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

合集下载

小麦的生长过程

小麦的生长过程

小麦的生长过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冬小麦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天成熟,全生长期一般在190~210天。

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小麦一生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开春后,麦苗开始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

随着气温的升高,麦苗生长速度加快,茎节间自下而上逐渐伸长,称为拔节。

此时用手触摸近地麦秆时,能感觉到有明显突起的节。

拔节后,分化中的麦穗随节间伸长逐渐向上生长,当幼穗长到最上面一片叶(剑叶)的叶鞘中,叶鞘逐渐膨大呈纺锤形,称为孕穗。

当小麦秆的最后一个节间伸长,麦穗顶部由剑叶叶鞘中伸出,即为抽穗。

小麦的抽穗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5旬上旬。

抽穗后2~6天后开花。

开花受精后小麦进入灌浆成熟阶段
华北平原一般种植冬小麦,都是在十一之后种植,然后生长到大概10公分左右,会经历冬季,这期间不会生长,来年春季温度上升之后会有一个返青的过程,然后就开始生长,每年大概六一之后收割。

一般冬小麦都是每年一熟的。

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 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 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麦是当今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那么,你知道小麦的原产地是哪里吗?小麦是怎样起源的,小麦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生长、发育与轮回过程呢?今天我们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一、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小麦是由野生一粒小麦、二粒小麦转化而来的,也是人类对野生小麦长期驯化的产物,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

现在,一般认为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因为中亚地区出土过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炭化麦粒以及麦穗、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二、小麦何时传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小麦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推广,并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

进入唐代中期之后,随着以面食为主的“胡食”的传入,小麦面食开始真正普及。

唐宋以来,我国小麦的地位逐步稳固,逐步取代粟、黍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形成了现在“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

三、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出苗、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即为小麦的一生。

1、播种期:小麦播种期因品种的阶段发育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出苗期:全田50%麦苗第1片真叶露出地面2~3厘米时,即为出苗期。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1个分蘖伸出1.5~2厘米时,即为分蘖期。

一般出苗后15~20天进入分蘖期。

4、越冬期:当冬前日平均温度下降至3℃以下时,麦苗生长缓慢,开始越冬。

5、返青期:翌年春天,平均温度达到3℃以上时,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开始进入返青期。

6、拔节期:一般春性品种拔节期在3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在3月中下旬。

7、孕穗期:一般春性品种孕穗期在4月上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中旬。

8、抽穗期:一般春性品种抽穗期在4月中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下旬。

10、开花期:一般春性品种开花期在4月下旬、半冬性品种在5月上旬。

11、成熟期:一般春性品种在5月底至6月初,半冬性品种在6月上旬后期末到中旬初时成熟。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
19
二、生育阶段
籽粒形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灌浆时间也 较长,如果条件合适则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特点 是西藏和青海一些地区,后期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度 高,加之气温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有利于增强光 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样的小麦品种,比其它 地区籽粒更大一些,对获得高产有利。
.
20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第二讲
小麦的一生
.
1
一、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该 过程的持续时间称为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植株的生命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经过建成器官,到结出种子和植株衰老死亡。
在生命周期内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是生育的不 同阶段形成的器官不同,体内生理活动也在不断变化。
粒数,并为形成饱满的籽粒打好基础。
.
17
二、生育阶段
器官建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结实器官分 化的时间较长,一般分化出的小穗和小花数目较多, 结实的粒数也较多。平均每穗粒数比较容易达到30粒 以上。特点是西藏的一些地方,不但穗分化的时间长, 而且光照充足,在栽培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平均每穗 常有20多个小穗,结粒40多个。在这些地区,使用大 穗型品种,更容易发挥增产潜力。其他一些地区这个 阶段时间较短,一般结实粒数较少。如果能够针对这 个特点,加强麦田管理,采用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 蘖成穗率等办法,使群体不过分郁蔽,改善田间光照 条件,也可以显著地增加结实粒数。
新乡、北京和拉萨三个地区,虽然分蘖成穗率都较高,但 分蘖出现和两极分化还有不同。新乡地区,气温较高,使用的 品种为多为春性或弱冬性,早春返青后很快就开始起身,进入 小穗分化期,春季分蘖少,也难以成穗,所以基本上靠冬前分 蘖成穗。北京地区,春季气温较低,如果冬前分蘖不足,还可 以增加春季分蘖并争取部分成穗。至于拉萨地区,春季气温较 低而且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冬前无分蘖的,春季不但可以生 出大量分蘖,也可以达到和冬前同样高的成穗率。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

冬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天以上,我省一般在230~260天;春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100天以下,东北春麦区一般为70~90天。

