时进行语言表达和角色扮演的综合训练。
(3)制作面团老师向幼儿介绍小麦面粉的用途,然后给同学们供给一些已准备好的小麦面粉制作面团。
老师引导同学合理调配材料,把握制作过程,强调把握做事方法,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
(4)制作小麦制品并品尝老师让同学本身发挥想象力制作小麦制品,如面团、馒头、面包等,并介绍吃小麦食物的好处。
在制作完成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品尝小麦食品,让同学了解小麦的作用。
3.活动结束(1)回归老师向同学们回顾今日的学习内容,强调学习小麦的目的、意义和遗传的美好价值。
(2)总结老师让同学们本身归纳今日学习中把握的学问,共享小麦的一生。
老师提问,让同学回答本身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今日学习内容的把握程度。
(3)课后作业老师布置关于小麦的探究和讨论作业,并激励同学积极尝试、突破难点和提高个人表达本领。
四、教学评价通过察看同学在活动中的动作、语言、情感和反馈等方面,对其对小麦、生命哲学、品尝食品的理解程度、表述本领和制造力进行评价。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小麦的一生》含反思(通用1)ppt

06
课程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
孩子们参与度高,互动性强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结合季节和地域特点,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和农业知识 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小麦的生长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课程内容。
总结反思:回顾整个课程,总结小麦的特点、生长过程 以及课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反思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公 开课教学。
05
课程效果
增强学生对小麦生长的认识
课程中涉及小麦 的各个生长阶段
学生通过观察和 实践了解小麦的 生长过程
增强对农业的认 识和尊重
提高对自然环境 的关注和爱护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观察小麦生长过程,了解小麦生长特点 归纳小麦生长规律,掌握小麦生长习性 通过观察、归纳,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观察、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幼儿对于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存在一些疑问,因此在反 思中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更加注重这方面的讲解。
我还发现幼儿对于小麦的食用方法存在误解,因此在反思中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向 幼儿介绍更多关于小麦的正确食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讲解速度过快或者口误等, 因此我计划在下次教学中更加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课堂掌控能力。
02
课程准备
老师准备
了解小麦的基本 知识
准备教学用具: PPT、小麦样品 等
确定教学内容及 教学目标
考虑教学策略和 教学方法
学生准备
知识准备:了解小麦的基本知识 和种植方法
心理准备:对小麦的生长过程和 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添加标题
幼儿园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

幼儿园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设计意图]农作物小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小麦和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及其与儿童的密切关系对幼儿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名称却相对不熟悉。
和抽象。
通过这项活动,丰富儿童对小麦生活的理解,获得新的体验。
在活动中,运用疑惑,观察和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幼儿探索自己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情感,同时获得新的体验。
[活动]1.激励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的情感。
2.培养孩子观察,判断和说话的能力。
3.引导孩子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并根据小麦的生长顺序对相关图片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1,教具:一套多媒体设备,VCD光盘。
2,学习工具:物理小麦(每组一捆),每人一套小麦生长过程的图片。
[关键难点分析]关键是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困难在于了解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及其名称,并正确分类相关图片。
[活动程序](一)简介:鼓励孩子积极回忆他们吃过的白面食物,并初步认识到小麦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1.让幼儿品尝美味的面包并引导主题。
你吃了什么白面粉食物?(孩子们畅所欲言)3.白面粉是怎么来的?(2)展开:了解小麦及其生长过程1.展示实物小麦,引导孩子们在讨论后观察和讨论:你现在看到什么样的小麦?它由几部分组成?2.小麦的季节是什么?是什么季节?3.从种子到收获的小麦有哪些变化?4.组织儿童观看图像数据,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体验。
5.让幼儿尝试按顺序对小麦的生长图片进行分类,并让孩子们说出他们为什么被安排好。
(老师导游)6.使用图像数据和学习工具指导儿童更多地了解小麦及其名称的七个生长阶段。
7.利用视频激励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
(3)结束:欣赏老师的舞蹈《好收成》,自然而然地结束。
幼儿园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

