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育期

合集下载

植物生产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产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1、植物生产学的概念: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气象学、农业化学、耕作学、土壤学、数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成就全面系统地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和人工调节控制技术以期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

2、植物的概念:⑴广义:是指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⑵狭义:是指农植物,(粮、棉、油,糖、麻、烟,茶、桑、果,菜、药、杂,统称为“庄稼”)3、植物的分类:(一)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分类:⑴粮食植物:①禾谷类植物②豆类植物③薯、芋类植物⑵经济植物:④纤维植物⑤油料植物⑥糖料植物⑦其它植物⑶绿肥及饲料植物⑷药用植物:⑨药用植物:人参、枸杞等。

(二)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⑴根据对温度的要求分类:①喜温植物②喜凉植物⑵根据对光照的要求分类:①长日照植物②短日照植物③中性植物④喜光植物⑤耐阴植物⑶根据植物对水分的要求分类:①耐旱怕涝植物②耐旱耐涝植物③避旱涝型,生育期较短的植物;④中间水分型,既不耐旱,也不耐涝⑤喜湿润型⑥喜水耐涝型(三)按栽培特性分类:分春播(早春、晚春)、夏播、秋播植物,夏收、秋收植物。

另外,根据植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将植物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4、植物的产量:(一)植物的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两部分。

①生物产量:指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一般不包括根),②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③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可以是生殖体(籽粒、荚果、果实),也可以是营养体(根、茎、叶)。

生物产量高是高产的基础,经济系数高是高产的必要条件。

决定经济系数的因素:①与所利用的产品器官有关:以营养器官为产品的植物较高,以生殖器官的一部分作为产品的植物较低,②与收获产品的化学成分有关:以碳水化合物为产品的较高,以含脂肪、蛋白质为产品的较低。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二章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二章

益母草
白 芷
射干
玉竹
防风
一、药用植物的生活周期
2、药用植物的个体发育 • 在栽培上,一般将植物的生长进程分为3个时期(生长
时期): (1)种子时期:种子形成到开始萌发的时期。包括三个
时期: • ——胚胎发育时期:卵细胞受精到种子成熟。在母体上
完成,与母体的生长状况及气候环境直接相关。栽培中 ,要人为创造适宜母体植株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水、 肥、光等。
单向复杂所进行的质的转化过程。根、茎、叶的形成及 向花、果实和种子的转化。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 生育期:从种子播种到收获的总天数。
秋播、冬播植株因冬季气温低,生长发育缓慢,生育期较长;春播、夏播 植物因气温高,生长发育快,生育期较短。
• 生育时期:是指植物在生长季进行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 其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而划分的生育阶段。
、降低呼吸消耗。
第三节 药用部位的产量与质量
2、提高“库”的贮藏能力 ——满足生长对环境条件的需要,促进药用器官的生长发
育。 ——调节同化物的分配方向: • 摘蕾、打顶、修剪、代谢调节、激素调节及环境控制等 3、缩短“流”的距离 • 培育矮化株型的品种缩短营养运输距离。
第三节 药用部位的产量与质量
的整个生命过程在一年内完成的植物。如草红花、荆 芥、紫苏等。
红花
凤仙花
一、药用植物的生活周期
• 二年生植物:播种当年进行营养生长,经过一个冬季到第
二年才能开花结实,以至死亡的植物。也称越年生植物, 如当归、板兰根、白芷、益母草等
• 多年生植物:植物的寿命超过两年以上,每年进行生长发
育和休眠的循环交替。其中,草本多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 ,每年开花结实后死亡,宿存的地下部分根、根茎、鳞茎 、球茎、块茎等均可生活多年。个别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 冬季保持常绿,如麦冬、万年青、沿阶草等。

中国农业大学860作物育种与栽培考试大纲(2015年)

中国农业大学860作物育种与栽培考试大纲(2015年)

中国农业大学860作物育种与栽培考试大纲(2015年) 作物栽培学部分(考试大纲)第一章作物生产与作物栽培第一节作物生产概况一、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二、世界和我国的作物生产概况知识点:了解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世界和我国作物生产的概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第二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一、我国作物栽培学的演进和发展二、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三、作物栽培学研究法知识点:了解我国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程、现状;掌握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以及作物栽培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第一节作物的起源与传播一、栽培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二、作物的传播知识点:了解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以及主要作物的传播过程;掌握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的起源中心。

