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理论课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一、引言体育与健康是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节课的目标是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原则和健康知识。

二、知识概述1. 体育原则1.1 健身原则:包括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锻炼等。

1.2 健康原则:注重体育活动时的安全、卫生、以及适度锻炼等。

1.3 快乐原则: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积极参与,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意愿。

2. 常见运动项目2.1 羽毛球:学生可以通过打羽毛球锻炼手眼协调,提高身体素质。

2.2 跑步:跑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提升。

2.3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

2.4 跳绳:跳绳是一项有趣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协调能力。

3. 健康知识3.1 膳食搭配:学生应该注意均衡饮食,摄取各种营养物质。

3.2 睡眠:合理的睡眠时间对学生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3.3 卫生习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习惯。

三、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原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3. 了解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体育小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以互动方式向学生介绍体育原则和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相关经验。

3. 技能训练(30分钟)在运动场地上,以羽毛球、跑步、游泳和跳绳为例,分别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训练,同时强调正确的动作和注意事项。

4. 健康知识学习(2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和实例的方式,向学生普及膳食搭配、睡眠和卫生习惯等健康知识。

可以邀请保健医生或者营养师进行专题讲座,增加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体育课的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课的理论教案范文

体育课的理论教案范文运动对身体,心理健康的好处急救~~体育理论课教案一、健康的定义是什么?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二、健康的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良好不妄4.道德健康,身体健康是首要目标,还包括精神和社会层面的良好状态。

三、健康的标志有几种?1 较强的抵抗力。

2 具有较强的恢复力。

3性格开朗,充满生命活力, 4、正常的体温、心率、呼吸及体重。

5食欲旺盛及正常的消化功能。

6健康的牙龈及口腔粘膜。

皮肤光滑、柔韧、富有弹性、肤色健康.7光滑并带光泽的头发,紧紧地附着于头皮。

8坚固、微红的指甲,不易破裂、不太硬四、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什么?①加强和改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②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③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五、高等学校体育的任务是什么?1,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2,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3,培养优秀的思想品质与良好的作风寓教于体;4,为国家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六、高等学校开设体育课教学的作用是什么?以前高校走的是体育专业化,就是你选择的课程,需要教你到起码熟练的地步。

而现在高校的教学大纲改了,目的成了教你到了解所选课程基本内容,另外以健身作为第二目标,总的概述就是对专业性要求降低了。

七、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一)全面锻炼,注意实效(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四)遵循锻炼规律,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五)加强体育保健,学会自我身体检查八、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是什么?1、制定运动处方应区别对待2、制定运动处方应以体力为基础3、限定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4、运动处方要便于修订调整5、运动处方的制定要考虑持之以恒和渐进性原则九、怎样处理锻炼中常见的运动损伤?1、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24小时前为急性期: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2、心力憔悴:离开热的地方,宽衣、湿衣。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篇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课-----李小丽一、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内容与程序(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

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

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三)、健康的十项标准: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9.头发光洁,无头屑;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四)、什么叫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大学保健班体育课教案

大学保健班体育课教案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授课班级:大学保健班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 [具体时间]课时: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了解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

- 学习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健的能力。

- 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运动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体育保健重要性的认识。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保健基本概念2.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3. 运动营养4.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2.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保健的基本概念、原则、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演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体育保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体育保健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3. 分析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损伤预防演练。

第二课时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体育保健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讲解运动营养,包括运动前、中、后的饮食搭配。

3. 分析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重点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4.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体育课的健康常识教案

体育课的健康常识教案

体育课的健康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和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和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增强肌肉力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等。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因此,体育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2. 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避免受伤。

比如跑步时要保持直立,膝盖微微弯曲,脚掌着地,避免用力过猛;游泳时要注意呼吸节奏,避免过度用力;篮球时要注意运球和传球的技巧,避免扭伤脚踝等。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

3. 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避免意外发生时无法及时处理。

比如在进行激烈运动时,学生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感到不适应该及时停止运动;如果意外受伤,学生要学会简单的自我救护方法,比如包扎伤口、止血等。

老师可以通过模拟情景演练,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讲解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模拟情景演练,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3. 操练,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和姿势。

4. 总结,总结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好处,总结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方法,总结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

《体育保健学》教案

《体育保健学》教案

《体育保健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运动营养、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及运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关注健康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运动营养与膳食调理3. 运动生理功能检测与评价4. 运动心理辅导与训练5.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运动营养、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及运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运动营养、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及运动卫生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体育保健学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运动营养、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及运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运动营养、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及运动卫生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运动保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操作成绩: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运动营养、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及运动卫生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保健学的理论知识。

2.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互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保健学教案

体育保健学教案

体育保健学文本教案绪? 言目的要求:了解体育保健学的研究对象、课程性质,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学习目的、主要教学内容:1、体育保健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性质2、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3、体育保健学的研究任务4、体育保健学的学习内容5、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任务、内容、方法教学难点: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与任务学时分配:2学时授课过程:一、体育保健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性质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体质与健康教育以及人体在体育运动中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其研究目的是: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及根据学校体育要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要求,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要求,为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和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增强人的体质,增进人的健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三、体育保健学的研究任务其主要任务是:运用解剖学、生理学、营养学、卫生学和有关临床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从事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研究参加体育锻炼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训练水平,为中学的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的依据,并给以保健指导。

