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煤化工废水主要包含煤气化废水、煤炭焦化废水和煤化工中间体废水等多种类型。
这些废水中含有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煤化工废水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目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方式去除悬浮物和颗粒污染物;化学处理主要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加入化学药剂等方式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盐;生物处理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物。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煤化工废水的组成复杂多样,导致传统的处理方法在一些情况下难以有效去除污染物。
煤气化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化物,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对硫化物去除效果不佳。
需要开发更有效的处理技术和装备,以满足不同废水的处理需求。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能耗高、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造成了能源浪费和化学废物的产生。
由于处理效果不理想,一些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仍然存在,对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需要降低处理能耗,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的方法和技术。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处理方法不能将所有污染物完全去除,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如果这些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需要加强废水的后处理工序,确保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可以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装备,如膜分离技术、离子液体技术和化学光催化技术等,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可以开展废水处理系统的节能研究,以减少处理过程中的能耗。
可以利用废水中的热能和压力能,进行热能回收和压力能利用。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随着煤矿开采和利用的不断增加,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煤炭化工产业中所产生的废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其具有复杂的组分和高度的难降解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一定的危害。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各种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中。
一、煤化工废水的主要特点煤化工废水通常具有以下的主要特点:1. 高浓度: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2. 复杂的组分:废水中有机物、酚类、阴离子、阳离子、氰化物等成分复杂,很多有机物具有毒性和难降解性。
3. 难降解性:由于废水中的有机物复杂,很多有机物对生物降解不易,使得化学氧需求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含量较高。
4. 对水环境的影响:煤化工废水直接排放或渗漏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现状针对煤化工废水的特点,目前主要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
具体如下:1.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物理化学法适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性的煤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但其较高的工艺成本和易产生二次污染成为其局限性。
2. 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厌氧-好氧法等。
生物法对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来处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但对有机物种类和浓度有一定限制。
3. 膜分离法:主要是通过膜的微孔结构,利用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等分离出来,具有高效、节能等优点,但膜的易堵塞和寿命限制成为其应用的局限性。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高效化:随着煤化工废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废水处理工艺需要更加高效,对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去除率要求更高,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 引言1.1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重要性煤化工废水是指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以及悬浮固体颗粒的废水。
这类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降低水质,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溶解能力,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煤化工废水中还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和毒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对煤化工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并达到排放标准,保护水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废水处理还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回收废水中有用的物质,减少生产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煤化工废水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
随着煤炭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煤化工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污染物浓度和种类也不断增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不仅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煤化工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其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着技术水平不够先进、处理成本过高、资源回收率较低等问题,急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煤化工产业对废水排放达标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废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煤化工废水的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工作。
1.3 研究意义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化工废水处理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我国煤化工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研究

我国煤化工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研究1. 引言1.1 我国煤化工废水的现状随着我国煤炭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煤化工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成为环境保护的严重难题。
目前,我国煤化工废水的主要特点包括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高浓度的氨氮和硫化物、大量悬浮固体物质等。
这些特点使煤化工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往往无法完全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导致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存在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管理不严等问题,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取了不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法,甚至直接将废水排放到江河中,严重污染了周边水域和土壤环境。