第二节作物的分类一、作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二、作物分类别简述知识点:掌握作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及其类别划分;熟悉各类作物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作物的适应性、分布和我国种植业分区一、作物的适应性二、作物的分布三、我国种植业分区知识点:掌握作物适应性、品种生态型的概念;掌握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熟悉主要作物的分布以及我国作物的种植业分区。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器官建成第一节作物的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二、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三、作物的阶段发育知识点: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节奏性、相关性、局限性和无限性等基本规律;掌握作物的感温性、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等概念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节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一、生育期二、生育时期及其划分知识点:掌握作物的生育期、生育时期的概念,作物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以及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

第三节作物种子萌发与器官发育一、作物种子萌发二、根的生长三、茎的生长四、叶的生长五、生殖器官的分化发育知识点:熟悉作物种子萌发的过程,掌握影响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原因及其克服方法;掌握作物根、茎、叶的主要功能,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特征以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掌握禾谷类作物穗的分化和发育特征,双子叶作物花芽的分化和发育特征。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分蘖: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 在适宜的条件能长成新的 茎。
分蘖是禾本科作物的基 本特性,不同种类禾本科 作物的分蘖特性不同。
(2)双子叶作物的茎
一般接近圆形,实心,由节 和节间组成。
其主茎每一个叶腋有一个腋 芽,可长成分枝。
(3)茎的功能
①支持植株上的叶、花、果实生长的作用,决定叶 面积分布与结实部位合理配置的重要因素。
2.1.3 种子的萌发
吸胀 萌动 发芽
无性繁殖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的条件
水分 不同作物种子吸水量不同。 温度 不同作物种子发芽所需最低、最适、最高温 度不同,即使同一种作物,也因生态型、品种或品 系不同而有差异。 空气 种子发芽过程中,旺盛的物质代谢和物质运 输等需要强烈的有氧呼吸作用来保证,因此氧气对 种子发芽极为重要。 光照 喜光性种子 嫌光性种子
(2)硬实 硬实种皮不透水,不透气,故不能发芽, 一般采用机械磨伤种皮或用酒精、浓硫酸等化学 物质处理使种皮溶解,增强其透性。
(3)抑制发芽的物质 如因脱落酸、酚类化合物、 有机酸等。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光、温、 水等条件,或采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细胞分裂 素、乙烯和过氧化氢、硝酸盐等化学物质予以处 理,使休眠解除。
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RGR= W1(T2-T1 )
原有数的百分率
(二)生长大周期和生长曲线
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growth):植物体或个别器官在生育 期所经历的“慢—快—慢”的生长过 程,叫作植物的生长大周期,也叫 “S”型生长曲线。
作物的生长一般呈“S”型生长曲线 1.缓慢增长期 2.快速增长期 3.减速增长期 4.缓慢下降期
(二)植物生长的基本特性
1、生长量上的“慢-快-慢”特 性 2、时间上的周期性 3、空间上的相关性 4、生理上的异质性

作物栽培学:第2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第2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 发芽:萌动之后,胚继续生长,禾谷类作物当胚 根长至。
3、种子发芽的条件
• 水分:不同作物种子吸水量不同,含淀粉多的种 子吸水量较少,如小麦为种子的150%~160%, 玉米为137%;含蛋白质、脂肪较多的种子则吸 水量较多,如大豆为220%一240%。
S形生长进程的应用
• 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 在作物生育过程中应密切注视苗情,使之达到该 期应有的长势长相,向高产方向发展
僵苗→2次生长
• 决定调控时间。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逆的,各 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作物生 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
控制株高、稻粒的生长
• 作为调节各器官平衡生长的参照。同一作物的不 同器官,通过S形生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 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这 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手压开始有硬物感觉。
• 蜡熟:稻穗中部籽粒内容物浓黏,手压有坚硬感, 无乳状物出现。
• 成熟:谷粒变黄,米粒变硬。
棉花 • 出苗:子叶展开。 • 现蕾:第一个花蕾的苞叶达3cm。 • 开花:第一果枝第一蕾开花。 • 吐絮:有一铃露絮。
大豆 • 出苗:子叶出土。 • 分枝:第一个分枝出现。 • 开花:第一朵花开放。 • 结荚:幼荚长度2cm以上。 • 鼓粒:豆荚放扁,籽粒较明显凸起。 • 成熟:豆荚呈固有颜色,用手压有裂荚,或摇动
2、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为s形生长过程
缓慢增长期
种子内细胞处于 分裂时期和原生 质积累时期,生 长比较缓慢。
快速增长期
细胞体积随时间而呈 对数增大,因为细胞 合成的物质可以再合 成更多的物质,细胞 越多,生长越快
缓慢下降期
生长速率下降, 因为细胞成熟并 开始衰老