冬小麦生育时期可大致分为11个时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拔节、孕穗期(挑旗)、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1. 出苗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真叶从胚芽鞘露出2-3cm左右的日期;2. 分蘖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分蘖从叶鞘露出2cm左右的日期;3. 越冬期: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4℃,麦苗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11月底~12月上旬。

4. 返青期:第二年春天,全田50%麦苗心叶的新长部分(色鲜、嫩)从叶鞘露出2cm左右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2月底~3月上旬。

5. 起身期:①麦苗由匍匐状开始向上生长,表明节间开始伸长,真茎形成;②全田50%麦苗春生1叶的叶鞘显著拉长,与冬(春)叶的叶耳距达到2cm左右;③春生2叶接近定长;④幼穗分化处于二棱期。

我省一般在3月中旬~3月下旬。

6.拔节期:全田50%麦株主茎的基部第一伸长节间露出地面2cm左右,该节间长度达3~5cm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4月上旬~4月中旬。

7.挑旗期: 一般指小麦最后一片叶展开,倾斜挺生在茎杆顶部称为挑旗。

全田50%麦株的旗叶展开,由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也称孕穗期,俗称“打苞”。

我省一般为4月下旬~5月初。

旗叶:有效茎最上一叶,也是最后一叶。

有效茎:能长出麦穗的的主茎和分蘖。

小麦挑旗后麦穗已基本形成,这段时间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渐高,消耗水量大,称为水分临界期,灌溉有利于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同时在小麦孕穗期以后要补施少量肥料,既对减少花期退化、增加穗粒数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

8.抽穗期:全田50%有效茎的麦穗(不包括麦芒)从旗叶叶鞘露出达1/2的日期。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1、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

生产上通常以自出苗(有的资料为播种)至成熟的天数来表示生育期的长短。

河北省冬小麦多为240d左右。

2、物候期、生育时期
物候期的概念在小麦一生中,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由于新器官的出现,使植株在外部形态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当一定数量的植株上发生这一变化的短暂时刻叫物候期。

小麦一生中,人们常根据器官形成的顺序和明显的外部特征,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若干生育时期。

通常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生物学拔节)、拔节(农艺拔节)、挑旗(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

3、生育阶段在栽培上,根据所形成器官的类型和生育特点的不同.将小麦一生划分为三大生育阶段,关系如下: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开始分化之前为营养生长阶段,其生育特点是生根、长叶和分蘖;自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其生育特点是幼穗分化发育与根、茎、叶、蘖的生长同时并进;抽穗至成熟是生殖生长阶段,为子粒形成和灌浆成熟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主要决定时期。

1/ 1。

小麦的一生及阶段发育

小麦的一生及阶段发育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根本停顿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小麦开场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场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根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根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顿。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根底,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小麦的一生分为几个生理阶段?小麦的每个生长周期有什么特点?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一系列的形态和生理变化过程。

它们是各生育时期进行栽培管理的依据。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可以把小麦的一生分为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三个时期。

一、小麦播种出苗至越冬阶段(生长前期)该时期是小麦生长叶片、根系和分蘖等营养器官为主的时期,习惯上也叫做营养生长期。

这一时期以形成穗数为中心。

小麦在适期播种后,经过7天左右出苗。

小麦幼苗长出三片真叶后即开始分蘖。

麦苗在冬前主茎一般可生长5~7张叶片,2~4个分蘖,5条左右次生根。

当日平均温度下降到3℃以下时,麦苗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到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3℃以上,麦苗明显恢复生长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越冬阶段。

但这一阶段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有所不同,如江苏的淮北地区小麦有较明显的越冬阶段,淮南地区冬暖年份无明显越冬阶段。

这个阶段是小麦栽培中获得早苗、全苗、壮苗和早蘖、多蘖、大蘖的重要时期。

该阶段也是为足穗、大穗、壮杆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

二、小麦返青、拔节至孕穗阶段(生长中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的根、茎、叶、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穗的分化也主要在这一期间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所以又称为营养生殖生长期。