面对这一现状,加强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技术,才能有效减少煤化工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煤化工废水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排放物之一,其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氰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意义在于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提升煤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以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促进煤化工行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意义在于促进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研究所得的成果还可以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废水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我国煤化工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为解决煤化工废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改善废水处理效率,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煤化工废水处理是指对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的目的。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日益加剧,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煤化工废水的主要特点是废水量大、COD(化学需氧量)高、氨氮高、难降解物质多等。
当前,对煤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和综合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采用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但处理成本较高。
生物法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来处理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操作成本低等优点,但对废水水质要求较高。
综合法是将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相结合,通过物理化学工艺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生物法进行深度处理,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但操作复杂,所需设备较多。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改进物理化学法:目前,物理化学法主要存在处理成本高、耗能大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改进废水处理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能耗,降低处理成本。
2. 发展高效生物法:生物法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大潜力,但目前仍有一些技术难题,如氮、磷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问题。
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开发高效微生物菌株和改进生物反应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3. 探索新型综合法:综合法将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相结合,能够充分利用两者的优点,但目前研究较少。
未来的研究将侧重于探索新型综合法工艺,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4. 循环利用废水资源:当前大部分煤化工废水处理的方式是实现排放标准,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实现废水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通过开发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如煤化工中的化学品和能源,可以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摘要】煤化工废水是造成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优化处理工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加强管理与监督等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效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研究也强调了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的科研探索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现状, 改进措施, 优化处理工艺, 先进设备, 技术, 管理与监督, 重要性, 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是目前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煤化工企业的环保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当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如废水排放标准不达标、处理工艺不完善、设备老化等。
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我们亟需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机制。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建立环保产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市场竞争力。
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推动煤化工废水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2. 正文2.1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分析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是煤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循环利用的要求。
目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着处理工艺不够优化的情况。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煤化工废水治理也成为了当下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目前,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面临的问题1.高难度处理:煤化工行业废水因种类多,含污量高,且化学物质复杂,使其处理难度很大。
煤化工废水一般含有苯、酚、醛等有毒有害物质,传统的生化氧化等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2.尾水难以达标排放: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硫等物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难以处理,使得废水处理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高耗能、高投入: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水、药剂等资源,治理成本非常高,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断地通过技术改进和优化来减少处理成本。
4.不能保证水质稳定:由于煤化工废水中物质的复杂性以及处理系统的复杂性,治理效果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难以确保排放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采用生物-物理联合法:生物-物理联合法的核心是利用微生物与物理技术的双重作用,生物法处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代谢或利用微生物的吸附、降解等生物反应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物理法是指将废水通过物理处理手段进行分离、过滤和浓缩等,去除固体颗粒、悬浮物、液体油等,常用的物理处理手段包括:曝气、混凝、沉淀、过滤、膜分离、吸附等。
2.再生水利用:通过将废水处理后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小煤化工行业对水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缓解了环境压力,提高了社会利益。
3.探索新的处理方式:开发新的废水处理工艺,或者改进现有的处理技术,以满足煤化工行业的需求,例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将危险废物处理与废水处理完美结合,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
4.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废水管理体系,建立反映实际情况的数据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废水治理过程的监督,提高治理效果和管理水平。
总之,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现在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通过科学的改进措施和管理手段的引入,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一定会迈往更加成熟和高效的阶段。
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煤化工废水处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化工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
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若不加以有效处理,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和人民的健康产生潜在危险。
