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生长步骤

小麦生长步骤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多个步骤。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小麦的生长步骤。
一、播种小麦的生长过程始于播种。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选择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播种的关键。
一般来说,小麦喜欢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土壤。
在播种前,农民需要对土壤进行耕作和施肥,以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播种时,需要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并轻轻覆盖一层土壤。
二、发芽播种后,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开始发芽。
首先,种子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随后种子壳裂开,幼芽从中伸出。
幼芽会继续向上生长,并伸展出绿色的叶子。
发芽期一般需要5到10天的时间。
三、生长在发芽后,小麦开始进入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不断扩展,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同时,小麦的茎也在不断伸长,叶子逐渐变大。
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四、分蘖当小麦的生长进入一定阶段时,它会开始分蘖。
分蘖是指小麦茎基部产生新的茎和叶子,形成多个分枝。
这样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和充实度。
分蘖期通常在生长期的后期开始。
五、抽穗分蘖后,小麦进入了抽穗期。
在抽穗期,小麦的茎顶部会生长出花序,形成小麦穗。
小麦穗是由许多小麦花序组成的,每个花序可以形成一个小麦籽粒。
抽穗期的时间长度因小麦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开花小麦的抽穗期通常伴随着开花。
小麦的花朵通常是黄绿色的,花期比较短暂,一般只有几天的时间。
在开花期间,小麦的花粉会受到风力的带动,传播到其他小麦植株上,进行授粉。
七、结实授粉后,小麦开始结实。
授粉成功的花朵会逐渐发展成小麦籽粒。
小麦籽粒会在穗内逐渐膨大,并最终成熟。
一般来说,小麦的结实期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
八、成熟小麦的成熟期是指小麦籽粒充分发育并达到最佳收获时期。
成熟的小麦茎和穗会变黄,并且小麦籽粒变硬。
成熟期的时间因小麦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播种后100到150天左右。
九、收获小麦成熟后,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一般来说,小麦的收获期在成熟期后的几天内进行。
小麦阶段发育名词解释

小麦阶段发育名词解释小麦的阶段发育是植物学界对小麦发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描述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的过程。
小麦的发育过程包括萌芽期、生长期、坐果期和收获前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小麦非常重要的发育阶段,每个阶段发生的变化对小麦的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对于种植小麦的农民而言,要能够准确的把握小麦的生长发育,及时施肥和施药,从而实现高效的生产。
萌芽期是小麦发育的第一个阶段,萌芽期的特点是发芽率高、成芽速度快,此时小麦籽就会吸收水分,籽皮发育并开启,籽胚先发芽后抽出,只有在此期小麦才开始正式生长。
在萌芽期,需要提供均匀的水利和适当的温度,同时还需要土壤中营养充足,这样可以促进小麦种子吸收水分,确保发芽率和质量,使小麦芽超过1.5厘米可以正常生长。
生长期是小麦发育的第二阶段,此阶段小麦芽头开始长大,发育健壮茎叶,为的小麦的生产做准备。
在生长期,需要掌握好土壤肥力的状况,为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以满足小麦的生长所需,尽可能的减少小麦的温度变化,保证小麦茎叶的稳定发育,以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
坐果期是小麦发育的第三阶段,这是小麦发育最关键的阶段,小麦将把全部能量都投入到籽粒的发育中,此阶段应该精确把握水分的需求,适时调节施水,起到控制小麦发育的作用,当小麦穗子膨大到一定量时,表明小麦正在进入收获前期。
收获前期是小麦发育的最后一步,此时可以人为把握小麦穗子的成熟度,小麦穗子特征以及小麦芯的结构和颜色,以此来确定小麦穗子的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当小麦穗子膨大,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色,芯变薄,质脆松软,且出现脱粒现象时表明小麦已成熟可以收获。
小麦的发育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小麦的质量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把握好小麦发育的每一阶段,适时施肥施药,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小麦种植要熟知小麦的阶段发育特征,从而采取相应的种植管理措施,根据小麦的生长特征,精准的施肥和施药,确保小麦的健康发育,提升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生长步骤