幼儿园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设计意图]农作物小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小麦和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及其与儿童的密切关系对幼儿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名称却相对不熟悉.和抽象.通过这项活动,丰富儿童对小麦生活的理解,获得新的体验.在活动中,运用疑惑,观察和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幼儿探索自己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情感,同时获得新的体验.[活动]1.激励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的情感.2.培养孩子观察,判断和说话的能力.3.引导孩子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并根据小麦的生长顺序对相关图片进行分类.[活动准备]1,教具:一套多媒体设备,VCD光盘.2,学习工具:物理小麦(每组一捆),每人一套小麦生长过程的图片.[关键难点分析]关键是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困难在于了解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及其名称,并正确分类相关图片.[活动程序](一)简介:鼓励孩子积极回忆他们吃过的白面食物,并初步认识到小麦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1.让幼儿品尝美味的面包并引导主题.你吃了什么白面粉食物?(孩子们畅所欲言)3.白面粉是怎么来的?(2)展开:了解小麦及其生长过程1.展示实物小麦,引导孩子们在讨论后观察和讨论:你现在看到什么样的小麦?它由几部分组成?2.小麦的季节是什么?是什么季节?3.从种子到收获的小麦有哪些变化?4.组织儿童观看图像数据,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体验.5.让幼儿尝试按顺序对小麦的生长图片进行分类,并让孩子们说出他们为什么被安排好. (老师导游)6.使用图像数据和学习工具指导儿童更多地了解小麦及其名称的七个生长阶段.7.利用视频激励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3)结束:欣赏老师的舞蹈《好收成》,自然而然地结束.。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
冬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天以上,我省一般在230~260天;春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100天以下,东北春麦区一般为70~90天。
冬小麦生育时期可大致分为11个时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拔节、孕穗期(挑旗)、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1. 出苗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真叶从胚芽鞘露出2-3cm左右的日期;2. 分蘖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分蘖从叶鞘露出2cm左右的日期;3. 越冬期: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4℃,麦苗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11月底~12月上旬。
4. 返青期:第二年春天,全田50%麦苗心叶的新长部分(色鲜、嫩)从叶鞘露出2cm左右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2月底~3月上旬。
5. 起身期:①麦苗由匍匐状开始向上生长,表明节间开始伸长,真茎形成;②全田50%麦苗春生1叶的叶鞘显著拉长,与冬(春)叶的叶耳距达到2cm左右;③春生2叶接近定长;④幼穗分化处于二棱期。
我省一般在3月中旬~3月下旬。
6.拔节期:全田50%麦株主茎的基部第一伸长节间露出地面2cm左右,该节间长度达3~5cm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4月上旬~4月中旬。
7.挑旗期: 一般指小麦最后一片叶展开,倾斜挺生在茎杆顶部称为挑旗。
全田50%麦株的旗叶展开,由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也称孕穗期,俗称“打苞”。
我省一般为4月下旬~5月初。
旗叶:有效茎最上一叶,也是最后一叶。
有效茎:能长出麦穗的的主茎和分蘖。
小麦挑旗后麦穗已基本形成,这段时间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渐高,消耗水量大,称为水分临界期,灌溉有利于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同时在小麦孕穗期以后要补施少量肥料,既对减少花期退化、增加穗粒数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
8.抽穗期:全田50%有效茎的麦穗(不包括麦芒)从旗叶叶鞘露出达1/2的日期。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小麦这种粮食作物,并理解小麦在人类生活中
的重要性。
2.学习种植小麦的过程,掌握相关词汇及概念。
3.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的事物,并培养观察、探究和思考的
能力。
4.培养幼儿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讲故事《小麦的一生》来介绍小麦这种粮食作物的生长过程,并带领幼儿亲手动手种植小麦。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通过儿歌《哆啦A梦的铜锣烧》或其他有关粮食的歌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学主题
1.分享故事《小麦的一生》
–讲述小麦从种子到成熟的全过程。
2.认识小麦
–介绍小麦这种粮食作物。
–播放视频或图片展示小麦的外观、产地、用途等。
3.种植小麦
–展示小麦种子,并向幼儿介绍种植方法。
–按照步骤引导幼儿种植小麦,并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和工具。
–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小麦的生长变化,掌握相关词汇和概念。
4.总结学习内容
–向幼儿询问他们在本课中学到了什么,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课堂讨论或作业形式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课后延伸
1.观察小麦并记录生长变化。
2.带幼儿到田间地头或农贸市场观察真实的小麦生长情况。
3.借助相关图书或视频资源,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传
统种植方法。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认识和了解小麦这种粮食作物,并培养
观察、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同时,通过亲手动手种植小麦,提高幼儿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幼儿爱护自然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