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改对联》四年级阅读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四年级上册9《雪梅》-导学案-部编版

语文四年级上册9《雪梅》-导学案-部编版

《雪梅》学习目标:1.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2.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了解古诗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情境导入】“有梅无雪不精神”,梅与雪给枯燥乏味又寂寞清冷的冬季增添了许多生趣。

让我们一起诵诵《雪梅》。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未肯”是“不肯”的意思。

“阁”,同“搁”,放下的意思。

读gē。

“评章”,是“评议”,这里指评论梅花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理解文题:“雪梅”指的是“白雪”和“梅花”,亦指雪中的梅花。

题目交代了诗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雪和梅之间的对比,赞美梅和雪各自不同的美好品质。

了解作者:卢钺,又称卢梅坡,南宋诗人。

他的诗诗风平易,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尤其是梅花。

存世诗作不多,以两首《雪梅》留名千古。

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品读这首《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点问题解析:“争”和“降”有什么妙处?明确:“争”,是争抢的意思,“降”是投降。

争抢什么呢?对,争抢春天。

而且“未肯降”,竟然都“不服输”。

这里把梅、雪拟人化,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为争春而不认输,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了梅和雪的美。

拓展迁移:了解什么是“骚人”。

这得从屈原说起。

屈原是战国诗人和政治家,因为屈原创作了《离骚》,故后人称屈原为“骚人”,后来就用“骚人”泛指诗人了。

“费评章”指难以评议。

之所以难以评议,肯定是说雪、梅各有特色,让人很难说谁更胜一筹啊。

那么诗人是怎么评议梅花和雪的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难点问题解析:这两句诗中,诗人指出梅、雪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明确:梅花清香,但比之雪的白则逊色三分;雪晶莹洁白,却少了梅的清香。

苏东坡改对联的阅读答案

苏东坡改对联的阅读答案

苏东坡改对联的阅读答案篇一:苏东坡改对联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2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做学问要谦虚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2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会写6个字。

2.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无止境,做学问要谦虚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几副对联。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副对联,请学生读一读,问问学生知不知道什么是对联。

教师也可简单说说什么是对联。

2.板书课题。

请学生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

教师进行梳理归纳。

如:(1)苏东坡是谁?(2)为什么要改对联?(3)苏东坡是怎么改对联的?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在个人读文的基础上,小组内同学互相读课文,互相检查朗读情况,有读不准或读错的字音要帮助小伙伴读正确。

2.读文后划出生字,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指读。

(三)检查反馈,巩固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进行认读。

2.出示词语,在读词语中可以进行说话训练。

如:(1)聪明——聪课文中说谁很聪明?他是什么时候的人?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也解决了学生质疑的问题。

(2)贴在门上——贴苏东坡贴的对联是什么内容?出示两副对联让学生读一读。

(3)“读了”“了不起”这两个词语该怎样读?出示句子:他读了许多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4)出示其他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

(四)读书质疑,感悟内容。

1.学生再次读文,想想刚才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否通过读书找到了答案。

2.通过读书找出苏东坡开始写的对联,和改后的对联,请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3.说一说,这两副对联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通过读,议的活动,体会上下联各加上两字后意思的不同。

4.让学生再进行朗读,读出两副对联内容的不同。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选择题1.纪念册选用同学们的观展感受作结束语,对其中的对联补充恰当的一项是()看完这个书画特展,苏轼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具体了,总觉得看到一个憨厚的四川胖子在冲着我笑。

他虽然被贬黄州五年,但相比于后来广东惠州的野菜麦饭、海南儋耳的蛮地之花,仍觉山水清幽。

正如清代张之洞在对联中所写“五年间谪官栖迟,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三苏中天才独绝,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这种心态让我感到,即便今年的疫情让我们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要慢慢学着豁达,每天都要笑对生活,有所收获。

A.①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②哪得此清幽山水③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④还是公游戏文章B.①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②哪得此清幽山水③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④还是公游戏文章C.①还是公游戏文章②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③哪得此清幽山水④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D.①哪得此清幽山水②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③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④还是公游戏文章2.绍兴市6个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分别为鲁迅故里、周恩来纪念馆、浙东新四军后勤基地纪念馆、浙东新四军北撤会议旧址、俞秀松纪念馆、宣侠父故居。

鲁迅故里德寿堂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品节详明德性坚定,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A.注重修养务求高洁B.事理通达心气和平C.人到无求品性自高D.处事不惊临危弗乱3.袁隆平说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

下列歌颂他的对联中与上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硕果惊天,盛满人民金饭碗A.恩临众庶,龙头德智继千秋。

B.神农立地,建成祖国大粮仓。

C.一腔热血,铸成天下大粮仓。

D.挚爱情深,国中吃饭保无虞。

4.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意思是说,国家的命运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中华儿女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是近乎本能的。

从鲁迅的“_____,________”责任担当,到赵一曼[注]“_______,________”的从容就义,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怀,再到林俊德“大漠铸核盾,生命写忠诚”的赤诚忠心,家国情怀深植在中华儿女心中,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苏东坡改对联》