这一时期以形。

小麦

小麦
根的吸收及运输通过根毛与根中输导组织进行。根毛一般在根的近端部,位于根皮层部分的外面一层即表皮层,由长形薄壁细胞向外增长延伸而形成,土壤溶液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毛腔里,再渗透到细胞壁,最后进入中柱部分的输导组织中,被运输到小麦地上部器官组织里。根毛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死亡、脱落、木栓化。根毛区进一步向根端推移。小麦的根端中有根源细胞、皮层原、维管束鞘及根冠分生组织等,生命力很强,条件适宜,细胞不停地分裂繁殖,使根不断伸长。
①光照:充足的阳光可以使小麦进行较强的光合作用,使植株在良好的营养状态下顺利地通过春化阶段。
②水分:小麦的春化阶段。只有在生长锥细胞分裂旺盛时才能正常进行。因此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保证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正常。
③养分:小麦通过春化阶段需要有健壮的植株。只有选用饱满的种子和及时地施肥、灌水才能培育出壮苗。
二、 小麦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它们主要的生理机能是吸收、制造、运输营养物质,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发育,顺利完成生活周期。因此掌握小麦营养器官的发生规律、结构特点及与外界条件的关系,对制定合理的促控栽培措施是非常有益的。
(一) 根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根系属纤维状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种子萌发时除了胚芽进行生长外,就是胚根伸长最后突破胚根鞘长出第一条初生根,接着又在其上部的盾片节及叶节基部长出第一、二对初生根,条件适宜时还可长出第三对初生根。当第一片绿叶长出后,就不再长出新的初生根了。通常人们把初生根也叫种子根或胚根。初生根早期的生长主要依靠小麦胚乳贮存的养分。所以种子的大小及饱满程度直接影响初生根的多少及生长状况。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前期,初生根生长较快。据观察,在土壤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小麦开始分蘖时,初生根可长至50多厘米。冬小麦入冬前,初生根可长入100多厘米厚的土中, 可吸收到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如果土壤干旱,小麦靠初生根也能维持生命,所以初生根在小麦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 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C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 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年后第一叶伸长, 叶鞘显著伸长, 其第一伸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 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 ,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T上部T下部。

11 .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 干物质积累停止。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 生长较慢。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决定穗数的时期。

4.主攻方向: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 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2 / 33从起身到抽穗1.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4.主攻方向: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

(三)生殖生长阶段抽穗到成熟1.生长中心:生殖器官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充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渐减少。

3.与产量的关系: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4.主攻方向: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的光合生产率(干物质克/日?米2),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一)阶段发育的概念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二)阶段发育的特性1.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水、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2•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停止但不能倒行。

3 •顺序性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三)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小麦种子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实的时期,此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是适宜的温度条件,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温度及所需天数要求不同表2-1。

表2-1不同小麦类型的光温反应春化要求光照要求依据春化分类温度条件需要天数依据光照分类光照条件需要天数南方春秋播性品种北方春播0〜12C5 〜20C5〜15未春化春播能抽穗反应迟钝每天8〜12小时光昭八、、1 6天以上,如墨西哥小麦半(弱)冬性品种0 〜7°C15〜35未春化春播迟或不抽穗反应中等每天8 小时不能,需1 2小时2 4天以上,如太1、鲁1、辐63冬性品种0〜3C30天以上未春化春播不抽穗反应敏感8〜1 2小时不能需12小时以上3 0 〜4 0天,如蚰包、鲁5(四)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即光照阶段,此阶段主导因素是光照、温度也起很大作用,高于25C或低于10C都会延缓光照发育的进行,低于4C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

(五)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1 •春化阶段是小麦分化叶原基、分蘖原基、次生根及原始茎节的时期,春化和分蘖同时进行,春化阶段长分化的叶片及分蘖原基的数量就多,进入光照阶段后数量不再增加。

春化阶段茎生长锥处于未伸长期,顶端分生组织不转入幼穗的分化。

2•光照阶段是分化小穗小花的时期,延长光照阶段有利于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从而形成穗大粒多。

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4C以上时,茎生长点开始伸长,穗分化开始,标志着进入了光照阶段,到穗分化到早、$原基形成(顶端小穗形成)时(植株开始拔节),光照阶段结束。

(六)阶段发育理论的实践意义:1 •有助于正确引种南一北,年前过早进入光照阶段,易受冻害;北一南,年前可能通不过春化阶段,造成不结实或延迟成熟。

2. 有助于决定不同品种的播期、密度小麦进入光照阶段以后,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代谢强度提高,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增强、抗寒力减弱;冬性品种春化阶段较长,分蘖力强,因此秋播时应先播冬性品种,后播半冬性,春性品种,冬性品种应适当稀播。

3. 加速育种世代对通过春化以后的小麦,可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加速光照阶段的进行,缩短生育期,提前收获。

总之三个生长阶段决定着小麦的穗数、粒数、粒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发展,三个阶段的生长中心不同,各有其矛盾,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也不一样。

第三节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小麦的产量决定于: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因),后者是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水、肥、气、热、光等,其中水、肥、气是人工可以控制的。

一、小麦对土壤的要求(一)耕层深厚,结构良好耕作层20厘米以上,(根系60〜70%集中在此,是小麦养分和水分的主要供给层),上层耕性好,下层质地少重(有利于保水保肥,有利于协调供肥,提高抗旱能力)。