2、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机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各种外界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3、研究常见的运动性伤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4、研究与评定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方法以便进行卫生指导和医务监督。

5、研究儿童、少年、女子、中老年人的体育保健特点和体育卫生要求。

四、体育保健学的学习内容其学习主要内容有:卫生保健与体育锻炼的卫生原则,营养与保健、体育卫生、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运动性伤病的防治、按摩等。

五、学好体育保健学的几个要求学好基础理论(解剖、生理、卫生学、临床医学等)。

处理好四个关系:A、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关系B、机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机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D、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思考题:1、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体育保健学的学习任务是什么?3、应怎样学习体育保健学?第一章健康概述目的要求:了解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保健学教案1

体育保健学教案1

体育保健学教案1
体育保健学教案1
教案标题:体育保健学
课程编号:PH005A
课时数:2
目标:
1.了解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了解体育保健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
3.掌握常见的体育保健方法和原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体育保健学以及它的作用。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1.体育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体育保健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
3.体育保健学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讨论与互动(25分钟)
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体育保健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体育保健学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3.如何利用体育保健学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四、小组活动(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健康问题,利用体育保健学的相关知识,设计一套健康促进方案。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方面,如运动、饮食、心理等方面的健康保健措施。

五、展示与总结(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健康促进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六、课堂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思文章,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总结自己对体育保健学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资源:
1.讲义和课件;
2.小组讨论活动的问题提供;
3.讨论和展示的评价表。

教学评价:
1.讨论和展示过程中的参与度;
2.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内容。

1.体育保健学的关键理论与措施;
2.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何谓健康(what’s the meaning of wellness)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躯体、精神和
社 会诸方面的完美状态”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
ppt课件
2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二、健康的组成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ellness)
1.中枢神经系统是专门接受体内外各种信息、储存信息、并进行分 析判断作出决策,向身体各个部分发出命令的最高司令部。其中, 大脑是司令部的最高领导者。
2.周围神经系统主要是担负着传递各种信息的任务。
三、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能提高神经系统工作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 作的耐久力;
2、能使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大脑 和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能量物质保证;
左心室 主动脉 毛细血管 小静脉 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2、肺循环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动脉分支 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ppt课件
10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和淋巴管是运输器官,淋巴管还具有防御
功能。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的活动,向全身几百亿细胞供给血液,血液把
1.体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 2.通过体育教会人们去合理、有效地利用、保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它是一种利用身体而又去完善身体的活动过程。
ppt课件
6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本章主要阐述以下内容: 1.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4.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1. 生理健康
一个人除了没有高度治疗的身体疾病
2.心理健康
不仅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且他还要求一个人 必须具有情感认识、接受、表达、独立行为以及应付日常各种挑战的 能力等。
3.道德健康
指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能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 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善、美、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 力。
三、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1、呼吸肌增强 2、肺活量增大 3、呼吸深度加深和呼吸频率减慢 4、提高气体交换能力增加摄氧量 5、防止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15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一、运动系统的构成:
ppt课件
7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第一节 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两部分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 2、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
ppt课件
8
第一节 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ppt课件
3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The factor affecting the wellness)
1.生物学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3.卫生服务因素
1)卫生资源 2)医疗保健手段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1行为习惯 2生活时间 3生活节奏 4生活空间 5生活消费
ppt课件
4
第二节 体育与健康 (Physical Education and Wellness)
一、人最可贵的是健康
——健康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
二、运动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措施
——生命在于运动
ppt课件
5
第三节 体育与健康促进 (P一hy、sic“al体Ed育uc”at的ion基A本nd概W念ellness Promotion)
1.体育是培养和完善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和过程; 2.体育所借助的手段一般称为身体活动或过程; 3.体育不仅是通过身体,而且还必须是针对身体所进行的教育。
二、健康促进的概念
以健康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综合手段对有害健康 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促进人 类健康。
三、体育与健康关系
分支,直到肺泡。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 2、肺位于胸腔,呈圆锥形,右肺较左肺略大。
ppt课件
13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二、呼吸系统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
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出二氧化碳 ,从而维持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
ppt课件
14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第二篇 理论知识篇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概念 (Physical Education And Wellness Conception)
本章主要分析以下内容: 1.什么是健康? 2.什么是健康促进? 3.如何培养体育意识,增强身体健康?
ppt课件
1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概念
第一节 健康新概念( New Wellness Conception )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三、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使人的心脏产生运动性肥大 2.提高心脏的储备力 3.改善血管功能
ppt课件
12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第三节 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一、呼吸系统的构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1、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及各级
呼吸系统摄取的氧气和消化系统摄取的丰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 送给人体各种组织和各器官系统,使之维持生命的活力。心脏功能 不好,运输系统发生故障,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命活动就会受到 严重的威胁。因此,心脏是人体各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心脏血管 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水平。
ppt课件
11
3、能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 可以消除疲劳,使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4、能使左、右半脑得到均衡的发展。
ppt课件
9
第二章 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一、循环系统的构成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的。 人体循环系统的两条航线: 1、体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