《苏东坡改对联》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表达了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
感慨。
03
《水浒传》中的对联
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题写的对联“身世飘零凭到处,此身何
日定归家”,表达了他飘零江湖、孤苦无依的悲凉心境。
当代文化中对联的传承与发展
对联的普及与传承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 关注和喜爱。各种形式的对联比赛和展览也不断涌现,推动了对联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
术价值的文学形式。
03 苏东坡改对联的 故事
苏东坡遇到的难题
• 苏东坡年轻时才疏学浅,自命不凡,常自恃聪明,写了一副对 联,将自己大大吹嘘了一番。对联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 间书。”有一天,一个老人拿着一本书来找苏东坡,请他念一 念那本书的书名,结果苏东坡有好多字都不认识。苏东坡羞愧 得无地自容,顿时醒悟自己学识的浅薄。于是,他重写了一副 对联挂起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 他开始认真读书。
《苏东坡改对联》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苏东坡简介 •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 苏东坡改对联的故事 • 从中学习的启示 • 其他相关故事和作品
01 苏东坡简介
苏东坡的生平
苏东坡,原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是中国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 治家、书法家、画家,被尊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
他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祖籍 栾城。他的父亲苏洵是北宋的文学家,
05 其他相关故事和 作品
其他文学作品中关于对联的故事
01
《红楼梦》中的对联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对联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思想。其
中有一副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副对联表达Leabharlann 了洞察世事和通达人情的智慧。

《苏东坡传》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东坡传》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苏东坡传》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苏东坡传》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中考对联练习及答案

中考对联练习及答案

中考复习专题·对联1、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请你化用小学学过的一首古诗中的句子补全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2、请指出下列对联的类别。

(备选答案:春联、行业联、婚联、新居联、寿联、挽联、名胜联、谐讽联)①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②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③剪下功夫年轻几许指头技艺貌美十分()④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⑤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⑦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⑧莺迁乔木家和顺燕入新居事吉祥()3、【桂林08】下面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的一幅名联,填入对联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B)满地花阴风影一亭山色月人。

A.吹窥 B、弄窥 C、吹照 D、弄照4、“对联寻亲”。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E.立志读尽人间书B.发愤识遍天下字 F.春风吹绿柳万枝C.学海无涯勤可渡 G.夜市千灯照碧云D.晴空一镜悬明月 H.书山万仞志能攀5、【桂林05】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能指出对联中典故里的主人公是谁吗? (2分)上联:项羽下联:勾践6、【吉林02】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

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宽对即可)。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范仲淹先天下而忧(替万民先忧、为万民而忧)7、请用下列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⑵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8、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9、拓展探究: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1-优质公开课-语文A版一下精品

《苏东坡改对联》课件1-优质公开课-语文A版一下精品
苏东坡到 底明白了什 么?
从苏东坡改对联这件事,我 们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聪明 知错能改 说到做到
拓展延伸
1、你喜欢苏东坡吗?你认 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还知道关于苏东坡的 哪些事情?
第1段:苏东坡从小就很聪明,读 了很多书,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第2段:苏东坡写了一副对联贴在 门上。 第3段:一位老人给苏东坡一本书, 苏东坡看后,把对联改了。 第4段:从此以后,苏东坡勤奋好 学,成了有名的文学家。
阅读思考
1、苏东坡是谁? 2、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
3、苏东坡是怎么改对联的?
认识苏东坡
探究苏东坡改对联的原因
阅读3-4自然段,思考:
1、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 2、从苏东坡改对联这件事,我 们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联贴出去没几天,来了 一位老人。老人拿出一本书, 要苏东坡看看苏东坡接过书翻 了翻,吃了一惊。
苏东坡为 什么会“吃 了一惊”?
书里面的好多字,自己从来 没有读过,还有很多字,自己也 不认识。他面红耳赤,连忙说: “谢谢老人家,我明白了。”他 揭下门上的对联,把它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学无止境,做学 问要有谦虚的态度。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他为人耿直正义,又 放旷乐观,极具个性。他是北宋文 坛领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有 《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探究苏东坡写对联的原因
学习1-2自然段,思考:

苏东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第一 副对联的?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从小就很 聪明,他读了许多书,觉得自己 很了不起。 有一天,苏东坡高高兴兴地 写了一幅对联,贴在门上: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激趣导入

《对联》阅读答案

《对联》阅读答案

《对联》阅读答案《对联》阅读答案篇一:对联的练习题训练答案(老师版) 对联练习答案〔老师〕一、20XX年XX卷新题型对联连接训练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XX〞,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B、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C、走马观花,胜若行XX流水D、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助解析:。

在对仗方面,四个选项均较工整,项略显有诗意,境地高远。

因此,可以考虑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分。

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学问的积存外,还须知加强对生活的感悟。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如今邀请你参与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依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一生坎坷知冷暖B、世事艰辛识人心C、一生坎坷晓高低D、人事沧桑见冷暖解析:C。

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学问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项,因其犯了重字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

B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

D项对仗工整,对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项连接之自然。

3、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临水楼XX听涛声B、逢春枯木又发芽C、临风野陌醉花香D、临日山崖观海潮解析:C。

C项属于工对,野是田野,陌是小路。

与“江楼〞对得上。

项犯重字,B项“又〞与“听〞字词性对不上;D项“日〞与“月〞都是仄声,而且“合掌〞,即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重复了。

4、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蝶恋花丛舞步欢B、蜂鸣花间叫声欢C、燕舞杨枝倩影赞D、虎鸣山澜发雄姿解析:。

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又和谐统一。

相比较之,项最符合。

B项平仄不对,C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

D项平仄以及词组“发雄姿〞不对。

5、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白雪怎能掩傲骨B、流水有心歌秋声C、柳絮含情传风情D、明月有心照客愁解析: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改对联》四年级阅读题和答案
苏东坡年少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勤奋好学,出口成章,因此他有些飘飘然。

有一次,他在门口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没几天,来了一位白发老翁,手持一本小书,声称登门求教。

苏东坡接过那小书一楞,书上的字,他竟然一个也不认识。

老翁看了看门上的对联,摇摇头走了。

苏东坡羞得面红耳赤,便将对联改了一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东坡闭门不出,刻苦读书。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后来终于成为大文学家。

1.这两副对联虽然只有四字之差,意思却不同。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A.学无止境,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我已经认识了所有的字,读完了所有的书我要发愤学习所有的字,立下读完所有书的志向
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