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儿童认知清单

合集下载

7小孩智力发育标准表

7小孩智力发育标准表

以下是7岁小孩智力发育的一些标准:
1.语言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用
复杂的句子结构,并理解较为复杂的指令。

他们可能会开始问更多的问题,表现出对知识和信息的强烈好奇心。

2.数学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理解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如加法、减法和基本的计数。

他们也应该能够比较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基本概念。

3.社交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与其他孩子和成人建立良好的
关系,表现出合作和分享的行为。

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以及遵守基本的社交规则。

4.认知能力:7岁小孩应该能够识别并分类不同的物体,理解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如天气、动植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都有所不同,因此这些标准只是作为参考。

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延迟或困难,家长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便早期干预和支持。

1到12岁家务对照表

1到12岁家务对照表

1到12岁家务对照表各年龄段孩子可做的家务各年龄段孩子可做的家务,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了,所以都是被捧在手心上长大的人,其实孩子适当的做一些家务是有好处的,下面我分享各年龄段孩子可做的家务,一起来看下吧。

6-7岁学习饭前摆放桌椅、碗筷教育孩子自己穿衣服、洗手帕和袜子,如没有洗干净,不要责备,可以悄悄地重洗,让孩子有成功感。

8-9岁学习饭后收拾碗筷假若有条件还应该让孩子学洗餐具,洗小件衣物。

不要让孩子使用洗衣机、洗碗机,那样会失去劳动的意义,这和不让孩子用计算器解题的道理是一样的。

10-11岁学习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搞个人卫生、洗头、洗澡、清洗自己的玩具但是不要让孩子使用电器,应注意安全。

11-12岁学习做简单的饭菜逐渐学会使用家用电器,比如燃气灶、电饭煲、微波炉、洗衣机、冰箱等。

但是特别要注意安全,开始的时候最好由家长监护。

12-13岁学习户外家务比如浇花、擦拭玻璃、修剪树枝、种植花草,男孩子应该增加用力气的家务,如买生活用品、搬运东西等,但也应注意不要超负荷。

14岁以上可以承担所有家务注意不能占用学习时间。

可以安排购买生活用品、计划家庭开支等家务,女孩子可以学习针织技术、自己动手制作小物件、缝补;男孩子应该承担一些力气活。

怎么样给孩子分配家务根据孩子年纪分配家务1~3岁的孩子其实1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开始教他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学会自己收拾玩具、学会自己叠衣服、收拾床铺等安全又简单的家务。

主要是开始让孩子养成自己主动做家务的概念。

3~7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幼儿园,不仅要开始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也应该学会更多力所能及的家务。

例如自己决定要穿的衣服,家长在一旁辅助,饭后收拾餐桌、扫地拖地、洗碗等。

让孩子在做家务的期间,也能培养自主独立的性格。

7~10岁的孩子当孩子上小学以后,可以让孩子学会书包自己整理、学校不远的情况下让孩子尝试独自上学、学会简单的烹饪技能等。

一点一点的提高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自己能力。

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清单

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清单

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清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早期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家长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教育用品。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玩具和工具。

1. 早教启蒙书籍。

早期阅读对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书籍,比如《认知启蒙绘本》、《早教启蒙图画书》等。

这些书籍内容丰富多彩,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2. 早教启蒙益智玩具。

益智玩具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动手能力。

比如拼图玩具、积木玩具、拼插玩具等,这些玩具能够帮助孩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是早教启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早教启蒙音乐玩具。

音乐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音乐玩具,比如音乐盒、音乐玩偶、儿童电子琴等。

这些音乐玩具能够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4. 早教启蒙绘画工具。

绘画是孩子早期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绘画工具,比如彩色笔、彩色纸、水彩颜料等。

这些绘画工具能够帮助孩子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5. 早教启蒙语言工具。

语言能力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语言工具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

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适合早教启蒙的语言工具,比如语音学习玩具、语言启蒙卡片、语言学习软件等。

这些语言工具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语言的基本认知和理解,为日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