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殖发育

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殖发育

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殖发育植物是具有生命特征的生物,生长周期和生殖发育是植物生命中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殖发育,并介绍相关理论和实践。

一、生长周期植物的生长周期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经历幼苗期、生长期、成熟期,最终死亡的整个过程。

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种子发芽期种子发芽是植物生命的起点。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吸收水分,经历休眠期后,开始发芽。

一些植物的种子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来刺激发芽。

2. 幼苗期种子发芽后,幼苗期开始。

在这个阶段,植物会逐渐生长出根、茎、叶等器官,并通过光合作用摄取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养分的合成与积累。

幼苗期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保植物能够正常生长。

3. 生长期生长期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

在此期间,植物会不断延伸茎和根,并形成更多的叶片和花芽。

植物通过生长期不断增加自身体积和生长点的数量,以适应环境条件和生存需求。

4. 成熟期成熟期是植物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此时植物已经具备繁殖的能力。

植物的茎、叶和花朵都会进一步发育,花朵开放后会吸引传粉媒介(如昆虫)进行传粉。

经过一段时间,植物会结出种子,为下一代植物的繁衍做准备。

5. 死亡期植物的生长周期在死亡之前会进入不同程度的衰老期。

衰老过程中,植物器官逐渐老化,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对于一些多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周期可能会比较长,但最终也会面临死亡。

二、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发育是通过繁殖器官进行的,主要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1.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进行繁殖。

植物的花朵是有性生殖的关键器官,它们包括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

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中,进行授粉。

授粉完成后,花朵开始发育成果实,内含种子。

2.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通过植物本身分株、分枝、块茎、根茎和种子的无性繁殖。

植物的无性繁殖可以使得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下迅速繁衍后代。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章_作物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二章_作物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章_作物⽣长发育作物栽培学总论讲稿第⼆章作物的⽣长发育第⼀节作物⽣长发育及其特点⼀、作物⽣长与发育的概念在作物的⼀⽣中,有两种基本⽣命现象,即⽣长和发育。

(⼀)⽣长发育的概念1.什么是⽣长?⽣长是作物体积或重量的量变过程,是作物植株或器官由⼩到⼤、或由轻到重的不可逆的数量增长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作物的⽣长包括营养体(根、茎、叶)的⽣长和⽣殖体(花、果实、种⼦)的⽣长。

⽣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如风⼲种⼦在⽔中的吸胀,体积增加,就不能算作⽣长,因为死的风⼲种⼦同样可以增加体积。

⽽营养器官根、茎、叶的⽣长等,通常可以⽤⼤⼩、轻重和多少来度量,则是⽣长。

2.什么是发育?发育是指作物⼀⽣中,其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表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和花、果实、种⼦的形成。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分蘖芽的产⽣、⽓孔发育等。

现以叶的⽣长和发育为例加以说明。

叶的长、宽、厚、重的增加谓之⽣长;⽽叶脉、⽓孔等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则为发育。

(⼆)⽣长与发育的关系作物的⽣长和发育是交织在⼀起进⾏的。

没有⽣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步的⽣长,因此⽣长和发育是交替推进的。

在作物栽培学中,有时将发育视为⽣殖器官的形成过程,这与通常将⽣长与营养⽣长联系在⼀起、发育与⽣殖⽣长联系在⼀起有关。

⼆、作物⽣长的⼀般进程(⼀)S形⽣长过程1.什么是S型曲线?作物器官、个体、群体的⽣长通常是以⼤⼩、数量、重量来度量的。

这种⽣长随时间的延长⽽变化的关系,在坐标图上可⽤曲线表⽰。

作物植株的个体或器官的⽣长过程、群体的建成及产量的形成过程均呈现出前期较慢、中期加快、后期⼜慢以⾄停滞衰落的过程。

这⼀过程可⽤“S”型曲线来描述(图2—1)。

第一节 作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 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第三PPT课件