小麦生长步骤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经历了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麦生长的主要步骤。
一、播种小麦播种是指将小麦种子按照一定的密度和深度撒到土壤中,经过水分和养分的供应,使其发芽生长。
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松土和施肥等准备工作。
二、萌芽小麦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通常情况下,小麦在土壤温度达到5-10℃时开始发芽。
在这个阶段,小麦会从种子中伸出根系,并且开始向上生长。
三、分蘖当小麦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它会产生侧枝并形成新的茎,这个过程被称为分蘖。
分蘖可以增加小麦植株的叶面积和光合作用强度,提高产量。
四、拔节拔节是指小麦植株在茎部形成明显节间,并且叶片逐渐展开。
这个阶段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五、抽穗当小麦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和发育程度时,它会开始形成花穗并抽穗。
这个阶段也是小麦生长周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花穗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
六、开花小麦花序在抽出地面后,开始逐渐展开。
小麦是一种异交植物,需要通过风媒或昆虫传粉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七、结实当小麦花粉落在柱头上后,就会形成胚珠并逐渐发育成籽粒。
在这个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并且注意防治病虫害等问题。
八、成熟小麦籽粒在成熟后会变得金黄色,并且具有较高的干度。
此时可以进行收割和加工等工作。
以上就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通过合理管理和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的粮食。
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根系

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根系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阶段。
栽培根系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对于每个生长阶段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收割各生长阶段中栽培根系的重要性。
1.种子萌发阶段在种子萌发阶段,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对于小麦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水分,同时还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此时,根系开始吸收水分和养分,为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2.幼苗阶段幼苗阶段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此时根系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着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在幼苗阶段,小麦需要适当的阳光照射、养分供应和水分管理。
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幼苗的质量,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分蘖阶段分蘖阶段是决定小麦产量的重要时期。
此时,小麦需要通过根系吸收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分蘖的生长。
适当的肥水管理能够促进分蘖的发育,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小麦的群体效应,为高产奠定基础。
4.拔节阶段拔节阶段是决定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时期。
此时,小麦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茎叶的生长和发育。
根系通过吸收养分和水分来满足小麦茎叶生长的需求。
同时,拔节阶段还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5.开花阶段开花阶段是小麦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时期。
此时,小麦需要通过根系吸收适量的养分和水分来支持花的发育和授粉受精。
缺乏养分和水分将导致花的数量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
6.灌浆阶段灌浆阶段是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小麦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养分供应和水分管理来促进籽粒的正常发育和充实饱满。
根系在此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吸收养分和水分来满足小麦灌浆的需求。
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提高灌浆速率和籽粒质量,进而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7.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小麦生长的最后阶段,此时小麦需要适当的阳光照射、养分供应和水分管理来促进籽粒的成熟和干物质积累。
小麦的一生

.
19
二、生育阶段
籽粒形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灌浆时间也 较长,如果条件合适则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特点 是西藏和青海一些地区,后期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度 高,加之气温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有利于增强光 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样的小麦品种,比其它 地区籽粒更大一些,对获得高产有利。
.
20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第二讲
小麦的一生
.
1
一、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该 过程的持续时间称为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植株的生命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经过建成器官,到结出种子和植株衰老死亡。
在生命周期内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是生育的不 同阶段形成的器官不同,体内生理活动也在不断变化。
粒数,并为形成饱满的籽粒打好基础。
.
17
二、生育阶段
器官建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结实器官分 化的时间较长,一般分化出的小穗和小花数目较多, 结实的粒数也较多。平均每穗粒数比较容易达到30粒 以上。特点是西藏的一些地方,不但穗分化的时间长, 而且光照充足,在栽培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平均每穗 常有20多个小穗,结粒40多个。在这些地区,使用大 穗型品种,更容易发挥增产潜力。其他一些地区这个 阶段时间较短,一般结实粒数较少。如果能够针对这 个特点,加强麦田管理,采用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 蘖成穗率等办法,使群体不过分郁蔽,改善田间光照 条件,也可以显著地增加结实粒数。
新乡、北京和拉萨三个地区,虽然分蘖成穗率都较高,但 分蘖出现和两极分化还有不同。新乡地区,气温较高,使用的 品种为多为春性或弱冬性,早春返青后很快就开始起身,进入 小穗分化期,春季分蘖少,也难以成穗,所以基本上靠冬前分 蘖成穗。北京地区,春季气温较低,如果冬前分蘖不足,还可 以增加春季分蘖并争取部分成穗。至于拉萨地区,春季气温较 低而且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冬前无分蘖的,春季不但可以生 出大量分蘖,也可以达到和冬前同样高的成穗率。
简述小麦生育阶段和发育特点。

