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硫酸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硫酸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硫酸使用安全操作规

一、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硫酸的特性,掌握防护知识,熟悉技术操作规程。

二、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三、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储酸罐及耐酸蚀泵、管路阀门等是否灵活、完好,有无破漏现象。

四、装卸硫酸时,应缓慢将硫酸注入储灌中,盖好盖子,做好计量。

五、酸化使用时,先关闭回流阀门,启动耐酸蚀泵,缓慢打开回流阀门,观察流量计, 调整相应流量,硫酸进入混酸器与贫液混合后,进入反应塔充分发生反应。

六、停止给酸时,切断电源。将回流阀门关闭。

七、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硫酸时,须特别注意,防止强酸溅出伤人。外溅硫酸随时用冷水冲至污水池。

八、硫酸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九、硫酸如有泄漏,应及时汇报,做好稀释回收或中和处理。严禁外排,造成污染。

十、不了解性质的药品,不得随意与硫酸一同放置或混合、试验,禁止嘴尝鼻嗅或直接用手接触。

十^一、作业场地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硫酸的使用安全

一)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密度: 1.8,熔点10.4 C,沸点:280 C

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

(二)毒性

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 mg/m3

(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肠,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 毫升。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

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立刻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

(六)化学反应性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

(七)人身防护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眼睛:带化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20 分钟以上。

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注: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九)储藏和运输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包装号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处理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注: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能将酸注入水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