因此,煤化工废水处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化学处理以及综合处理等,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首先,物理化学处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包括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等。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投资成本高、处理周期长以及产生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其次,生物化学处理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废水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或低毒的物质,有效降低废水对环境的压力。
然而,生物处理技术在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较多的情况下效果不佳。
此外,综合处理是目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的一个发展方向。
综合处理技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各种方法的优势互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先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然后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去除有机物等,最终得到处理效果更好的废水。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新技术也值得关注,如电化学方法、膜分离技术等。
电化学方法利用电解技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势,但目前还存在着电极材料选择、能耗高等问题。
膜分离技术则是利用特殊膜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特点,但膜材料的选择和膜污染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未来,煤化工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对煤化工废水特性的研究,以便更好地选择适用的处理方法;其次,提高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力,加大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再次,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处理效果的稳定和持久;最后,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力度,对废水排放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能源状况典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达到70%左右,远高于全球30%左右的平均水平。
短期内,我国将继续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丰富的煤炭资源为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随着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煤化工正向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新型煤化工转变。
但是目前环保需求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工业水处理尤其是煤化工废水如何处理问题日益凸显,零排放要求该如何解决?煤化工项目具有较大的耗水量和废水排放量,且我国煤化工项目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等西北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对水处理的要求较高。
根据测算,水处理投资占煤化工总投资的比例一般在3%-8%,如果按照“十二五”规划期间新增产能来计算,2013-2016年新型煤化工总投资规模约7850-8300亿元,其中预计煤制天然气可形成总投资约2400-2700亿元,煤制烯烃可形成总投资约2400-2550亿元,煤制油可形成总投资约1800亿元,煤制乙二醇可形成投资约300亿元。
按830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及5%的水处理投资占比测算,预计水处理占煤化工领域的市场份额约为425亿元。
那么什么是水处理呢?水处理,简单来说,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调整水质,使水质达标,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全过程。
从水处理的应用领域来看,主要分为工业水处理和生活用水处理。
从水处理的业务环节来看,主要分为给水处理和废污水处理及回用。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情况的日益加重、我国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工业水处理零排放”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
该技术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将工业水处理中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在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闭式循环体系,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再次回用,以减少水资源的用量并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
工业零排放技术需要水处理企业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较高。
零排放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起到“节水、减排”的效果,是工业水处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西北能源金三角的污水排放情况如何呢?煤化工废水处理“近零排放”技术及应用现状目前,对化工废水处理“近零排放”尚没有统一定义,可以将化工废水处理。
“近零排放”定义为:所有离开厂区的水都是以湿气的形式或是固化在灰或渣中,或者仅有少量的高浓盐水排至厂外自然蒸发设施,不向地面水体排放任何形式的水。
经过多年化工行业专家的探索和实践,2013年鄂尔多斯神华煤制油项目、大唐多伦煤制烯烃项目均宣布打通了废水“近零排放”全流程,实现了大型煤化工项目废水“近零排放”。
下面统计了我国目前主要煤化工项目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应用情况。
可以看出,对煤化工项目产生的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分级回用已成为目前煤化工项目废水“近零排放”的趋势。
“近零排放”存在问题及建议伴随国内外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研发水平的进步,废水“近零排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在实践操作层面,由于工艺装置不稳定、实际操作运行经验匮乏等原因,达到废水“近零排放”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从技术、管理、经济及风险层面进一步优化。
技术层面煤化工废水水质波动范围大在煤气化过程中,煤质、物料平衡、反应温度、压力等的变化必然导致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并直接影响废水的末端治理和回用。
例如,碎煤加压气化废水COD波动范围一般在3倍以上;某煤直接液化项目COD波动范围甚至达10倍以上。
可采取的对策建议包括:(1)增加调节池容积在调节池的停留时间不低于48h;(2)对于碎煤加压气化废水,提高酚氨回收装置的回收率及稳定性;(3)建设大容积的废水暂存池,一般不小于10~15d有机废水存储量;(4)污水处理设置多个系列,多系列并联,设计互备系统。
气化废水处理难度大碎煤加压气化废水含有大量的油类、酚、氨氮以及萘、蒽、吡啶等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且B/C<0.3,难以生物降解,是典型的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
可采取的对策建议包括:(1)重视预处理。
在碎煤加压气化废水进入生化段之前,设置强化预处理措施,尽可能去除对生化系统有害的物质,为后段生化创造条件;强化预处理措施,避免废水波动对生化系统的直接影响。
(2)采用改进的生化处理工艺。
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以PACT、LAB为代表的通过投加活性炭或活性焦,利用其吸附作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食物,加速有机物氧化分解能力;另一种是载体流动床生物膜法,通过在活性污泥池中投加特殊载体填料为微生物生长创造适合的环境,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微生物膜层,提高降解效率。
(3)碎煤加压气化和水煤浆气化技术相结合。
将碎煤加压气化废水作为水煤浆磨煤用水,但要重视制浆过程中的气味问题、Cl-对水煤浆气化设备的腐蚀问题及碎煤加压气化废水膜浓缩技术的可靠性问题。
回用过程膜产生有机污染在污水回用过程中,进水都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目前有机物的膜污染是废水“近零排放”应用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可采取的对策建
议包括:(1)深度处理中增加高级氧化措施。
(2)活性炭/活性焦吸附。
(3)选用耐污染的反渗透膜,如碟管式膜片膜柱。
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技术源自德国,因其在水处理行业的卓越性,近年来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海水、苦咸水淡化领域,目前拥有国内最大DTRO膜生产基地的金正环保已经实现了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的优质国产化,为国内反渗透过滤技术节省了成本,降低了工程费用。
蒸发过程结垢造成腐蚀高浓盐水在较高的盐浓度下容易出现结垢,且盐污水呈强酸性或强碱性,温度高,含Cl-,容易造成金属设备及管道腐蚀。
从目前三效蒸发结晶装置的运行情况来看,第Ⅱ、Ⅲ效蒸发器结垢问题突出,二次蒸汽泡沫大,导致设备传热阻力增加,蒸发器生产强度降低,单位蒸汽消耗量大。
可采取的对策建议包括:(1)通过投加酸碱、晶种、阻垢剂等药剂,创造防结垢腐蚀的反应条件。
(2)在膜处理、蒸发浓缩之前,加入石灰或纯碱、烧碱进行“净化”,防止碳酸钙和硫酸钙结垢。
(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设自然蒸发设施。