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版小麦的一生大班x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3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精选3篇(一)班级:幼儿园中班课题:社会教育《小麦的一生》教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3. 培养幼儿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小麦的一生》绘本;2. 视频或图片资料:小麦的种子、发芽、生长、结实的过程;3. 实物:小麦种子、小麦苗、小麦穗等;4. 笔、纸、水彩笔、色彩纸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引入:1. 教师展示小麦的种子,让幼儿观察和感受种子的形状和颜色。
2.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种子吗?它能变成什么呢?”探究:1. 教师出示《小麦的一生》绘本,与幼儿一起读故事,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
2. 观看小麦种子发芽、生长、结实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3.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颗小麦种子,让他们亲手埋种并进行观察记录。
4. 利用实物展示小麦苗、小麦穗等,引导幼儿触摸、感受小麦的不同阶段。
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小麦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回答一些问题:“小麦的种子长成了什么?小麦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小麦结出了什么果实?”2. 教师向幼儿解释小麦的用途,并强调小麦的重要性。
展示与评价:1. 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绘制小麦的生长发展图或制作小麦的手工作品。
2. 教师评价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
拓展活动:1. 参观农田或农场,实地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农民或专业人员来幼儿园,讲解小麦的种植与收割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社会教育活动,幼儿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初步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亲手埋种小麦、制作手工作品等方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麦》(2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小麦》教案标题:认识小麦教案对象: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 认识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2. 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式。
3. 观察小麦的外观特征,并进行分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小麦的实物样本或照片。
2. 小麦的种子和种植盆。
3. 小麦的生长过程图片或幻灯片。
4. 绘本《小麦的故事》或类似主题的绘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生活中吃到过的食物,是否有小麦制成的食物。
2. 通过展示小麦的实物样本或照片,引发学生对小麦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二、学习小麦的生长过程(20分钟)1. 展示小麦的种子,并给学生每个人发一个小麦种子。
2. 带领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并与小麦实物样本或照片进行对比。
3. 让学生将小麦种子种在种植盆里,然后观察和记录小麦的生长过程。
4. 展示小麦的生长过程图片或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小麦由种子发芽到收割的全过程。
三、探究小麦的分类(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小麦的外观特征,比较不同种类的小麦。
2. 给学生准备几种不同的小麦,让学生按照外观特征进行分类。
3. 学生完成分类后,共同讨论并找出类别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
四、绘本故事(15分钟)1. 选择一本故事主题为小麦种植或小麦制品的绘本,例如《小麦的故事》。
2. 阅读故事时,注重解读小麦的重要性和小麦的生长过程。
3. 在阅读后与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小麦相关的知识。
五、小结(10分钟)1. 回顾学习内容,提醒学生小麦的重要性和他们从小麦中获得的食物。
2. 提问学生认识小麦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教学扩展:1. 将小麦的种子烤成小麦花生,引导学生用手感受小麦的质地和形状。
2. 参观农田或植物园,观察和了解更多关于小麦的知识。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小麦认识的深度。
2.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和讨论,考察学生对小麦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的理解。
小麦一生及阶段发育

小麦一生及阶段发育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幼儿园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

幼儿园大班综合领域活动设计《小麦的一生》[设计意图]农作物小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了解小麦和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及其与儿童的密切关系对幼儿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名称却相对不熟悉。
和抽象。
通过这项活动,丰富儿童对小麦生活的理解,获得新的体验。
在活动中,运用疑惑,观察和比较,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幼儿探索自己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情感,同时获得新的体验。
[活动]1.激励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的情感。
2.培养孩子观察,判断和说话的能力。
3.引导孩子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并根据小麦的生长顺序对相关图片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1,教具:一套多媒体设备,VCD光盘。
2,学习工具:物理小麦(每组一捆),每人一套小麦生长过程的图片。
[关键难点分析]关键是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困难在于了解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及其名称,并正确分类相关图片。
[活动程序](一)简介:鼓励孩子积极回忆他们吃过的白面食物,并初步认识到小麦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1.让幼儿品尝美味的面包并引导主题。
你吃了什么白面粉食物?(孩子们畅所欲言)3.白面粉是怎么来的?(2)展开:了解小麦及其生长过程1.展示实物小麦,引导孩子们在讨论后观察和讨论:你现在看到什么样的小麦?它由几部分组成?2.小麦的季节是什么?是什么季节?3.从种子到收获的小麦有哪些变化?4.组织儿童观看图像数据,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体验。
5.让幼儿尝试按顺序对小麦的生长图片进行分类,并让孩子们说出他们为什么被安排好。
(老师导游)6.使用图像数据和学习工具指导儿童更多地了解小麦及其名称的七个生长阶段。
7.利用视频激励幼儿热爱科学,尊重农民的劳动,热爱食物。
(3)结束:欣赏老师的舞蹈《好收成》,自然而然地结束。
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之欧阳体创编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精编】第三讲--小麦的生长阶段与结实器官分解PPT课件

