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小麦的一生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

三、小麦的田间管理
• • • • • • • • • • 一、出苗分蘖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管理 1、生育特点:出苗分蘖阶段,自播种出苗开始, 到拔节为止。 春性小麦出苗—拔节4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半冬性小麦出苗—拔节5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冬性小麦出苗—拔节7-8叶进入幼穗伸长期。 2、栽培特点 (1)要苗齐、苗壮。 (2)争取早分蘖、早发根。 (3)达到壮苗越冬。 (4)营养物质积累多,有利于安全越冬,为增 产打基础。
(三)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产量是指有机物质和数量或生物质量和经济 产量。 • 生物产量是指小麦生产和积累的有机质的总量, 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需要的那一部分产品,即籽实。 • 1、小麦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 成 • 小麦的生物产量中90%以上是有机物质,有机物 质生产是形成产量的主要基础,小麦的叶片是进行光合 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主要器官,光合生产量=光合面 积X光合时间X光合生产率,当小麦灌浆结实期当地气温 适宜而偏低时,昼夜温差大,呼吸作用减弱,对有机物 质消耗减少,叶片光合寿命延长,小麦灌浆时间延长, 光合生产率提高,可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向籽粒输送。 • •
小麦栽培种植技术
一、小麦的生物学基础
(一)小麦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1、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1)小麦生育期的长短与栽培地区的纬度、海 拔高度、耕作制度及品种特性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一般 纬度越高、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 (2)低纬度地区,冬季较短,小麦播种较迟, 越冬期短,所以生育期较短。 • (3)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品种生育期长短不 同。春性品种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生育期较短;冬性 品种生长发育慢,成熟迟,生育期较长。 • (4)同一品种,播期不同生育期也有变化,迟 播生育期缩短,早播生育期延长。 • • • •
小麦生长周期课件

土壤条件
小麦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中。
气候条件
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小麦的生长具有重 要影响。
肥料要求
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和品质。
02
小麦生长周期划分
越冬期
02
01
03
定义
从播种到春季开始返青的时期。
特点
幼苗基本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但根系仍在缓慢 活动。
。
施肥技术的影响
肥料种类
氮、磷、钾等元素是小麦生长所需的 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小麦 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时间
施肥时间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也有重 要影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小麦的 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病虫害种类
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赤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对小麦的生长和产 量产生严重影响。
定义
从开始拔节到抽穗之前的 时期。
特点
茎秆开始伸长,幼穗开始 分化,对养分的需求量增 加。
影响因素
气温、降雨和土壤肥力等 。
抽穗期
定义
从开始抽穗到开花之前的时期。
特点
穗子开始抽出,但尚未开花。
影响因素
气温、降雨和土壤肥力等。
开花期
定义
01
从开始开花到花结束的时期。
特点
02
穗子开始开花,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重要时期。
锈病
白粉病
05
如蝼蛄、蛴螬等,对小麦幼苗期生长影响较大。 以吸取小麦汁液为生,可导致叶片枯黄、生长不良。 以小麦花汁液为食,可导致麦粒不饱满甚至空壳。 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等,可导致叶片早落、瘪粒增加。 侵害小麦叶片和穗部,可导致叶片枯黄、穗部畸形。
小麦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中。
气候条件
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小麦的生长具有重 要影响。
肥料要求
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 和品质。
02
小麦生长周期划分
越冬期
02
01
03
定义
从播种到春季开始返青的时期。
特点
幼苗基本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但根系仍在缓慢 活动。
。
施肥技术的影响
肥料种类
氮、磷、钾等元素是小麦生长所需的 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小麦 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时间
施肥时间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也有重 要影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小麦的 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病虫害种类
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锈病、赤霉病、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对小麦的生长和产 量产生严重影响。
定义
从开始拔节到抽穗之前的 时期。
特点
茎秆开始伸长,幼穗开始 分化,对养分的需求量增 加。
影响因素
气温、降雨和土壤肥力等 。
抽穗期
定义
从开始抽穗到开花之前的时期。
特点
穗子开始抽出,但尚未开花。
影响因素
气温、降雨和土壤肥力等。
开花期
定义
01
从开始开花到花结束的时期。
特点
02
穗子开始开花,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重要时期。
锈病
白粉病
05
如蝼蛄、蛴螬等,对小麦幼苗期生长影响较大。 以吸取小麦汁液为生,可导致叶片枯黄、生长不良。 以小麦花汁液为食,可导致麦粒不饱满甚至空壳。 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等,可导致叶片早落、瘪粒增加。 侵害小麦叶片和穗部,可导致叶片枯黄、穗部畸形。
小麦生长课件ppt

