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问卷

合集下载

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了准确把握我院大学生的对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组织了此次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的调查。

本次调研仅用于数据分析,请根据题目的要求据实填写,衷心感谢你的配合与支持!第一部分:基本信息1.你的性别是()A.男B.女2.你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你来自于()A.城市B.农村4.你是独生子女吗?( )A.是B.否第二部分: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满意度5.你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是否感兴趣()A.十分感兴趣B.一般C.不感兴趣,但不讨厌它D.讨厌自己学的专业6.你对目前所学的专业的了解程度()A.认识充分B.认识一般C.几乎没什么了解7.你对学校所安排的教学与实习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8.你对上所学专业的课程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9.你对授课教师的讲课水平以及方式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10.你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图书馆馆藏、教室设施、多媒体设备等)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11.你对学校提供的自习条件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12.你对学校的学风、学习氛围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13.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14.你是否获得过奖学金()A.是B.否15.你现在获得了以下哪些证书或通过了哪些考试()A.大学英语四级B.大学英语六级C.计算机二级证书D.会计从业资格证书E.其他16.你是否有参加辅修、双学位或自考()A.有B.没有17.到目前为止,你是否逃过课()A. 否B.是, 有其他急事、重要的事C.是,心情不好,身体不适等原因D.是,教师的原因E.是,对该课程没有兴趣F.是,做兼职G.是,其他原因18.到目前为止,你是否有过挂科()A.有B.没有19.你对自己目前的学业总体上感到()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D.十分不满意第三部分:学生对自我成长的满意度20.题目下面有A、B、C三个选项,根据描述内容以及你的成长表现,请你选出对自己成长满意度的选项。

本人自我调查问卷

本人自我调查问卷

本人自我调查问卷
背景介绍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自身意识的提高和了解变得日益重要。

本人设计了一个自我调查问卷,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点。

调查问题
1.你平时喜欢做什么活动来放松自己?
2.对于生活中的困难,你是如何应对的?
3.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4.你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5.你希望在未来的三年内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6.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清晰的思路吗?
7.你最喜欢的电影或音乐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与解读
根据调查问题的回答,可以分析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职业规划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了解本人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表现。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本人的自我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缺点,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

这对于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结
本人自我调查问卷是一个反映个人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潜能和不足之处。

希望通过这个自我调查问卷的完成,可以让本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

以上是对本人自我调查问卷的整体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对本人的自我认识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大班自我调查问卷

大班自我调查问卷

大班自我调查问卷
背景介绍
大班自我调查问卷是一种常见的用于了解群体想法和意见的工具。

在大班中,
每个成员的声音都很重要,通过这份问卷可以帮助学习者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大班的整体状态和需求,从而做出更有效的教学和管理决策。

调查目的
•了解大班学习者对当前课程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
•掌握大班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收集大班学习者的建议和期望,以便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
•促进大班学习者的参与和反馈机制。

问卷设计
大班自我调查问卷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2. 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状态、用时、学习方式等; 3. 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表现的评价; 4. 学习困难:列举学
习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困难; 5. 建议和期望:学习者对课程和教学的期望和改进
建议。

问卷设计应简洁明了,问题要具体细致,避免主观和模糊描述。

调查实施
1.问卷发放:教师在大班中统一发放问卷,让学习者填写;
2.答卷收集:设立专门的答题盒或收集处,方便学习者投放填好的问卷;
3.数据整理:统计和整理学习者反馈的问卷数据,给出定性和定量分析;
4.结果呈现:将结果反馈给大班学习者和教师团队,共同讨论并制定改
进方案。

结语
大班自我调查问卷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通过该问卷,教育
者可以更了解大班学习者的需求和想法,及时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满意度和效果。

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填写问卷,让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顺利和有效。

自我认知程度自评问卷

自我认知程度自评问卷

自我认知程度自评问卷尊敬的参与者,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自我认知程度自评问卷。

本问卷旨在帮助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知方面的程度,以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阅读每个问题,并在对应的选项上打勾。

我们将对您的回答保密,并仅用于统计分析。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性别:- [ ] 男- [ ] 女- [ ] 其他2. 年龄:- [ ] 18 岁以下- [ ] 18-25 岁- [ ] 26-35 岁- [ ] 36-45 岁- [ ] 46-55 岁- [ ] 56 岁以上3. 教育程度:- [ ] 高中以下- [ ] 大专- [ ] 本科- [ ] 硕士- [ ] 博士及以上二、自我认知能力自评4. 我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5. 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6. 我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7. 我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8. 我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并妥善处理。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9. 我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10. 我能够积极地寻求反馈和改进自己的能力。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三、自我认知提升行动11. 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以提升自我认知。

- [ ] 非常不同意- [ ] 不同意- [ ] 一般- [ ] 同意- [ ] 非常同意12.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能力。

二年级学生自我服务能力调查问卷分析

二年级学生自我服务能力调查问卷分析

二年级学生自我服务能力调查问卷分析
淮安市实验小学陆一榕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宝贝,娇生惯养,劳动很少。