第一节 作物的生长发育第二节 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第三PPT课件
• 需要育苗(秧)移栽的作物(如水稻、甘 薯、烟草等),通常还将生育期分为秧田 (苗床)生育期和本田(田间)生育期。
– 秧田(苗床)生育期是从出苗到移栽的天数。 – 本田(田间)生育期是指移栽到成熟的天数。
• 生育期的长短由作物的遗传性和所处的环 境条件决定。
28.07.2020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8.07.2020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30
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
– 禾谷类: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 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 豆类:出苗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 – 棉花:出苗期、真叶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
期 – 油菜:出苗期、现蕾期、抽薹期、开花期、成熟
期 – 黄麻、红麻:出苗期、真叶期、现蕾期、开花期、
28.07.2020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7
(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 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营养生长 (Vegetative growth)。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生殖生长 (Reproductive growth)。
• 通常以花芽开始分化(穗开始分化)为界限, 把生长过程大致上分为两段:
28.07.2020
农学院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13
(二)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
• 作物的收获对象多种多样,有的是生殖器官, 有的是营养器官。
– 谷类、豆类、棉花、油菜等收果实或种子
– 甘薯收块根
– 马铃薯收块茎
– 甜菜收根
– 甘蔗收茎(用以榨糖)、麻类收茎(从茎上剥麻)
– 烟草收叶
– 啤酒花收花
– 等。
– 3. 收获茎的作物如甘蔗和麻类的茎都很高,茎的 伸长决定着产量的高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再生现象 当植物体失去某一部分后,在适宜条件 下,可以逐渐恢复所失去的部分,形成一 个完整的新个体,这种现象叫再生。 例如扦插繁殖、分根繁殖等都是利用植 物体的再生能力。 5、物候期 一年内,植物生长发育有规律的形态变 化与季节性变化相适应的时期称为物候期。 如冬小麦:
(二)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阶段发育特性)

植物一生中,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可分 为三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生育特点:主要进行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 长,生长速度较慢。 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生育特点:既进行营养生长又进行生殖生长,是 植物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3、生殖生长阶段: 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基本停止主要进行生殖生长, 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第二章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规律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育期

生长:是指植物细胞增大、增多、器 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量化变过程。 发育:是指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到生殖 生长的质变过程。 在植物一生中,生长和发育常常是交 织在一起的。 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提问:让学生举例。
2、周期性 生长大周期:在植物一生中生长速度表现出 “慢、快、慢”的规律,即初期生长缓慢,以后 逐渐加快,生长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减慢,以致 生长完全停止,这种规律称为生长大周期。 昼夜周期:植物的生长一般是白天慢,夜间 快,称为昼夜周期。 3、极性现象 植物通常是下端生根、上端生芽,这种现象叫 做极性现象。 由于有极性现象,所以扦插枝条时不能倒插。 提问:扦插枝条时不能倒插?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 1、温光反应特性 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光照长短的反应 特性称为温光反应特性。 不同植物对温度和光照的反应不同 。 根据植物温光反应所需的温度高低和日照长 短,可将植物分为两大类:低温长日型和高温短 日型。 低温长日型植物在苗期需要一定的低温和长 日照条件才能通过春化和光照阶段,完成穗分化 并正常抽穗结实。 高温短日型植物则需要一定的高温和短日照 条件才能通过春化和光照阶段,完成穗分化并正 常抽穗结实。二、植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植物的一生所经历的时间叫生育期(生育周 期、生命周期)。 植物的一生又可分为不同的生育时期或生育阶段。 如小麦一生分为12个生育时期,3个生育阶段 (前期、中期、后期)。 一年生或越年生植物如农作物、蔬菜的生育 期是指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一般按天或月计算。 如:玉米---- 多年生植物的生育期是指从播种或定植到死 亡的时间。一般按年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