早教启蒙教育用品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

因此,家长们在选择早教启蒙教育用品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引导和支持。

7岁儿童认知世界清单

7岁儿童认知世界清单
1.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听别人说过 “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 了你”等称赞的话。 2.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3.体验过压抑的心情。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愤怒,把劳累误认为是悲伤。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 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 4.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5.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例如,“像一只气球„砰‟地一声炸了”,“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 来”。 6.有过情绪体验。例如,自己学习进步曾引起周围人愉悦满意的情景。 7.有过亲情体验。看过父亲刮胡子。 8.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 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 9.有过身体体验。体会过人体在水中的浮力;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 10.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即与1人或若干人把枕头扔来扔去地疯玩)。 11.冬季堆过一个雪人,在沙坑里挖过一个沙碉,在小溪中搭过一个水坝;掌握在野地里生火及 灭火的技巧;尝试过做风车和风灯。 12.有关于厨房的基本常识。例如,什么是味道浓厚;什么是食物发霉;什么食物有害于身体; 掌握基本厨艺;搅拌、切碎、削皮、揉面,用筛子过滤;懂得烹饪用语(松脆、煸炒、生食、熟 食),能把握“少许“盐的用量。 13.有过旅游的体验。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体验舒适方便与将就凑合的反 差,体验过在家和在外奔波的差别;能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 14.曾在别人家里过夜,接触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 15.认识家庭的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 …… 16.有过施舍行为。曾把钱放进乞丐的帽子中。放进街头艺人的琴盒中。放进公众的捐款箱中。 17.有过一些心理体验。比如,自己提出的一项修改建议曾经被他人或集体采纳,自己在那一时 刻像一个拯救者。 18.能回答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比如,呼吸时感到疼痛,应当静卧还是活动?懂得抚摸对稳定 情绪有益;学会初步的按摩手法;懂得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保养眼睛、耳朵、皮肤和脚; 体验过什么是鸡皮疙瘩。曾为自己战胜疾病而感到自豪,懂得生病在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道理。 19.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难和安逸。 20.参观过博物馆,感受过那里的一种特殊气氛。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曾参观过一个古堡,体验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老祖母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完全不同。家中 收藏的珍品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21.有收藏的兴趣。 22.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并被分成五大洲。 23.能区别吃饭与进餐、身体的活动与姿势展示、臭味与香气、噪音和音乐。能感觉到环视、匆 匆一瞥、仔细端详之间的细微差别,知道散步与赶路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 24.能记诵报警电话号码、医院急救号码或是火警电话号码。 25.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理解如下两句话的意思: “这事只有你我知道。”“这是我们之 间的秘密。” 26.曾实现过自己的一个诺言。 27.曾推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参加会议讨论。 28.掌握一种防止食物腐烂的保鲜方法,会修理简单的东西。购买一件物品时会首先考虑维修是 30.发育速度略微超前。比实际年龄稍成熟一些(比如以玩具说明书上规定的年龄为标准),能 向成人解释自己的手工制作。 31.曾经提过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32.曾经爬过一棵树。 33.曾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 34.在农田里撒过种子。收割过农作物。 35.研究过皮包上的拉链和门上的锁。会使用插销和钥匙。不会将自己不小心反锁起来 36.会将电器(比如一个收录机)插头插入插座。 37.知道典型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如果有人问到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 38.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愿望,对服装风格有所感觉,比如会说:这件毛衣不适合我。 39.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满怀热情等待过一封信的到来。或者收发过一封 电子邮件。 40.曾好奇地想: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沙盘上会是什么样?要是写在雪地上、森林的地上和结 霜的窗户玻璃上又会怎么样? 41.接过一张白纸,想到即将在上面画画就会紧张和兴奋。 42.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一本书。 43.曾在一幅描绘冬天景色的画上看到过用蓝色表示阴影。 44.曾经向别人讲述:今天我做了个梦…… 45.调解过一场纠纷。并使双方停止争执。 46.使劲想象自己出生前的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是什么模样。 47.有意识地削过水果皮。然后打开果核看个究竟。 48.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 49.能够分辨不同水果的香气,至少有3种最喜爱的香型。 50.能够找到自己唱歌的音调。曾经把自己的名字当作歌词唱出来;可以模仿鸟和动物的叫声; 参加过一次多声部的合唱,并经历了各种声部的协调过程:在大自然中听过回声,从脚步声中感 觉到过节奏,知道自己的耳朵有无法承受的音高限度。 51.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比如在打鼓或是帮人按摩的时候)。 52.掌握诅咒和骂人的话。能把握这些话的使用场合和深浅程度。 53.钉过钉子,拧过螺丝,换过电池。 54.能将电话上听到的信息传达给他人。 55.看到别人把东西掉在地上,能主动帮助拾起来。 56.能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排队时也能够耐心等待。 57.懂得不是所有愿望都能立刻实现。 58.能识别跑步、走路和漫步之间的差别。有过长途跋涉的体会,有过含饥忍渴走长路的经验, 体会过“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感觉。 59.认识几种树叶,知道大自然中什么植物能吃,什么植物不能吃。 60.认识大自然的多面性。大自然有美好的一面。也有艰难、脆弱、需要保护的一面。同时也是 不可战胜和藏有危险的。 61.曾与别人为一条既定的规矩进行过争论,曾经改变过一条规矩,能理解常规和例外的相互关 系。 62.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概念。比如3公升相当于3个装满的牛奶瓶。 63.会举一反三。我会什么?电脑会什么?初步建立 “智慧”这一概念。知道人的智慧和技术创造的 人工智慧。 64.做过表象和存在的化学实验。知道空杯子并不是空的。因为里面还有空气。 65.曾根据操作规程做过一次实验,并多次反复练习。 66.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曾画过一张自画像。 67.曾给自己测过脉搏,也给小伙伴和小动物测过脉搏。