这也是我们教育面临的问题。

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情况调查如下:
一、早晨起床睁开眼,穿衣服:
喊妈妈拿衣服,在妈妈催促下穿好衣服的占8%;
找出前一天晚上准备的衣服,自己穿好的52%;
喊妈妈帮忙,有时甚至在妈妈帮助下穿好衣服占40%。

二、穿鞋子
自己穿的占54%;
自己穿,有鞋带时需妈妈帮助的占36%;
一向家长帮着穿的占10%;
三、用过的东西
放回原处,并整理好的占76%;
有时放回原处,有时随手乱放的占20%;
到处乱扔的占4%;
四、会用钝刀切柔软的东西
会的占24%;
不会的占10%;
妈妈不放心,从不让用的占66%;
五、能做简单的家务
不能的占8%;
主动做的占68%;
在妈妈的提醒下会做的占24%;
六、简单整理床。

不能的占24%;
每天都能坚持整理的占26%;
偶尔会整理的占50%;
七、能按课程表收拾整理书包
能的占82%;
偶尔会忘记的占18%;
常忘记,需父母督促的占0%;
八、上厕所时,忘记带纸时
请同学帮忙的占100%;
急得哇哇大哭的占0%;
九、与妈妈到商场玩,突然与妈妈走散了,这时找保安叔叔或服务台的阿姨帮忙联系妈妈的占100%;哭,不知道怎么办的占0%;
十、铅笔断了
自己削的占48%;
找同学借铅笔用的占50%;
告诉老师,我没笔用的占2%。

健康状态自我评估问卷(PHQ-15)

健康状态自我评估问卷(PHQ-15)

健康状态自我评估问卷(PHQ-15)尊敬的参与者:感谢您参与我们的健康状态自我评估问卷(PHQ-15)。

本问卷旨在帮助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评估和建议。

请您根据过去一个月内的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请您在回答问题时,尽量做到客观、真实。

我们将对您的回答保密,并仅用于本次研究。

问题1:您感到身体疼痛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2:您感到疲乏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3:您感到头昏眼花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4:您感到胸闷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5:您感到呼吸困难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6:您感到胃部不适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7:您感到关节疼痛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8:您感到恶心或呕吐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9:您感到晕车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10:您感到肌肉疼痛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11:您感到头痛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12:您感到皮肤瘙痒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13:您感到焦虑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14:您感到抑郁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问题15:您感到紧张的频率是多少?- 从未(0分)- 偶尔(1分)- 经常(2分)- 总是或几乎总是(3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评分。

自我描述问卷(SDQ)Self Description questionaire

自我描述问卷(SDQ)Self Description questionaire

自我描述问卷(SDQ)1.前言在儿童个性发展中,自我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自我概念则是自我意识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个人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维等方面的认识。

幼儿从18个月起就开始具备自我觉知的能力。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特征,状态和能力。

但在7岁以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

到小学毕业前,自我概念逐渐完善成熟,他们从仅限于对身体特征的描述到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主观感受(包括思想,情感)进行描述。

在早期研究中,自我概念量表大多是单维结构的。

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人,心理学家已不再把自我概念看作是单位维的、粗线条的,而是多维的、有层次的,即自我概念结构是一些低一级的对自身在不同行为方面的认知表象所组成,最初有两种初级的自我概念,学业的和非学业的。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区分,学业自我概念又根据对象再细分,如言语、数学等。

非学业自我概念也分成社会、情绪和身体等几种。

Shavelson等人提出的一种有层次的多维度的自我概念模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自那以后,人们也放弃了那种单维结构的测验量表,转而使用更全面的多维量表。

在多维的自我概念评定量表中最富盛名的是Harter在1982年发表的“儿童能力自知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Children)和Marsh等人1984年发表的“自我描述问卷”(Self Description questionaire简称SDQ)。

这类量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可以把不同维度的分量表组合形成高一层次的分量表,并且在此基础上再组合为全量表,以此来全面评定一个人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评定量表在国外已广泛用于教育和医学领域,在某些有行为问题儿童的早期干预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类量表,于是萌发了修订Marsh的自我描述向卷,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此次修订的抽样仅限于上海地区。

自我报告症状问卷调查

自我报告症状问卷调查

自我报告症状问卷调查
尊敬的参与者,
欢迎您参与我们的自我报告症状问卷调查。

此问卷旨在了解个体的身体或心理症状,以便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请在以下问题中选择适用的选项,并尽量提供详细和准确的回答。

您的答案将被保密处理,仅用于研究目的。

感谢您的配合!
1. 性别:
- 男性
- 女性
- 其他
2. 您的年龄是多少?
- 小于18岁
- 18-30岁
- 31-45岁
- 46-60岁
- 大于60岁
3. 您是否有以下身体症状?请在适用选项前打勾。