二.小麦的生长阶段
(一)生育期 (二)生育时期: (三)生长阶段:
二.小麦的生长阶段
(一)生育期:
冬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天以上,山东省一般在 230~260天;
春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100天以下,东北春麦区一般 为70~90天。 (二)生育时期:
冬小麦的一生一般划分为11个生育时期。 1.出苗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真叶从胚芽鞘露出2cm
当籽粒含水率由48%下降到44%时,胚乳由 炼乳状变为面筋状,即进入面团期。
从“顶满仓”到面团期前,为乳熟末期。
顶满仓--籽粒体积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顶满仓。
(2)面团期: 从胚乳呈面筋状到蜡熟期前,为面团期,
历时3天左右。 期间籽粒含水率由44%逐渐下降到38%;
籽粒干物质积累逐渐变慢;籽粒体积逐渐缩小; 粒色由绿黄变成黄绿。
2.灌浆过程: 从多半仁到蜡熟期前,为籽粒灌浆过程,历
时20天左右,籽粒含水量处于平稳阶段,是干 物质积累的主要时期。
包括2个时期: (1)乳熟期: (2)面团期:
(1)乳熟期:从多半仁到面团期前,为乳熟期, 历时15~18天,干物质急剧增加,是粒重增长 的主要时期。
当籽粒含水率由70%缓慢下降到48%时, 粒色由灰绿逐渐变为绿黄;胚乳由清乳状逐渐 变为炼乳状;先是籽粒长度达到最大,接着籽 粒宽度、厚度也达到最大,称为“顶满仓”。
性细胞分化过程
(三)籽粒发育过程:
小麦抽穗开花后,经过授粉、受精,即进入 籽粒发育过程;
从开花到成熟一般需要30~35天,大致分为3个过 程。 1.籽粒形成过程: 2.灌浆过程:
(1)乳熟期: (2)面团期: 3.成熟过程: (1)蜡熟期: (2)完熟期:
1.籽粒形成过程:
《小麦的一生》大班教案

《小麦的一生》大班教案《小麦的一生》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敬重农夫的辛勤劳动,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
2、培育幼儿的动脑思考本领和反映本领。
3、引导幼儿认得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关系。
活动准备:1、《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构成部分,认得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提问:小伙伴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构成部分)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构成部分,认得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夫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末6月初,麦子渐渐地由绿变黄,成熟,农夫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
其余小伙伴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
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
”“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四、教育幼儿珍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夫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夫伯伯的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第二讲小麦的一生 PPT课件

地区
东北(春麦区)
长城以北 (北部和黄淮冬麦区)
黄淮海地区 (北部和黄淮冬麦区)
长江流域(长江 中、下游和西南冬麦区)
播种期 (月/旬) 4/上~4/下 3/中~4) 7/下~8/上 7/中~8/中
6/上~6/下
5/上~5/下
生育期 (d) 110~130 100~130
穗中、上部花开放,露出黄色花药。大田有 50%的麦穗开花即为开花期。
籽粒刚开始沉积淀粉粒(即灌浆),时间在开花 后十天左右。又称为籽粒灌浆期。
胚乳呈腊状称为蜡熟期(黄熟期)。此时粒重 最高,是最适宜的收获期;籽粒变硬,不易被指甲切 断为完熟期。正式收获的日期称为收获期。
一、生育期
乳熟末期:籽粒表面绿黄色,体积达到最大值, 胚乳呈炼乳状,籽粒含水率在45%左右。
(一)春化阶段(感温阶段)
萌动种子的胚的生长点或幼苗的生长点,只 要有适宜的综合外界条件,就能开始并通过春化 阶段发育。在春化阶段所需的外界条件中,其主 要作用的是适宜的温度条件。根据不同品种通过 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的不同, 可将小麦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春化阶段的品种类型:
1. 冬性品种: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在3℃条件 下,经历30天以上才能完成春化阶段发育。未春化处 理的种子在春播,不能抽穗结实。
小麦第一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标准。田 出苗期 间有10%以上幼苗达到出苗标准为出苗始期;田
间有50%以上幼苗露出地表2-3cm为出苗盛期。
三叶期 主茎第三片绿叶伸出2cm左右。
分蘖期
田间有50%的植株的第一分蘖露出叶鞘时,即有 分蘖期。适期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到分蘖约半
个月左右。
一、生育期
越冬期 冬前温度下降,植株基本上停止生长时,即 为越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