储藏方式与注意事项
储藏方式
小麦的储藏方式主要有干燥储藏和密闭储藏两种。干燥储藏是将小麦在入库前进行晾晒,降低水分含 量,然后存放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密闭储藏则是将小麦装入密封的容器中,如塑料袋或密封仓,以 隔绝外界空气,防止虫害和潮湿。
注意事项
在储藏小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如保持干燥、防潮、防虫、防鼠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小麦的 水分含量和品质,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此外,小麦的储藏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品质和口感。
施肥与灌溉
施肥管理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 状况,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营 养元素,促进小麦的生长。
灌溉管理
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适时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满足小麦 的水分需求。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监测
定期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 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有效的
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 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 境和食品安全。
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小麦 单产和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发展绿色农业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 高小麦的环保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小麦的 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市场。
THANKS
感谢观看
对种子进行精选、晾晒和 药剂拌种,以提高种子的 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小 麦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 的播种时间,确保小麦的 出苗率和生长周期。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 ,控制播种深度和行距, 保持播种均匀。
播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品种 的生长特性,合理确定播 种密度,以提高小麦的产 量和品质。
课件——第二章 小麦栽培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栽培学各论)

2018年9月6日 11
(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
• 小麦温光反应是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因此品种
温光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生育进 程有密切关系。 • 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生育前 中期,约占总生育期的50%~70%,且越是 冬性强的品种,前期经历日数的比重越大。 • 这说明,小麦生育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温光 反应的差异,特别是春化阶段长短决定的。
向四周扩展,支持和固定作用强。
• 合成功能:可将吸收的无机物合成氨基酸、核
苷酸等,并运输到地上部。
2018年9月6日 31
(三)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 1 温度
– 生长最低温度2℃,最适为16~20℃,超过30℃停 止生长。
• 2 水分和空气
– 最适土壤水分为70%~80%;
– 水分不足根量少,易早衰; – 水分过多土壤通气不良,生长受抑制。 – 灌水次数多,水量小时,根生长浅。控制前期灌水次 数,灌足水量,有利根系随水下扎和后期抗旱。
(二)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次生胚根 主胚根 2018年9月6日
图2-6
24
(三)小麦离乳期的特点及其生产意义
• 第一叶展开后,即从种子营养转向
独立营养。胚乳中的氮只能供一片 叶生长,种子根一长出便吸收氮; 一叶一心时开始吸收磷素。
• 第三叶抽出时,幼胚原始器官都已
伸出种子,胚乳营养也已耗尽,幼 苗即从胚乳营养转向独立营养,因 此三叶期也称为离乳期。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 • • • • • • • •
一、小麦的一生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感温和感光特性 三、小麦种子及其萌发出苗 四、根系的生长 五、小麦茎的分化与生长 六、叶的生长和功能 七、分蘖规律与成穗 八、麦穗的发育和形成 九、籽粒形成和灌浆 十、小麦的品质形成
(二)温光反应与生育进程及器官建成
• 小麦温光反应是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因此品种
温光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生育进 程有密切关系。 • 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生育前 中期,约占总生育期的50%~70%,且越是 冬性强的品种,前期经历日数的比重越大。 • 这说明,小麦生育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温光 反应的差异,特别是春化阶段长短决定的。
向四周扩展,支持和固定作用强。
• 合成功能:可将吸收的无机物合成氨基酸、核
苷酸等,并运输到地上部。
2018年9月6日 31
(三)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 1 温度
– 生长最低温度2℃,最适为16~20℃,超过30℃停 止生长。
• 2 水分和空气
– 最适土壤水分为70%~80%;
– 水分不足根量少,易早衰; – 水分过多土壤通气不良,生长受抑制。 – 灌水次数多,水量小时,根生长浅。控制前期灌水次 数,灌足水量,有利根系随水下扎和后期抗旱。
(二)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次生胚根 主胚根 2018年9月6日
图2-6
24
(三)小麦离乳期的特点及其生产意义
• 第一叶展开后,即从种子营养转向
独立营养。胚乳中的氮只能供一片 叶生长,种子根一长出便吸收氮; 一叶一心时开始吸收磷素。
• 第三叶抽出时,幼胚原始器官都已
伸出种子,胚乳营养也已耗尽,幼 苗即从胚乳营养转向独立营养,因 此三叶期也称为离乳期。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 • • • • • • • •
一、小麦的一生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感温和感光特性 三、小麦种子及其萌发出苗 四、根系的生长 五、小麦茎的分化与生长 六、叶的生长和功能 七、分蘖规律与成穗 八、麦穗的发育和形成 九、籽粒形成和灌浆 十、小麦的品质形成
第一节小麦的生长发育ppt课件