一、小麦的生育阶段小麦的生育期包括了播种期、生长期、开花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几个重要阶段。
1. 播种期:指小麦的种子投入土壤后开始发芽生长的阶段。
播种期一般发生在秋季。
2. 生长期:播种后到秋季结束前,小麦从幼苗期逐渐生长到成熟期的过程。
这个阶段也是小麦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3. 开花期:是指小麦植株在生长旺盛的时候,当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条件适宜时,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
4. 抽穗期:指小麦植株的主茎伸长并形成小穗的阶段。
这是小麦植株的一个重要发育阶段。
5. 灌浆期:是指小麦小穗开始形成后,籽粒逐渐充实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小麦籽粒迅速生长,含水量逐渐减少,品质逐渐提高。
6. 成熟期:指小麦籽粒充分发育后,开始变黄并且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籽粒内部淀粉含量达到一定水平,这个阶段小麦籽粒可以收获。
二、小麦的发育特点小麦的发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迅速:小麦作为一种冬小麦,在生长期间,由于受到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其生长速度非常迅速。
据统计,小麦生长期间每天的生长速度可达2-3厘米。
2. 生长周期长: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从种子播种到成熟需要7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中包括了播种期、生长期、开花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多个阶段。
3. 抗旱性强: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由于小麦根系发达,对水分的利用率较高,因此小麦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
4. 适温性广:小麦对气温的要求较为严格,但是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在15℃-20℃的温度下生长最为适宜。
5. 光合效率高:小麦的叶片表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光合作用效率较高。
这也是小麦生长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小麦的生育阶段和发育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小麦的种植和生产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持。
希望未来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小麦这一粮食作物,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麦的生长过程讲解