7-15岁的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7-15岁的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7-15岁的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营养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7-15岁是孩子的黄金成长期,他们的身体和脑力发展迅速,需要丰富的营养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正确的饮食和养生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智力和身体素质。

因此,对7-15岁的孩子来说,了解和掌握营养健康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7-15岁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

首先,我们将讨论孩子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摄入量和来源。

其次,我们将介绍孩子应该养成的健康饮食习惯,包括多样化饮食、适量饮食和合理搭配,以及避免吃零食和高糖饮料等不良习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孩子营养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关于7-15岁孩子的营养健康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和健康习惯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其中,概述部分可以介绍目前社会中对孩子营养健康的关注程度,引发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简要描述本文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目的部分可以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增加对7-15岁孩子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小节:营养需求和健康饮食习惯。

营养需求部分可以详细介绍7-15岁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项营养需求,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并说明其重要性和来源途径。

健康饮食习惯部分可以给出一些7-15岁孩子应该养成的健康饮食习惯,如均衡饮食、少食高糖高脂食品、多摄入蔬果等,并解释其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和对孩子营养健康的重要性。

总结部分可以回顾正文中介绍的重要内容,强调营养需求和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关键里程碑及促进方法

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关键里程碑及促进方法

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关键里程碑及促进方法儿童认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他们对于理解、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在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中,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以及促进其认知发展的方法。

一、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其认知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几个关键里程碑。

首先,婴幼儿期的咿呀学语阶段是语言能力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和语调,逐渐产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2-3岁时的词汇爆发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掌握大量的词汇,能够用简单的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随后,4-5岁时的语法和句法发展阶段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进展。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并运用复杂的语法结构,能够组成更为完整且复杂的句子。

为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与孩子互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与他们进行频繁的互动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阅读与讲故事:读给孩子听故事书,让他们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有序引导: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学习语言,提供适合的词汇和语法练习,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语言能力。

二、数理思维的培养儿童数理思维的培养对于其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下面是数理发展的几个关键里程碑。

1. 认识数量:在幼儿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和理解数量,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对比。

2. 掌握基本概念:4-6岁时,儿童逐渐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能够对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操作。

3. 逻辑思维能力:7岁以上,儿童的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推断。

为促进儿童数理思维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使用教具:通过使用数学教具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实践操作: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参与一些数学运算和测量活动,例如购物时计算钱数或量尺寸等,培养他们的数理思维能力。

儿童心智发展测评量表

儿童心智发展测评量表

儿童心智发展测评量表是用于评估儿童认知、言语、社交和运动等方面发展水平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心智发展测评量表:1. 爱迪尔儿童发展量表(Ages and Stages Questionnaires,ASQ):-ASQ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儿童发展筛查工具,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沟通、社交、大运动、小运动、问题解决等。

2. 巴耶尔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and Toddler Development):-用于评估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绪和精细运动等方面。

3. 韦氏婴幼儿智力发展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WPPSI):-针对3至7岁儿童,评估智力发展,包括智力配备、执行功能、记忆等。

4. 斯坦福-比奇心理学发展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适用于2至85岁的个体,评估智力发展,包括言语、数量、记忆、推理等。

5. 丹尼尔斯发展量表(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用于早期儿童发展筛查,包括个人-社会、粗大动作、细小动作和语言等领域。

6. 克雷文儿童行为测验(CRAFFT):-主要用于评估青少年的行为和情感问题,涵盖了社会、学术、家庭、自我感觉等方面。

7. 费耶尔斯-哈里斯儿童行为检查清单(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用于评估3至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交行为、情感问题和学术问题等。