小麦营养成份结构示意图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矿物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小麦生产的重要性
§--1
• 目前世界小麦播种面积2亿多公顷,总产6亿多吨, 居世界各种作物之首。
• 小麦在世界分布极广,各国均有种植,主要产国 有原苏联、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英国,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 217.5万亩平均亩产521公斤,小面积单产最高的 是联邦德国,亩产1333 公斤。
软质(弱筋)小麦是指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 强度低,延伸性较好,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软麦的 胚乳结构疏松,呈石膏状,亦称为粉质。主要用于做蛋糕 和糕饼的面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8、挑旗期
以称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 全伸出(叶耳可见)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9、抽穗期
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开花叶期鞘 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小麦产量的形成
(一)小麦产量的形成因素
小麦产量分为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经 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是收获的对 象。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矿物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小麦生产的重要性
§--1
• 目前世界小麦播种面积2亿多公顷,总产6亿多吨, 居世界各种作物之首。
• 小麦在世界分布极广,各国均有种植,主要产国 有原苏联、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英国,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 217.5万亩平均亩产521公斤,小面积单产最高的 是联邦德国,亩产1333 公斤。
软质(弱筋)小麦是指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 强度低,延伸性较好,粉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软麦的 胚乳结构疏松,呈石膏状,亦称为粉质。主要用于做蛋糕 和糕饼的面粉。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8、挑旗期
以称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 全伸出(叶耳可见)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9、抽穗期
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开花叶期鞘 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小麦产量的形成
(一)小麦产量的形成因素
小麦产量分为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经 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是收获的对 象。
3.小麦.ppt

①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单株发生分蘖1-2个,增生次生 根3-4条,茎仍不伸长,发生叶片1-2片。
②春性品种幼穗分化处于二棱中期,半冬性、冬性品 种处于二棱初期或单棱期。
③体内的生理代谢仍以氮代谢为主,光合产物合成量 少,但积累量相对较多。 管理特点 越冬期间需水、肥不多。
34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发育及管理特点
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 芽达种子1/2长时称为发芽。
41
(3)种子萌发与出苗的条件
发芽出苗的适宜温度为 20℃左右,最低为0-4℃, 最高为35-40℃。冬小麦适 宜播种期的平均温度应适当 低于最适发芽温度,一般在 14-18℃之间。适于种子萌 发出苗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70%-80%,低于60%时发芽困 难。
13
世界小麦增产的主要经验
(1)世界各国发展小麦生产的途径 ①扩大面积 ②提高单产
(2)世界各国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 ①采用高产、抗病、耐肥、抗倒伏品种; ②增施肥料 (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 ③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地力; ④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方法; ⑤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等。
14
世界小麦主产区分布图
①平均单产较低,各地发展不平衡。山东5338kg·hm-2 (356) ,2005年全国还有10个省单产低于3000(200)。
②优质专用品种少、规模小,3 我国小麦的产区划分
7.1.3.1 中国小麦种植分区
⑴春 (播)麦区 年极端温度 <-24 ℃,年降雨量<400mm
42
7.2.3.2根(root)的生长
小麦根系为须 根系。根据发生 时间和部位的不 同,将之分为初 生根(又叫胚根、 种子根)和次生根 (又叫节根、不定 根)两种类型
(1)初生根
②春性品种幼穗分化处于二棱中期,半冬性、冬性品 种处于二棱初期或单棱期。
③体内的生理代谢仍以氮代谢为主,光合产物合成量 少,但积累量相对较多。 管理特点 越冬期间需水、肥不多。
34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发育及管理特点
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 芽达种子1/2长时称为发芽。
41
(3)种子萌发与出苗的条件
发芽出苗的适宜温度为 20℃左右,最低为0-4℃, 最高为35-40℃。冬小麦适 宜播种期的平均温度应适当 低于最适发芽温度,一般在 14-18℃之间。适于种子萌 发出苗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70%-80%,低于60%时发芽困 难。
13
世界小麦增产的主要经验
(1)世界各国发展小麦生产的途径 ①扩大面积 ②提高单产
(2)世界各国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 ①采用高产、抗病、耐肥、抗倒伏品种; ②增施肥料 (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 ③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地力; ④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灌溉方法; ⑤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等。
14
世界小麦主产区分布图
①平均单产较低,各地发展不平衡。山东5338kg·hm-2 (356) ,2005年全国还有10个省单产低于3000(200)。
②优质专用品种少、规模小,3 我国小麦的产区划分
7.1.3.1 中国小麦种植分区
⑴春 (播)麦区 年极端温度 <-24 ℃,年降雨量<400mm
42
7.2.3.2根(root)的生长
小麦根系为须 根系。根据发生 时间和部位的不 同,将之分为初 生根(又叫胚根、 种子根)和次生根 (又叫节根、不定 根)两种类型
(1)初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