结构良好,土壤容重1.1〜1.2克/cm3,(孔隙度50〜55%),有机质含量较高,有丰富的水稳性团粒结构。

(二)土壤肥沃,供肥能力强N、P、K含量高且协调,400公斤以上的田块要求播前有机质1%以上,全N0.06〜0.08%,速N30〜40ppm,速P20〜40ppm,速K 60〜80ppm。

(三)适宜的土壤质地和化学成分粘土、砂土都不宜种小麦,最适宜的是壤土,化学成分:PH 6.8〜7;含盐量高于0.25%受抑,高于0.4%死亡。

(四)土地平整,能排能灌地面坡度,应控制在0.1〜0.3%。

二、小麦对水分的要求(一)小麦的耗水量和耗水系数1. 小麦的耗水量(需水量):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麦田耗水总量(包括棵间土地蒸发,占30〜40%,植株蒸腾,占60〜70%,重力水流失(很少)),约为400〜600毫米,即260〜400立方米/667m2。

2. 小麦的耗水系数:每生产1kg小麦经济产量的耗水量,即耗水量与产量的比值称为耗水系数,是衡量小麦水分利用率的指标,一般为600〜1300,随产量提高而降低。

3. 小麦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①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量增加。

②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增值减少,耗水系数减少,水分利用率提高。

③当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时,产量与水分成正比。

(二)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特点1. 出苗到拔节前出苗后日平均气温降低,日耗水量下降,出苗一越冬前,占15〜19%,越冬到返青占5〜10%,返青一拔节以前虽气温升高,日耗水量增至0.7〜1.4方/667m2,但耗水只占12%±总之拔节前,时间占整个生育期的2/3或以上,但耗水量只占30〜40%。

2. 拔节一抽穗前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这段时间一个月左右,耗水量占20〜35%,日耗水2方/667m2以上。

3•抽穗到成熟时间35天±耗水占26〜42%, 日耗水量在抽穗一开花期达最大3方/667m2以上。

(三)冬小麦灌溉的一般原则1. 根据需水规律麦收八、十、三场雨(即八月、十月、三月)”灌浆有墒,子饱穗方:这些农谚都是十分宝贵的种麦经验,也是对小麦需水关键时期的科学概括。

小麦灌水分为底墒、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孕穗)、灌浆、麦黄水,但不是都浇,视情况而定,麦黄水如果后期不套种的话可以不浇。

2. 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土壤水指标如下(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百分数)(表2-2 )。

表2-2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水指标(%)生育播种一分蘖一返青一拔节一抽穗一灌浆一阶段岀苗越冬拔节抽穗灌浆成熟适宜范围75 〜8060 〜8070 〜8570 〜9075 〜9070 〜85灌水60以下55以下60以下65以下70以下65以下指标3•根据气候条件气温下降至0C时不能冬灌,以免冻害。

4 •根据苗情冬前没分蘖的麦苗,不浇冬水,主要看群体大小和单株生长健壮与否。

三、小麦对土壤养分的要求小麦必须的营养元素有C、H、O (90%)、N、P、K (5%)、S、Ca、Mg ,微量元素有F e、B、Zn、Cu、Mo、Mn 等。

(一)N、P、K等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1氮小麦一生中都需要N,是蛋白质、叶绿素、激素、核酸的组成成分。

①作用前期促根、叶、蘖生长,增加绿叶面积,中期增加小穗、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后期提高千粒重。

②N素与小麦生产的关系低产一中产阶段,小麦产量随土壤N素含量增加而提高。

中产一高产阶段,N的增加要适量和适期,有一定增产作用,但不成比例,要防止倒伏和贪青晚熟。

③缺N症状单株分蘖少,叶片黄瘦而稍硬,根数少,穗数少且小,粒重偏低,成熟偏早。

(早表)2•磷是小麦核蛋白等物质的主要成分。

①作用前期能提高N肥利用率和吸收速度(以P增N);促进麦田早分蘖、生根,根系发育健壮,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

中后期:促进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有利于物质运转,加快灌浆过程,提早成熟。

②与小麦生产关系多数地区普遍缺N,严重缺P,施P增产效果较施N更为明显。

③缺P症状苗期分蘖少,叶色暗绿(叶鞘)发紫,无光泽,根系发育不良,呈鸡爪根”不伸展,变成小老苗,发苗慢,抽穗开花延迟,千粒重下降。

3. 钾①作用促进CH20的形成与转化,使叶片中糖分向正在生长的器官输送,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促进维管束发育,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