8. 皮亚杰儿童发展量表(Piaget's Stag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描述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请注意,这些量表仅为参考,选择量表时应根据具体评估的目的、儿童的年龄和特定领域的需求来选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数学认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数学认知

园本培训资料幼儿数学启蒙不只是数数和加减,打好这些地基将来才能不掉队,提供清晰的小中大班目标定位清单主持人:林李燕时间:2016年3月4日有人说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在越来越复杂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

因为,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的时候,掉队是必然的。

比如说——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记住一些计算规则就能搞定,所以女孩子们的表现特别突出;但到了小学四年级,光有记忆力就不行了,还要逻辑能力,这时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队了;到了初中,还需要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就跑不动了;到了高中呢,可能还要用到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

这就有点像打地基起高楼,儿童时期打的地基越深越牢,未来起的楼就越高越雄伟,就越不会中途掉队。

那么数学启蒙的地基到底是什么?怎么打才能让地基结实牢固,足以支撑未来越搭越高的数学学习高楼呢?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一、集合与对应(一)集合日常生活中经常把同类的事物归放在一起,如在水果里挑出5个苹果放在一起。

在数学里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组成集合的每一个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

在数学启蒙中,手口一致数苹果(1/2/3/4/5)后,在所有苹果外面画一个圈,能帮助幼儿感知和说过总数是5个。

”1“和”许多“也是在集合的范畴内感知的元素数量。

集合与集合之间可以存在着包含关系,如水果集包含苹果集。

集合与集合之间还存在着交、并、补、差等关系,这些关系就被称为运算。

从集合的角度看,幼儿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就是求集合之间的元素数量运算,所以说,集合间的关系是幼儿进行数运算的感性基础。

换句话说,经常以日常生活事物进行集合相关的游戏,有助于幼儿在后期顺利理解和掌握数的加减运算。

所以,老师可以带着幼儿玩这些游戏:*盘子内装有颜色、形状、大小不一的糖,让幼儿尝试把和其他不一样的糖拿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必读:德国教育部7岁儿童认知清单
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各种文化背景下,7岁都被视为人生的第一个门槛,7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从零星学习迈向系统化学习。

那么,一个7岁的孩子都应该经历什么?学会些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
德国教育研究部进行了一项“7岁儿童认知世界”教育项目的研究,艾申波茜博士和她的同伴调查走访了德国的一大批成年人,包括各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各种不同教育背景。

那么,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都希望今天一个7岁的孩子具备哪些认知世界的经验呢?这份清单不是用来检验孩子是否已经具备某种经历或能力的,相反,它是为家长提供的对照表,家长通过它可以检验自己教育子女的情况,思索如何将欠缺的教育提机会供给孩子。

各位家长可以对照自己宝宝看下,目前孩子已经具有了哪些认知,打印出来,会的打钩,还不会的着重培养。

1.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了你”等称赞的话。

2.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3.体验过压抑的心情。

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愤怒,把劳累误认为是悲伤。

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

4.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5.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

例如,“像一只气球…砰‟地一声炸了”,“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来”。

6.有过情绪体验。

例如,自己学习进步曾引起周围人愉悦满意的情景。

7.有过亲情体验。

看过父亲刮胡子。

8.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

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

9.有过身体体验。

体会过人体在水中的浮力;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

10.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即与1人或若干人把枕头扔来扔去地疯玩)。

11.冬季堆过一个雪人,在沙坑里挖过一个沙碉,在小溪中搭过一个水坝;掌握在野地里生火及灭火的技巧;尝试过做风车和风灯。

12.有关于厨房的基本常识。

例如,什么是味道浓厚;什么是食物发霉;什么食物有害于身体;掌握基本厨艺;搅拌、切碎、削皮、揉面,用筛子过滤;懂得烹饪用语(松脆、煸炒、生食、熟食),能把握“少许“盐的用量。

13.有过旅游的体验。

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体验舒适方便与将就凑合的反差,体验过在家和在外奔波的差别;能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

14.曾在别人家里过夜,接触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

15.认识家庭的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
16.有过施舍行为。

曾把钱放进乞丐的帽子中。

放进街头艺人的琴盒中。

放进公众的捐款箱中。

17.有过一些心理体验。

比如,自己提出的一项修改建议曾经被他人或集体采纳,自己在那一时刻像一个拯救者。

18.能回答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

比如,呼吸时感到疼痛,应当静卧还是活动?懂得抚摸对稳定情绪有益;学会初步的按摩手法;懂得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