- 头痛
- 身体疼痛
- 咳嗽
- 嗓子痛
- 发烧
- 疲劳
- 呕吐
- 腹泻
- 其他(请在下方说明)
4. 您是否有以下心理症状?请选择适用选项。

- 焦虑
- 抑郁
- 睡眠困扰
- 压力过大
- 注意力不集中
- 焦虑性或强迫性思维
- 其他(请在下方说明)
5. 您是否有任何长期或慢性的健康问题?请在下方简要说明。

6. 您是否正在接受或曾经接受过任何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或心理辅导?请在下方简要说明。

7. 您是否有家族遗传的健康问题?如果有,请在下方简要说明。

8. 您是否了解您的个人健康状况?请在下方简要说明您的了解程度。

9. 您有什么其他需补充或告知的关于您的症状或健康问题的信息吗?
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症状问卷调查。

您的参
与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分析问卷
1.你经常抱怨不舒服吗?如果是,原因何在?
2.你会为小事指责别人吗?
3.你经常在工作上出错吗?如果是,为什么?
4.你的言语尖刻,伤人吗?
5.你是否可以避免与人交往?如果是,为什么?
6.你经常消化不良吗?如果是,是何原因?
7.你是否认为生活无聊无益、未来无望?
8.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吗?如果不喜欢,为什么?
9.你经常怜惜自己吗?如果是,为什么?
10.你嫉妒那些比你优越的人吗?
11.你会花更多时间考虑成功还是失败?
12.年龄越大,你是越有自信还是越没自信?
13.你从错误中吸取过宝贵的教训吗?
14.某位亲人或熟人正在令你担忧吗?如果是,为什么?
15.你是否有时会“心不在焉”有时又陷入失意的深渊?
16.谁对你最有激励作用?原因是什么?
17.你能容忍本来可以避免的消极影响吗?
18.你是否不在意个人外表?如果是,何时,为什么不在意?
19.你学会忙忙碌碌,以学会“淹没困难”从而摆脱其干扰了吗?
20.假如让别人来代你思考,你会称自己为“没有骨气的弱者”吗?
21.你是否忽视了内心的净化,导致自身中毒,变得暴躁易怒?
22.有多少本来可以预防的干扰令你苦恼,为何你要容忍他们?
23.你借助酒精、药品或香烟来安神吗?如果是,为什么不借助意志力呢?
24.有人对你“喋喋不休”吗?如果有,为什么?
25.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吗?如果有,是什么?你用什么计划来实现这个这个个目标?
26.你有六种恐惧中的某一种吗?如果有,是哪些?
27.你有抵御他人消极影响的方法吗?
28.你刻意用自我暗示来激发积极心态吗?
29.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物质财富,还是控制自己意志的权力?
30.你是否易受他人影响,结果违背了自己的判断力?
31.今天你的知识宝库或心态添加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吗?
32.你是客观的面对使你不快乐的环境,还是逃避责任?
33.你是分析所有的错误和失败以从中受益,还是推诿责任?
34.你能说出自己三种最大弱点么?你打算如何弥补?
35.你是否因为同情而助长他人将忧虑传染给你?
36.你是否从日常体验中选择对提高自我有帮助的经验教训或影响?
37.你的表现通常给他人带来消极影响吗?
38.你最讨厌别人的什么习惯?
39.你会有自己的主见,还是会让他人影响你?
40.你是否已经学会营造一种心态,以抵御所有令人气馁的影响力?
41.你的工作能激发你的信心和希望吗?
42.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而使内心免受各种形式的恐惧?
43.你的信仰能帮助你常保积极精神吗?
44.你认为有责任分担他人的忧虑吗?如果有,为什么?
45.假如你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通过分析你的朋友,你对自己有何认识?
46.你与和你交往最密切的人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能造成任何不愉快吗?
47.你视为朋友的人是否可能实际上是你最大的敌人,因为他对你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
48.你用什么原则判断谁对你有益,谁对你有害?
49.在一天24小时中,你花多少时间:
工作
睡眠
娱乐与休闲
获取有用知识
无所事事
50你的朋友中谁——
最能激励你?
最能提醒你?
最能挫伤你?
51你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为何要容忍它?
52当别人主动提供免费建议时,你会毫无疑问的接受,还是会分析其动机?
53你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你打算获得它吗?你愿意为他而压抑其他欲望吗?为了得到它,你每天投入多少时间?
54你经常改变主意吗?如果是,为什么?
55你通常做事都能善始善终吗?
56你是否容易对他人的事业或职业头衔、学位或财富而心生敬意?
57你容易受他人对你的评价所影响吗?
58你会因为别人的社会或经济地位而迎合他们吗?
59你认为谁是当今最伟大的人?这个人在那方面比你出众?
60你花了多少时间研究与回答这些问题?(分析与回答这些问题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

) 假如你已经如实回答了所有问题,那你就比大多数人更加了解自己。

仔细研究这些问题,每周再回顾一次,如此坚持数月。

只要如实回答这些问题,你就会惊讶的发现,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获得极其珍贵的自我认识。

假如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答案模棱两可,就请教一下了解你尤其是对你没有奉承动机的人,从他们眼睛中看自己。

这将是种令人意外地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