小麦的生长过程讲解一、播种期小麦的生长过程始于播种期。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在耕地上,然后进行覆土,使种子与土壤接触。
播种后,小麦种子开始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入发芽期。
二、发芽期小麦种子在发芽期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种子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后,种皮开始裂开,然后根部向下生长,茎部向上抬升。
在这个阶段,种子会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迅速生长。
三、生长期小麦在生长期会经历分蘖、拔节、抽穗等过程。
分蘖是指小麦植株的主茎分出侧芽,形成多个茎干。
拔节是指小麦植株的茎干中的节间长度逐渐增加。
抽穗是指小麦植株顶端形成花穗,并逐渐伸长。
四、开花期小麦在开花期会形成花穗,并进行授粉。
花穗是由众多的小花组成,每个小花会进行授粉,使花粉与雌蕊接触,从而形成小麦种子。
五、结实期小麦在结实期会形成籽粒。
经过授粉后,花粉在雌蕊上发芽,花粉管从花药生长到胚珠,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发育成为胚乳,周围形成种皮,最终形成小麦籽粒。
六、成熟期小麦在成熟期会形成完全成熟的籽粒。
随着小麦籽粒的发育,颜色逐渐变黄,籽粒内的淀粉含量逐渐增加。
当小麦籽粒完全成熟后,植株会逐渐枯黄,颜色变为金黄色。
七、收获期小麦在收获期需要进行割禾、晒晾、脱粒等步骤。
割禾是指将成熟的小麦植株割断,使其脱离土壤。
然后,将割禾的小麦晾晒在阳光下,使其减少水分含量。
最后,进行脱粒,将小麦籽粒从花穗中分离出来。
八、存储期小麦在存储期需要进行干燥、包装等处理。
将脱粒后的小麦进行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然后,对小麦进行包装,以保证其质量,并便于储存和运输。
小麦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养分供应。
通过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小麦资源,提高小麦产量。
同时,也能让我们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有更深入的了解。
小麦的一生及阶段发育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根本停顿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小麦开场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场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根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根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顿。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根底,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1、种子质量与品种特性
一般来说,白皮品种皮薄,透性强,呼吸强度高,休眠期 短,发芽较快,而红皮品种则相反,休眠期较长,发芽也慢。
大而饱满的种子胚大,营养物质多,出苗较快,初生根较 多,第一、二片叶也较大,幼苗健壮,而秕瘦的种子营养物质
少,因而出苗慢,幼苗瘦弱。因此,选用品质好的大粒种子播 种,是一项主要的增产措施。
一般情况下,播后6~7天最为合适。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3、土壤湿度与土壤溶液浓度 适宜种子萌发出苗的土壤含水量,沙土为14~16 %,壤土为16~18%,粘土为20~24%。 土壤墒情差,含水量少,出苗慢,且不整齐;若 含水量过多,土壤中氧气不足,不仅出苗慢,而且会 造成烂种。 如果土壤墒情适宜,但土壤含盐量较高(达0.25 %以上),也会造成种子吸水困难,出苗缓慢或发生 盐碱毒害而烂种。
籽粒形成阶段短,多在30天左右,且易受高
温、阴雨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千粒重低而不 稳。正常年份也多在30~35g。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二)小麦种子的休眠 种子休眠期:从形态成熟到生理成熟过程称为种子
休眠期,又称种子后熟期。 • 因品种而不同,长者1-2月,春小麦可达6-7月;短者
可与形态成熟同时完成生理成熟,因而成熟遇雨极易 发生穗发芽,适成减产。 • 未充分成熟的麦粒,休眠期比充分成熟种子差。 • 一般白皮种子比红皮种子休眠短,易发生穗发芽。 • 高温干燥可以促进种子生理成熟,提高发芽率。麦粒 在8-10℃低温下发芽率提高,是由于低温下,O2在水 中溶解度增加,麦粒不断吸水,O2随之进入,满足了 发芽对于氧气要求,有人将种子在8-10℃下处理三天, 再在20℃下发芽低温
生育时期的划分,根据需要可简可繁。
(三)生育阶段
1、生育阶段的划分 (1)以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分化和生长特征划 分 营养生长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幼穗分化到 抽穗 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到成熟。 (2)以器官建成和对产量构成的作用划分 幼苗阶段:从出苗到起身(生理拔节) 器官建成阶段:从起身到开花 籽粒形成阶段:从开花到成熟。
第二节 小麦的生长发育
一、小麦的一生 二、小麦的阶段发育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四、根系的生长 五、茎的生长 六、叶的生长 七、分蘖及其成穗 八、穗的形成及促进大穗的途径 九、子粒形成和提高粒重的途径 十、器官间同伸关系
一、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小麦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种子的生 育进程。 (一)生育期 • 生育期:指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t℃ = 50 + 10n + 20 上式中:
∑t℃――播种到出苗所需的昼夜平均积温; 50――种子吸水膨胀到萌发所需昼夜平均积 温; 10――幼芽在土壤中每长高1cm所需昼夜平均积 温; n――播种深度(cm); 20――胚芽鞘出土到第一片绿叶露出芽鞘达2cm 时所需昼夜平均积温。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三、种子萌发与出苗
(二)种子萌发与出苗 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氧气和温度条件下,经过吸水膨
胀过程、物质转化过程之为
“萌发”。当胚根鞘长约1mm时,主胚根从中穿出,接着 第一对侧生胚生胚根和胚芽鞘伸出,当胚根达种子长度、 胚根鞘达1/2种子长度时,称之为 “发芽”;当胚芽鞘向 上伸长,顶出地表时,称为“出土”;胚芽鞘出土见光后 即停止生长,接着从芽鞘中长出第一片绿叶。当第一片绿 叶伸出芽鞘2cm时称为“出苗”。胚芽体积继续增大同时, 第二对侧生胚根于第一对侧生胚根上方伸出,有时在第二 对侧根上部长出第三对侧根。
2、温度
一般最适温度为15~18℃ ,最低为0~2℃,最高为30~
35℃。く10℃发芽缓慢而不整齐,出苗率低,并容易感染病害。 >24℃由于呼吸强度大,发芽受抑制,发芽整齐度下降,发芽 率低,在高温条件下,真菌和细菌活动旺盛,致使胚受害,甚 至死亡。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小麦从播种到出苗所需要的积温,可用下式来计算:
幼苗阶段,小麦植株只分化生长叶、根 和分蘖,是建成壮苗的重要阶段,也是决 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器官建成阶段,形成全部叶片、根系、 茎秆和花器,植株的全部营养器官和结实 器官均已建成,是小麦一生中生长量最大 的时期,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
籽粒形成阶段,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2、河南省生育阶段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
小麦生育期长短,因纬度、海拔高度、耕作栽培制 度以及品种特性等不同而异。
冬小麦: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 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 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二)生育时期
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顺序和便于掌握的明显特 征,把小麦的整个生育期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出苗期、分蘖期、冬小麦的越冬期、返青期、起 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 期等。
(三)影响种子萌发出苗的因素
4、播种深度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播种浅,出苗快;播种 深,出苗慢,且幼苗弱;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以3~ 5cm较为适宜。
5、整地质量 整地质量好,上虚下实,出苗快而齐;整地质量差, 出苗不整齐且出苗率较低;土壤板结,氧气不足,出苗 慢而弱,且出苗率低。
当播种深度为5cm时,播种-出苗所需积温为: ∑t ℃ = 50 + 10×5 + 20 = 120 ℃
即在正常情况下,小麦从播种到出苗所需的积温为 120 ℃。
这样,根据播种到出苗所需积温和播种后的昼夜平均 气温,即可估算出播种到出苗所需的天数(D):
D=∑t ℃/t ℃ 如播种后的日平均温度为17 ℃ ,则播种-出苗需: 120/17=7(天)。
河南省地处中原,生育阶段的类型属于长长短 (LLS)类型,即幼苗阶段和器官建成阶段长, 籽粒形成阶段短-“两长一短”。
幼苗阶段长,一般分蘖较多,亩茎数常能达到
100万以上,但由于春季气温较高,干旱少雨, 分蘖两极分化时间短,分蘖成穗率较低。
器官建成阶段长,一般达二个月以上,分化的
小穗小花数多,穗大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