知道保养眼睛、耳朵、皮肤和脚;体验过什么是鸡皮疙瘩。

曾为自己战胜疾病而感到自豪,懂得生病在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道理。

19.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难和安逸。

20.参观过博物馆,感受过那里的一种特殊气氛。

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将永久地存在下去。

曾参观过一个古堡,体验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

老祖母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完全不同。

家中收藏的珍品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21.有收藏的兴趣。

22.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并被分成五大洲。

23.能区别吃饭与进餐、身体的活动与姿势展示、臭味与香气、噪音和音乐。

能感觉到环视、匆匆一瞥、仔细端详之间的细微差别,知道散步与赶路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24.能记诵报警电话号码、医院急救号码或是火警电话号码。

25.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

理解如下两句话的意思:“这事只有你我知道。

”“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26.曾实现过自己的一个诺言。

27.曾推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参加会议讨论。

28.掌握一种防止食物腐烂的保鲜方法,会修理简单的东西。

购买一件物品时会首先考虑维修是否方便的问题。

29.能区分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

30.发育速度略微超前。

比实际年龄稍成熟一些(比如以玩具说明书上规定的年龄为标准),能向成人解释自己的手工制作。

31.曾经提过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32.曾经爬过一棵树。

33.曾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

34.在农田里撒过种子。

收割过农作物。

35.研究过皮包上的拉链和门上的锁。

会使用插销和钥匙。

不会将自己不小心反锁起来。

36.会将电器(比如一个收录机)插头插入插座。

37.知道典型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如果有人问到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

38.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愿望,对“服装风格”有所感觉,比如会说:“这件毛衣不适合我。


39.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满怀热情等待过一封信的到来。

或者收发过一封电子邮件。

40.曾好奇地想: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沙盘上会是什么样?要是写在雪地上、森林的地上和结霜的窗户玻璃上又会怎么样?
41.接过一张白纸,想到即将在上面画画就会紧张和兴奋。

42.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一本书。

43.曾在一幅描绘冬天景色的画上看到过用蓝色表示阴影。

44.曾经向别人讲述:今天我做了个梦……
45.调解过一场纠纷。

并使双方停止争执。

46.使劲想象自己出生前的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是什么模样。

47.有意识地削过水果皮。

然后打开果核看个究竟。

48.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

并加以比较。

49.能够分辨不同水果的香气,至少有3种最喜爱的香型。

50.能够找到自己唱歌的音调。

曾经把自己的名字当作歌词唱出来;可以模仿鸟和动物的叫声;参加过一次多声部的合唱,并经历了各种声部的协调过程:在大自然中听过回声,从脚步声中感觉到过节奏,知道自己的耳朵有无法承受的音高限度。

51.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比如在打鼓或是帮人按摩的时候)。

52.掌握诅咒和骂人的话。

能把握这些话的使用场合和深浅程度。

53.钉过钉子,拧过螺丝,换过电池。

54.能将电话上听到的信息传达给他人。

55.看到别人把东西掉在地上,能主动帮助拾起来。

56.能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排队时也能够耐心等待。

57.懂得不是所有愿望都能立刻实现。

58.能识别跑步、走路和漫步之间的差别。

有过长途跋涉的体会,有过含饥忍渴走长路的经验,体会过“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感觉。

59.认识几种树叶,知道大自然中什么植物能吃,什么植物不能吃。

60.认识大自然的多面性。

大自然有美好的一面。

也有艰难、脆弱、需要保护的一面。

同时也是不可战胜和藏有危险的。

61.曾与别人为一条既定的规矩进行过争论,曾经改变过一条规矩,能理解常规和例外的相互关系。

62.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概念。

比如。

3公升相当于3个装满的牛奶瓶,并会用自己的身高丈量房间。

63.会举一反三。

我会什么?电脑会什么?初步建立“智慧”这一概念。

知道人的智慧和技术创造的人工智慧。

64.做过表象和存在的化学实验。

知道空杯子并不是空的。

因为里面还有空气。

65.曾根据操作规程做过一次实验,并多次反复练习。

66.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曾画过一张自画像。

67.曾给自己测过脉搏,也给小伙伴和小动物测过脉搏。

68.认识一位大师、一位专家或是一位能手,并与他们一道“工作”过。

69.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孩子(一个普通的孩子)而自豪。

虽然国情和文化有差异,但人性和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基本相同的。

是不是觉得清单列得太长了?其实,清单上的每一条对童年都是很重要的,只是我们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有所调整。

有人把这份清单称作“计划性的幻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可以开阔家长的视野。

试想,一个连计划都不敢做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